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画笔墨与现代美术教育思考
1
作者 马顺先 《河北画报》 2024年第20期67-69,共3页
文章探讨了中国画笔墨的特点、在中国画中的核心价值,以及在现代美术教育中传承这一传统艺术形势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概述了中国画笔墨的基本特点,分析了这些特点如何赋予中国画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入探讨了笔墨元素在中国画中的核心价... 文章探讨了中国画笔墨的特点、在中国画中的核心价值,以及在现代美术教育中传承这一传统艺术形势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概述了中国画笔墨的基本特点,分析了这些特点如何赋予中国画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入探讨了笔墨元素在中国画中的核心价值,分析了中国画笔墨传承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现代美术教育中中国画笔墨的传承路径,包括开展跨界探索、促进古今交融、加强中西兼容、实现艺术创新以及将中国画渗透到生活中等具体措施,旨在推动中国画笔墨的传承与发展,使其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笔墨 现代美术:教育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画笔墨传统与当下性分析——评《中国画学研究:形神与笔墨》 被引量:4
2
作者 包荣华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5期81-81,共1页
在中国几千年的绘画史上,水墨特殊的审美诉求,使其艺术思维带有一种当下性。中国画笔墨既不是一种程式化的技法,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定律,它其实是一种艺术精神的写照,崇尚写意就是尊崇'尚意',不以精雕细刻物象客观外形为目的,而... 在中国几千年的绘画史上,水墨特殊的审美诉求,使其艺术思维带有一种当下性。中国画笔墨既不是一种程式化的技法,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定律,它其实是一种艺术精神的写照,崇尚写意就是尊崇'尚意',不以精雕细刻物象客观外形为目的,而是注重挖掘与表现物象内在的人文精神和生命本质。中国画展现出的物象是画家主客观相融之后的意象,因此注重表现气韵生动、物我相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笔墨 当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写生带动中国画笔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被引量:2
3
作者 沈名杰 《艺术科技》 2015年第7期9-9,共1页
目前艺术类高校的中国画笔墨基础课程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以临摹为主的课程教学模式,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艺术院校教育的推进,这一模式已逐渐不能适应当今中国画笔墨基础课程的发展与提升。因此,必须运用以写生为主、临摹... 目前艺术类高校的中国画笔墨基础课程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以临摹为主的课程教学模式,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艺术院校教育的推进,这一模式已逐渐不能适应当今中国画笔墨基础课程的发展与提升。因此,必须运用以写生为主、临摹为辅的课程教学模式,努力改变传统中国画造型方式以及笔墨语言的程式化,构建以表现真实生活为中心的中国画笔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笔墨基础 写生 课程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中国画笔墨的写意性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忠 《襄樊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14-118,共5页
中国画笔墨是中国画区别于其它画种的主要特征,写意性正是中国画笔墨语言形式的本质内容。中国画笔墨不仅是一种工具材料属性和使用方法规则,而且是重要的绘画语言形式和鉴赏标准,这种多重属性特征无不以写意性融贯其中,传达着中国画特... 中国画笔墨是中国画区别于其它画种的主要特征,写意性正是中国画笔墨语言形式的本质内容。中国画笔墨不仅是一种工具材料属性和使用方法规则,而且是重要的绘画语言形式和鉴赏标准,这种多重属性特征无不以写意性融贯其中,传达着中国画特有的审美趣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 中国画笔墨 语言形式 写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中国画笔墨与时代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魏锦蓉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第9期36-37,共2页
古代对山水画的推崇很高,有"画中唯有山水画最高尚"的说法。在中国画的历史上,山水画居于众画之首不仅是因为其独特的意境,更因为其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本文试图从中国画的哲学精神的源头,从禅宗和心理以及时代变迁几方面对... 古代对山水画的推崇很高,有"画中唯有山水画最高尚"的说法。在中国画的历史上,山水画居于众画之首不仅是因为其独特的意境,更因为其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本文试图从中国画的哲学精神的源头,从禅宗和心理以及时代变迁几方面对中国画笔墨的时代演进过程,以解释中国画的笔墨与时代发展的关系,进而对中国画笔墨的传承和创新提出自己的见解,希望能够创新中国画的笔墨,使其符合当代中国人民的审美需要以及世界发展的需要,让中国古老的艺术重新散发新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笔墨 时代发展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画笔墨的学习方式 被引量:1
