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菲律宾作家黎萨尔与20世纪中国文坛 |
孟昭毅
郑宁人
|
《华文文学》
CSSCI
|
2014 |
2
|
|
2
|
象征主义在三十年代中国文坛的传播 |
吴晓东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6 |
1
|
|
3
|
文学批评的表扬化倾向——从《十博士直击中国文坛》说起 |
张治国
|
《鄂州大学学报》
|
2005 |
1
|
|
4
|
T.S.艾略特在中国文坛的接受与影响 |
梁冬华
|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
2008 |
2
|
|
5
|
浩然:中国文坛一个独特现象 |
张弘
|
《小康》
|
2008 |
1
|
|
6
|
身体:如何是其所是?——当下中国文坛的“身体”理论及实践 |
张永禄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7
|
“自由中国文坛”的建立及崩盘 |
古远清
|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8
|
当今中国文坛的泛现代文学现象 |
王一川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9
|
《中国文情报告:2008-2009》观察中国文坛变化 |
杨嘉
|
《出版参考》
|
2009 |
0 |
|
10
|
中国文坛上最“刻薄”的夫妻档——钱钟书与杨绛比较谈 |
王冬云
|
《阅读与写作》
|
2011 |
0 |
|
11
|
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钩沉 |
秦贤次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2
|
周作人的日语佚文《中国文坛闲话》 |
伊藤德也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3
|
’92以来中国文坛两大热点争鸣一瞥 |
阿耶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1
|
|
14
|
后现代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坛 |
葛宝祥
王莉娅
|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5
|
争论与建设:2006年中国文坛过眼录 |
蔡莉莉
|
《社会科学论坛》
|
2007 |
0 |
|
16
|
浅析20世纪末中国文坛的文化价值走向 |
段虹
|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03 |
0 |
|
17
|
象征主义在四十年代中国文坛的传播 |
吴晓东
|
《中国文学研究》
|
1996 |
1
|
|
18
|
阻滞间的窘迫——新近几年中国文坛状况的双向分析与批判 |
宋生贵
|
《齐鲁学刊》
CSSCI
|
1990 |
0 |
|
19
|
关于文学活动“动力过程”的双向分析与批判——兼及中国文坛现状 |
宋生贵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0 |
|
20
|
世纪末中国文坛的主角 |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