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2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成人心脏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王云鹤 古晓林 +1 位作者 何海林 鲍荣幸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5期460-464,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成人心脏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6月本院心外重症监护二科收治的成人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患者进行三等分组,分别为低值组(NLR<1...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成人心脏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6月本院心外重症监护二科收治的成人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患者进行三等分组,分别为低值组(NLR<1.52)、中值组(1.52≤NLR≤2.19)和高值组(NLR>2.19)。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合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成人心脏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关系。结果共纳入264例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以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低值组为参照,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风险,中值组患者是2.56倍(OR=2.56,95%置信区间1.13~5.82,P=0.025);高值组患者是3.53倍(OR=3.53,95%置信区间1.60~7.82,P=0.002)。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表明,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预测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曲线下面积为0.635,95%置信区间为0.558~0.713,P<0.001。结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成人心脏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相关,是心脏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心脏手术 住院时间延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降钙素原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水平对老年绞窄性腹股沟疝的临床诊断价值
2
作者 王志 张谦 +1 位作者 周志涛 克力木·阿不都热依木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626-629,共4页
目的 探讨外周血降钙素原(PCT)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对老年绞窄性腹股沟疝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嵌顿性腹股沟疝病人112例,根据术中探查情况分为绞窄组和非绞窄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 目的 探讨外周血降钙素原(PCT)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对老年绞窄性腹股沟疝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嵌顿性腹股沟疝病人112例,根据术中探查情况分为绞窄组和非绞窄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绞窄性腹股沟疝的危险因素。ROC曲线评估外周血PCT和NLR水平对老年绞窄性腹股沟疝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绞窄组和非绞窄组病人NLR分别为4.54±1.67和3.78±1.48,PCT分别为(6.74±2.42)ng/ml和(4.97±2.53)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术前NLR、PCT水平升高是老年绞窄性腹股沟疝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NLR和PCT对老年绞窄性腹股沟疝均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AUC>0.7),联合检测NLR和PCT能够提高诊断效能(AUC=0.792)。结论 外周血PCT和NLR水平对老年绞窄性腹股沟疝均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联合检测NLR和PCT能够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老年 绞窄性腹股沟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对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预后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石淑玲 王颖熠 +3 位作者 吴晶晶 梁天嵩 郑颖娟 杨道科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299-1304,共6页
目的:探讨治疗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atural killer/T-cell lymphoma,ENKTL)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回... 目的:探讨治疗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atural killer/T-cell lymphoma,ENKTL)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01月至2016年12月新诊断的ENKT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NLR和PLR的最佳截断值并对患者分组。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不同分组间的临床特征和近期疗效差异。我们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来确定与生存相关的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曲线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它们的差异采用log-rank检验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NLR和PLR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62和228.8。治疗前NLR和PLR与B症状和EBV DNA拷贝数相关(P<0.05)。不同NLR、PLR分组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NLR(P=0.009)、PLR(P=0.008)和LDH(P=0.019)是ENKTL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高NLR或高PLR的患者OS率较低(P<0.001)。结论:治疗前NLR和PLR可作为结外NK/T淋巴瘤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高NLR、高NLR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外NK/T细胞淋巴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代兄 吴云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742-746,751,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抽取其空腹血液检测血生化、血常规,计算NLR,并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行颈动脉超声。