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职与普通本科衔接“3+4”模式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王运奇 《职业教育研究》 2014年第12期141-144,共4页
基于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3+4"中职与普通本科衔接模式的实践,界定"3+4"中职与普通本科衔接模式的内涵,总结其特点,阐述其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可操作性层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使"3+4"中... 基于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3+4"中职与普通本科衔接模式的实践,界定"3+4"中职与普通本科衔接模式的内涵,总结其特点,阐述其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可操作性层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使"3+4"中高职衔接模式不断得到优化,把中高职衔接模式推向更新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教育 普通本科 衔接 “3+4”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职与本科“3+4”模式数学课程的衔接 被引量:8
2
作者 曾善鹏 郑亦明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83-87,共5页
为了更好地适应中职与本科"3+4"模式的数学教学,以《函数》章节为例,从学生特点、对应专业、实践操作、科研创新、多元发展五个方面,对"3+4"模式数学课程体系构建进行探索,从而为"3+4"模式的推广奠定基础。
关键词 中职本科 “3+4”模式 数学课程 《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专业中职与本科“3+4”分段培养课程衔接的思考 被引量:19
3
作者 陈贵兰 《职教通讯》 2014年第6期11-13,共3页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的学生毕业后能进入本科学习的比例很少,而向硕、博的学历延伸更是出现断层。针对这一问题,阐述了中职与本科"3+4"分段培养试点项目的背景,说明了这一举措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职业教育多元化,使职...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的学生毕业后能进入本科学习的比例很少,而向硕、博的学历延伸更是出现断层。针对这一问题,阐述了中职与本科"3+4"分段培养试点项目的背景,说明了这一举措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职业教育多元化,使职业教育具有终身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在分段培养中,课程衔接是众多衔接问题的关键,并对课程衔接中培养目标的衔接、课程标准的制定、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弹性学制的建立等问题进行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 本科 “3+4”分段培养 计算机专业 课程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数学课程衔接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江 李慧 《农业网络信息》 2017年第10期121-124,共4页
分析了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数学课程衔接的基础性原则、应用性原则、职业性原则、多样选择性原则,以《函数》内容为例,从学生现状、专业特点、实践应用、多元发展四个方面对"3+4"分段培养数学课程体系构建... 分析了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数学课程衔接的基础性原则、应用性原则、职业性原则、多样选择性原则,以《函数》内容为例,从学生现状、专业特点、实践应用、多元发展四个方面对"3+4"分段培养数学课程体系构建进行探索,为"3+4"分段培养数学课程体系的推广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与普通本科 “3+4”分段培养 数学课程 《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4”的中职与普通本科一体化衔接模式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訾克明 陈劲松 《科技视界》 2016年第2期49-49,共1页
中职与普通本科"3+4"七年一贯制的衔接培养模式,是新形式下针对中高职开展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衔接培养模式。首先介绍了"3+4"衔接模式的背景和内涵。在此基础上,结合存在的问题,探讨了"3+4"改革模式的主... 中职与普通本科"3+4"七年一贯制的衔接培养模式,是新形式下针对中高职开展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衔接培养模式。首先介绍了"3+4"衔接模式的背景和内涵。在此基础上,结合存在的问题,探讨了"3+4"改革模式的主要衔接内容,对中高职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4” 衔接 中职 普通本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职与本科电气自动化专业“3+4”课程衔接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余萍 《职教通讯》 2015年第27期9-10,共2页
为了使"3+4"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其最大的效益,让学生能顺利地升入本科段进行学习,必须认真做好中职与普通本科衔接的研究,而课程衔接是关键。以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3年制中职和常州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 为了使"3+4"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其最大的效益,让学生能顺利地升入本科段进行学习,必须认真做好中职与普通本科衔接的研究,而课程衔接是关键。以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3年制中职和常州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对接为例,探讨了"3+4"项目在课程衔接上所积累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 本科 电气自动化专业 “3+4”项目 课程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管理专业中职与应用型本科“3+4”教育衔接思考——以吉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石丹 王钦怡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57-64,共8页
