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如何理解“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宪法第129条对于中国宪政体系的意义 |
喻中
|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
2009 |
10
|
|
2
|
宪政之累——近代中国宪政文化的沉思 |
王人博
|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5
|
|
3
|
中国宪政历史的三个阶段——兼论宪政的三种类型 |
徐祥民
杨娴婷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4
|
“势”和“理”:梁漱溟对中国宪政之道的范式反思 |
施建兴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5
|
“八二宪法”与中国宪政转型——基于政治宪法学的视角 |
田飞龙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3
|
|
6
|
百年中国宪政之路及社会生态障碍 |
陈纯柱
|
《探索》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7
|
加入WTO对中国宪政的影响 |
董和平
|
《宁夏社会科学》
|
2001 |
2
|
|
8
|
晚清地方自治与中国宪政的萌动 |
唐强奎
|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1
|
|
9
|
宪政文化与中国宪政模式的建设 |
熊必军
|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10 |
3
|
|
10
|
中国宪政愿景下公民教育的创新之作——《宪法与公民教育——公民教育与中国宪政的未来》评介 |
潘弘祥
李辰星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1
|
从历史的基点中寻找中国宪政的真知——评韩大元教授《1954年宪法与中国宪政》(第二版) |
秦前红
|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9 |
1
|
|
12
|
《沈钧儒与中国宪政民主》序 |
郭世佑
|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03 |
1
|
|
13
|
论中国宪政思想的特点——谈中国宪政构建中的本土情结与文化抵抗 |
石贤平
|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7 |
1
|
|
14
|
研究近代中国宪政发端的史学新作——《清末民初的代议制:从顺直谘议局到直隶省议会的个案考察》评介 |
陆仁权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5
|
《新中国宪政之路》评析 |
房保国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16
|
蹒跚前行中的近代中国宪政——评张继良教授《近代中国政治社会变革研究》 |
张志永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7
|
中日比较视域下近代中国宪政失败根源探析 |
石晶
|
《东疆学刊》
CSSCI
|
2015 |
0 |
|
18
|
当代中国宪政发展与政党推动 |
王三秀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
0 |
|
19
|
论中国宪政的文化基础 |
薛成有
|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0 |
|
20
|
论20世纪下半期中国宪政思维模式的演变 |
周训芳
|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
200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