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l medial thickness,CIMT)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颈动脉硬化组(CAS)132例、非颈动脉硬化组(nCAS)68例,比较两组一般检查结果及NLR、BPV指标,分析NLR、BPV指标与cIMT的相关性。对两组血清指标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斑块之间的关系。结果CAS组年龄、甘油三酯(TG)、超敏C反应蛋白、NLR、BPV水平均高于nC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BMI、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HDL-C、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经单因素分析有显著意义的自变量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 SSD)、日间收缩压标准差(dS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CAS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结论NLR、BPV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呈密切相关,BPV和NLR升高有助于预测原发性高血压伴CAS,两者联合预测临床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血压变异性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界病变冠心病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的相关性及其临床价值
5
作者 叶士勇 吕玲春 +3 位作者 胡武明 徐剑 沈珈谊 胡琼尹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725-731,共7页
目的:探讨临界病变冠心病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的相关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心内科住院的105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 目的:探讨临界病变冠心病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的相关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心内科住院的105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造影术前采集外周静脉血,计算NLR,冠状动脉造影术中同时行FFR检查。根据FFR结果分为FFR<0.8组(47例)和FFR≥0.8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限制性立方样条图(RCS)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曲线评估临界病变冠心病患者NLR与FFR的相关性及NLR预测冠状动脉生理性缺血的临床价值。结果:FFR<0.8组患者糖尿病史、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LR、hsCRP明显高于FFR≥0.8组,而FFR<0.8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低于FFR≥0.8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NLR与FFR值之间存在负相关(r=-0.447,P<0.001)。RCS分析显示NLR与是否存在冠状动脉生理性缺血之间存在总体相关(P=0.001),但不存在非线性相关(P=0.123)。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影响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是临界病变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生理性缺血的独立预测因子(OR=4.101,95%CI=2.002~8.403,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预测冠状动脉生理性缺血的最佳NLR截点为2.34,灵敏度为80.90%,特异度为79.30%,ROC曲线下面积为0.814(95%CI=0.734~0.894)。结论:临界病变冠心病患者NLR与FFR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NLR可以很好地预测临界病变冠心病患者是否存在冠状动脉生理性缺血,对此类病变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病变冠心病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流储备分数 炎症反应 稳定性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LDH、D-D水平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郭雯 巴俊杰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932-934,共3页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D-D)水平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04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MPP患儿260例,纳入MPP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130例,纳...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D-D)水平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04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MPP患儿260例,纳入MPP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13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2组NLR、LDH、D-D水平,比较急性期与缓解期患儿NLR、LDH、D-D水平,比较不同病情程度患儿NLR、LDH、D-D水平,分析NLR、LDH、D-D水平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MPP组NLR、LDH、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期NLR、LDH、D-D水平均高于缓解期(P<0.05);重症MPP患儿NLR、LDH、D-D水平均高于轻症MPP患儿(P<0.05);MPP患儿NLR、LDH、D-D水平与病情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NLR、LDH、D-D在MPP发生密切相关,且均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临床评估病情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乳酸脱氢酶 D-二聚体 病情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中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子痫前期的关联性
7
作者 李玉婷 陈雁丽 +3 位作者 刘婵 王凤鸽 刘淼 满冬梅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490-493,共4页
