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1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敏 付炅 李先平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95-297,共3页
目的检测编码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l(TSST-1)的tst基因,了解该基因的携带情况。方法用PCR法对产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染色体上编码TSST-1的tst基因进行体外扩增,并对临床分离的8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tst基因检测及序列分析... 目的检测编码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l(TSST-1)的tst基因,了解该基因的携带情况。方法用PCR法对产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染色体上编码TSST-1的tst基因进行体外扩增,并对临床分离的8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tst基因检测及序列分析。结果对tst基因进行了检测及测序,84株受检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tst基因阳性株占19.05%(16/84),测序结果与GenBank公布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产TSST-1基因的同源性较高。结论用PCR法检测tst基因,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特异性和敏感性。tst基因阳性株在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占有较高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1 PCR 金黄色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因子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1的基因检测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宏 张金艳 +3 位作者 郭秀娟 王星冀 李伟 魏媛媛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2期230-232,共3页
目的对本院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因子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的基因进行检测。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74株,用硝噻吩(Nitrocefin)纸片法检测β-内酰胺酶,微量肉汤稀释法和头孢西... 目的对本院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因子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的基因进行检测。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74株,用硝噻吩(Nitrocefin)纸片法检测β-内酰胺酶,微量肉汤稀释法和头孢西丁纸片法检测甲氧西林耐药情况,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超抗原TSST-1基因。结果 73株β-内酰胺酶阳性,产酶率为98.6%(73/74),MRSA检出率为63.5%(47/74),微量肉汤稀释法和头孢西丁纸片法结果一致,其中2005年为70.4%(20/27)、2006年为59.6%(28/47)。TSST-1基因检出率为6.8%(5/74),其中2005年和2006年MRSA株TSST-1基因检出率分别为15.8%(3/19)、7.1%(2/28)。MSSA中未检出TSST-1基因。结论 6.8%的MRSA菌株产生超抗原TSST-1,MSSA未检出该抗原,说明该抗原的产生可能与抗生素耐药具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 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SCCmec分型及毒素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15
3
作者 邵冬华 孙立颖 +2 位作者 严岩 蒋洪 徐国宾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8-471,共4页
目的调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致病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SCCmec分型情况、耐药状况、PVL、TSST-1基因携带率,初步了解临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原因,为临床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9月至2008年3月住院患者首次分离... 目的调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致病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SCCmec分型情况、耐药状况、PVL、TSST-1基因携带率,初步了解临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原因,为临床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9月至2008年3月住院患者首次分离的53株有致病意义MRSA,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药敏试验,应用PCR方法检测MRSA的SCCmec基因型、PVLT、SST-1基因。结果53株MRSA呈多重耐药特点,SCCmec分型以ⅢA为主(47.2%),PVL基因均为阴性,12株(22%)MRSA TSST-1阳性。结论53株MRSA的多重耐药性与SCCmec结构密切相关,SCCmec分型技术是探索MRSA多重耐药性与耐药结构有效的分子生物学手段,TSST-1基因阳性株在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占有较高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 葡萄球菌染色体mec盒子(SCCmec) 杀白细胞毒素PVL基因 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毒素基因与耐药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刘玉枝 王凤玲 +1 位作者 陈洋 刘静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7期2151-2153,共3页
目的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毒素基因与耐药性的关系。方法对临床收集的7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耐药基因mecA和致病毒素基因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杀白细胞毒素(PVL),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对... 目的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毒素基因与耐药性的关系。方法对临床收集的7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耐药基因mecA和致病毒素基因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杀白细胞毒素(PVL),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对红霉素耐药和克林霉素敏感的菌株做D-试验。结果 7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为55.4%。MRSA除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敏感外,对其他抗菌药物均高度耐药,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对抗药物的耐药性较轻,两组间的耐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L基因阳性的MRSA耐药性与PVL基因阴性的MRSA比较,两组间耐药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L基因阳性的MSSA耐药性比不携带PVL基因的MSSA强,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TSST-1基因的MRSA除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无耐药菌株外,对其他16种抗菌药物100%耐药。D-试验阳性菌株占所检菌株的10.8%,占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菌株的88.9%。只有1株PVL基因阳性的MRSA D-试验阳性。结论 MRSA的耐药性非常严重,表现为对多种抗菌药物同时耐药,并且具有较高的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率;PVL和TSST-1可增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力及MSSA的耐药性,增加了临床抗感染治疗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杀白细胞毒素基因 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1基因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基因及致病毒素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凤玲 刘静 杨青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80-282,共3页
