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扇艺:遗产文明史的儒学艺术观
1
作者 方汉文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59-63,共5页
继《陶泥文明》之后,"麈扇文明"书写对象是中国汉唐至明清的封建文明,这种"遗产文明史"以儒家扇子艺术为线索,原于道而游于艺。汉代婕妤以扇子为题材的《怨歌行》继承了《诗经》"怨剌"传统;曹植《扇赋》... 继《陶泥文明》之后,"麈扇文明"书写对象是中国汉唐至明清的封建文明,这种"遗产文明史"以儒家扇子艺术为线索,原于道而游于艺。汉代婕妤以扇子为题材的《怨歌行》继承了《诗经》"怨剌"传统;曹植《扇赋》则创造了诗赋中的扇子"兴象";魏晋麈扇是中国艺术也是中国个性意识觉醒的奇峰;明清扇艺以文人诗画的"观"为美学观念,诗文书画集中于扇子。清末民初的"状元扇"题诗则以"群"为宗旨。扇艺遵循孔子所说的"诗可以兴群怨",体现了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艺术学思想,艺术寓教于乐,为儒学的道德仁义思想体系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扇艺 兴观群怨 儒学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