6
作者 周艳秋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第28期75-76,共2页
在中国画传统的演进过程中,笔墨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特有的且比较完善的语言体系,而这种艺术的表达方式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独一无二的。笔墨相较于其他绘画来说,其很多创作要素是很多其他传统绘画都没有的。众所周知,形体、色彩... 在中国画传统的演进过程中,笔墨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特有的且比较完善的语言体系,而这种艺术的表达方式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独一无二的。笔墨相较于其他绘画来说,其很多创作要素是很多其他传统绘画都没有的。众所周知,形体、色彩、构图等都是所有绘画所具备的基本要素,中国绘画也是如此,但是笔墨却是中国绘画中所特有的。中国画笔墨作为中国绘画史上长久以来汇聚而成的绘画手段,其学习方式是多方面的,途径也是多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笔墨 学习方式 传承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说以写生带动中国画笔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7
作者 郑芳芳 《流行色》 2019年第7期187-188,共2页
临摹教学是美术课程中的重要基础环节,也是我国传统画笔墨中的基础课程,这是学生画功进阶中的必然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美术艺术的前进,单纯的临摹方式并不是完全适应于现代中国画笔墨基础课程,更多时候需要强调以写生为主导,临摹为辅... 临摹教学是美术课程中的重要基础环节,也是我国传统画笔墨中的基础课程,这是学生画功进阶中的必然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美术艺术的前进,单纯的临摹方式并不是完全适应于现代中国画笔墨基础课程,更多时候需要强调以写生为主导,临摹为辅助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再让中国画笔墨基础课程呈现出简单的程式化教学,而需要画者者或学生更多的观察真实世界的细节,让更多的中国画笔墨基础课程体现细腻的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笔墨基础 写生 课程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语境下中国画笔墨重构的探索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莹 《中国书画》 2020年第12期108-113,共6页
从笔墨中感悟中国画精神笔墨作为中国画艺术的一个大概念,被一代又一代的画人所演绎和驾驭。或优或劣,或强悍或柔弱,目的都是在表达创作者的个人情愫,是一种在纸面上躲不开的承载精神意向的必要方式。中国人物画在完成了它独立审美品质... 从笔墨中感悟中国画精神笔墨作为中国画艺术的一个大概念,被一代又一代的画人所演绎和驾驭。或优或劣,或强悍或柔弱,目的都是在表达创作者的个人情愫,是一种在纸面上躲不开的承载精神意向的必要方式。中国人物画在完成了它独立审美品质以后,一极是"道家精神"的"出世"观,显示了生命个体的人文关怀,另一极是"儒家精神"的"入世"观,谓之"成教化,助人伦",着意宣理弘道、劝诫从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艺术 中国人物画 中国画笔墨 生命个体 道家精神 当代语境 儒家精神 审美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画笔墨理念在水彩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唐雪梅 《艺海》 2011年第3期74-75,共2页
本文认为"笔墨"本身是一种绘画语言,它不仅是材料的概念.更是艺术形式表达的概念,是中国画写意传统的特质。由于水彩画和中国画在工具和传情达意之间有着亲缘性,将中国画笔墨理念应用到水彩画创作中能够使给水彩画的改革发展... 本文认为"笔墨"本身是一种绘画语言,它不仅是材料的概念.更是艺术形式表达的概念,是中国画写意传统的特质。由于水彩画和中国画在工具和传情达意之间有着亲缘性,将中国画笔墨理念应用到水彩画创作中能够使给水彩画的改革发展带来更多的生机,使中国水彩画能够成为有灵魂、有民族精神的水彩画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笔墨 水彩画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归中国画笔墨本体的探究——穆家善的焦墨画教学观 被引量:3
10
作者 穆杰 《中国美术》 2020年第1期134-135,共2页
穆家善1961年生,江苏省连云港赣榆县人。南京艺术学院毕业,后旅居美国18年,2012年回国工作。曾任南京大学中国书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美国亚太艺术研究院院长、美国蒙哥马利学院中国画教授,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员、研究生院... 穆家善1961年生,江苏省连云港赣榆县人。南京艺术学院毕业,后旅居美国18年,2012年回国工作。曾任南京大学中国书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美国亚太艺术研究院院长、美国蒙哥马利学院中国画教授,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员、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作品入选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出版《中国当代名家画集——穆家善》等十余部。活跃在当代中国画坛上,能把焦墨画作为主要创作,形成自己清晰明确的面目风格的中国画家并不多,穆家善便是这么一位执着于焦墨画创作与教学的艺术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艺术学院 中国书画 当代中国画 焦墨画 中国画笔墨 中国艺术研究院 蒙哥马利 南京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画笔墨问题的几点刍议 被引量:2
11