伴随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为适应和满足企业发展需要,需培育实践型与理论型相结合的优秀人才。以吉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发现,还存在培育目标尚未形成层次递进、课程结构及内容缺乏有效衔接、专业教师衔接... 伴随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为适应和满足企业发展需要,需培育实践型与理论型相结合的优秀人才。以吉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发现,还存在培育目标尚未形成层次递进、课程结构及内容缺乏有效衔接、专业教师衔接重视度不足、学生缺少归属感等突出问题。提出制定合理化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一体化衔接,"模块+层次"协同发展;教师定期培训,增强衔接意识;提高对学生关心度,增强学生归属感等建议。加强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之间有效交流沟通,实现"3+4"模式的有机衔接和有效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 应用型本科 “3+4”教育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职本科“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健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5年第1期47-48,共2页
"3+4"衔接模式作为基于中职的本科层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体制,是高等教育升学招考体制和人才培养体制的突破,实现了本科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系统化培养。基于"3+4"模式职业性、基础性和衔接性特征,为提升"3+4"模式的社会公信... "3+4"衔接模式作为基于中职的本科层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体制,是高等教育升学招考体制和人才培养体制的突破,实现了本科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系统化培养。基于"3+4"模式职业性、基础性和衔接性特征,为提升"3+4"模式的社会公信度和影响度,保证"3+4"模式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强教学管理、教学教研和教学评价工作,形成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 “3+4”衔接模式 中职 本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中职和普通本科衔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陈辉 《科技视界》 2016年第4期220-221,共2页
本文介绍了"3+4"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了现有的中职、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3+4"中职和普通本科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 “3+4” 中职 普通本科 培养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职本科“3+4”衔接课程设置探究——以数控应用技术专业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卢霞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7年第9期79-80,共2页
中职本科"3+4"衔接模式作为基于中职的本科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体制,实现了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系统化培养。本文以数控应用技术专业为例,对中职和本科的教学衔接、课程设置等问题进行分析探索,明确中职和本科两个阶段... 中职本科"3+4"衔接模式作为基于中职的本科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体制,实现了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系统化培养。本文以数控应用技术专业为例,对中职和本科的教学衔接、课程设置等问题进行分析探索,明确中职和本科两个阶段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以及如何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化、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本科 “3+4”衔接 课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职—本科“3+4”分段培养模式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探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解佳凡 《西部素质教育》 2017年第10期159-159,共1页
文章分析了中职—本科视觉传达设计专业"3+4"课程体系衔接的重要性及课程衔接现状,探讨了中职—本科视觉传达设计专业"3+4"课程体系不能有效衔接的因素,认为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课程开发脱... 文章分析了中职—本科视觉传达设计专业"3+4"课程体系衔接的重要性及课程衔接现状,探讨了中职—本科视觉传达设计专业"3+4"课程体系不能有效衔接的因素,认为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课程开发脱离实际,专业课程标准界定不清是其不能有效衔接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本科 课程衔接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3+4”分段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中职与本科衔接实施途径探索——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
12
作者 王新杰 朱平华 +1 位作者 徐志兴 杨波 《文教资料》 2016年第4期107-108,共2页
本文基于土木工程专业对江苏省"3+4"中职—本科衔接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中职与本科衔接培养中在文化基础、课程衔接和师资队伍建设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中职与本科的层次衔接为核心提出了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衔接... 本文基于土木工程专业对江苏省"3+4"中职—本科衔接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中职与本科衔接培养中在文化基础、课程衔接和师资队伍建设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中职与本科的层次衔接为核心提出了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衔接的培养策略,真正把"3+4"衔接培养变成具有实际意义的现代化职业教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教育 应用型本科 衔接培养 “3+4”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务英语专业“3+4”中职本科贯通培养项目的实践与思考
13
作者 潘勇 马永明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3-17,共5页
