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枢神经系统胚胎性肿瘤非特指型临床特点和治疗体会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强 陈铌 +1 位作者 刘艳辉 鞠延 《华西医学》 CAS 2018年第6期719-722,共4页
目的总结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胚胎性肿瘤非特指(not otherwise specified,NOS)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特点和诊疗进行总结和讨论。方法回顾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颅内肿瘤患者中,... 目的总结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胚胎性肿瘤非特指(not otherwise specified,NOS)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特点和诊疗进行总结和讨论。方法回顾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颅内肿瘤患者中,符合CNS胚胎性肿瘤NOS型诊断标准的7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诊治经过、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患者中男4例,女3例;平均年龄25.4岁;病变位于大脑半球5例,位于第三脑室2例。临床症状主要为高颅压引起的头痛、恶心、呕吐,伴有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均于全身麻醉下行开颅手术切除病变。术后行病理诊断确诊为CNS胚胎性肿瘤NOS型。术后随访6个月~3年,2例死亡。结论 CNS胚胎性肿瘤NOS型是颅内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该病已被列为CNS胚胎性肿瘤的一大亚类。术前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通过规范化的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患者能有效延长生命,部分患者可获得较长生存期和较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胚胎性肿瘤非特指型 开颅手术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原文传递
幕上中枢神经系统胚胎源性肿瘤NOS型的MRI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凤 郑小勇 +3 位作者 马卫波 潘初 陈唯唯 朱文珍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6年第6期476-481,共6页
目的分析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胚胎源性肿瘤,NOS(CNS embryonal tumour,not otherwise specified)的MRI影像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幕上中枢神经系统胚胎源性肿瘤,NOS型的MRI及临床、病理资料并复... 目的分析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胚胎源性肿瘤,NOS(CNS embryonal tumour,not otherwise specified)的MRI影像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幕上中枢神经系统胚胎源性肿瘤,NOS型的MRI及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所有病例均为单发,8例累及两个以上的脑叶;9例直径大于5 cm,平均直径5.4 cm;灶周水肿表现为较轻(5/14),甚至无(5/14);病灶呈囊实性多见(12/14);5例可见到多囊结构,形成所谓"肠襻"状改变;在T_1WI(10/14)、T_2WI(11/14)图像上信号混杂,流空(5/14)与出血(6/14)信号较常见;增强后呈花环状或结节中重度强化(13/14)。结论幕上中枢神经系统胚胎源性肿瘤NOS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点可参照CNS PNET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点,MRI表现具有体积大、信号混杂等特点,有助于其诊断与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胚胎肿瘤NOS 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5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胚胎性肿瘤解读 被引量:1
3
作者 孙翠云 于士柱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79-1084,共6页
2021年第5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新分类,将中枢神经系统胚胎性肿瘤(CNS embryonal tumours,CET)分为髓母细胞瘤和其他CET两个亚类;做了髓母细胞瘤分子亚分型,WNT活化型分为α和β亚型,SHH活化/TP53野生型和TP53突变型分为SHH-1~-4亚型,... 2021年第5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新分类,将中枢神经系统胚胎性肿瘤(CNS embryonal tumours,CET)分为髓母细胞瘤和其他CET两个亚类;做了髓母细胞瘤分子亚分型,WNT活化型分为α和β亚型,SHH活化/TP53野生型和TP53突变型分为SHH-1~-4亚型,非WNT/非SHH活化型分为1~8亚型;将其他CET由原先8型整合为6型,并增加或确定了一些新肿瘤类型及原有肿瘤的新分子亚型。本文对以上变更作简要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胚胎肿瘤 TP53 髓母细胞瘤 分子亚 肿瘤 活化 突变
原文传递
中枢神经系统非典型畸胎瘤样/横纹肌样瘤影像表现三例 被引量:7
4
作者 路莉 张龙江 +4 位作者 周长圣 罗松 高峰 王梅 卢光明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95-697,共3页
