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20世纪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评介
1
作者 王幼平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5-176,共2页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20世纪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 脊椎动物 古人类 旧石器时代 考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举办“石器微痕分析培训-研讨班”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福友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4-254,238,共2页
关键词 微痕分析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石器 微痕研究 旧石器考古 石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20世纪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
3
作者 安志敏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6-88,共3页
The book reviewed in the present paper contains 44 representative theses of the Institute’s Paleolithic archaeologists published in the 20^th century,and is appended with catalogues of their works and achronicle of ... The book reviewed in the present paper contains 44 representative theses of the Institute’s Paleolithic archaeologists published in the 20^th century,and is appended with catalogues of their works and achronicle of events in the Paleolithic archaeology of China.Since the 1920s,a series of discoveries have been achieved in the field.The most important is that of the Beijing Zhoukoudian site,to which Profs.Pei Wenzhong and Jia Lanpo devoted all their lives.Before them,Prof.YangZhongjian had directed this work,which,however,is not mentioned in the book.This might be an oversight and omission.In Neolithic archaeology,the seniors in the Institute also did a lot of pioneer work and set up excellent tradition.But it is noteworthy that recently there appeared the tendency of neglecting the transitional link from the Paleolithic to the Neolithic 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20世纪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 高星 侯亚梅 周口店
原文传递
寻远古文明之光 探人类起源之谜——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
4
作者 王德通 《科学中国人》 2019年第5期50-52,共3页
人类是如何起源的?又是如何演化的?我们的祖先是怎样一路高歌猛进,创造了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的?……这些问题玄妙深广,而我们所熟知的农业时代至今只有1万余年。在这之前的几百万年,则是占据人类历史99%以上的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充... 人类是如何起源的?又是如何演化的?我们的祖先是怎样一路高歌猛进,创造了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的?……这些问题玄妙深广,而我们所熟知的农业时代至今只有1万余年。在这之前的几百万年,则是占据人类历史99%以上的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充满令人臆想的神秘色彩,有混沌初开的蛮荒,有人性乍现的智慧,还有一种来自大自然底层匮乏却生生不息的力量。正是这些塑造着人类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旧石器时代考古学 旧石器考古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北京猿人 古人类 人类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万年前中国地区现代人基因组揭示亚洲人类复杂遗传历史 被引量:1
5
作者 付巧妹 《化石》 2017年第4期77-78,共2页
虽然欧洲和西伯利亚地区都有一些古人类样本基因组被测序,但是在东亚,尤其是中国地区,被测序的古人类基因组样本非常少。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Melinda Yang、高星、同号文与德国马普进化人类研究所等团队分析了... 虽然欧洲和西伯利亚地区都有一些古人类样本基因组被测序,但是在东亚,尤其是中国地区,被测序的古人类基因组样本非常少。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Melinda Yang、高星、同号文与德国马普进化人类研究所等团队分析了距今四万年前出土于北京房山田园洞的一具男性个体基因组,获取了第一个中国地区古人的基因组数据,发现东亚早期人群组成十分复杂,为欧亚早期人群结构提供新洞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园洞人 东亚人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古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学学报》投稿指南
6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4-286,共3页
关键词 投稿指南 人类学学报》 文献类型 文献题名 责任者 插图 正文 计量单位 英文摘要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页码 文后参考文献表 文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学学报》投稿指南
7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0-112,共3页
关键词 投稿指南 人类学学报》 文献类型 文献题名 责任者 插图 正文 计量单位 英文摘要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页码 文后参考文献表 文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展”在法国巴黎举行
8
作者 冯兴无 陈福友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9-199,共1页
关键词 旧石器时代文化 旧石器文化 巴黎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质学会2008年度十大地质科技成果
9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中国地质学会 科学院 地质科技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主要考古文博收藏杂志列表之一
10
《大众考古》 2013年第3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季刊 文博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文物考古研究所 考古 中华人民共和国 杂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目录
11
《中国科技奖励》 2014年第2期19-23,共5页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 科技奖励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项目目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炎我国古人类化石面貌复原像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建军 《大自然》 2003年第3期24-26,共3页
自1929年北京周口店发现第一个完整的猿人头盖骨以来,国内许多地方相继发现了一些人类化石和旧石器地点:北有满洲里所辖的扎赉诺尔人遗址,南有广东的马坝人、广西的柳江人;东有南京的汤山猿人、安徽的和县猿人。
