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综合国力评估及世界排名:理论、现实及测评公式 被引量:4
1
作者 贾海涛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1-16,共16页
综合国力曾经是中国国家发展的一个综合的目标、系统路径和自我评估的方式。作为中国新时期一个重要的执政理念和国家发展目标,它曾经被提到了战略的高度,到现在也没有过时。但是,何为综合国力,它包括哪些要素,如何评估中国的综合国力,... 综合国力曾经是中国国家发展的一个综合的目标、系统路径和自我评估的方式。作为中国新时期一个重要的执政理念和国家发展目标,它曾经被提到了战略的高度,到现在也没有过时。但是,何为综合国力,它包括哪些要素,如何评估中国的综合国力,却又是充满争议和分歧的。综合国力研究相当混乱。本文在总结此前综合国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综合国力理论和测评公式,并对中国的综合国力进行尝试性的评估或测评。本文主张发展综合国力的关键在于文化与教育。而中国综合国力的短板恰恰在此。这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综合国力 综合国力测评 综合国力排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海航展:展示中国综合国力的舞台
2
作者 李大光 《中国军转民》 2014年第12期78-80,共3页
11月11日,第十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在广东珠海开幕。本届航展齐聚4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700家参展商,集中展示大批先进的军、民用航空器及系列航天精品、武器装备。和往届相比,更大规模、更高规格、更强阵容成为本届航展突出特点。
关键词 珠海航展 航空航天博览 中国综合国力 广东珠海 军事装备 飞行表演队 航空工业 机载武器 指挥控制 多用途战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30年中国综合国力模型构建与预测 被引量:2
3
作者 高红卫 《管理观察》 2016年第32期49-68,共20页
本文通过对综合国力的理论要点和模型的论述和分析,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现实和未来走势,完成了本研究模型的逻辑形成过程,并把它应用于2030年中国综合国力的预测的实践中去考究其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由于中... 本文通过对综合国力的理论要点和模型的论述和分析,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现实和未来走势,完成了本研究模型的逻辑形成过程,并把它应用于2030年中国综合国力的预测的实践中去考究其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由于中国大国崛起的独特属性,使得对综合国力研究过程不可能变成"纯技术化"层次,主观规范性的因素占了较大空间。当然,定量分析也是必要的。在实际计算和分析时,本文主要采用和美国进行比较的标准化方法,发现和这个全球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的差距,粗略得出中国在2030年的大致国力,暗示顺利达成这个目标,需要建立符合现代文明特征的社会制度和基本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国力模型 模型构建 中国综合国力测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30年中国综合国力模型构建与预测 被引量:1
4
作者 高红卫 《管理观察》 2015年第25期45-63,共19页
本文通过对综合国力的理论要点和模型的论述和分析,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现实和未来走势,完成了本研究模型的逻辑形成过程,并把它应用于2030年中国综合国力预测的实践中去考究其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由于中国... 本文通过对综合国力的理论要点和模型的论述和分析,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现实和未来走势,完成了本研究模型的逻辑形成过程,并把它应用于2030年中国综合国力预测的实践中去考究其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由于中国大国崛起的独特属性,使这一对综合国力研究过程不可能变成"纯技术化"层次,主观规范性的因素占较大空间。当然,定量分析也是必要的。在实际计算和分析时,本文主要采用和美国进行比较的标准化方法,发现和这个最强国家的差距,粗略得出中国在2030年的大致国力,暗示顺利达成这个目标,需要建立符合现代文明特征的社会制度和基本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国力模型 模型构建 中国综合国力测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综合国力现已进入世界前十名
5
《钢结构》 1991年第4期9-9,共1页
关键词 中国综合国力 我国外交 工农业产品 教育力 人力资源 科技力 排列次序 科技成果 物力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加哥运动报:北京奥运开幕式体现中国综合国力
6
《天津政协公报》 2008年第8期39-39,共1页
据美国《芝加哥运动报》8月9日报道在热情的鼓声与打击乐的交织声中,北京2008奥运开幕式在古典与现代技术的融合中精彩亮相。动人的音乐与五彩的灯光不仅仅只为欢迎奥运健儿们;它同时向世人宣告,中国这个世界文明古国己经承载着自己的... 据美国《芝加哥运动报》8月9日报道在热情的鼓声与打击乐的交织声中,北京2008奥运开幕式在古典与现代技术的融合中精彩亮相。动人的音乐与五彩的灯光不仅仅只为欢迎奥运健儿们;它同时向世人宣告,中国这个世界文明古国己经承载着自己的传统文化带着13亿国民向21世纪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运开幕式 传统文化带 世界文明古国 中国综合国力 奥运健儿 中国古典文化 武术表演 现代方式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民族凝聚力与综合国力 被引量:1
7
作者 农林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18-21,共4页
民族凝聚力与国家综合国力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相互影响和制约。中华民族凝聚力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内在动力。增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必须深化改革,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中华文化建设,加强统一战线工作。
关键词 民族凝聚力 综合国力 当代中国综合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助力中国电影走出国门
8
作者 徐知遥 牟雅莉 《文化产业》 2024年第5期16-18,共3页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国际话语权的增强,中国电影作为文化输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上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面对文化差异、语言障碍、市场竞争等一系列问题时,中国电影如何寻求突破,开辟新的发展道路尤为关键。现通过分析中国...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国际话语权的增强,中国电影作为文化输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上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面对文化差异、语言障碍、市场竞争等一系列问题时,中国电影如何寻求突破,开辟新的发展道路尤为关键。现通过分析中国电影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走向国际市场的现状,剖析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结合“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了中国电影走出国门的创新发展策略,包括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合作、拓宽市场渠道、提高内容品质、培养国际化人才等方面。这些策略不仅有助于中国电影在国际舞台上提高竞争力,而且能推动中外电影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电影 一带一路 走出国门 提高竞争力 创新发展策略 中国综合国力 国际话语权 沿线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设计语义学造物意象解析》序言
