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硬-坚硬互层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数值模拟及实测研究
1
作者
段凯
苏建军
《山西煤炭》
2024年第4期128-134,共7页
评估导水裂隙带的发育高度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之一。以某矿11607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关键层判别、经验公式估计、有限差分数值模拟和现场注水实测手段,开展中硬-坚硬互层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关键层...
评估导水裂隙带的发育高度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之一。以某矿11607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关键层判别、经验公式估计、有限差分数值模拟和现场注水实测手段,开展中硬-坚硬互层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关键层理论计算得出导水裂隙带的发育高度为55.77 m;现有三下开采指南及三下开采规范提出的经验公式仅针对某一类岩性,难以准确估计中硬-坚硬互层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数值模拟得出导水裂隙带为马鞍型,高度为52 m;现场两个钻孔实测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分别为54.4 m和51.0 m。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结果相近且落在经验公式计算范围内,为确保安全,取现场实测最大值54.4 m作为最终结果。本文研究成果可为相似地质条件下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的确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硬-坚硬互层覆岩
导水裂隙带
经验公式
数值模拟
现场实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硬-坚硬互层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数值模拟及实测研究
1
作者
段凯
苏建军
机构
山西锦兴能源有限公司肖家洼煤矿
出处
《山西煤炭》
2024年第4期128-134,共7页
文摘
评估导水裂隙带的发育高度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之一。以某矿11607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关键层判别、经验公式估计、有限差分数值模拟和现场注水实测手段,开展中硬-坚硬互层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关键层理论计算得出导水裂隙带的发育高度为55.77 m;现有三下开采指南及三下开采规范提出的经验公式仅针对某一类岩性,难以准确估计中硬-坚硬互层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数值模拟得出导水裂隙带为马鞍型,高度为52 m;现场两个钻孔实测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分别为54.4 m和51.0 m。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结果相近且落在经验公式计算范围内,为确保安全,取现场实测最大值54.4 m作为最终结果。本文研究成果可为相似地质条件下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的确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硬-坚硬互层覆岩
导水裂隙带
经验公式
数值模拟
现场实测
Keywords
overlying strata
water
-
conducting fracture zone
empirical formula
numerical simulation
field measurement
分类号
TD745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硬-坚硬互层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数值模拟及实测研究
段凯
苏建军
《山西煤炭》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