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3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84例成人登革热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1
作者 杨慧勤 林卓航 +10 位作者 金康虹 廖璐 冷星宇 王建 洪文昕 王长泰 赵令斋 冯嘉敏 李凌华 李踔 张复春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4年第6期20-25,共6页
目的分析成人登革热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为登革热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登革热临床数据库,筛选2013年1月至2024年9月登革热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患者,按年龄是否<... 目的分析成人登革热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为登革热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登革热临床数据库,筛选2013年1月至2024年9月登革热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患者,按年龄是否<60岁分为非老年组和老年组,对比分析其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脑脊液检查和细胞因子检测结果。结果纳入登革热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84例患者中,非老年患者27例(32.1%),老年患者57例(67.9%),中位年龄72.5岁,男性45例(53.6%)。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表现形式主要有脑病(34例,40.5%)、腔隙性脑梗死(15例,17.9%)、脑梗死(11例,13.1%)、脑炎(11例,13.1%)。重症登革热72例(85.7%),86.2%的患者为Ⅰ型登革病毒感染;合并基础疾病64例(76.2%),以高血压(43例,51.2%)、糖尿病(24例,28.6%)和心脏病(20例,23.8%)为主;84例患者临床表现主要有头痛(36例,42.9%)、昏迷(36例,42.9%)、头晕(29例,34.5%)、嗜睡(23例,27.4%)、呕吐(18例,21.4%)、烦躁/抽搐(17例,20.2%);33例(39.3%)合并其他器官损害,15例(17.9%)发生严重其他部位出血,54例(64.3%)出现渗漏征。患者血小板及白蛋白水平下降,细胞因子水平升高,脑脊液病原学检查阳性4例(4/18,22.2%)。治疗后,67例(79.8%)好转,17例(20.2%)未好转。老年组合并基础疾病的比例,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的比例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嗜睡的比例显著高于非老年组(35.1%比11.1%,P<0.05),老年组与非老年组预后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登革热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患者以老年人为主,合并高血压、心脏病比例高,以脑病为主,头痛、昏迷、嗜睡、头晕症状常见,出现意识水平改变时需要警惕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发生的可能,早期进行脑脊液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脑病 成人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死亡在创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杨怡然 王纯 +3 位作者 邓桑杨 江晨 吴海鹰 钱传云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95-1399,共5页
创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包括创伤性脑损伤和脊髓损伤,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巨额的医疗费用和后遗症进一步加重了患者和家属的经济负担及心理负担。目前对创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治疗包括手术疗法、物理疗法、药物治疗及后期康复... 创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包括创伤性脑损伤和脊髓损伤,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巨额的医疗费用和后遗症进一步加重了患者和家属的经济负担及心理负担。目前对创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治疗包括手术疗法、物理疗法、药物治疗及后期康复治疗,但均不能取得理想的疗效,亟须更有效的治疗方法。铁死亡作为新近发现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之一,被证实在创伤性中枢神经系统继发性损伤中发挥关键作用,但临床转化有限。本文通过总结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铁死亡药物研究成果,分析铁死亡抑制剂的种类及作用结果,为临床治疗创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及药物开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创伤性脑损伤 脊髓损伤 铁死亡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其治疗所伴发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研究进展
3
作者 褚思嘉(综述) 汤继宏(审校)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11-816,共6页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伴发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对患儿预后产生了一定影响。除了肿瘤本身可造成脑损伤外,近来国内外研究者发现抗肿瘤治疗也存在一定的损伤作用。通过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伴发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对患儿预后产生了一定影响。除了肿瘤本身可造成脑损伤外,近来国内外研究者发现抗肿瘤治疗也存在一定的损伤作用。通过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治疗后伴发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探讨,有助于临床医生早期识别、早期干预并发症,使患儿获得更好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损伤机制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肠道屏障变化及其可能机制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芳芳 朱莉 +3 位作者 幸佳佳 庞日朝 苟翔 张安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775-1781,共7页
