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整体观与知识管理框架里的中国电影知识体系
1
作者 李道新 《电影艺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7,共10页
电影学术体系是电影知识体系的重要分支,并在电影知识体系中呈现其学科价值和话语价值。在整体观与知识管理框架里,面向未来的人类知识与电影实践,在中国电影的深度时间与文化地层中,在人、组织与技术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里,将影人互动... 电影学术体系是电影知识体系的重要分支,并在电影知识体系中呈现其学科价值和话语价值。在整体观与知识管理框架里,面向未来的人类知识与电影实践,在中国电影的深度时间与文化地层中,在人、组织与技术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里,将影人互动与人际关系当作电影知识管理主体,以电影的工艺/装置流程与媒介/思维特性为其本体,通过高质量数据与AI驱动的数字平台,生成一种具有自主性和新形态,并与人类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共生的中国电影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观 电影知识管理 中国电影知识体系 本体
原文传递
现象追问、技术危思与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电影知识体系——2023年度中国电影理论研究回顾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涌 郭培振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14,共7页
2023年,中国电影理论研究持有问题意识,关注到创作过程中的叙事转向、“人机共创”趋向,深入研究数字时代下的电影本体与美学问题,并以数字人文为方法承续中国电影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同时,学者们的研究还聚焦影像技术与工业发展,积极... 2023年,中国电影理论研究持有问题意识,关注到创作过程中的叙事转向、“人机共创”趋向,深入研究数字时代下的电影本体与美学问题,并以数字人文为方法承续中国电影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同时,学者们的研究还聚焦影像技术与工业发展,积极探讨国际性的影像生产与理论前沿议题。本文通过回顾2023年度中国电影理论的研究现状,以期对创作现象进行系统思考、拟对本学科研究方法与方向的有一个更加清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理论综述 中国电影知识体系 电影叙事 电影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人文视野里的平台知识社群与中国电影知识体系的目标设定 被引量:9
3
作者 李道新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2,共9页
中国电影知识体系研究试图从中国电影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出发,因应数字时代的学术生产方式,基于交叉学科与数字人文的方法论视野,依循平台融合的思路并结合创新机制与评价机制的确立,在知识论、知识管理学与知识情境分析的框... 中国电影知识体系研究试图从中国电影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出发,因应数字时代的学术生产方式,基于交叉学科与数字人文的方法论视野,依循平台融合的思路并结合创新机制与评价机制的确立,在知识论、知识管理学与知识情境分析的框架中展开全方位、全领域与全要素的中国电影知识体系及其数字平台建设。为此,需要深入探讨数字人文视野里的电影平台建设、知识社群共享下的电影学术组织以及中国电影知识体系的目标设定,为中国电影知识体系研究寻求体用合一、史论合一与知行合一的对话空间,并构建一种不可或缺的数字基础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知识社群 平台建设 中国电影知识体系
原文传递
主体性与知识论视域里的中国电影知识体系 被引量:6
4
作者 李道新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1,共9页
电影知识体系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在知识论/电影知识论的前提下,超越一般知识层面的电影哲学或电影认知论,在对传统知识观和当代知识论的反思与重建过程中,秉持独特的中国思维方式与兼性智慧,结合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的本土经... 电影知识体系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在知识论/电影知识论的前提下,超越一般知识层面的电影哲学或电影认知论,在对传统知识观和当代知识论的反思与重建过程中,秉持独特的中国思维方式与兼性智慧,结合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的本土经验和生动实践,通过跨界比较与创造生发,从学术、学科、话语体系与创新、评价机制等层面展开中国电影及其知识体系建设,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增益中国电影中国性的信念强度,确证中国电影及其知识体系的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知识 中国电影知识体系 中国电影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电影学派:中国电影知识体系的制度逻辑 被引量:2
5
作者 邱章红 王颖倩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6-32,共7页