文章以泰州学院与泰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靖江中等专业学校联合开设的商务英语“3+4”项目为研究对象,介绍了项目实施现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管理职责不清、招生机制不健全、转段考核存在“放水”现象、课程体系缺乏有效... 文章以泰州学院与泰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靖江中等专业学校联合开设的商务英语“3+4”项目为研究对象,介绍了项目实施现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管理职责不清、招生机制不健全、转段考核存在“放水”现象、课程体系缺乏有效衔接等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务英语专业 中职 本科 “3+4”贯通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中职—本科衔接模式探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黄小璜 杨燕 刘麟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7期28-30,共3页
"3+4"中职—本科衔接模式能够实现中职和本科的互补教育、衔接教育、关联教育,为中职毕业生提供一条通往高层次教育的重要途径。文章认为"3+4中职—本科"模式在专业、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模式的衔... "3+4"中职—本科衔接模式能够实现中职和本科的互补教育、衔接教育、关联教育,为中职毕业生提供一条通往高层次教育的重要途径。文章认为"3+4中职—本科"模式在专业、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模式的衔接五个方面存在关键问题,并就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设置、毕业生质量标准、课程体系和结构、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等环节提出建设思路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4” 中职本科 衔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职—本科“3+4”衔接模式研究初探
15
作者 孙艳波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第7期30-30,共1页
本文通过对中职-本科“3+4”衔接模式研究的现状分析、阐述了研究意义与价值所在,给出了研究的思路与内容.从而得出了中职-本科“3+4”衔接模式的创新点.
关键词 中职-本科“3+4”衔接模式内涵 研究意义与价值 思路与内容 创新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职本科“3+4”分段培养衔接课程的优化设计——以“企业管理”课程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陆玉梅 郑晓梅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3期29-31,共3页
加强中职本科“3+4”分段人才培养的衔接课程建设,是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以“企业管理”课程为例,中职和本科两个学段的课程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交叉,但两个学段的教学内容体系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所不同。针对两个学段... 加强中职本科“3+4”分段人才培养的衔接课程建设,是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以“企业管理”课程为例,中职和本科两个学段的课程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交叉,但两个学段的教学内容体系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所不同。针对两个学段的学生特征,进行了教学模式、考核形式等方面的教学方式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本科 “3+4”分段培养 衔接课程 企业管理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职与本科“3+4”模式下数学课程衔接的思考——以南通理工学院“3+4”项目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葛亚平 《机械职业教育》 2016年第10期38-39,50,共3页
"3+4"人才培养作为基于中职的本科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体制,是职业教育多元化的结果。为保证"3+4"人才培养模式下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在"宽基础,活模块"原则的指导下把数学课程的设置放在统一的大... "3+4"人才培养作为基于中职的本科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体制,是职业教育多元化的结果。为保证"3+4"人才培养模式下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在"宽基础,活模块"原则的指导下把数学课程的设置放在统一的大框架中进行,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体系等方面对数学课程的构建进行探索,从而为"3+4"模式的推广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本科 “3+4”模式 数学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中职本科衔接培养中本科阶段自动化专业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叶天迟 罗忠宝 陈莉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84-87,共4页
本文就"3+4"中职本科衔接培养自动化专业培养模式提出"校企校"合作育人模式,提出"三平台+九模块+三课堂"自动化专业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并对"3+4"衔接课程体系的承接性和四导师... 本文就"3+4"中职本科衔接培养自动化专业培养模式提出"校企校"合作育人模式,提出"三平台+九模块+三课堂"自动化专业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并对"3+4"衔接课程体系的承接性和四导师管理加强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具体做法加以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4”中职本科衔接 自动化专业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才培养的“3+4”中职本科衔接模式研究
19
作者 沈振海 《成才之路》 2016年第7期54-54,共1页
"3+4"中职-本科衔接模式能够实现中职和本科的互补教育、衔接教育、关联教育,为中职毕业生提供一条通往高层次教育的重要途径。文章结合实践研究"3+4"中职-本科衔接模式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中职-本科 “3+4” 衔接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职本科“3+4”衔接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
作者 周广文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6-17,37,共3页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结合学校转型发展战略,构建中职本科"3+4"衔接机械类"工学融合"的"五维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在此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制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无缝衔接。
关键词 中职本科“3+4”衔接 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