非典型畸胎瘤样/横纹肌样肿瘤(atypical teratoid/rhabdoid tumor,AT/RT)是一种小儿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在WHO(2007)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AT/RT被定义为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胚胎性肿瘤(WHO Ⅳ级),占1~17岁儿童中枢... 非典型畸胎瘤样/横纹肌样肿瘤(atypical teratoid/rhabdoid tumor,AT/RT)是一种小儿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在WHO(2007)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AT/RT被定义为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胚胎性肿瘤(WHO Ⅳ级),占1~17岁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原发肿瘤的1.3%,占0~2岁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胎瘤样/横纹肌样瘤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影像表现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横纹肌样肿瘤 胚胎肿瘤 原发肿瘤 婴幼儿
原文传递
颅内非典型畸胎瘤样/横纹肌样瘤的临床诊治 被引量:2
5
作者 简历 宋来君 郭付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3284-3285,共2页
1987年BIGGS等首次报道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横纹肌样瘤,RORKE 等于1996年将其正式命名为非典型畸胎瘤样/横纹肌样瘤(atypical teratoid/rhab-doid tumor,AT/RT),在2000年 WHO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与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 1987年BIGGS等首次报道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横纹肌样瘤,RORKE 等于1996年将其正式命名为非典型畸胎瘤样/横纹肌样瘤(atypical teratoid/rhab-doid tumor,AT/RT),在2000年 WHO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与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 PNET)、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 MB)同归为胚胎性肿瘤,WHO 分级为Ⅳ级[1]。该病好发于婴幼儿及儿童,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占1%-3%,占3岁以下儿童脑肿瘤的6.7%[2]。该肿瘤预后极差,多数在1年内死亡,复发和转移是主要死因。为提高 AT/RT的诊治水平,现将我科2013年1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6例AT/RT 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胎瘤样/横纹肌样瘤 临床诊治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横纹肌样瘤 神经外胚层肿瘤 颅内 髓母细胞瘤 胚胎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非典型性畸胎样/横纹肌样瘤的分子分型和治疗研究进展
6
作者 杨寅寅 王杭州 田野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0-324,共5页
非典型性畸胎样/横纹肌样瘤(世界卫生组织分级为Ⅳ级)是一种好发于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胚胎性肿瘤,其侵袭性强、预后极差.外科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基石性手段,放疗和化疗在手术的基础上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但具体的治疗方案仍存在争议... 非典型性畸胎样/横纹肌样瘤(世界卫生组织分级为Ⅳ级)是一种好发于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胚胎性肿瘤,其侵袭性强、预后极差.外科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基石性手段,放疗和化疗在手术的基础上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但具体的治疗方案仍存在争议.近年来,随着该疾病的分子分型被进一步阐明以及相关靶向和免疫药物的应用,其预后有望得到进一步提高.为了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本文将针对其分子分型和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生 胚胎肿瘤 横纹肌样瘤 中枢神经系统 外科手术 分子分 畸胎
原文传递
ZFTA-NCOA1/2融合伴间叶分化的室管膜瘤样肿瘤临床病理学特征
7
作者 牛丰南 汪寅 +1 位作者 杜尊国 熊佶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6-398,共3页
目的探讨ZFTA-NCOA1/2融合伴间叶分化的室管膜瘤样肿瘤(ependymoma-like tumors with mesenchymal differentiation,ELTMD)的临床病理和分子学特征。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RNA测序以及荧光原位杂交验证,证实1例ZFTA-NCOA1/2融合的幕上... 目的探讨ZFTA-NCOA1/2融合伴间叶分化的室管膜瘤样肿瘤(ependymoma-like tumors with mesenchymal differentiation,ELTMD)的临床病理和分子学特征。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RNA测序以及荧光原位杂交验证,证实1例ZFTA-NCOA1/2融合的幕上室管膜瘤样肿瘤,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患儿女,4岁,突发头痛头晕伴肢体无力,右额顶部镰旁富血供占位性病变。HE组织学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和混合性成分,由小蓝圆细胞和梭形细胞成分构成,类似高级别肉瘤和胚胎性肿瘤,偶见室管膜样分化。免疫表型L1CAM弥漫阳性,p65核阴性。RNA测序示ZFTA-NCOA1/2基因融合。结论ELTMD是一类罕见的儿童高级别肿瘤,WHO暂未归类,具有显著的异源性间叶分化,免疫表型和分子特征不同于幕上室管膜瘤或中枢神经系统胚胎型肿瘤,组织学相当于WHO 3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管膜瘤 免疫表 胚胎肿瘤 额顶部 占位病变 中枢神经系统 荧光原位杂交 胚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