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宜昌中堡岛遗址第四层文化性质及其有关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吴汝祚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1-47,共7页
1987年第一期《考古学报》发表了《宜昌中堡岛新石器时代遗址》,它是1979年的发掘报告。这次发掘面积有255平方米,文化层的堆积在中部一般厚2—3米,北部较厚,一般为4—5米,在地层的划分上把它分11层,除第一层为耕土层,第2层为近代扰乱层... 1987年第一期《考古学报》发表了《宜昌中堡岛新石器时代遗址》,它是1979年的发掘报告。这次发掘面积有255平方米,文化层的堆积在中部一般厚2—3米,北部较厚,一般为4—5米,在地层的划分上把它分11层,除第一层为耕土层,第2层为近代扰乱层外,其它的9层,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溪文化 屈家岭文化 中堡岛遗址 文化遗存 文化性质 代表性 有关问题 打制石器 文化层 二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中堡岛遗址大溪、屈家岭和哨棚嘴三种文化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白九江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6-54,共9页
由于鄂西峡江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面貌复杂,对于该地区是否存在屈家岭文化长期以来存在激烈的争论。本文选取湖北宜昌中堡岛作为典型遗址入手,运用文化因素分析法,对该遗址的新石器时代遗存材料进行了分析,区分出大溪、屈家岭、哨... 由于鄂西峡江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面貌复杂,对于该地区是否存在屈家岭文化长期以来存在激烈的争论。本文选取湖北宜昌中堡岛作为典型遗址入手,运用文化因素分析法,对该遗址的新石器时代遗存材料进行了分析,区分出大溪、屈家岭、哨棚嘴三种文化因素,并进而对三种文化因素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其结论对于该地区相当于屈家岭文化时代遗存的辨识和定性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堡岛遗址 大溪文化 屈家岭文化 哨棚嘴文化 文化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堡岛遗址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与社会结构分析
3
作者 管小平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7期141-144,163,共5页
依据现有考古资料,分析中堡岛遗址所反映的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与社会结构。中堡岛遗址存在居住区、墓葬区及祭祀活动区等不同功能区域的规划,应该是一个较完整的聚落体系。中堡岛聚落在该时期贫富分化不明显,但已经存在,当时社会结构似... 依据现有考古资料,分析中堡岛遗址所反映的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与社会结构。中堡岛遗址存在居住区、墓葬区及祭祀活动区等不同功能区域的规划,应该是一个较完整的聚落体系。中堡岛聚落在该时期贫富分化不明显,但已经存在,当时社会结构似已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堡岛遗址 聚落形态 社会结构 大溪文化 屈家岭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堡岛遗址的器物坑
4
作者 黄应飞(文/图) 《大众考古》 2021年第5期27-31,共5页
中堡岛位于长江宜昌段,是一个四面环水、面积0.15平方公里的江中小岛。中堡岛遗址是三峡地区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聚落遗址,目前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坝址。自20世纪50年代遗址被发现以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省博物馆等进... 中堡岛位于长江宜昌段,是一个四面环水、面积0.15平方公里的江中小岛。中堡岛遗址是三峡地区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聚落遗址,目前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坝址。自20世纪50年代遗址被发现以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省博物馆等进行过多次考古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堡岛遗址 聚落遗址 考古调查 湖北省博物馆 中国科学院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考古研究所 器物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坝和中堡岛遗址文化堆积连续性的自然及人类活动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史威 李世杰 +2 位作者 马春梅 朱诚 张蕾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23-532,共10页
