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索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构建的一部新著
1
作者 汪广荣 《观察与思考》 2025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近期,嘉兴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胜利副教授的新著《融通视角下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构建研究》,由上海远东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一部有关话语问题研究的力作,是作者长期从事话语研究的一次重要总结。该论著从融通视角出发,深入剖析了中国特... 近期,嘉兴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胜利副教授的新著《融通视角下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构建研究》,由上海远东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一部有关话语问题研究的力作,是作者长期从事话语研究的一次重要总结。该论著从融通视角出发,深入剖析了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构建问题。融通意味着融合与通达,这一视角有助于我们打破传统思维框架,以更广阔的视野审视话语体系的内涵、价值及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框架 上海远东 话语研究 中国特色话语体系 构建问题 马克思主义 深入剖析 打破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翻译与中国特色话语翻译策略研究
2
作者 肖岚婷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21期3-6,共4页
本文旨在探讨在中国特色话语背景下生态翻译的翻译策略,以促进跨文化交流中生态概念的准确传递和文化认知的深化。本文通过对生态翻译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话语的特点,以及相应的翻译策略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生态话语在国际交流中的更... 本文旨在探讨在中国特色话语背景下生态翻译的翻译策略,以促进跨文化交流中生态概念的准确传递和文化认知的深化。本文通过对生态翻译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话语的特点,以及相应的翻译策略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生态话语在国际交流中的更好传播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 中国特色话语 翻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意识形态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17
3
作者 邹绍清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41,181-182,共5页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意识形态领域的交锋正是这一状况的必然反映。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和主导权,对于我们深刻认识意识形态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构的...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意识形态领域的交锋正是这一状况的必然反映。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和主导权,对于我们深刻认识意识形态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构的内涵和价值意蕴,正确把握意识形态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构的方法论原则,加强意识形态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构的路径选择,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快思想政治教育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创新,融通和占领网络新媒体话语主阵地,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和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话语体系 方法论原则 路径选择 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与国际形象构建 被引量:11
4
作者 洪晓楠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1期17-21,共5页
新时代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与国际形象构建面临着话语崛起、话语复兴与中国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剪刀差”,面临扭转国际话语场域的主导权与突破西方传播语境的封锁,摆脱国家间话语博弈中的“话语失语”与“话语塌陷”等窘境,担负着... 新时代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与国际形象构建面临着话语崛起、话语复兴与中国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剪刀差”,面临扭转国际话语场域的主导权与突破西方传播语境的封锁,摆脱国家间话语博弈中的“话语失语”与“话语塌陷”等窘境,担负着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特殊经验和发展规律上升为全球发展的普遍经验和规律的使命。为此,我们要主动设置话语议题,将中国问题作为支撑话语生长的现实基础;有力制定话语规则,将中国术语作为支撑话语权威的中枢神经;自我塑造话语进程,将中国立场作为穿透话语转换的独特基因;深层提供话语内容,将中国价值作为彰显民族自信核心范畴;鲜明辨别话语真伪,将中国理论作为支撑话语传播的引领标准。通过“大国形象”“话语符号”“数字场域”构建真实立体全面的“强而不霸”的中国国际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话语体系 中国国际形象 大国形象 话语符号 数字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治理视域下中国特色话语的对外传播策略 被引量:4
5
作者 郭虹宇 《传媒》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8-90,共3页
提升中国特色话语的传播力,就是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尤其是在全球治理视域下,积极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成为当前主流媒体的时代重任。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的媒体要深度凝练对外传播的内容,提升中国... 提升中国特色话语的传播力,就是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尤其是在全球治理视域下,积极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成为当前主流媒体的时代重任。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的媒体要深度凝练对外传播的内容,提升中国特色话语的对外传播力;通过多样化的信息传播方式构建多媒体传播矩阵,扩宽对外传播途径;加强与海外受众的互动反馈,全面提升中国特色话语对外传播的效果,为做好全球治理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治理 中国特色话语 对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数据资源服务平台的学理研究--从中国特色话语对外翻译标准化术语库谈起 被引量:2
6
作者 金蓓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94-96,共3页
当前,数据资源服务平台的重要性不断凸显,成为科学研究及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中国特色话语对外翻译标准化术语库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重要的翻译数据资源服务平台,其旨在为中国特色话语的对外传播提供知识服务支撑。该术语... 当前,数据资源服务平台的重要性不断凸显,成为科学研究及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中国特色话语对外翻译标准化术语库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重要的翻译数据资源服务平台,其旨在为中国特色话语的对外传播提供知识服务支撑。该术语库特性鲜明的数据加工理论、逻辑和实践,为数据资源服务平台的构建提供了学理参考和实践示例,是探索中国特色术语库建设的新范式和新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资源服务平台 学理研究 中国特色话语对外翻译标准化术语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国特色话语体系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明哲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35-41,共7页
