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新时代背景下陶瓷产品设计的“中国意境”
- 1
-
-
作者
叶加贝
吴丹妤
-
机构
湖北美术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
景德镇陶瓷大学
-
出处
《中国陶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96,102,共6页
-
基金
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2022-A-06-(158)-627)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Q129)
湖南省工艺美术产品工业设计中心开放基金资助项目(2022GYMS07)。
-
文摘
研究基于中国传统哲学“道器观”,结合新时代背景,分析陶瓷产品设计的“中国意境”表达。通过材料和工艺创新、意象表达、情感表达的设计实践,提出“中国意境”设计方法 :技以载道,因时造物;文以达意,因意表象;重己利人,寄情于器。用富有“中国意境”的陶瓷设计作品践行“美食美器”,以提升中国陶瓷设计品质,讲好中国故事。
-
关键词
新时代
陶瓷产品设计
中国意境
道器观
-
Keywords
New era
Ceramic product design
Chinese artistic conception
Tao and Qi concept
-
分类号
J50-02
[艺术—艺术设计]
-
-
题名英美意象派与中国意境说
被引量:3
- 2
-
-
作者
陈全黎
-
机构
湖北民族学院中文系
-
出处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19-24,共6页
-
文摘
“意象”与“意境”分别是英美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学的核心范畴。在意象理论方面 ,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学相通。而对于意象派诗是否也有“意境” ,则有许多争论。该文试图揭示意境的心境本质 ,说明意境是英美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歌的共同追求 ,并对其意境进行跨文化比较。
-
关键词
英美意象派
中国意境说
-
Keywords
the English and American Imagist School
the theory of World in China
-
分类号
I106.2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西方风景与中国意境
- 3
-
-
作者
段炼
-
出处
《艺术生活》
2005年第2期64-65,共2页
-
文摘
早就听说过新英格兰大山深处的克拉克美术馆,听说过那里收藏的印象派和早期现代主义名作,一直想慕名前往,拜见那些藏之深山的大师作品。怎奈山高林密、道阻且长,直到今年夏末才有机会一了心愿。境由心造那是一个星期天的早上,我开车进山,蛇行于高峰深谷。车轮下路窄弯急,行驶其间,虽可领略云环雾绕、高处不胜寒的境界,但也不时叫人胆战心惊。一路上,前方是淡淡的蓝色云雾,象林中细纱,在大山上下营造出朦胧的山水画意。看着车窗上结成的纤纤水珠,我想起二十多年前登峨嵋山,天上无雨落下,却身在游云浮雨中,正所谓“山行本无雨,空翠湿人衣”。这是峨嵋庙宇的一对禅联,透露出水墨意境。在新英格兰的弯弯山路上,这对禅联将我的思绪引向了画中山水。
-
关键词
中国意境
法国印象派
美术馆
现代主义
法国风景画
境界
传统美学
物境
画意
作品
-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
-
题名浅谈中国意境菜的发展与分析
- 4
-
-
作者
王欣悦
-
机构
宝安职业教育集团第二校区
-
出处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第19期45-46,共2页
-
文摘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果腹充饥已经不是人们饮食的唯一原因了,精神层面的享受成了一大重点。餐饮企业家们抓住这一点积极进行改进,于是一系列的文化餐饮诞生了。意境菜的出现无疑是时代的产物,它以美学理论为基础,精湛的烹饪技术为武器,中国传统艺术为灵魂,是我国传统餐饮文化的一大创新。意境菜是以菜品为媒介,运用中国绘画的写意技法和中国盆景的拼装技法反映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意境之美,是色香味形滋养的美食艺术与欣赏者精神世界高度融合,完美统一的新流派。它是人类审美转变以及餐饮文化进化的结果。但是原材料出品率低、消费心理偏差、服务素质不足等遏制了意境菜的发展。根据实际情况拟建意针对如下方面采取改进措施:原材料成本控制、从业人员素质管理、企业创新能力、媒体宣传途径等。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采用恰当的管理手段对意境菜餐厅进行合理的改进,从而使得其更好地发展。
-
关键词
饮食文化
中国意境菜
发展
改进
-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从实例看中国园林建筑意境的营构手法
- 5
-
-
作者
赵江华
曹林娣
-
机构
苏州大学文学院
苏州大学
-
出处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0-36,共7页
-
文摘
中国园林作为“艺术”首重意境,近年来,文化界有识之士对中国园林意境的内涵和表现手法多有阐发,也涉猎到园林建筑的意境,但尚缺乏对园林意境在传统范本创作实践中应用的系统探讨。运用例证法即用确凿、典型的中国园林建筑的意境营构实例,从建筑造型、建筑空间意象组合以及建筑与园林其他艺术元素交融三方面,阐述中国园林建筑意境营构的各种表达方式,为新园林创作提供可资借鉴的艺术范本。提出新园林设计者,应该站在中国历史文化巨人的肩头往上攀登,创造新的辉煌。