目的探究妊娠中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及健康孕妇之间的差异关系,以及NLR在子痫前期筛查中潜在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了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30日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所有孕妇1115例,其... 目的探究妊娠中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及健康孕妇之间的差异关系,以及NLR在子痫前期筛查中潜在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了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30日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所有孕妇1115例,其中轻度子痫前期395例,重度子痫前期339例,正常妊娠孕妇381例。同时,收集患者年龄、BMI、外周血NLR、收缩压及舒张压等资料,探究子痫前期与NLR的关系。结果轻/重度子痫前期组外周血中NLR数值均高于正常妊娠组,并且重度子痫前期组NLR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P<0.001),在调整BMI、年龄、血压等变量因素后,发现NLR仍是子痫前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814,95%CI=2.130~3.717)。结论妊娠中期外周血的NLR增高是子痫前期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NLR对子痫前期的发生可能具有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妊娠中期 疾病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白细胞计数与房颤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媛 钟理 +7 位作者 陈兴华 陈哲 李阅历 邬娜 向颖 吴龙 张梦轩 李亚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7-172,共6页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和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3种炎性标志物与心脏结构变化及房颤发生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和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3种炎性标志物与心脏结构变化及房颤发生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自2002年11月至2013年12月在某三甲医院心内科的住院患者病历资料,分为房颤组和非房颤对照组,提取两组外周血中CRP、NLR和WBC检测水平信息,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3种炎性因子与左心室内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右心室内径和右心房内径五种心脏结构指标的相关性,以及与房颤发生的关联性和关联强度。结果房颤组CRP和NL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且高水平的CRP和NLR与房颤发生显著相关[OR=2.25,95%CI=1.13-4.47,P=0.02;OR=1.41,95%CI=1.06-1.89,P=0.02]。WBC水平在房颤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且与房颤发生无显著相关性。房颤组中,NLR水平在高左房内径组和高左室后壁厚度组中均较高(P〈0.05)。但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未发现CRP、NLR、WBC与心脏结构指标之间有显著关联。结论外周血中高水平的CRP和NLR水平与房颤发生有显著关联,可能是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CRP、NLR、WBC与心脏结构重塑之间无显著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C反应蛋白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心脏结构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HBV、HCV感染者中的临床意义评价 被引量:12
9
作者 常谦 孟宪春 +2 位作者 杨若男 王万海 明亮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54-860,共7页
目的:探究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病毒性肝脏疾病进展及预后中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电子病历系统数据,依据纳入排除标准,纳入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HBV和HCV感染相关肝脏疾病和非病... 目的:探究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病毒性肝脏疾病进展及预后中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电子病历系统数据,依据纳入排除标准,纳入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HBV和HCV感染相关肝脏疾病和非病毒性肝脏疾病患者共计309例和健康对照40例(HC组),肝脏疾病患者分为慢性乙型肝炎未治疗(HBV-UT)组、清除(HBV-Cl)组、未清除(HBV-UC)组、肝硬化(HBV-Cirr)组、肝癌(HBV-HCC)组,慢性丙型肝炎未治疗(HCV-UT)组、清除(HCV-Cl)组、未清除(HCV-UC)组、肝硬化(HCV-Cirr)组、肝癌(UV-HCC)组,非病毒性肝炎/肝损伤(UV-Ht)组、肝硬化(UVCirr)组、肝癌(UV-HCC)组,比较各组PLR和NLR差异。结果:HCV-Cl组PLR明显高于HCV-UT、HCV-UC组(P<0.05),HCV-UT、HCV-UC组NLR明显低于HC组(P<0.05)。HCV-UT、HCV-Cirr、HCV-HCC组较之HC组,PLR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HCV-Cirr、HCV-HCC组较之HCV-UT组PLR也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HCV-Cirr组与HCV-HCC组PLR无差异。结论:PLR和NLR在病毒性肝脏疾病的进展、预后中有着一定的指示作用,尤其HCV感染中,PLR与其病毒学应答和疾病进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肝炎 肝硬化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乳腺癌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7
10
作者 樊美荣 欧阳涛 +4 位作者 何英剑 李哲轩 高学硕 张青云 徐国宾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于北京肿瘤医院乳腺中心接受新辅助化疗的304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Wilcox秩和检验或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分析NLR与患者...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于北京肿瘤医院乳腺中心接受新辅助化疗的304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Wilcox秩和检验或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分析NLR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NLR与患者新辅助化疗后病理性完全缓解(p CR)的关系,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评价临床病理因素对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 p CR+组(n=62)和p CR-组(n=242)患者NLR中位数分别为1.76和1.72,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临床分期(TNM)(P<0.05)和p CR(P<0.05)均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NLR与乳腺癌患者五年无病生存期无明显相关性(HR=0.842,95%CI=0.566~1.255,P>0.05)。结论 NLR在乳腺癌患者化疗疗效预测及预后方面未发现其价值。TNM分期和p CR是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价值的评价 被引量:16
11