9
作者 孙利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I0008-I0008,共1页
坚持中国设计理论守正创新与融合发展,是世界多极格局发展趋势下提升中国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时代要求。以意象语义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设计语言文化研究,将对提升中国设计学科与设计教育的主体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 坚持中国设计理论守正创新与融合发展,是世界多极格局发展趋势下提升中国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时代要求。以意象语义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设计语言文化研究,将对提升中国设计学科与设计教育的主体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极格局 主体地位 中国综合国力 守正创新 语义学 设计学科 中华民族文化复兴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中国发展的道德之维
10
作者 汪长明 《学习月刊》 2010年第1X期27-28,共2页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日益接近,国际社会对中国未来发展走向越来越关注:中国是否会一如既往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壮大是否会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引发战争,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是...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日益接近,国际社会对中国未来发展走向越来越关注:中国是否会一如既往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壮大是否会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引发战争,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是否会刺激它转而寻求竞争性战略利益,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际地位 中国综合国力 和谐世界理念 国际社会 竞争性战略 未来发展走向 国家利益 中国外交 和合文化 国际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存式”和谐思维的文化渊源
11
作者 张自慧 《社会观察》 2014年第8期19-21,共3页
从词源上看,"共生"最早是一个生物学概念,后来社会学家将"共生"一词引入到社会领域,意指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和谐状态。人类社会是一个共生共处的统一体,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深谙此道。自古以来,中国就以&qu... 从词源上看,"共生"最早是一个生物学概念,后来社会学家将"共生"一词引入到社会领域,意指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和谐状态。人类社会是一个共生共处的统一体,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深谙此道。自古以来,中国就以"和绥四方、礼通天下"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从尧舜的"协和万邦"到孔子的"大同世界",从荀子的"以德服天下"到明成祖的"庶几共享太平之福",都昭示着中华民族对和平的不懈追求。20世纪50年代,周总理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世界各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概念 大同世界 协和万邦 社会生存 国际关系 中国综合国力 人类社会 君子和而不同 以德 公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影响力何以越来越大
12
作者 季思 《晚霞》 2019年第20期38-41,共4页
冷战结束之初,国际格局特别是世界社会主义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代表,如一叶扁舟飘摇在茫茫大海中,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抉择。20多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 冷战结束之初,国际格局特别是世界社会主义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代表,如一叶扁舟飘摇在茫茫大海中,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抉择。20多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正确把握内外形势,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持续推进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使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幅提升,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十八大以来 国际格局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茫茫大海 一叶扁舟 中国综合国力 国际影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道路的逻辑指向和主要内涵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宗礼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0-52,共3页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关于中国道路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研界的热点。但对于什么是中国道路、中国道路的内涵是什么等基本问题,学术界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分歧。进一步廓清中国道路这一概念的含义...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关于中国道路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研界的热点。但对于什么是中国道路、中国道路的内涵是什么等基本问题,学术界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分歧。进一步廓清中国道路这一概念的含义,明确其内涵和外延,对于推进中国道路研究的学理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内涵 中国综合国力 学理化 逻辑指向 内涵和外延 经济社会 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变局中的中国与世界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杰艺 邓星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72-72,共1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强调“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逐步增强,我们在纷飞复杂的国际外交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强调“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逐步增强,我们在纷飞复杂的国际外交事务中怎样实现应有的大国担当?怎样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做出自己的贡献?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前副院长郭宪纲主编、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十余位专家联袂创作的《新时代中国声音:国际热点问题透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一书,对近年来大家普遍关心的国际热点问题,通过讲事实,摆道理,积极回应国际重大关切,表述中国立场,阐释“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解读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精髓,全面展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从容自信与历史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热点问题 外交事务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综合国力 负责任大国 一带一路 历史担当 大国担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冷战”话语体系下中国国际传播的应对 被引量:6