目的研究金葡菌耐药基因及致病因子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Ⅰ(TSST-Ⅰ)基因和杀白细胞毒素(PVL)基因的分布特征。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74株金葡菌,PCR法检测毒素基因TSST-Ⅰ、PVL和mecA耐药基因。结果74株金葡菌PCR法对其行mecA基因检测,检... 目的研究金葡菌耐药基因及致病因子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Ⅰ(TSST-Ⅰ)基因和杀白细胞毒素(PVL)基因的分布特征。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74株金葡菌,PCR法检测毒素基因TSST-Ⅰ、PVL和mecA耐药基因。结果74株金葡菌PCR法对其行mecA基因检测,检出率为55.4%(41/74)。PVL阳性菌株的分离率为29.7%(22/74),PVL阳性的MRSA为15株(15.41,36.6%),PVL阳性的MSSA为7株(7 33,2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SST-Ⅰ基因检出率为6.8%,MSSA中未检出TSST-Ⅰ基因。结论MRSA呈多重耐药性,易造成医院内暴发流行,携带PVL和TSST-Ⅰ的金葡菌其致病力更强,应加强医院感染控制,防止其播散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葡菌 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Ⅰ基因 杀白细胞毒素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PCR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基因及致病毒素基因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凤玲 刘国华 侯英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期70-71,共2页
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耐药基因及所携带致病毒素基因PVL与TSST-1的特点。方法:应用多重PCR法检测mecA基因、TSST-1基因及PVL基因。结果:84株金葡球经多重PCR法对其mecA基因进行检测,检出率为58.3%(49/84)。PVL基因阳性... 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耐药基因及所携带致病毒素基因PVL与TSST-1的特点。方法:应用多重PCR法检测mecA基因、TSST-1基因及PVL基因。结果:84株金葡球经多重PCR法对其mecA基因进行检测,检出率为58.3%(49/84)。PVL基因阳性菌株的分离率为23.8%(20/84),PVL阳性的MRSA为13株(13/49,26.5%),PVL阳性的MSSA为7株(7/35,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检出TSST-1基因。结论:金葡菌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且金葡菌可产生多种毒素,在分离金葡菌的同时,应加强其耐药基因及毒素基因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1基因 杀白细胞毒素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基因及致病毒素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凤玲 冯秀河 +1 位作者 刘静 张竟宇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68-70,共3页
目的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基因及致病因子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基因和杀白细胞毒素(PVL)基因的分布特征及致病性。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8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PCR法检测毒素基因TSST-1,PVL和mecA耐药基因。结果80株金黄色... 目的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基因及致病因子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基因和杀白细胞毒素(PVL)基因的分布特征及致病性。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8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PCR法检测毒素基因TSST-1,PVL和mecA耐药基因。结果8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经PCR法,mecA基因检出率为56.3%(45/80),其中2006年为65.8%(25/38),2007年为47.6%(20/42),2007年的mecA基因检出率低于2006年。PVL^+菌株的分离率为30.3%,PVL阳性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13株(13/45,28.9%),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为11株(11/35,3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SST-1基因检出率为6.3%(5/80),MSSA中未检出TSST-1基因。结论产PVL和TSST-1的MRSA致病力更强,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对MRSA引起的感染应加强控制,防止其在医院播散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1基因 杀白细胞毒素基因 MEC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pvl及tst基因分布与感染类型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沈利蒙 张易进 +2 位作者 孔江英 董华丽 张传领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186-2189,共4页
目的了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临床菌株携带杀白细胞毒素(PVL)编码基因pvl和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编码基因tst情况、流行特征及感染类型,为该类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12月临床分离的MRSA 96株,采... 目的了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临床菌株携带杀白细胞毒素(PVL)编码基因pvl和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编码基因tst情况、流行特征及感染类型,为该类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12月临床分离的MRSA 96株,采用PCR检测96株MRSA中pvl和tst基因,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检测11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多重PCR对携带pvl基因(pvl+)或tst基因(tst+)的MRSA进行mec分型(SCCmec),了解与分析pvl+或tst+MRSA感染类型。结果 96株MRSA中20株检出pvl基因占20.8%,13株检出tst基因占13.5%,未发现同时携带pvl和tst基因的菌株;除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外,pvl+/tst+MRSA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与pvl-/tst-菌株相似;20株pvl+MRSA中7株社区获得性感染菌株、13株医院获得性感染菌株,其中17株分离自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患者脓液,13株tst+MRSA均为医院获得感染菌株,其中8株分离自肺部感染患者痰液;20株pvl+MRSA中,SCCmecⅢ型11株、SCCmecⅣa型5株、SCCmecII型2株,2株未能分型;13株tst+MRSA均为SCCmecⅢ型。结论 pvl+MRSA在社区和医院内均有流行,主要引起皮肤和软组织感染;tst+MRSA仅在医院内流行,主要引起肺部感染;pvl+和tst+MRSA均以SCCmecⅢ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杀白细胞毒素 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1 SCCmec分型