创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可通过破坏肠道屏障功能进而引起肠道微环境稳态失衡,而紊乱的肠道微环境可反作用于中枢,加重中枢神经系统继发性损伤。大量研究提示,肠道屏障在创伤性中枢神经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中枢神经损... 创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可通过破坏肠道屏障功能进而引起肠道微环境稳态失衡,而紊乱的肠道微环境可反作用于中枢,加重中枢神经系统继发性损伤。大量研究提示,肠道屏障在创伤性中枢神经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中枢神经损伤的重要作用靶点。本文综述了创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肠道微生物、化学、机械和免疫屏障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及其与中枢的双向作用,并总结了致使肠屏障破坏的可能机制,包括营养不良、缺血再灌注损伤、炎性反应及神经递质和激素释放等,为创伤性中枢神经损伤后肠道微环境的研究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创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肠道屏障 肠道微环境 肠-脑轴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发式磁刺激联合多感官刺激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致意识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5
作者 潘亚茹 黄露露 +2 位作者 蔺灿灿 刘全英 候雪连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1期106-107,110,共3页
目的:探讨爆发式磁刺激(theta burst stimulation,TBS)联合多感官刺激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致意识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60例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致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 目的:探讨爆发式磁刺激(theta burst stimulation,TBS)联合多感官刺激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致意识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60例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致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上述患者中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多感官刺激的100例患者分为多感官刺激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多感官刺激+TBS的60例患者分为联合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状况以及干预前后的昏迷状况[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lasgow coma scale,GCS)]、生理状态[功能障碍评分量表(dysfunction score,DFS)]、压疮风险(Braden压疮评分)。结果:联合组患者苏醒率91.67%高于多感官刺激组患者苏醒率79.00%;联合组患者平均苏醒时间低于多感官刺激组患者(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GCS、DFS、Braden压疮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GCS、DFS、Braden压疮评分相较于干预前均升高(P<0.05),且联合组患者高于多感官刺激组患者(P<0.05)。结论:TBS联合多感官刺激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致意识障碍患者中应用良好,可促进患者苏醒,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发式磁刺激 多感官刺激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意识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免疫球蛋白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疗效观察 被引量:30
6
作者 韩金芬 王会娟 +1 位作者 唐晓燕 王家勤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6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 目的探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6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退热、止咳、袪痰、止痉、降颅压等常规对症治疗,同时给予阿奇霉素10 mg·kg^(-1),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5 d后停药3 d,给药2轮后改为阿奇霉素10 mg·kg^(-1),口服,每日1次;总疗程为3周。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儿给予人免疫球蛋白400 mg·kg^(-1),静脉注射,每日1次,持续用药5 d,总疗程为3周。治疗3周后,观察并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入院24 h内及治疗3周后,行腰椎穿刺采集患儿的脑脊液,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IL)-6、IL-8水平。入院24 h内及治疗3周后,采集患儿外周静脉血3 mL,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治疗3周后,对照组患儿显效11例(36.67%),有效13例(43.33%),无效6例(20.00%),总有效率为80.00%(24/30);观察组患儿显效14例(46.67%),有效15例(50.00%),无效1例(3.33%),总有效率为96.67%(29/30);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043,P<0.05)。观察组患儿发热、咳嗽、头痛、嗜睡、抽搐等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儿脑脊液中IL-6、IL-8水平及血清CRP、PCT、IgG、IgA、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2组患儿脑脊液中IL-6、IL-8水平及血清CRP、PC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血清IgG、IgA、IgM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患儿脑脊液中IL-6、IL-8水平及血清CRP、PC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gG、IgA、IgM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儿出现腹泻1例、腹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2/30);观察组患儿出现恶心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1/30);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1,P>0.05)。