作者 钱成荣 田雪梅 +2 位作者 李晗 刘昱 银广悦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6年第8期888-891,共4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SD)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04例RA患者、104例其他风湿性疾病患者(骨关节炎25例,系统性结缔组织病69例,强直性脊柱炎10例)和99例健康体检者,比较各组血沉...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SD)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04例RA患者、104例其他风湿性疾病患者(骨关节炎25例,系统性结缔组织病69例,强直性脊柱炎10例)和99例健康体检者,比较各组血沉、超敏C反应蛋白、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补体C3、补体C4,红细胞分布宽度,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数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的差异,Spearman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RDW-SD、NLR与其他指标的关系,ROC曲线比较各指标的诊断性能。结果 RA患者和其他风湿性疾病患者RDW-SD、NLR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RA患者RDW-SD与CCP、C4相关,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267(P<0.05)、-0.189(P<0.05),NLR与CRP独立相关,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616(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是诊断RA最佳指标,AUC为0.832(P<0.05)。结论 RDW-SD和NLR可以作为一个炎症反应指标,在RA诊断及疾病观察中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分布宽度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类风湿性关节炎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类风湿因子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临床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黄燚 刘丹 +10 位作者 李为民 张立 李镭 余何 李丹 程越 景玉婷 周萍 宋娟 周永召 甘云翠 《西部医学》 2016年第1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初次诊断小细胞肺(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癌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12例初次诊断未经治疗的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初次诊断小细胞肺(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癌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12例初次诊断未经治疗的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ROC曲线确定NLR的cutoff值。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获得患者生存情况等资料。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不同临床特征组间NLR水平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高低NLR组间患者总体生存时间比较采用Kaplan-Meier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所有检验均为双侧。结果患者NLR平均值为(3.88±2.54),其中高NLR组(NLR≥4.5)中患者32例,低NLR组中(NLR<4.5)患者80例。NLR在不同年龄、分期、血清ALB及LDH水平分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NLR组患者总体生存时间显著高于高NLR组(中位生存时间17月vs 10月,2=13.043,Log-Rank P=0.000)。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初诊患者NLR(HR1.658,95%CI 1.036-2.653 P=0.035)、年龄(HR:1.795,95%CI:1.163-2.771,P=0.008)及肿瘤分期(HR:2.535,95%CI:1.523-4.220,P=0.000)是SCLC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初次诊断小细胞肺癌的患者,临床采用NLR对评估患者的临床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肺癌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评价慢性肾脏病患者炎症状态中的作用 被引量:22
13
作者 张国娟 黄雯 陈燊 《中国血液净化》 2015年第8期482-485,共4页
目的明确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炎症的关系,为临床监测CKD患者的炎症状态提供一个简便的途径。方法以64名透析前CKD3-5期患者及72名稳定的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为观察对象,以22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 目的明确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炎症的关系,为临床监测CKD患者的炎症状态提供一个简便的途径。方法以64名透析前CKD3-5期患者及72名稳定的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为观察对象,以22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血常规及血生化,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血液学指标之间的差异。根据NLR中位数将透析前CKD患者及HD患者分别分为2组,采取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2组患者之间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血浆白蛋白(ALB)等指标之间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来分析NLR与其它变量之间相关的关系。结果透析前CKD患者淋巴细胞绝对值、NLR及hs CRP分别为1.76±0.61×109/L,2.78±1.75及4.95±5.31 mg/L,HD患者淋巴细胞绝对值、NLR及hs CRP分别为1.53±0.48×109/L,3.73±1.75及12.02±9.84mg/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患者相应指标(P<0.05),其中HD患者上述三值显著高于透析前CKD患者(P<0.05);透析前CKD患者ALB为29.91±6.83 g/L,HD患者ALB为35.39±5.61g/L,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透析前CKD患者NLR≥2.25与NLR<2.25组者相比,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HD患者NLR≥3.5组ALB、TG分别为33.65±4.69g/L,1.43±0.53mmol/L,显著低于NLR<3.5组(P<0.05),hs CRP为19.81±14.80mg/L,显著高于NLR<3.5组(P<0.05)。HD患者NLR与ALB呈负相关(r=-0.294,P=0.014),与hs CRP呈正相关(r=0.317,P=0.008),而透析前CKD患者NLR与ALB及hs CRP均无相关性。结论在HD患者中,NLR可以作为一个反映系统炎症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血液透析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徐林 陶波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8期692-695,共4页