原文传递
tst基因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及基因分型 被引量:5
9
作者 张传领 倪克明 +5 位作者 楚旭 沈利蒙 毛剑锋 董华丽 郭远瑜 刘庆中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657-2660,共4页
目的: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染色体上编码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I(TSST-I)的tst基因,研究tst基因携带情况以及临床感染特点。方法:应用PCR方法对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cA基因和tst基因进行体外扩增;多重PCR对tst基因阳性耐甲氧西林金黄... 目的: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染色体上编码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I(TSST-I)的tst基因,研究tst基因携带情况以及临床感染特点。方法:应用PCR方法对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cA基因和tst基因进行体外扩增;多重PCR对tst基因阳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进行SCCmec基因分型。结果:46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出mecA基因阳性180株,阳性率为39.1%(180/460);tst基因阳性菌株105株,阳性率为22.8%(105/460)。105株tst基因阳性菌株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53株,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52株,分别占29.4%和18.6%,MRSA较MSSA tst基因检出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t基因阳性MRSASCCmec基因分型以SCCmecII和SCCmecIII为主,分别占30.2%(16/53)、60.4%(32/53),另有5株未分型。结论:tst基因阳性菌株在临床分离的MRSA中占有较高比例,SCCmec基因分型以SCCmecII和SCCmecIII为主,临床医生应予以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MECA基因 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I tst基因
原文传递
携带TSST-1和PVL基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特点、分布特征及与致病性的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段晓丹 于建平 +2 位作者 李娜 张梅 王军锋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31期6179-6182,共4页
目的:探讨携带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和杀白细胞毒素(PVL)基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特点、分布特征及其与致病性的关系。方法:收集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菌株93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TSST-1基因和PVL基因,采用琼脂扩... 目的:探讨携带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和杀白细胞毒素(PVL)基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特点、分布特征及其与致病性的关系。方法:收集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菌株93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TSST-1基因和PVL基因,采用琼脂扩散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对青霉素(PEN)、苯唑西林(OXA)、头孢噻吩(CEF)、氨苄西林(AMP)、头孢噻肟(CTX)、阿莫西林/克拉维酸(AMC)、亚胺培南(IPM)、克拉霉素(CLR)、万古霉素(VAN)、环丙沙星(CIP)、庆大霉素(GM)、左氧氟沙星(LVX)和利福平(RA)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总数的88.2%,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占总数的11.8%。TSST-1+菌株在MRSA、MSSA中分别占12.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L+菌株在MRSA、MSSA中分别占40.2%、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A存在明显的耐药性,且表现出多药耐药性,而携带TSST-1与PVL基因的MRSA耐药性更严重。结论:MRSA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分离率高,耐药性严重,携带TSST-1与PVL基因的MRSA耐药性与致病力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1 杀白细胞毒素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原文传递
皮肤软组织感染分离的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TSST-1基因及耐药性 被引量:13
11
作者 董秀慧 范玉 +2 位作者 张树元 杨占华 张潇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2498-2501,共4页
目的探究皮肤软组织感染分离的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1(Toxic shock syndrome toxin-1,TSST-1)基因携带及耐药性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120例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分离152株病原菌,其... 目的探究皮肤软组织感染分离的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1(Toxic shock syndrome toxin-1,TSST-1)基因携带及耐药性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120例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分离152株病原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58株。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检测携带TSST-1基因的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纸片扩散法对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药敏试验,检测其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52株,占89.66%,19株为TSST-1阳性,不同疾病类型患者TSST-1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SST-1阳性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红霉素、青霉素、庆大霉素耐药率较高,TSST-1阳性对氨苄西林、多西环素、青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高于TSST-1阴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中分离率高,TSST-1阳性检出率较高,且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1 耐药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