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53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哲学智慧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杜明娥 《兰州学刊》 CSSCI 2014年第6期8-14,共7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正处于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需要当代中国实践哲学智慧。当代中国实践哲学智慧深深地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中,是构成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正处于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需要当代中国实践哲学智慧。当代中国实践哲学智慧深深地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中,是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机和活力的思想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通过当代中国实践哲学获得其哲学智慧的丰富意蕴,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与当代中国实践哲学智慧始终保持着内在的张力。所以,深入揭示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哲学智慧,不仅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乃至改变和创生人类原有的文明形态,形成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型文明,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实践哲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哲学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当代挑战与现实应对
2
作者 韩强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1-107,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亲切关怀、市委正确领导和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参与下,北京市的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正朝着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战略目标迈进。但是,当前也面临一些严峻考验,主要是北京与世界一流城市存在较明显的差距,北京各...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亲切关怀、市委正确领导和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参与下,北京市的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正朝着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战略目标迈进。但是,当前也面临一些严峻考验,主要是北京与世界一流城市存在较明显的差距,北京各方面建设仍任重道远,北京当前改革发展面临诸多深层次矛盾,京津冀协同发展任务比较艰巨。今后,要围绕"首都意识""北京精神"构建首都发展的牢固精神纽带,根据首都功能定位科学描绘首都宏伟蓝图,立足首都实际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努力探索具有北京特色的首都城市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挑战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研究综述
3
作者 陈步伟 《宁夏党校学报》 2014年第2期36-39,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学术界从概念厘清、特征分析、理论框架、内在逻辑、现实意义等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展开全方面的探讨,形成了诸多学术成果。但从总体上看,国内外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研究成果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这...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学术界从概念厘清、特征分析、理论框架、内在逻辑、现实意义等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展开全方面的探讨,形成了诸多学术成果。但从总体上看,国内外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研究成果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这主要表现在研究呈现表层化特征、概念边界模糊以及发展趋向难以整合。因此,不断深化对此问题的研究,成为当今学术界不可推卸之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与时俱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前沿
4
作者 于伟国 《中国城市经济》 2010年第10期60-63,共4页
从两岸对峙的海防前线变为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从偏居东南的海岛小城变为海峡西岸的中心城市,从落后匮乏的弹丸之地变为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这一伟大成就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全... 从两岸对峙的海防前线变为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从偏居东南的海岛小城变为海峡西岸的中心城市,从落后匮乏的弹丸之地变为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这一伟大成就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取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直接领导 交流合作 中心城市 海峡西岸 文明和谐 党中央 国务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成就——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实践与创新研究之六
5
作者 赵健君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58-62,共5页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组成部分,而且是中国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形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仍是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这一政治问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维护国...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组成部分,而且是中国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形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仍是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这一政治问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党和国家政权是维持国家稳定、民族团结,促进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的力量之源。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创立和成功实践为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治理提供了新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区域自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国家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疫情应对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智慧
6
作者 许春红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1-5,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充满着实践智慧。实践智慧的实现既要有智慧的理论真理性和普遍性,也要有实践的现实合理性和具体性,同时还要有保障真理性与合理性、普遍性与具体性相统一的制度可能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智慧具备这些条件。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充满着实践智慧。实践智慧的实现既要有智慧的理论真理性和普遍性,也要有实践的现实合理性和具体性,同时还要有保障真理性与合理性、普遍性与具体性相统一的制度可能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智慧具备这些条件。新冠肺炎重大疫情应对中所体现的实践智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智慧的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疫情 实践智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智慧 人民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泽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超越
7
作者 张淑娟 徐剑雄 《理论经纬》 2014年第1期83-91,共9页
江泽民拥有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他一贯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江泽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不断发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实际相结合,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超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治国安邦的... 江泽民拥有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他一贯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江泽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不断发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实际相结合,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超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治国安邦的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文化修养 江泽民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继承 马克思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被引量:4
8
作者 杨兰 付凌艳 《求知》 2013年第2期19-21,共3页
党的十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点在于确立提炼的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体现.对其科学地提炼和概括.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提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 实事求是 民主 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三个代表”的落脚点
9
作者 王新春 钟芸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3-4,共2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落脚点是实践,我们必须从实践的高度深刻领会和理解“三个代表”,在实践中贯彻落实“三个代表”。实践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灵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完全是为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永葆活力与...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落脚点是实践,我们必须从实践的高度深刻领会和理解“三个代表”,在实践中贯彻落实“三个代表”。实践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灵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完全是为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永葆活力与朝气而提出来的,是为了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而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落脚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价值取向
10