中坝和中堡岛遗址文化堆积的持久连续性在长江三峡地区是绝无仅有的,它是由自然和人类活动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址文化堆积由最初发育在河流宽谷区山前古冲积扇体或山前台地上,到逐渐发展演变为堆积在"河中岛"或"... 中坝和中堡岛遗址文化堆积的持久连续性在长江三峡地区是绝无仅有的,它是由自然和人类活动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址文化堆积由最初发育在河流宽谷区山前古冲积扇体或山前台地上,到逐渐发展演变为堆积在"河中岛"或"江中岛"上,特殊的地貌和沉积条件是促成这两处遗址文化层连续不间断发育的自然基础。长期的盐业、种植业以及渔捞作业是人类活动不间断发生于此的内在驱动力,并构成文化堆积连续发生的人类活动因素。"中坝人"和"中堡岛人"资源环境感知的形成是人类在长期实践活动中与自然环境互动作用的结果,遗址中文化层间所夹洪水淤砂层以及文化层中所含洪水沉积物,非但没有阻碍或中断两处遗址人类活动的连续性,反而成为促进或稳固文化堆积体持续成长的重要物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峡地区 中坝和中堡岛遗址 文化堆积连续性 自然环境因素 人类活动因素
原文传递
湖北宜昌中堡岛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晓田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32-40,61+104,共11页
中堡岛位于长江西陵峡中段,东距湖北省宜昌市约45公里。岛屿(不包括沙滩)现长约480、宽约120米,面积近57 600平方米。遗址分布于岛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图一)。自50年代此遗址被发现以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省博物馆等单位曾进... 中堡岛位于长江西陵峡中段,东距湖北省宜昌市约45公里。岛屿(不包括沙滩)现长约480、宽约120米,面积近57 600平方米。遗址分布于岛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图一)。自50年代此遗址被发现以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省博物馆等单位曾进行过多次复查。1979年四川大学与宜昌地区博物馆进行了第一次发掘。1985年秋至1986年秋,为配合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堡岛遗址 湖北宜昌 宜昌地区 下腹部 泥质 口径 省博物馆 数量 发掘 中国科学院
原文传递
湖北宜昌市中堡岛遗址西区1993年发掘简报 被引量:2
7
作者 卢德佩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23-28,61,共7页
1993年9月至12月,宜昌博物馆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配合三峡大坝工程,在坝址所在地——中堡岛进行第三次大规模抢救性发掘工作。现将西区T215、T216两个探方(共200平方米)的发掘资料简报如下。
关键词 中堡岛遗址 屈家岭文化 文化遗存 西区 口径 黑陶 泥质 陶器 大坝工程 楚文化
原文传递
三峡库区长府沱遗址试掘简报 被引量:3
8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3-17,共5页
三峡库区长府沱遗址试掘简报宜昌市博物馆长府沱遗址位于湖北省归县茅坪镇徐家冲村四组长江岸边,北临长江,南靠小山,东距茅坪镇屈原码头0.5公里.该遗址于1982年调查时发现,当时保存较好,断面可见1米多厚的文化层.后来由... 三峡库区长府沱遗址试掘简报宜昌市博物馆长府沱遗址位于湖北省归县茅坪镇徐家冲村四组长江岸边,北临长江,南靠小山,东距茅坪镇屈原码头0.5公里.该遗址于1982年调查时发现,当时保存较好,断面可见1米多厚的文化层.后来由于葛洲坝工程截流,江水上涨而逐年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中堡岛遗址 文化遗存 夏商时期 三峡地区 砍砸器 文化层 花岗岩 试掘简报 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宜昌中堡岛发现原始社会群体器物坑 被引量:3
9
作者 卢德佩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91-91,共1页
湖北宜昌中堡岛发现原始社会群体器物坑卢德佩一九九三年四月至十二月,宜昌博物馆为配合长江三峡大坝工程建设,抢救国家文物,在国家文物局的统一领导和具体指导下,在三峡大坝坝址所在地一中堡岛上进行了第三次大规模的抢救性的考古... 湖北宜昌中堡岛发现原始社会群体器物坑卢德佩一九九三年四月至十二月,宜昌博物馆为配合长江三峡大坝工程建设,抢救国家文物,在国家文物局的统一领导和具体指导下,在三峡大坝坝址所在地一中堡岛上进行了第三次大规模的抢救性的考古发掘工作。此次发掘面积一千九百余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群体 中堡岛 湖北宜昌 器物坑 屈家岭文化 考古发掘 分层放置 大溪文化 中堡岛遗址 长江三峡大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朱其沱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昌平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6-59,共4页
宜昌朱其沱遗址发掘简报三峡考古队朱其沱又名朱溪沦,位于宜昌县太平溪镇苏家坳村四组(图一)。这里毗邻三峡大坝坝址,属于三峡工程坝区范围。遗址最初发现于1984年并作过小范围试掘。1993年5月,三峡湖北工作站为配合工程... 宜昌朱其沱遗址发掘简报三峡考古队朱其沱又名朱溪沦,位于宜昌县太平溪镇苏家坳村四组(图一)。这里毗邻三峡大坝坝址,属于三峡工程坝区范围。遗址最初发现于1984年并作过小范围试掘。1993年5月,三峡湖北工作站为配合工程建设派周国平、黄文新、张昌平等对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堡岛遗址 三峡地区 宜昌 新石器时代遗址 三峡考古 纪南城 葛洲坝水利工程 楚文化 放射状 三峡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家岭遗址下层与大溪文化晚期是同类文化性质的遗存吗?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杰 《江汉考古》 1987年第2期64-68,共5页