-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中国园林建筑意境
建筑造型
意象组合
艺术元素交融
艺术范本
-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rtistic conception of Chinese garden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al imagery
integration of images
blending of artistic elements
artistic framework
-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
-
题名中国画意境营造与现代乡村景观设计融合路径探究
- 6
-
-
作者
贾康
胡婧
-
机构
皖西学院艺术学院
-
出处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94-98,共5页
-
基金
皖西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依托大别山红色资源丰富美育教学体悟真善美的实践与探究-以‘中国画创作表现’课程为例”(wxxy2022154)。
-
文摘
中国画意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现代乡村景观设计过程中融合中国画元素,可以帮助乡村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以及审美观念。研究人员基于乡村景观设计特点,深入分析乡村景观设计与中国画意境之间的逻辑关联,从植物景观、水景、建筑等维度,详细阐述二者融合的可行路径,以期提升景观审美价值,促进文化传承以及社区发展。
-
关键词
中国画意境
乡村景观
村落建筑
-
Keywords
artistic conception of Chinese painting
rural landscape
village architecture
-
分类号
J222
[艺术—美术]
-
-
题名王国维境界论与中国传统意境论
被引量:1
- 7
-
-
作者
张正线
阮崇友
-
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
出处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7年第12期82-83,96,共3页
-
文摘
中国传统意境论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是中国传统的审美理论,是道禅结合的产物,具有整体性和模糊性。而王国维的境界论虽立足于中国传统,以中国诗词做例证,但又深受西方文艺哲学的影响,重视直观性和明晰性,融合了西方的美学理论观点,这使境界论更具普适性,和传统的意境论接受对象已明显不同。
-
关键词
中国传统意境论
王国维境界论
理论基础
接受对象
-
分类号
I02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中国前意境思想的逻辑发展
被引量:1
- 8
-
-
作者
胡晓明
-
出处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83-91,共9页
-
文摘
意境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美学范畴。古人直接或间接地谈及意境的思维特征、创造奥秘、形态要素、价值意义的,据笔者所接触,在诗话、画论、乐论及诗文序跋当中,确是相当丰富。然而历史研究的任务最终不在于编纂史料而在于发现规律。只有把意境范畴的萌芽、生成、成熟当作一个过程来追踪探究,我们才能真正深入传统艺术理论的奥区,完成美学史研究任务:给昨天以总结,予明天以标示。
-
关键词
情景交融
逻辑发展
意境范畴
心物关系
中国意境说
艺术理论
天人合一
文化母体
意境论
思维特征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谈中国画意境对室内氛围营造的启示
被引量:7
- 9
-
-
作者
谢荣东
-
机构
湖南科技学院美术系
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
出处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1年第2期86-87,共2页
-
基金
湖南科技大学科研项目。项目编号:S090151
项目名称:中国画意境精神对室内空间设计的影响研究
-
文摘
"意境"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学的范畴,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借鉴中国画艺术的"意境"精神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中国画的"意境"为切入点,挖掘其在传统文化中蕴涵的强烈精神及审美情趣,并且分析了意境精神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存在的必要性和它对营造室内氛围的三点启示,希望能为人们在提升现代居室空间的"意境",获得空间物象和情趣交融的和谐之美以及幽深意远的审美境界有所禅益。
-
关键词
中国画的意境精神
室内空间设计
空间氛围
-
分类号
TU238.2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
-
题名由造园材料看中国式意境的营造
- 10
-
-
作者
张莉
-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
-
出处
《广东园林》
2011年第2期51-54,共4页
-
文摘
材料,是造园的物质基础,材料的特性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空间特征,不同的材料影响着不同的园林形式。而如今中国景观界最需要的是一种既可以代表传统文化又具有时代特征的园林形式。文章从材料角度探索园林的发展方向,简要分析了造园材料与中国式意境营造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列举实例阐述如何综合传统材料与现代材料创造出具有时代特征的园林景观,并赋予其中国特有的意境。