作者 李春燕 《理论视野》 CSSCI 2014年第8期73-75,共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最鲜明特色是对人民利益的重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利益需求在内容与形式均在不断发生变化,坚持把人民利益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效的评价尺度,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科学的战略选择,持续发展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最鲜明特色是对人民利益的重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利益需求在内容与形式均在不断发生变化,坚持把人民利益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效的评价尺度,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科学的战略选择,持续发展人民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人民群众 人民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革命性转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色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小飞 刘暄 《理论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47,共3页
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产生,不仅使哲学语境发生了革命性转变,并赋予了人类活动以全新内涵,更重要的是为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全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分析视角和实践维度,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 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产生,不仅使哲学语境发生了革命性转变,并赋予了人类活动以全新内涵,更重要的是为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全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分析视角和实践维度,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中形成了鲜明的实践特色,为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哲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践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梦”诉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继往开来 被引量:2
12
作者 池忠军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1-65,共5页
"中国梦"是人民的梦。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把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同社会"的梦想,实现了现代转换,与科学社会主义相统一,"中国梦"的实现走上了科学的道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 "中国梦"是人民的梦。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把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同社会"的梦想,实现了现代转换,与科学社会主义相统一,"中国梦"的实现走上了科学的道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显著的是其实践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继往开来是"中国梦"实现的必然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与讲政治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渐苏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10期30-32,共3页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需要讲政治,而讲政治又必须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了搞好讲政治,必须提高主体的政治实践能力。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践 讲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生社会主义论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政治经济学思考 被引量:7
14
作者 文魁 《管理学刊》 2016年第6期1-6,共6页
人类社会对社会主义的追求与实践已经超过百年。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已有6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成功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进行政治经济学思考,发现中国已经初步创建出社会主义的一种新形... 人类社会对社会主义的追求与实践已经超过百年。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已有6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成功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进行政治经济学思考,发现中国已经初步创建出社会主义的一种新形态,可以把它概括为民生社会主义。之所以以"民生"命名,是因为"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主线,而且它越来越清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灵魂。当然,这种新形态仍然面临着走向成熟和定型的很多新的挑战与考验,但它的实现已经具备理论抽象的实践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改善民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色
15
作者 蔡卫华 《社科纵横》 2014年第1期7-11,共5页
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题中要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改善民生问题作出了科学的解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改善民生提供了思想武器;改善民生的实践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
关键词 改善民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两个决不”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士才 要战通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40,共3页
马克思"两个决不"思想是唯物史观的核心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原始指南,是我们走出传统社会主义误区、深化所有制改革、反对"制度崇拜论"的理性向导。"两个决不"思想昭示着一个朴素的真理:"只... 马克思"两个决不"思想是唯物史观的核心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原始指南,是我们走出传统社会主义误区、深化所有制改革、反对"制度崇拜论"的理性向导。"两个决不"思想昭示着一个朴素的真理:"只有符合生产力要求的所有制才是好制度"。由此看来,公有制比重的高低,并不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两个决不”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认识的逻辑递进 被引量:1
17
作者 萧仕平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1-26,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和认识有这样的进程展开:首先是"点睛目标"——以社会主义目标点睛,从而抓住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生动和现实起来;其次是"拓展实践"——不断开掘中国特色社会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和认识有这样的进程展开:首先是"点睛目标"——以社会主义目标点睛,从而抓住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生动和现实起来;其次是"拓展实践"——不断开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道路,由此也迎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特征的日益呈现;再次是进一步的"深化认识"——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特征和本质加以领会后,顺随认识推进,深化总结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即党的领导。"不忘初心"就是新时代继本质、特征总结之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认识的逻辑递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忘初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本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三大矛盾及其化解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培永 《桂海论丛》 2013年第5期21-24,共4页
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必须辨识并处理好三对内在矛盾,即社会主义理想价值与现存社会现实的矛盾,民族国家奋斗目标与人类社会历史普遍进程的矛盾,一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矛盾。解决这三对矛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使命,... 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必须辨识并处理好三对内在矛盾,即社会主义理想价值与现存社会现实的矛盾,民族国家奋斗目标与人类社会历史普遍进程的矛盾,一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矛盾。解决这三对矛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应致力于推进社会主义理想的现实呈现,更好利用资本主义而不是被其同化,努力开辟出具有世界意义的社会主义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 三大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文化根基与传承维度
19
《大庆社会科学》 2017年第4期160-160,共1页
双传学、阚亚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年第期撰文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既高度契合又一体相依.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与优秀传统文化的逻辑关联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其“特”之根基所在、精神命脉和内源... 双传学、阚亚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年第期撰文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既高度契合又一体相依.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与优秀传统文化的逻辑关联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其“特”之根基所在、精神命脉和内源性动力.体现人类理想和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思想理念、既与传统相系又与现代相接的传统美德和反映道义高度及美学追求的人文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根基 中华民族精神 维度 传承 社会主义研究 逻辑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建设”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征的彰显——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20
作者 习裕军 张娟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4-18,共5页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性和基础性的实践活动,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潜能并促其由...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性和基础性的实践活动,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潜能并促其由弱而强、由低级到高级和不断完善的实践活动。由"建设"到"发展"的演进,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征的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 发展 实践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