《考古》一九八五年第七期发表了《屈家岭遗址下层及同类遗存文化性质讨论》一文。文章中认为屈家岭遗址下层文化遗存与大溪文化晚期遗存是同类遗存文化性质。前者包括朱家咀和放鹰台、钟祥六合遗址中层墓葬以黑陶为主的遗存。后者包括... 《考古》一九八五年第七期发表了《屈家岭遗址下层及同类遗存文化性质讨论》一文。文章中认为屈家岭遗址下层文化遗存与大溪文化晚期遗存是同类遗存文化性质。前者包括朱家咀和放鹰台、钟祥六合遗址中层墓葬以黑陶为主的遗存。后者包括有湖北松滋桂花树遗址晚期墓葬,公安王家岗遗址第四层墓葬,枝江关庙山遗址第三层,湖南澧县三元宫遗址晚一期,澧县丁家岗遗址T<sub>3</sub>晚期墓葬,安乡度家岗遗址墓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溪文化 中堡岛遗址 文化性质 屈家岭文化 文化遗存 墓葬 新石器时代遗址 陶器 黑陶 湖北松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流传奇中堡岛
12
作者 向长庚 《现代商贸工业》 1994年第3期33-33,共1页
万里长江从青海省唐古拉山的各拉丹峰发源,绕过重重雪山,穿过道道峡谷,奔腾汹涌,一泻千里,汇入浩瀚的东海。在它奔腾的途中,在集雄、秀、奇于一身的三峡谷段缔造了一个令世人称奇的宝岛——中堡岛。 中堡岛位于湖北省宜昌县与秭归县的... 万里长江从青海省唐古拉山的各拉丹峰发源,绕过重重雪山,穿过道道峡谷,奔腾汹涌,一泻千里,汇入浩瀚的东海。在它奔腾的途中,在集雄、秀、奇于一身的三峡谷段缔造了一个令世人称奇的宝岛——中堡岛。 中堡岛位于湖北省宜昌县与秭归县的交界处,海拔78米,距宜昌市40公里。它长约1000米,宽约200米,面积仅有0.15平方公里。它像一枚纺锤,呈东西方向直立在长江中心。 中堡岛是一部“埋在地下的中国通史”,这里曾繁衍生息着中华民族的祖先,肥沃的土壤下埋藏着古老的文明。随着三峡大坝工程的考察、论证、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堡岛 三峡工程 长江三峡大坝 通航建筑物 升船机 华民族 古老的文明 拦河大坝 原始社会文化 中堡岛遗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流传奇中堡岛
13
作者 向长庚 《特区展望》 1994年第3期32-28,共2页
万里长江从青海省唐古拉山各拉丹峰发源、绕过重重雪山,穿过条条峡谷,奔腾汹涌,一泻千里,汇入浩瀚东海.在它奔腾的路途中,在集雄、秀、奇的三峡谷段缔造了一个令世人称奇,创当今时代之伟绩的宝岛一中堡岛.中堡岛,位于湖北省宜昌县、姊... 万里长江从青海省唐古拉山各拉丹峰发源、绕过重重雪山,穿过条条峡谷,奔腾汹涌,一泻千里,汇入浩瀚东海.在它奔腾的路途中,在集雄、秀、奇的三峡谷段缔造了一个令世人称奇,创当今时代之伟绩的宝岛一中堡岛.中堡岛,位于湖北省宜昌县、姊归县的交界处,海拔78米,距宜昌市40公里,长约1000米.宽约200米,面积仅有0.15平公里,它象纺锤形,呈东西向直立在长江中心.中堡岛是一部“埋在地下的中国通史”.这里曾繁衍生息着中华民族的祖先,肥沃的土壤下埋藏着古老的文明.随着三峡大坝工程的考察、论证、施工·它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的孕育与发展.历史进步与繁荣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一页一页地展现在当今世人面前,令人神往和敬仰.中堡岛的历史价值是一九五六年发现的、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出土了数千件石生产工具,称之为“中堡岛遗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堡岛 三峡工程区 三峡大坝 大坝工程 华民族 新石器时代以来 中国通史 杰出贡献 肥沃的土壤 中堡岛遗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鄂西地区的夏商时期文化 被引量:10
14
作者 罗二虎 《东南文化》 CSSCI 1994年第1期42-51,共10页
近年来,随着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建设的开展,考古工作也有较大的收获。在湖北西部宜都至秭归一带的长江沿岸地区发现了较多的相当于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时期至商代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并已有人对此作过初探。本文即在前人研究的成果基础之上,... 近年来,随着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建设的开展,考古工作也有较大的收获。在湖北西部宜都至秭归一带的长江沿岸地区发现了较多的相当于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时期至商代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并已有人对此作过初探。本文即在前人研究的成果基础之上,再结合新发表的资料,对这类性质的遗存作进一步的讨论。 一、文化面貌概述 这些遗存基本都属于同一种文化类型。由于这种文化类型以宜昌中堡岛遗址第三期的遗存发现较早,其文化特征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所以我们暂将它命名为“中堡岛三期类型”,就目前的资料而言,可确定属于该类型文化的有宜昌中堡岛、三斗坪、路家河、苏家坳、秭归朝天咀、鲢鱼山、杨泗庙,银街、张家坪、王家坝、宜都红花套、毛溪套、向家沱等遗址。这一文化类型的基本文化特征可概括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文化 二里头文化 文化类型 中堡岛遗址 白庙遗址 夏商时期 新石器时代遗址 鄂西地区 文化特征 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中堡岛新石器遗址彩陶的初步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郁永彬 吴小红 +2 位作者 崔剑锋 向光华 肖承云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8-124,共7页