关键词 头骨化石 面貌复原 古人类化石 扎赉诺尔 蓝田猿人 格拉西莫夫 下颌骨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吴汝康 雕塑艺术 陶铸同志 头盖骨
原文传递
深切悼念李炎贤先生
13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I0001-I0002,共2页
关键词 先生 科学院 旧石器考古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耀明博士逝世
14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8-248,共1页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胡耀明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4月12日下午3点02分不幸逝世,终年42岁。耀明1966年10月27日出生于江苏省昆山市,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古生物及地层学专业,1992年于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胡耀明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4月12日下午3点02分不幸逝世,终年42岁。耀明1966年10月27日出生于江苏省昆山市,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古生物及地层学专业,1992年于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2006年获得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博士学位,随后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Stony Brook)分校进行合作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古生物学 纽约州立大学 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大荒旧石器考古纪行
15
作者 陆洪川 《化石》 2019年第2期16-21,共6页
2017年的五、六月间及2018年初秋,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王社江、邢松、王元、关莹以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王幼平几位专家学者联合组成田野考古调查小组,分先后三批次赶赴位于'北大荒'的黑龙江省甘南县查... 2017年的五、六月间及2018年初秋,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王社江、邢松、王元、关莹以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王幼平几位专家学者联合组成田野考古调查小组,分先后三批次赶赴位于'北大荒'的黑龙江省甘南县查哈阳农场黄蒿沟野外遗址进行田野考古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化石 动物 太平湖水库 查哈阳农场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细石器 北大荒 古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首次发现体内保存蛋壳的中生代鸟类化石
16
作者 栗静舒 李志恒 《化石》 2019年第2期80-81,共2页
鸟类演化的成功与其独有的生殖孵育系统密不可分。3月21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忠和、邹晶梅、巴约勒团队在英国《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报道了世界范围内首个腹腔内含有蛋壳的灭绝鸟类——反鸟... 鸟类演化的成功与其独有的生殖孵育系统密不可分。3月21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忠和、邹晶梅、巴约勒团队在英国《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报道了世界范围内首个腹腔内含有蛋壳的灭绝鸟类——反鸟类化石,为研究古鸟类的生殖繁育提供了新的信息,进而为探知早期鸟类的演化历程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
17
《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5-125,共1页
根据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届五次常务理事会和第十一届四次理事会会议决议以及《中国古生物学年度十大进展评选细则》,中国古生物学会于2018年1月开展十大进展的推荐提名工作,收到理事推荐的2017年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提名成果共计20项... 根据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届五次常务理事会和第十一届四次理事会会议决议以及《中国古生物学年度十大进展评选细则》,中国古生物学会于2018年1月开展十大进展的推荐提名工作,收到理事推荐的2017年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提名成果共计20项。1月底,由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成员和荣誉理事(含院士)组成评审委员会进行投票评选。评审委员会由杨群理事长担任主任,副理事长孙革、童金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石记录 脊椎动物 中生代 腕足动物 中国古生物学会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尾综骨 古人类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原文传递
“黄河象”出土三十年 被引量:1
18
作者 谷祖纲 《大自然》 2003年第4期53-55,共3页
2003年是著名的“黄河象”发现三十周年。“黄河象”仍然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象,已经被收入小学课本。谷祖纲教授是兰州大学著名的地质古生物学家,是目前健在的少数几位参与“黄河象”发掘过程的科学家之一。今天,我们请谷祖纲教授回忆3... 2003年是著名的“黄河象”发现三十周年。“黄河象”仍然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象,已经被收入小学课本。谷祖纲教授是兰州大学著名的地质古生物学家,是目前健在的少数几位参与“黄河象”发掘过程的科学家之一。今天,我们请谷祖纲教授回忆30年前发掘“黄河象”的艰难过程,目的在于让读者了解“黄河象”的发掘始末和隐藏在它背后的艰辛,从而更加珍惜这国宝级的化石。“黄河象”标本正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展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象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三十年
原文传递
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文章精选
19
《科学中国人》 2019年第6期10-15,共6页
物理前沿量子密钥分发实际安全性研究中国科技大学郭光灿团队在量子密码安全领域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团队的王双、银振强、陈巍、韩正甫等人针对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单光子探测器实际特性展开研究,提出了包含后脉冲效应的系统优化模型.
关键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二倍体马铃薯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论文发表 风筝果 量子计算 拓扑绝缘体 颜色指数 纳米天线 Nature 中始新世 研究成果 半金属 课题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文章精选
20
《科学中国人》 2018年第24期10-15,共6页
催化反应水电解制氢低/非Pt催化剂研究进展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邢巍研究员课题组联合上海光源和东南大学对MoS2析氢体系联合攻关,开创了自发界面氧化还原掺杂法,以低量的钯原子活化二硫化钼(MoS2)惰性表面获得了兼具低成本、... 催化反应水电解制氢低/非Pt催化剂研究进展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邢巍研究员课题组联合上海光源和东南大学对MoS2析氢体系联合攻关,开创了自发界面氧化还原掺杂法,以低量的钯原子活化二硫化钼(MoS2)惰性表面获得了兼具低成本、高效率的稳定HER催化材料。相关论文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Pd掺杂后取代Mo位,同时引入硫空位并诱导MoS2相变生成稳定的1T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催化剂 随机加热 环星系 论文发表 金属有机框架 星系结构 电化学合成氨 酶燃料电池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四川盆地 倭蛙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