中国电影学派将电影专业与国家竞争结合起来,使得个体学术主张快速获得集体意义和理论转化,形成从国家、专业、学术群体到个人的学术创新和理论播撒机制,为构建中国电影知识体系提供一种制度逻辑。现阶段,其根本任务是摆脱对欧美电影知... 中国电影学派将电影专业与国家竞争结合起来,使得个体学术主张快速获得集体意义和理论转化,形成从国家、专业、学术群体到个人的学术创新和理论播撒机制,为构建中国电影知识体系提供一种制度逻辑。现阶段,其根本任务是摆脱对欧美电影知识体系的依附、从本源理论上实现独立自主、在欧美体系对面实现中国特色。同时,在制度逻辑下,编写谱系、构建传承和树立标志,既是国家电影的定向战略,又是中国电影知识体系的建构路径,形塑着一场中国电影学说的文化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学派 国家电影 中国电影知识体系 制度逻辑
原文传递
2023年度中国电影理论研究综述
6
作者 李雨谏 周玉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4,共9页
2023年,中国电影理论研究延续着自2019年以来的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路径,试图从中国电影学派、工业研究、民族话语等多个方面深入阐述。同时,研究者们在人工智能、前沿理论、电影节、媒介技术、科幻电影等多个议题上进行了积极表达。此外,... 2023年,中国电影理论研究延续着自2019年以来的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路径,试图从中国电影学派、工业研究、民族话语等多个方面深入阐述。同时,研究者们在人工智能、前沿理论、电影节、媒介技术、科幻电影等多个议题上进行了积极表达。此外,研究者在认知叙事学、电影史与数字人文、戈达尔百年等重要话题上也给予了重要回应和研究探索。对于上述研究较为全面的分析与解读,将成为人们未来回望2023年的历史锚点与脉络光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电影理论 2023年 中国电影知识体系 电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心电影学:中国电影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一川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9,共11页
在“两个结合”背景下探讨中国电影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应当在反思以往社会变革论范式、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范式和开放探索范式基础上重新激活传统的当代活力。“文心”作为“文”与“心性”相交融的结晶,在艺术作品中具象化为艺术形象系... 在“两个结合”背景下探讨中国电影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应当在反思以往社会变革论范式、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范式和开放探索范式基础上重新激活传统的当代活力。“文心”作为“文”与“心性”相交融的结晶,在艺术作品中具象化为艺术形象系统时产生文心形象。建设传统艺术体系和学术体系与现代美学相汇通的文心电影学,需要基于文心合一的认识而研究中国式“文心”与美学之“美”在影像体系中的融合,让“文”和“心”共同凸显并融合为文心影像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中国电影学自主知识体系 文心合一 文心电影 文心影像
原文传递
重写电影史视角下影人年谱编纂的知识生产与价值发现
8
作者 陈接峰 《当代电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4-101,共8页
基于中国电影知识体系重构的影人年谱项目,不仅是影人史料的大规模整理与可视化集中呈现,而且成为厚植中国电影史人文精神和时代品格的基础,更是一次电影史学微观转向的创新与探索。影人年谱聚焦于谱主电影活动的时空轨迹和社会交往关系... 基于中国电影知识体系重构的影人年谱项目,不仅是影人史料的大规模整理与可视化集中呈现,而且成为厚植中国电影史人文精神和时代品格的基础,更是一次电影史学微观转向的创新与探索。影人年谱聚焦于谱主电影活动的时空轨迹和社会交往关系,依托数字人文相关工具对影人活动与电影生产、影人思想与电影风格的关联信息进行史料发掘,以此探索影人生平事记及其与中国电影历史发展的相互生成关系,立足于中国电影发展的相关史料与关键问题,微观地切入影人电影活动的公开记载和私人日志之中,从生活史、思想史、心灵史层面入手,提升影人年谱编纂过程中的学理思考,以此参与到电影史理论和知识体系的建设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知识体系 影人年谱 数字平台
原文传递
数字人文、影人年谱和“重构电影史” 被引量:5
9
作者 李道新 檀秋文 《电影新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1,共6页
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重写电影史”浪潮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电影史研究在过去三十多年间的长足发展。在数字时代,中国电影史研究需要寻找新的学术增长点。影人年谱的编纂在继承与创新年谱学和目录学基础上展开,而数字人文方法在算法思维... 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重写电影史”浪潮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电影史研究在过去三十多年间的长足发展。在数字时代,中国电影史研究需要寻找新的学术增长点。影人年谱的编纂在继承与创新年谱学和目录学基础上展开,而数字人文方法在算法思维和计量电影研究基础上生成。数字人文与影人年谱的融合,为电影史研究打开了新的窗口,既能寻求史论一体与知行合一的前景,也能真正立足当下、面向过去和未来,推动中国电影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实现从“重写电影史”迈向“重构电影史”的转型,并为建构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的电影知识体系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影人年谱 “重构电影史” 中国电影知识体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