目的 评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AMI)和冠心病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分为AMI组和冠心病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分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心肌梗死... 目的 评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AMI)和冠心病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分为AMI组和冠心病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分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结果 ①与冠心病组相比,AMI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Neu)水平(t=-10.501,P<0.01)及NLR水平(t=-10.695,P<0.01)明显升高,淋巴细胞(Lvm)水平(t=2.603,P=0.01)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示,NLR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OR=2.116,95%CI 1.313~3.411,P=0.002).③NLR取3.528作为预测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临界值时,曲线下面积0.869(95%CI 0.824~0.915),灵敏度为0.831,特异度为0.771,P<0.01.结论 NLR与急性心肌梗死有关,可以预测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房颤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孙广龙 仲昭澎 +2 位作者 伯平 高竣迪 穆军升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2年第4期340-343,共4页
目的 初步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术后新发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 目的 初步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术后新发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135例由单一治疗组行OP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F分为AF组与非AF组,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EuroSCOREⅡ评分、手术前后超声学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第1 d的NLR,分析不同组别NLR值及其他因素与术后新发AF之间的关系。结果 两组之间在年龄、术前EuroSCOREⅡ评分及术后NLR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AF组的年龄[(65.7±6.7)岁比(61.7±9.1)岁]、EuroSCOREⅡ评分[(2.9±2.5)分比(2.2±1.2)分]及术后NLR水平[(14.7±10.8)mm比(11.3±5.7)mm]均高于非AF组。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6.9±3.3)个月,无新增死亡病例,1例患者术后半年因“病窦综合征”行人工起搏器置入,其余患者无再发AF。结论 NLR作为一种新型的炎症评价指标,与AF的发生密切相关,术后NLR越高,OPCABG术后发生AF的概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房颤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前期人群血压昼夜节律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建伟 张婕 +2 位作者 王曼 王辉 林奔腾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1283-1287,共5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前期人群血压昼夜节律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的关系。方法:选取受试者244例进行研究。所有受试者均检测身高、体重、血糖、血脂、血钠、血钾及24 h动态血压,根据24 h动态血压结果将入选者分为杓型组和非杓型组,比较... 目的:探讨高血压前期人群血压昼夜节律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的关系。方法:选取受试者244例进行研究。所有受试者均检测身高、体重、血糖、血脂、血钠、血钾及24 h动态血压,根据24 h动态血压结果将入选者分为杓型组和非杓型组,比较两组受试者一般资料并分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血压昼夜节律的相关性。结果:①与杓型组受试者相比,非杓型组受试者体重指数、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LR及C反应蛋白(CRP)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与杓型组高血压前期患者相比,非杓型组高血压前期患者24 h舒张压平均值、24 h平均动脉压值、夜间收缩压平均值、夜间舒张压平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夜间舒张压下降率均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③夜间收缩压下降率与年龄、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NLR呈负相关(P<0.05),夜间舒张压下降率与年龄、BMI、NLR、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呈负相关(P<0.05);在校正了BMI、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危险因素后,NLR仍为高血压前期患者夜间血压下降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血压前期人群非杓型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升高,是血压昼夜节律改变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前期 杓型 非杓型 血压昼夜节律 炎症因子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荣 丁轶 +4 位作者 胡珍琼 叶方斌 刘昌晟 胡殿波 刘思 《中国药业》 CAS 2018年第11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影响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丹红注射液20 mg/d连续静脉注射,治疗14 d。结果与...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影响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丹红注射液20 mg/d连续静脉注射,治疗14 d。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1周和治疗2周的外周血NLR、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IHSS)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均降低(P<0.05);患者28 d病死率为9.30%(8/86);与存活患者比较,死亡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NLR,NIHS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均降低(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外周血NLR与其NIHS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r=0.872,0.921,P<0.05);Spearman无条件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外周血NLR与其28 d病死率亦呈正相关(r=0.886,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有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外周血病情和神经损伤,且其病情、神经损伤及预后均与外周血NLR相关,外周血NLR可能作为其病情、神经损伤及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外周血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病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联合白蛋白评估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价值 被引量:12
18
