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新版(2016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终于在2007(第4版)肿瘤分类出版近10年后隆重推出。尽管2016版在神经肿瘤业界被定义为2007版分类的"修订版(Revised 4th Edition)",...2016年5月,新版(2016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终于在2007(第4版)肿瘤分类出版近10年后隆重推出。尽管2016版在神经肿瘤业界被定义为2007版分类的"修订版(Revised 4th Edition)",而非正式的"第5版",但其更新的内容却给业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震憾:新版本第1次将遗传学基因参数引入神经肿瘤的诊疗过程中。展开更多
2016年5月,新版(2016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出版,其"联合组织学和基因表型的整合诊断"模式给神经肿瘤界带来巨大震憾。除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外,这一诊断模式也适用于室管...2016年5月,新版(2016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出版,其"联合组织学和基因表型的整合诊断"模式给神经肿瘤界带来巨大震憾。除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外,这一诊断模式也适用于室管膜肿瘤和胚胎性肿瘤等大量非胶质源性肿瘤,如何理解和应用这些新标准在临床实践中对神经肿瘤进行精准诊断成为神经病理医师面临的重要问题。展开更多
文摘2016年5月,新版(2016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终于在2007(第4版)肿瘤分类出版近10年后隆重推出。尽管2016版在神经肿瘤业界被定义为2007版分类的"修订版(Revised 4th Edition)",而非正式的"第5版",但其更新的内容却给业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震憾:新版本第1次将遗传学基因参数引入神经肿瘤的诊疗过程中。
文摘2016年5月,新版(2016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出版,其"联合组织学和基因表型的整合诊断"模式给神经肿瘤界带来巨大震憾。除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外,这一诊断模式也适用于室管膜肿瘤和胚胎性肿瘤等大量非胶质源性肿瘤,如何理解和应用这些新标准在临床实践中对神经肿瘤进行精准诊断成为神经病理医师面临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