结论人免疫球蛋白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患儿的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儿脑脊液的异常,调节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肺炎支原体肺炎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阿奇霉素 人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病毒EV71感染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刘文娟 张琼 曹霞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257-262,共6页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具有高度的嗜神经性,是儿童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和疱疹性咽峡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感染严重者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和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NPE)等病...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具有高度的嗜神经性,是儿童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和疱疹性咽峡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感染严重者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和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NPE)等病变,甚至危及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型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干细胞移植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小鼠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杨建华 李长德 +1 位作者 马杰 王裕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69-571,i0001,共4页
目的:观察经诱导的胚胎干细胞(ES)移植在小鼠脊髓损伤和小鼠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存活和迁移。方法:利用小鼠脊髓损伤(SCI)和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模型(HIE),将小鼠胚胎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ES细胞的衍生细胞后,注射到脊髓损伤和缺氧缺血性脑... 目的:观察经诱导的胚胎干细胞(ES)移植在小鼠脊髓损伤和小鼠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存活和迁移。方法:利用小鼠脊髓损伤(SCI)和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模型(HIE),将小鼠胚胎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ES细胞的衍生细胞后,注射到脊髓损伤和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小鼠体内。移植后观察12周,应用酶学的方法检测Lac-Z标记的经诱导的ES细胞在脊髓和脑内的存活和迁移情况。结果:ES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区能存活,并进行长距离的迁移,并与周围组织整合。结论:经诱导的胚胎干细胞能在宿主损伤脑和脊髓中存活、迁移,且脑内迁移较脊髓内迁移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胚胎干细胞 移植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杨军 廖承德 +1 位作者 李勤勍 丁莹莹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8-150,共3页
表皮生长因子( EGF)受体( EGFR)自被发现以来,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其结构和功能已被较为全面的了解。目前临床常见的EGFR抑制剂(如西妥西单抗?、易瑞沙?等)主要被作为抗癌药物使用。但在2005年美国科学家Koprivica等[1]发现... 表皮生长因子( EGF)受体( EGFR)自被发现以来,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其结构和功能已被较为全面的了解。目前临床常见的EGFR抑制剂(如西妥西单抗?、易瑞沙?等)主要被作为抗癌药物使用。但在2005年美国科学家Koprivica等[1]发现小分子EGFR抑制剂可以促进视神经损伤后节细胞轴突再生以后,EGFR抑制剂被逐步纳入到CNS损伤后的研究中,其有望成为一种治疗神经损伤的新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EGFR抑制剂 神经损伤 应用 药物使用 美国科学家 CNS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修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策略 被引量:12
10
作者 熊方令 高宜录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05-1108,共4页
神经干细胞(NSCs)具有增殖、迁移及分化的特性。动员内源性NSCs已成为修复中枢神经系统(CNS)损伤的一条新策略。近年来不少研究表明,营养因子、细胞因子、高压氧、中医药、丰富环境和康复训练等措施可以促进内源性NSCs动员,而且利用具有... 神经干细胞(NSCs)具有增殖、迁移及分化的特性。动员内源性NSCs已成为修复中枢神经系统(CNS)损伤的一条新策略。近年来不少研究表明,营养因子、细胞因子、高压氧、中医药、丰富环境和康复训练等措施可以促进内源性NSCs动员,而且利用具有NSCs特性的神经细胞同样有利于促进CNS损伤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活化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出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1
作者 何祥 张微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5期3494-3495,共2页
发育成熟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造成相关感觉、运动功能的缺损,传统观念认为中枢神经系统是不能再生的,但近年的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可以通过结构重建代偿丧失的功能,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在适当的环境中有能力再生轴突,即出芽。出芽是... 发育成熟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造成相关感觉、运动功能的缺损,传统观念认为中枢神经系统是不能再生的,但近年的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可以通过结构重建代偿丧失的功能,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在适当的环境中有能力再生轴突,即出芽。出芽是结构重建的机制之一。如何刺激轴突再生从而促进功能恢复是神经科学领域面临的一大挑战。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出芽与正常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极为相似,更好地理解这一过程,并通过促进轴突生长相关基因、蛋白的过度表达、应用神经营养因子、中和轴突生长抑制因子、移植、减少瘢痕等相应途径促进出芽过程,必将加速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修复过程,进而推动临床康复医疗工作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出芽 神经再生 轴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和修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蒋娟 杨双汇 +1 位作者 王秀娇 潘柏宏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79-184,共6页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损伤是现代社会的高致残率疾病之一,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CNS一旦损伤则无法再生。