15
作者 冯小桐 荆江 《对外传播》 2020年第12期14-16,共3页
自从美国将中国定义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中国国际传播空间在世界不同地区、不同领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挤压,中国媒体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中国国际传播研究者和从业者一直在思考相应对策,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不得不正视的... 自从美国将中国定义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中国国际传播空间在世界不同地区、不同领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挤压,中国媒体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中国国际传播研究者和从业者一直在思考相应对策,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不得不正视的是,"冷战"式意识形态进攻从未停止,不断以各种形式作用于对华舆论。对中国媒体而言,必须做好长期斗争的思想准备,并且基于中国综合国力和媒体自身能力的提高,建设符合实际的心理预期。过于乐观或悲观都无法在金融资本阶段以大国竞争为实质的国际话语权博弈中占据有关中国议题的主动权。那么,为什么会有"新冷战"话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预期 传播空间 话语体系 新冷战 国际话语权 中国综合国力 话语方式 金融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传播新路径:以非政府角色传播中国声音 被引量:1
16
作者 俞雅芸 彭泓铭 《江南论坛》 2021年第9期52-54,共3页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节点上,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21年5月31日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了第三十次集体学习。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节点上,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21年5月31日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了第三十次集体学习。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人们逐渐意识到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应更多地考虑受众,要充分发挥各领域人才、学科、平台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能力 中国综合国力 集体学习 重要节点 传播新路径 新征程 历史交汇期 非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巧借中国元素消除文化折扣
17
作者 冉佳佳 《青年记者》 2010年第3Z期23-24,共2页
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综合国力日趋渐强,国际地位蒸蒸日上,这个巨大的市场也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本文试图从文化折扣的视角出发,运用文本分析法,探析好莱坞电影近年如何成功应对文化折扣,在中国市场上取得良好的票房业绩。
关键词 好莱坞电影 中国电影人 中国综合国力 国际地位 功夫熊猫 世界末日 商业片 《花木兰》 跨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头下的中国饮食文化探究--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宋志恒 《中国食品》 2023年第2期91-93,共3页
在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今天,传承传统文化、传播饮食文化已然成为中国文化向国际化发展的重要需求。《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展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以新颖的形式吸引了大众的眼光,触动了人们的心弦。本文阐述了《舌尖上的中... 在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今天,传承传统文化、传播饮食文化已然成为中国文化向国际化发展的重要需求。《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展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以新颖的形式吸引了大众的眼光,触动了人们的心弦。本文阐述了《舌尖上的中国》所体现的中国饮食文化特征,分析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承理念和传承方式,以期更好地发展与弘扬中国饮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饮食文化 《舌尖上的中国 传承理念 中国综合国力 传承方式 国际化发展 纪录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造中国高铁亮丽名片 被引量:2
19
作者 陆东福 《中国科技奖励》 2021年第8期6-11,共6页
夏日的西藏,碧水涟涟,白云悠悠。2021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林芝火车站考察,了解川藏铁路总体规划及拉萨至林芝段建设运营情况,并乘坐专列实地察看拉林铁路沿线建设情况,深入研究有关问题。中国高铁,见证着中国综合国力的飞跃。中国... 夏日的西藏,碧水涟涟,白云悠悠。2021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林芝火车站考察,了解川藏铁路总体规划及拉萨至林芝段建设运营情况,并乘坐专列实地察看拉林铁路沿线建设情况,深入研究有关问题。中国高铁,见证着中国综合国力的飞跃。中国高铁的发展,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殷切期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铁路 中国高铁 中国综合国力 总体规划 建设运营 林芝 火车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引导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全球舆情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力简 《中国信息安全》 2016年第2期44-47,共4页
"一带一路"本身就是中国提出,世界"共商、共建、共赢"的整体现代化大格局,其目的不仅仅是实现"中国梦",也在于实现共同繁荣的"世界梦",让沿线国家乃至辐射到全球国家形成现代化国家群体。这不... "一带一路"本身就是中国提出,世界"共商、共建、共赢"的整体现代化大格局,其目的不仅仅是实现"中国梦",也在于实现共同繁荣的"世界梦",让沿线国家乃至辐射到全球国家形成现代化国家群体。这不仅是中国的事,更是世界的事。为此,高度重视"一带一路"的全球舆情,既是态度,更是方法。我们既要看到很可能的别有用心,固执己见的已有偏见,但更要看到世界繁荣富强的共同愿景,进而以内敛,谦虚,合作的文化理念,在全球舆情的媒体竞争中,形成可被世界接受、能被世界读懂的中国宣传模式,为"一带一路"建设塑造良好的全球舆情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宣传模式 国际话语权 获取途径 传播体系 信息发布渠道 民主党候选人 中国综合国力 经济发展 美国民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