-
关键词
传统材料
中国意境
现代材料
-
Keywords
Traditional material
Chinese philosophy
Morden material
-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
-
题名中国古典园林意境在现代餐饮空间设计中的表达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周良
-
机构
蚌埠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
出处
《宿州学院学报》
2018年第8期67-71,共5页
-
文摘
为提升现代餐饮空间的设计水平,打造具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特色的餐饮空间形式和意境,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精髓,在具体阐述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表达形式基础上,探讨了现代餐饮空间设计中借鉴古典园林意境的艺术表达方法,即通过营造空间的文化意境,打造空间的画意之美,提升现代餐饮空间的文化和艺术内涵。
-
关键词
中国古典园林意境
现代餐饮空间设计
表达方法
-
分类号
TU986.2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
-
题名中国古典意境美学视野下的沈从文创作论
- 12
-
-
作者
黄高锋
-
机构
许昌学院文史与传媒学院
-
出处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82-85,101,共5页
-
文摘
沈从文深得中国古典意境美学精髓,创作中注重意境营造,其作品呈现出鲜明的意境美。他造境的艺术手法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有突破传统、重构要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善用意象、境生象外,文体渗透、彼此融通,引入梦境、营造幻境,借鉴绘画、营造画境。沈从文将中国古典意境美学与中国现代小说、散文有机融合起来,出神入化,开辟了中国现代小说、散文的新境界,彰显了其独特的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
-
关键词
中国古典意境美学
沈从文
创作个性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数字化博物馆审美情趣与中国画意境美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 13
-
-
作者
陈苗
朱明健
-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出处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25-330,共6页
-
文摘
目的将传统的中国画意境美学与现代数字化博物馆审美进行对比研究,寻求其审美层面的内在联系,以期将传统艺术的意境美学延伸拓展至数字化博物馆设计,致力于推动中国画意境理论的现代化、科技化、数字化发展,同时也促进现代数字化博物馆的民族化、传统化、本土化发展。方法以中国画意境理论中“天人合一”“气韵生动”“心斋坐忘”“虚实结合”“神与物游”为基础,分析其在数字化博物馆中的体现以及对应关系。结果在中国画意境美学的影响之下,现代数字化博物馆追求全息性、生命性、沉浸性、虚拟性和交互性的审美特征。结论通过数字技术综合调动参观者的外在感官神经,刺激参观者的思想、情感、精神等内在活动,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统一、感性与理性统一、技术与艺术统一,在审美意识领域下达到了物我交织,开启了新的审美体验,同时也为中国传统意境美学注入了数字时代的活力。
-
关键词
中国画意境
美学
数字化博物馆
-
Keywords
artistic concep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aesthetics
digital museum
-
分类号
TB472
[一般工业技术—工业设计]
-
-
题名中国意境
- 14
-
-
作者
轶楠
珊珊
赵洋
-
机构
大洋立方摄影工作室
-
出处
《缤纷》
2007年第11期78-81,共4页
-
文摘
中国人自古便讲求"天人合一".注重人与自然的亲和、协调。中国的艺术精神.则就在于写意、写心。意境之美,在乎情景交融的"象外之象",化意入境,于境中浸透着意。中国意境的营造.就如同中国诗.书、画之中的"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驭万景".其全部奥秘.就在于能以有限表现出无限。
-
关键词
中国意境
个旧
象外之象
天人合一
海滩
意境之美
精神境界
艺术精神
人与自然
餐椅
-
分类号
TU241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
-
题名舞台诗剧《只此青绿》的中国画意境美学研究
被引量:1
- 15
-
-
作者
陈苗
-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出处
《设计艺术研究》
2023年第2期53-56,69,共5页
-