近年来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CNS损伤和修复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并有研究发现它们通过炎症反应、活性氧...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损伤是现代社会的高致残率疾病之一,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CNS一旦损伤则无法再生。近年来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CNS损伤和修复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并有研究发现它们通过炎症反应、活性氧生成、瘢痕形成、髓鞘脱失和神经元修复等多个因素在CNS损伤和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胚胎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蔡斌 侯铁胜 刘少君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2期153-157,共5页
胚胎干细胞是一种能在体外增殖 ,又能保持未分化状态的干细胞 ,在一定诱导下 ,胚胎干细胞可向多个方向分化 ,并生成多种功能细胞。近年来还发现在全反式维甲酸的诱导下 ,胚胎干细胞可生成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等 ,这为利用胚胎干细胞进... 胚胎干细胞是一种能在体外增殖 ,又能保持未分化状态的干细胞 ,在一定诱导下 ,胚胎干细胞可向多个方向分化 ,并生成多种功能细胞。近年来还发现在全反式维甲酸的诱导下 ,胚胎干细胞可生成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等 ,这为利用胚胎干细胞进行中枢神经退行性变和损伤的治疗打下了基础。由于胚胎干细胞具有细胞株种类多、来源方便、诱导方法可靠易行等优点 ,因而在神经科学的各个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近年来胚胎干细胞体外诱导产生神经细胞以及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的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诱导 分化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的体外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胶质瘢痕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奕 谈玲 +4 位作者 林巍巍 陈雪 陈颖 潘静莹 王晓冬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3-308,共6页
目的建立胶质疤痕体外模型,观察其形态及细胞外基质的表达情况。方法体外分别培养来自大脑皮层的星形胶质细胞和脑膜成纤维细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纤连蛋白(FN)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后,将两种细胞混合共培养,2d后添加转化... 目的建立胶质疤痕体外模型,观察其形态及细胞外基质的表达情况。方法体外分别培养来自大脑皮层的星形胶质细胞和脑膜成纤维细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纤连蛋白(FN)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后,将两种细胞混合共培养,2d后添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以未添加TGF-β1为对照组;GFAP和F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胶质疤痕的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观察促红素肝细胞受体B2(Eph B2)、Eph受体作用配体B2(ephrin B2)、神经蛋白聚糖(neurocan)和神经抗原2(NG2)表达情况。结果疤痕样细胞团簇结构主要是由星形胶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共同组成;实验组Eph B2、ephrin B2和neurocan、NG2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体外混合培养星形胶质细胞与成纤维细胞并添加TGF-β1后成功建立体外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疤痕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胶质疤痕模型 星形胶质细胞 成纤维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免疫印迹法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振海 谢鹏 孔繁元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6年第1期75-78,共4页
丙型肝炎病毒(HCV)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CNS)的临床报道越来越多,已受到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就HCV的生物学特性、基因结构、基因分型以及对CNS的损伤其可能的发病机制研究进行综述分析表明,HCV可能导致视神经乳头炎、病毒性脑... 丙型肝炎病毒(HCV)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CNS)的临床报道越来越多,已受到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就HCV的生物学特性、基因结构、基因分型以及对CNS的损伤其可能的发病机制研究进行综述分析表明,HCV可能导致视神经乳头炎、病毒性脑炎、强直性脑脊髓膜炎和缺血性脑血管性疾病等,究其哪种基因型易导致CNS损害以及HCV感染引起神经系统损伤的确切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基因分型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嗅神经鞘细胞移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曾旭 张玉生 +1 位作者 王向东 刘德明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4年第3期261-263,共3页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治疗一直是神经科学研究中的一大难题。嗅神经鞘细胞是分布于嗅觉系统中嗅球和嗅上皮基底膜的一种特殊的胶质细胞。大量的研究表明 :嗅神经鞘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能长距离的迁移 ,能促进轴突的再生和髓鞘的形成。...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治疗一直是神经科学研究中的一大难题。嗅神经鞘细胞是分布于嗅觉系统中嗅球和嗅上皮基底膜的一种特殊的胶质细胞。大量的研究表明 :嗅神经鞘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能长距离的迁移 ,能促进轴突的再生和髓鞘的形成。不管是中枢性还是周围性的嗅神经鞘细胞均能促进损伤神经元的再生。鼻腔是嗅神经鞘细胞自体移植供体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鞘细胞移植 治疗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免疫学特征 形态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嗅鞘细胞移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理论研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朝晖 修波 左焕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99-902,共4页