本文通过多种分析手段对宜昌中堡岛遗址大溪文化彩陶进行了检测分析,初步揭示了中堡岛遗址彩陶胎料与彩料工艺技术特征。文章还结合周邻地区新石器彩陶的研究结果,探讨了大溪文化彩陶的区域性特征,为大溪文化彩陶手工业技术与社会研究... 本文通过多种分析手段对宜昌中堡岛遗址大溪文化彩陶进行了检测分析,初步揭示了中堡岛遗址彩陶胎料与彩料工艺技术特征。文章还结合周邻地区新石器彩陶的研究结果,探讨了大溪文化彩陶的区域性特征,为大溪文化彩陶手工业技术与社会研究积累了新的数据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堡岛遗址 新石器时期 彩陶 彩绘颜料
原文传递
对大溪文化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杰 《江汉考古》 1984年第1期61-68,共8页
“大溪文化”在四川省巫山县大溪遗址首次得名后,近年来,相继在川东的鄂西地区乃至湘北洞庭湖附近陆续发现多处属于“大溪文化”遗存和含有“大溪文化”因素的遗址。经过考古发掘认为属于大溪文化性质或有此类文化因素的遗址除四川巫山... “大溪文化”在四川省巫山县大溪遗址首次得名后,近年来,相继在川东的鄂西地区乃至湘北洞庭湖附近陆续发现多处属于“大溪文化”遗存和含有“大溪文化”因素的遗址。经过考古发掘认为属于大溪文化性质或有此类文化因素的遗址除四川巫山大溪外,湖北宜都红花套,松滋桂花树,江陵毛家山,蔡家台,枝江关庙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溪文化 中堡岛遗址 关庙 大溪遗址 陶器 文化因素 鄂西地区 墓葬 遗存 红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忆西陵峡考古
17
作者 宋治民 《四川文物》 2003年第3期41-43,共3页
本文回忆了 1 979年对长江三峡西陵峡地区几处古代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 ,回顾了当时的工作、生活情形 ,以及取得的重要收获。
关键词 西陵峡 考古发掘 清水滩遗址 中堡岛遗址 白庙遗址 大溪文化 屈家岭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中堡岛新石器时代遗址 被引量:56
18
作者 The Yichang Prefectural Museum, Hubei Province, and the Department of History, Sichuan University 《考古学报》 1987年第1期45-97,132-139,共61页
中堡岛(又名松苞岛、中包岛)位于长江西陵峡境三斗坪镇(因建葛洲坝该镇已拆迁)西1公里许,四周为砂石堆积的河漫滩,中部隆起而平缓,其上竹树葱笼,远视如一座堡垒,故名。全岛东西长约1000、南北宽300—400米,西端隔茅坪溪与秭归县茅坪镇相... 中堡岛(又名松苞岛、中包岛)位于长江西陵峡境三斗坪镇(因建葛洲坝该镇已拆迁)西1公里许,四周为砂石堆积的河漫滩,中部隆起而平缓,其上竹树葱笼,远视如一座堡垒,故名。全岛东西长约1000、南北宽300—400米,西端隔茅坪溪与秭归县茅坪镇相望,南侧近山,中隔一条宽约数十米的江汊;北临长江(图一;图版壹,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遗址 中堡岛遗址 宜昌地区 大溪文化 口径 红陶 泥质 博物馆 考古学 图版
原文传递
大溪文化陶支座用途剖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国庆 孟华平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61-64,60,共5页
在我国面向海洋的广大区域内,北起华北平原,甫达广东沿海,东起台湾岛,西至四川东部的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中,经常可见到一种形制特殊的器物——陶支座。随着考古发现的日益增多,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有关陶支座用途的论述文章相继发表... 在我国面向海洋的广大区域内,北起华北平原,甫达广东沿海,东起台湾岛,西至四川东部的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中,经常可见到一种形制特殊的器物——陶支座。随着考古发现的日益增多,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有关陶支座用途的论述文章相继发表,其基本观点都是认为陶支座是炊器的一种附件。认为陶支座“就是在烧饭时支在釜、锅等一类炊器底下的三个分开的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溪文化 新石器时代遗址 考古发现 广东沿海 考古文化 中堡岛遗址 宗教祭祀 考古学 支座 关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三峡地区大溪文化的经济活动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小平 《江汉考古》 1998年第2期32-34,共3页
关键词 地理环境 大溪文化 长江三峡地区 经济活动 中堡岛遗址 新石器时代遗址 植物遗存 农业生产规模 渔猎经济 清水滩遗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