作者 梅程清 叶正龙 邹晖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1年第11期1291-1294,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联合白蛋白评估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南京江北人民医院治疗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合并多器...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联合白蛋白评估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南京江北人民医院治疗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分为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组43例,未合并组67例。采用UniCel DxH800血细胞分析仪和Elisa试剂盒检测患者NLR和白蛋白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影响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因素及诊断价值。结果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组患者NLR和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 II)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score,SOFA)、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评分及临床感染评分高于未合并组,白蛋白水平低于未合并组(P<0.05)。APACHE II、SOFA、MODS评分、NLR及白蛋白水平是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影响因素(P<0.05)。NLR和白蛋白联合诊断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曲线下面积为0.885,敏感性0.907,特异性0.851,95%CI为(0.811,0.960)。结论较高的NLR和较低的白蛋白水平是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两者联合诊断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有较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白蛋白 老年重症肺炎 多器官功能衰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CEA和AFP在原发性肝癌辅助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19
作者 郭晖 丁淑琴 +1 位作者 郑晶 耿建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223-226,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pcyte ratio,PLR)、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和甲胎蛋白(alpha fetal protein,AFP)单独与联合检测在原发...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pcyte ratio,PLR)、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和甲胎蛋白(alpha fetal protein,AFP)单独与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辅助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5例肝癌病人、90例肝硬化病人及同期10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血常规、血清CEA和AFP检测,并利用ROC曲线分析NLR、PLR、CEA、AFP单独和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辅助诊断价值。结果:原发性肝癌组NLR、PRL、CEA和AFP水平均高于肝硬化组和对照组,肝硬化组NLR、PRL、CEA和AFP水平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NLR、PRL、CEA和AFP单独及联合用于原发性肝癌辅助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7、0.602、0.816、0.942、0.983;灵敏度分别为81.2%、67.2%、78.6%、92.5%、96.7%;特异度分别为71.3%、64.5%、73.4%、82.3%、81.2%。NLR、PRL、CEA和AFP单独及联合用于原发性肝癌鉴别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33、0.701、0.505、0.717、0.761;灵敏度分别为61.3%、68.7%、51.2%、70.6%、78.3%;特异度分别为68.4%、72.6%、56.7%、68.7%、73.2%。结论:NLR、PLR、CEA和AFP联合诊断试验可以提高原发性肝癌辅助诊断的灵敏度,对肝硬化的鉴别诊断也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肿瘤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癌胚抗原 甲胎蛋白 受试者工作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预测乙肝肝衰竭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郭鸿雁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1167-1172,共6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在预测慢性乙肝患者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244例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在预测慢性乙肝患者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24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89例(A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93例(B组)、慢加急性肝衰竭62例(C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名(NC组);收集患者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指标,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NLR、ALT、AST指标的差异,采用Spearman线性相关法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以PTA值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并评价NLR指标判断ACLF的诊断效能(包括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等)。结果 (1) NLR值在NC组和A组、B组和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和C组NLR值明显高于NC组和A组(P <0.05);各组间ALT、AST水平关系为NC组<B组<C组<A组(P <0.05); NLR值在ACLF早期、中期、晚期中逐渐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2) 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NLR水平与AST、ALT呈正相关(r=0.461、0.552,P <0.05),与PTA呈负相关(r=-0.814,P <0.001);(3) ROC曲线显示,NLR预测ACLF的AUC(AUC=0.752,95%CI:0.679~1.000)显著高于AST(AUC=0. 611,95%CI:0. 418~0.979)和ALT(AUC=0. 572,95%CI:0. 387~0. 956),NLR的最佳截点为2. 81; ROC曲线显示,NLR预测终末期肝病的AUC(AUC=0. 884,95%CI:0. 957~1. 000)显著高于AST(AUC=0.771,95%CI:0.635~0.988)和ALT(AUC=0.624,95%CI:0.505~1. 000),NLR的最佳截点为3. 96。NLR在预测ACLF和终末期肝病时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AST和ALT。结论 NLR在预测乙肝肝衰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中NLR=2. 81和NLR=3. 96可作为判断ACLF和终末期肝病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乙肝 肝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