文摘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宋代美学意蕴、沉郁顿挫跌宕起伏的艺术表现力成为近年来最热门的舞剧之一,使宋代美学和传统绘画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在《只此青绿》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画意境美学思想,其中身体意象的诗性表达、时空交错的叙事结构、“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生命韵律,都体现了出“天人合一”“虚实结合”“情景交融”“三远法”“经营位置”等中国画意境美学思想。《只此青绿》通过“再生”与“重构”传统绘画艺术,让中国画意境美学在“转世”中得以重生,赋予了传统绘画现代的生机与活力。
-
关键词
舞台诗剧
只此青绿
中国画意境
美学
-
Keywords
the stage poetic drama
Only This Green
artistic conception of Chinese painting
Aesthetics
-
分类号
J8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论庄子之“道”与中国山水画意境
被引量:3
- 16
-
-
作者
林荫
-
机构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03-105,共3页
-
文摘
“道”是庄子哲学的中心思想,庄子讲“道”,更讲体“道”,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对中国山水画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意境是中国山水画的灵魂,它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庄子“道”的境界,而意境的创造和真正实现也体现着庄子“道”的深层意识。
-
关键词
庄子
“道”
中国山水画意境
影响
-
Keywords
Zhuang.Zi
Tao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of Chinese drawing
impact
-
分类号
J20-02
[艺术—美术]
-
-
题名中国画笔墨意境刍议
- 17
-
-
作者
师晖
-
机构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
出处
《包装世界》
2018年第6期17-18,共2页
-
文摘
意境的创造,或者说意境的高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相对独立传达画家情感的笔墨来显示的.所谓意境、意者、画家的主观情绪,精神气质也.意境,则是这种情绪和精神气质迹化了的笔下山川,同时还包涵了画家对自然社会,人生和时代精神的刻骨领悟.气韵是意境和笔墨的综合效果,是中国画的灵魂,审美的最高境界.
-
关键词
中国画、精神、气韵意境
、创造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承载中国传统梦幻意境的西式婚纱
被引量:1
- 18
-
-
作者
范昕昕
邱白玉
-
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
出处
《天津纺织科技》
2012年第1期36-39,共4页
-
文摘
中国传统婚纱礼服,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卓然而立,独放异彩。本文旨在将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有代表意义的系列文化元素如青花瓷、中国工笔画、龙凤吉祥图案、刺绣等融入西方婚纱的设计中,结合时尚理念和设计原则,创造出经典时尚、散发着中国元素芬芳的西式婚纱,以期达到传统经典与现代时尚的完美共融之境界。
-
关键词
中国传统元素梦幻意境西式婚纱经典时尚
-
分类号
TS251.6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
题名中国画意境中的和谐审美意识
被引量:2
- 19
-
-
作者
杨彦辉
-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
-
出处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21年第6期10-13,共4页
-
基金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项目名称:生态美学视阈下的中国画的“意境”研究,编号:TJZX19—001。
-
文摘
从中国古代人与自然之间就形成了休戚与共的和谐友好关系。这种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意境的基础,中国画"意境"以大自然的美为研究对象,饱含独特的审美意韵,提升了自然美的地位,唤醒了其对自然美的审美意识,实现了其审美价值。本文在生态美学的领域内,将中国画"意境"研究置于生态美学视阈下,挖掘其中蕴藏的生态美学思想和生态审美智慧,开拓中国画"意境"研究的新境界,赋予其新的当代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
关键词
中国画意境
审美意识
生态美学
和谐意识
-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
-
题名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类型与营造手法
被引量:4
- 20
-
-
作者
杜贞星
-
机构
北京市西城区园林市政管理中心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3期252-253,共2页
-
文摘
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概念和类型,分析了意境的营造手法,以期为我国的现代造园思想提供参考。
-
关键词
中国古典意境
概念
类型
营造手法
-
分类号
TU986.1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TU-098.4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