作者 韩建文 《书画世界》 2020年第6期44-49,共6页
笔墨是中国画的精髓,内涵渊博,非"笔"与"墨"二字所指意义叠加所能涵盖,盖因笔墨内涵为几千年文化积淀所赋予。笔墨内涵包括形而上的思想层面和形而下的技术层面,蕴内则为思想精神的寄托,表外则可传神、状物,内外二... 笔墨是中国画的精髓,内涵渊博,非"笔"与"墨"二字所指意义叠加所能涵盖,盖因笔墨内涵为几千年文化积淀所赋予。笔墨内涵包括形而上的思想层面和形而下的技术层面,蕴内则为思想精神的寄托,表外则可传神、状物,内外二者为一体之两面。虽然笔墨有其固有的程式、法度,但笔墨源于生活,受艺术主体的思想情操及才情能力等因素影响,所以产生了时代、地域和个人的差异,具有个性化特点。“笔墨当随时代”,亦能反映时代。在全球一体化的语境下,笔墨不仅具有新的时代性探讨意义,更是关乎中国绘画艺术的民族性走向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笔墨 笔墨内涵 思想情操 艺术的民族性 所指意义 艺术主体 思想层面 个性化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中国画笔墨的音樂美感 被引量:1
12
作者 辛信 《书画艺术》 2000年第5期12-,共1页
在欣赏音乐和绘画时,我们通常能在音乐中体会到“流动的画面”,并且把有魅力的绘画作品给人的感觉称作是“凝固的乐章”,这两种习常的比喻简明地揭示了绘画与音乐的本质同构性。西方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美不应该只是美丽的姑娘,漂亮的器... 在欣赏音乐和绘画时,我们通常能在音乐中体会到“流动的画面”,并且把有魅力的绘画作品给人的感觉称作是“凝固的乐章”,这两种习常的比喻简明地揭示了绘画与音乐的本质同构性。西方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美不应该只是美丽的姑娘,漂亮的器皿,它应该是使一切东西所以成为美的某种共相。”作为视觉艺术的绘画和作为听觉艺术的音乐,他们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异是不言而喻的,它们各自有着自身鲜明的,不可替代、互换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笔墨 旋律 作曲家 画家 音乐家 美术家 笔墨形式 气韵生动 美感 美学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画笔墨观探略
13
作者 袁玲玲 《中国书画》 2008年第7期104-105,共2页
中国绘画扎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其民族精神的凝聚和传统文化的积淀异常丰厚,经过数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体系。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将民族内质的遗传基因和画家美学思想的心灵迹化融汇其中,并逐步形成了中... 中国绘画扎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其民族精神的凝聚和传统文化的积淀异常丰厚,经过数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体系。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将民族内质的遗传基因和画家美学思想的心灵迹化融汇其中,并逐步形成了中国画所独具的笔墨精神,如东晋顾恺之的"以形写神"、南齐谢赫的"六法论"、唐代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直到齐白石的"似与不似之间"等等,这些包涵着学养、立意、意境、气韵、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笔墨 六法论 笔墨精神 谢赫 艺术体系 张璪 以形写神 外师造化 中国绘画 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画笔墨问题论争的文献研究与述评
14
作者 金晓明 《中国书画》 2003年第5期35-38,共4页
2001年11月,浙江大学中国艺术研究所博士生、中国书法篆刻史论和文献研究教学小组部分师生,在博士生导师陈振濂教授的指导下,结合课程教学,以中国画笔墨问题论争为引子,进行了研究性专题文本分析教学,并对论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报告... 2001年11月,浙江大学中国艺术研究所博士生、中国书法篆刻史论和文献研究教学小组部分师生,在博士生导师陈振濂教授的指导下,结合课程教学,以中国画笔墨问题论争为引子,进行了研究性专题文本分析教学,并对论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报告。本文是在此次专题教学的基础上总结和综合而成的。参加讨论和研究的有:博士生导师陈振濂教授、金晓明副教授、博士后张建军、博士生史长虹,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陈大中副教授也应邀参加了部分讨论。附录索引由史长虹编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笔墨 笔墨精神 陈振濂 等于零 吴冠中 当代中国画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画发展 姚有多 美术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画笔墨语言的审美价值及传播 被引量:1
15
作者 俞若淼 俞俊鸿 《艺术家》 2018年第1期48-48,共1页
随着20世纪初期'东学西渐'在社会上的传播,中国画也受到来自西方绘画的深远影响。人们惊叹于西方绘画的写实,并希望能用这种写实来改造中国画,这使有关人员对中国画的绘画中笔墨的运用产生分歧,有维护意见也存在反对意见。这种... 随着20世纪初期'东学西渐'在社会上的传播,中国画也受到来自西方绘画的深远影响。人们惊叹于西方绘画的写实,并希望能用这种写实来改造中国画,这使有关人员对中国画的绘画中笔墨的运用产生分歧,有维护意见也存在反对意见。这种关于笔墨的运用分歧,持续了大约一个世纪,但对笔墨的运用,仍然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思考。一、中国画笔墨语言的审美价值元明清时期,我国许多画家是集诗、书、画于一体的全方位人才,其中不乏参禅悟道的文人雅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笔墨 西方绘画 审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画笔墨的写意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军辉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第2期75-75,共1页