进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的候选胶质细胞包括嗅鞘细胞、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和许旺细胞。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很难获得大量移植用供体细胞,许旺细胞很难穿透胶质瘢痕,从应用方面均不如嗅鞘细胞。离体培养中嗅鞘细胞极强的可塑性可能会使嗅鞘... 进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的候选胶质细胞包括嗅鞘细胞、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和许旺细胞。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很难获得大量移植用供体细胞,许旺细胞很难穿透胶质瘢痕,从应用方面均不如嗅鞘细胞。离体培养中嗅鞘细胞极强的可塑性可能会使嗅鞘细胞适时改变自身形态,以适应体内复杂的微环境,有利于神经再生。嗅鞘细胞移植后对脊髓后根损伤后再生有一定作用,其作用大小可能与嗅鞘移植物的成分有关,细胞制备技术和混合细胞移植能影响嗅鞘细胞移植物的效果。虽然胎脑的免疫原性很低,但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会使嗅鞘细胞的移植效果有所改观。嗅鞘细胞除了重建损伤通路外,还可能通过轴突发芽、在非突触部位释放单胺类物质、改善病变部位环境并帮助附近的残余神经纤维保存功能和活性等机制对中枢神经的功能发生作用。嗅鞘细胞的细胞生物学和移植后行为学的深入研究都会加快人们对脊髓损伤的理解,并对脊髓损伤的修复治疗产生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鞘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与保护方法的评估 被引量:2
18
作者 管玉龙 董培青 +3 位作者 杨璟 万彩红 何美玲 江朝光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3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 通过系列的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 ,探讨如何对心脏手术围术期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程度以及不同方法的脑保护效果进行合理的评估。方法 对体外循环 (CPB)、停循环以及上腔静脉逆行灌注 (RCP)期间的血液灌注进行观察 ,检测组织生化酶... 目的 通过系列的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 ,探讨如何对心脏手术围术期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程度以及不同方法的脑保护效果进行合理的评估。方法 对体外循环 (CPB)、停循环以及上腔静脉逆行灌注 (RCP)期间的血液灌注进行观察 ,检测组织生化酶学和活体脑组织钙离子荧光强度 ,并进行组织病理及电镜检测。采用便携式眼底镜在临床手术患者进行前瞻性观察。结果 眼底血管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波检查和同位素99mTc -ECD均证实 :逆行灌注期间的大脑灌注与单纯停循环相比 ,RCP能够明显减轻停循环后一氧化氮 (NO)的产生量以及钙超载的发生 ,维持组织较高的Na+-K+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 ,较少丙二醛产生 ,从而减轻停循环后神经细胞的缺血缺氧程度。便携式眼底镜在临床手术患者同样观察到逆灌期间的血液灌注。结论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和核磁共振仪检测脑组织中钙超载以及NO产生量、多种酶学检测结合组织病理检查可作为动物实验中对神经细胞损伤程度评价的手段。同位素99mTc -ECD、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波检查可以评定脑组织的灌注状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动物实验 临床观察 心脏手术 围术期 脑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脂蛋白E模拟肽CN-105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玉凤 拱忠影 汪志云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5期113-115,共3页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以脑血管病及创伤性脑损伤最多见,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载脂蛋白E是机体调节脂质代谢及胆固醇平衡的重要脂蛋白,其模拟肽CN-105兼具分子量小、血脑屏障通透性高的特点,可在阿尔茨海默病、缺血性脑血管病、原发性脑出血及...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以脑血管病及创伤性脑损伤最多见,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载脂蛋白E是机体调节脂质代谢及胆固醇平衡的重要脂蛋白,其模拟肽CN-105兼具分子量小、血脑屏障通透性高的特点,可在阿尔茨海默病、缺血性脑血管病、原发性脑出血及创伤性脑损伤等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发挥积极作用。目前,CN-105应用于人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已经得到初步验证,在未来有望成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临床治疗的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载脂蛋白E CN-105 模拟肽 脑血管病 阿尔茨海默病 创伤性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曹玉民 范奇元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7期107-109,共3页
随着锰在生活和工作环境中暴露水平的增加,人类接触锰的机会不断增多,过量锰接触会使其在人脑部蓄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表现为锥体外系神经受损。锰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与环境和遗传因素有关。锰可下调抑制性氨基酸神经递质和上调... 随着锰在生活和工作环境中暴露水平的增加,人类接触锰的机会不断增多,过量锰接触会使其在人脑部蓄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表现为锥体外系神经受损。锰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与环境和遗传因素有关。锰可下调抑制性氨基酸神经递质和上调兴奋性氨基酸神经递质,亦可降低SNAP25基因从而降低可溶性NSF附着蛋白受体合成,其与铁离子竞争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1转运体从而增加细胞内的锰水平,损伤溶酶体使α-突触核蛋白过量聚集,大量蓄积于线粒体从而对线粒体造成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帕金森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