文化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和全局性的作用。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建立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文化自觉基础之上,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智慧和定力。文化自信必然表现为一整套中国特色的话语体... 文化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和全局性的作用。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建立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文化自觉基础之上,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智慧和定力。文化自信必然表现为一整套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西方话语体系的核心在于为世界发展开具的与资本本性相调适的一整套方案,中国话语体系也将开列基于中华文明和谐共赢思维方式的中国方案,方案更有全局眼光,方式更为柔性,尊重不同国情,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建构,将会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国经验,体现中国价值,促进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互通往来,为未来的人类多元文明发展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文化自信 话语体系 中国特色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培育大学生政治鉴别力探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潘晶芳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7期6-8,共3页
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建构,为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政治鉴别力提供了新的契机。科学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鲜明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优越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维度;注重理... 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建构,为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政治鉴别力提供了新的契机。科学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鲜明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优越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维度;注重理性思维和理论系统建构的自觉意识和方法上的艺术性,是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培育大学生政治鉴别力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话语体系 大学生 政治鉴别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9
作者 刘潇 熊英 段晓峰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第3期11-13,共3页
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中华民族精神内核,又具有人类意识形态层面的统一性和包容性,因此二者构建是相辅相成的。在实践过程中,二者既要统一于社会实践,并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体系;又需同时重视和发挥新媒体的作用... 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中华民族精神内核,又具有人类意识形态层面的统一性和包容性,因此二者构建是相辅相成的。在实践过程中,二者既要统一于社会实践,并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体系;又需同时重视和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多方参与的共建格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构中既能体现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有标识性主体定位,又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话语体系 核心价值观 民族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构的基本思路
10
作者 照日格图 包斯日古冷 《前沿》 2014年第19期11-13,共3页
本文提出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和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是时代的迫切要求和任务。为完成此项事业应遵循以下基本思路:总结和拓展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继承和改造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借鉴和超越西方文化的经典前沿,遵循和发展马克... 本文提出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和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是时代的迫切要求和任务。为完成此项事业应遵循以下基本思路:总结和拓展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继承和改造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借鉴和超越西方文化的经典前沿,遵循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结构,坚持和丰富特色理论的现有成果,站在人类高度提出原理融通中外。除了党的领导人理论建树,还要倡导个人提出系统的思想和理论,激励人们大胆扬弃和超越以往的经验和理论。这样构建的话语体系才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在国际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话语体系 建构 基本思路 继承 超越
原文传递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中国特色话语翻译研究——以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为例
11
作者 刘洁 徐李 《海外文摘》 2021年第15期43-44,共2页
本文以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中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演讲为例,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以生态翻译学研究理论与三维转换的翻译方法为基础,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演讲中的部分演讲内容译文所进行的适应选择进... 本文以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中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演讲为例,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以生态翻译学研究理论与三维转换的翻译方法为基础,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演讲中的部分演讲内容译文所进行的适应选择进行分析。最终得出在中国特色话语的翻译活动中,使用生态翻译学的相关理论,从三维转换策略入手,运用适应选择论进行翻译的方式具有更好翻译效果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翻译生态环境 三维转换 中国特色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中国特色话语德、英术语比较及优化研究
12
作者 胡英花 张志云 《新丝路(中旬)》 2022年第8期0193-0195,共3页
文章梳理了中国特色话语对外翻译标准化术语库和相关多语种外宣网站的中国特色话语翻译,发现同一中国特色话语的德、英翻译表达存在较大偏差,这不利于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形成一致、正确的认知和理解,也不利于... 文章梳理了中国特色话语对外翻译标准化术语库和相关多语种外宣网站的中国特色话语翻译,发现同一中国特色话语的德、英翻译表达存在较大偏差,这不利于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形成一致、正确的认知和理解,也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国际传播和中国文化影响力的提高。为此,文章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对偏差较大的中国特色话语德、英术语提出了一些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目的论 中国特色话语 多语种术语统一 多语种术语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中国特色话语翻译
13
作者 徐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2年第5期164-166,共3页
现代社会出色的翻译不仅仅是对文字的单纯翻译,更多的是将本国或异国文化以及文化中所包含的俗语和习俗特点融入到翻译中,让人们感受到每个国家不同文字的力量以及语言的深层魅力。生态翻译学是一种新的中国学者提出的翻译理论,作为一... 现代社会出色的翻译不仅仅是对文字的单纯翻译,更多的是将本国或异国文化以及文化中所包含的俗语和习俗特点融入到翻译中,让人们感受到每个国家不同文字的力量以及语言的深层魅力。生态翻译学是一种新的中国学者提出的翻译理论,作为一种创新的方法,越来越多的翻译学者开始使用。本文将从中国的国情以及中国语言的特色出发,基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从语言维、文化维等角度研究中国特色话语的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话语 生态翻译学视角 语言特点 翻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媒体对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建构功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国家行政学院课题组 焦利 潘墨涛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0,共7页
