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建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当代中国新闻学 |
杨保军
|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技术、关系与知识:2024年中国新闻学研究述评 |
张志安
陈经伟
|
《青年记者》
|
2025 |
0 |
|
3
|
短视频新闻的内容特征与传播创新——以第33届中国新闻奖短视频作品为例 |
于磊
|
《传媒》
|
2025 |
0 |
|
4
|
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获奖作品典型特征分析——以第31—33届新闻摄影获奖作品为例 |
曹凤宇
李晶晶
|
《视听》
|
2025 |
0 |
|
5
|
获奖的难与易——从数据看第34届中国新闻奖 |
朱建华
|
《城市党报研究》
|
2025 |
0 |
|
6
|
军事新闻的叙事研究和策略分析——以第28—34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 |
沈嵘娟
|
《全媒体探索》
|
2025 |
0 |
|
7
|
主流媒体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路径——近三届中国新闻奖应用创新奖研究 |
王拓
|
《城市党报研究》
|
2025 |
0 |
|
8
|
生动践行新闻“四力” 守好地方舆论主阵地——第34届中国新闻奖地市媒体获奖情况分析报告 |
孔维敏
方勇华
宋程程
|
《中国地市报人》
|
2025 |
0 |
|
9
|
新闻史料在新闻史研究中的重要价值——评《中国新闻史史料学》 |
香莲
|
《传媒》
|
2025 |
0 |
|
10
|
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概念”的来源 |
杨保军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6
|
|
11
|
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三大体系”呈现方式 |
杨保军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2
|
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实践呈现方式 |
杨保军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3
|
融合与创新:中国新闻业务研究的实践前沿探索——基于第33届中国新闻奖业务论文获奖作品的内容分析 |
高红波
何苗苗
|
《媒体融合新观察》
|
2024 |
1
|
|
14
|
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路径探究——以“中国新闻史”课程为例 |
庄廷江
|
《传媒论坛》
|
2024 |
1
|
|
15
|
新媒体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创新路径——以第33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为例 |
罗朋
李心雨
|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6
|
国内与国际双重视角下如何讲好边疆故事——以第20-32届中国新闻奖中新疆题材获奖作品为例 |
刘福利
刘婷婷
|
《全媒体探索》
|
2024 |
0 |
|
17
|
多模态话语视角下融合新闻作品叙事分析——以第三十三届中国新闻奖融合报道作品为例 |
高红波
衡鑫
|
《声屏世界》
|
2024 |
0 |
|
18
|
共情传播·视听震撼·贴近群众:融媒体作品创新传播进路研究——基于第28至32届中国新闻奖融合报道获奖作品的案例分析 |
陈明
李剑娅
|
《融媒》
|
2024 |
0 |
|
19
|
在融合视域下讲好湖北故事——第33届中国新闻奖湖北媒体获奖作品的特点分析 |
吴玉兰
许静雯
|
《新闻前哨》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