中国画与其它画种存在的主要区别就是对笔墨的运用,中国画笔墨具有多重属性特征,既是一种绘画的工具材料,又可作为一种绘画方法,同时又是一种重要的鉴赏标准和绘画语言形式。写意性作为一种中国画中独特的艺术观,在中国画笔墨的多... 中国画与其它画种存在的主要区别就是对笔墨的运用,中国画笔墨具有多重属性特征,既是一种绘画的工具材料,又可作为一种绘画方法,同时又是一种重要的鉴赏标准和绘画语言形式。写意性作为一种中国画中独特的艺术观,在中国画笔墨的多重属性特征中都有具体体现。写意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中国画笔墨的本质内容,将中国画特有的审美趣味和艺术美感呈现出来。本文对中国画笔墨的写意性进行研究,通过笔墨材料属性,绘画方法和绘画语言形式三个方面加以对写意性进行具体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笔墨 绘画语言形式 写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画笔墨谈
17
作者 刘益之 《艺术探索》 1988年第2期75-82,共8页
笔墨问题是中国画的重要问题。一千多年来,我国的书画家都在这个问题上各自做出自己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说的笔墨,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除笔墨本身的因素外,它还和绢、纸、水、胶等因素配合,特别是要和人的因素相配合。笔墨... 笔墨问题是中国画的重要问题。一千多年来,我国的书画家都在这个问题上各自做出自己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说的笔墨,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除笔墨本身的因素外,它还和绢、纸、水、胶等因素配合,特别是要和人的因素相配合。笔墨是由人去掌握的。一千多年来,笔墨的材料变化不大,而笔墨技巧却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这就是人的因素在起的决定作用。历代书画家用不变的一支笔一块墨去表现万变的大千世界,并形成一整套技法,积淀着我国历代书画的聪明才智。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笔墨 积墨法 中国书画 淡墨 续书谱 散锋 钗股 破墨法 用墨 一支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意识性的绘画理念是中国画笔墨表现的内在根源与发展方向
18
作者 王乘 《中国书画》 2020年第10期10002-10066,共65页
“以境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明·董其昌《画旨》)。由于中国绘画的传统积淀,以及材料与工具的特性,造成了创造主体(画家)自觉的把握运用笔墨时与身外之境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不仅是表象和具象的... “以境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明·董其昌《画旨》)。由于中国绘画的传统积淀,以及材料与工具的特性,造成了创造主体(画家)自觉的把握运用笔墨时与身外之境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不仅是表象和具象的,而且是抽象的,是心象的差异。也就是个体精神与宇宙的差异,既认识上的差异,情感上的差异。如何实现统一,达到浑然一体,是当今中国画创作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创作 中国画笔墨 绘画理念 董其昌 具象 个体精神 创造主体 传统积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画笔墨的人性化浅说
19
作者 刘祥莲 《收藏与投资》 2014年第5期32-37,共6页
人性化是当下流行语,作为一句时髦用语,它最优先并广泛地应用在管理、营销与教育阶层,借用当下的推广与应用者们的解释,它至少应该拥有三个方面的自然属性,即"人类总是要求拥有快乐而不是痛苦","人类总是要求得到尊重而... 人性化是当下流行语,作为一句时髦用语,它最优先并广泛地应用在管理、营销与教育阶层,借用当下的推广与应用者们的解释,它至少应该拥有三个方面的自然属性,即"人类总是要求拥有快乐而不是痛苦","人类总是要求得到尊重而不是贬抑","人类总是希望有长久的目标而不是虚度生"。"人性化"是以人为基础,那么要想知道人性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先要知道人是什么,中国古代对人的定义是:有历史典籍,能把历史典籍当作镜子以自省的动物。也有人说"人一半是神一般是魔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笔墨 时髦用语 “人性化” 历史典籍 应用者 道家学说 《画山水序》 人说 《游春图》 石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画笔墨的形式美
20
作者 王志华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6年第3期47-48,共2页
形式美法则是绘画理论研究和艺术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笔墨的形式美是中国画的独特之处,“笔”、“墨”是不可分的,不同的笔法就要有不同的墨色来辅助,不同笔法的强弱运用不仅关系到描绘物象的正确生动与否,还是作者表达感情的手段之一... 形式美法则是绘画理论研究和艺术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笔墨的形式美是中国画的独特之处,“笔”、“墨”是不可分的,不同的笔法就要有不同的墨色来辅助,不同笔法的强弱运用不仅关系到描绘物象的正确生动与否,还是作者表达感情的手段之一,同时也表现出一种民族特有的艺术魅力和欣赏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笔墨 绘画理论 艺术探索 课题 绘画艺术理论 美术理论 技法 墨色 画论 骨法用笔 书法用笔 物象 气韵生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