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建构离不开我国媒体的工作。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同所有话语体系一样,也应是一种由外到内、由下至上的"圆锥体"。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构建,一定要从基本层面开始,一步步夯实"圆锥体"基础,集民众之思... 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建构离不开我国媒体的工作。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同所有话语体系一样,也应是一种由外到内、由下至上的"圆锥体"。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构建,一定要从基本层面开始,一步步夯实"圆锥体"基础,集民众之思,最终汇成具有说服力的话语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我国媒体的功能,对建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具有重大意义。媒体必须明确自身功能定位,发现自身能力不足的问题,不断寻找改进的着力点,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构给予充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话语体系 媒体 话语体系的建构模型 功能
原文传递
基于两个平行语料库的中国特色话语翻译教学模式探索--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汉英翻译教学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洪涛 刘倩 《外国语文研究》 2023年第3期66-75,共10页
本研究自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汉英平行语料库与学习者平行语料库,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指导,探索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中国特色话语汉英翻译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以自建的两个平行语料库为平台,以吉拉里的建构主义翻译教学原则为参照... 本研究自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汉英平行语料库与学习者平行语料库,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指导,探索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中国特色话语汉英翻译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以自建的两个平行语料库为平台,以吉拉里的建构主义翻译教学原则为参照,以李志厚的支架式教学模式为框架并根据翻译教学的特点对其进行修订与扩展,提出了包含六大环节、九个步骤的中国特色话语翻译教学模式,以期借此提升学生有关中国特色话语的汉英翻译实践能力,同时实现在学生心中厚植家国情怀的育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平行语料库 中国特色话语翻译教学模式 翻译实践能力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话语外译的语用涵义辨析--基于“中国特色话语外译传播平台”语料的考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曾红梅 莫爱屏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7期9-14,共6页
通过运用语用学的语境理论、关联理论和合作原则,对“当代中国特色话语外译传播平台”中的诸多实例进行语用涵义辨析,发现外译平台中的英文翻译主要有以下特点:关注目标语的表达习惯和译文在目标语受众语境中的传播效果;注重源语文本与... 通过运用语用学的语境理论、关联理论和合作原则,对“当代中国特色话语外译传播平台”中的诸多实例进行语用涵义辨析,发现外译平台中的英文翻译主要有以下特点:关注目标语的表达习惯和译文在目标语受众语境中的传播效果;注重源语文本与译语文本之间的最佳关联;在异质文化间采取“求同存异”的翻译策略。这种求取“语用等效”的译法,可为当前对外传播背景下中国特色话语的翻译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译传播平台 中国特色话语 翻译 语用涵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构成要素及构建途径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海霞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2-66,共5页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并对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提出要求、指明方向。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是个系统而又艰巨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全面了解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主要内涵、表现形式以及逻辑结构等构成要素,...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并对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提出要求、指明方向。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是个系统而又艰巨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全面了解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主要内涵、表现形式以及逻辑结构等构成要素,并依据于这些构成要素,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通过构建系统的话语框架、运用有效的话语方式、展示鲜活的话语内容、提升国际话语权等构建途径,不断扩大我国文化影响力,增强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话语 政治话语 学术话语 大众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中国特色话语翻译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1
18
作者 乔铭 《海外英语》 2023年第18期25-27,共3页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不断深入,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在国际上的地位也不断在提升。与此同时,怎样才能做好中国文化的对外输出成为重要命题,其中对外翻译是尤为重要的一环。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文化,要加快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不断深入,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在国际上的地位也不断在提升。与此同时,怎样才能做好中国文化的对外输出成为重要命题,其中对外翻译是尤为重要的一环。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文化,要加快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在新形势下让世界读懂中国,是构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途径。外语作为全国高校的必修科目,有相当多的院校开设了涉及多个国家不同语种的翻译课程。但是对于高校翻译课程的教学而言,仍然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日语专业翻译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探索有效的中国特色话语翻译教学模式,培养合格的复合型翻译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话语 对外翻译 日语翻译教学 生态翻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翻译学的商务环境下中国特色话语翻译
19
作者 米玲瑾 徐李 《海外英语》 2022年第8期28-29,共2页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生态翻译学作为新兴的翻译理论,对中国-欧洲博览会和商业博览会等大型国际商务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文章从语言层面、文化层面、交流层面对这种大型涉外商务活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大型涉外商务活动 中国特色话语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话语对外翻译标准术语库的应用缺陷
20
作者 刘鹏飞 《现代语言学》 2022年第11期2417-2421,共5页
随着中国特色术语的外宣不断得到重视,很多专家学者也在积极探索语料库对翻译的促进作用,我国建设了众多术语库,例如“中国特色话语对外翻译标准术语库”,旨在为普通译者设置统一的翻译标准,解决特色术语翻译杂乱无章的问题。本文利用... 随着中国特色术语的外宣不断得到重视,很多专家学者也在积极探索语料库对翻译的促进作用,我国建设了众多术语库,例如“中国特色话语对外翻译标准术语库”,旨在为普通译者设置统一的翻译标准,解决特色术语翻译杂乱无章的问题。本文利用“名从源主”和译文统一原则从典型语例入手,探究“中国特色话语对外翻译标准术语库”对术语翻译的应用价值,通过对比发现该术语库存在所给译文与权威译文不一致,译文信息不完整的问题,本文提出四种改善措施:1) 增添权威部门的术语英语翻译;2) 增添国家重要机构的英译版本;3) 设置咨询机构;4) 设置留言板块,收集实践译者对新增术语的翻译建议,期望实现术语库对术语翻译更大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英翻译 中国特色话语 翻译标准 术语库 应用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