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朱陆之争”到“内在理路”——余英时中国学术思想史研究理念与方法管窥 被引量:4
1
作者 侯宏堂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1,共11页
"朱陆之争"是南宋以来儒学的中心问题,它也像一根红线贯穿于明清学术思想发展之始终。正是由朱陆之争这条线索出发,余英时先生发现了近世儒家思想演进的内在秘密,那就是:纵向的儒家智识主义的兴起,横向的知识与道德的紧张和... "朱陆之争"是南宋以来儒学的中心问题,它也像一根红线贯穿于明清学术思想发展之始终。正是由朱陆之争这条线索出发,余英时先生发现了近世儒家思想演进的内在秘密,那就是:纵向的儒家智识主义的兴起,横向的知识与道德的紧张和平衡。同时,在宋以来的中国思想史研究中,特别是由于朱陆之争这条线索的发现,余先生提出并实践了"内在理路"的学术文化发展理念与研究方法。在宋明理学如何转向清代考证学的研究中,余先生认定"内在理路"说解释的有效性。而这一"内在理路"又可概括为两大精神或要义:一是强调中国思想文化演进的内在动力,一是注意抉发中国思想文化的知识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英时 中国学术思想史 朱陆之争 内在理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聚仁与《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兼谈曹氏学术观 被引量:1
2
作者 章念驰 《史林》 1986年第2期136-139,共4页
曹聚仁先生的名字我们已经不太陌生了,国内在出版他的《我与我的世界》、《万里行记》、《听涛室剧话》之后,又将出版他的《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下称《随笔》)。这是一部他晚年作品,1970年曾连载于香港《晶报》,取名《听涛室随笔》,1... 曹聚仁先生的名字我们已经不太陌生了,国内在出版他的《我与我的世界》、《万里行记》、《听涛室剧话》之后,又将出版他的《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下称《随笔》)。这是一部他晚年作品,1970年曾连载于香港《晶报》,取名《听涛室随笔》,1972年他逝世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学术思想史 万里行 香港大学 五十年 整理出版 名字 学术观点 曹聚仁 随笔 章太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为曹聚仁先生出版《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
3
作者 章念驰 《各界》 2022年第1期41-42,共2页
在章太炎众多学生与弟子中,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弟子,他对政治的兴趣与热衷仅次于乃师,他对学术的钻研与创新也不在一般弟子之下,他就是曹聚仁先生.学术界曾有一股"曹热",人们对他的经历与治学都抱着极大兴趣,直到如今他的影响犹在.
关键词 曹聚仁 章太炎 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 弟子
原文传递
思想史研究的理性分析——读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 被引量:1
4
作者 钱婉约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63-66,共4页
美籍华裔学者、耶鲁大学教授余英时先生所著《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一书,是一本值得一读的理性分析之作。它原是作者为台湾联经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十册巨制《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所作的一个长篇序文。在不到5万字的篇幅内,作... 美籍华裔学者、耶鲁大学教授余英时先生所著《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一书,是一本值得一读的理性分析之作。它原是作者为台湾联经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十册巨制《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所作的一个长篇序文。在不到5万字的篇幅内,作者以严肃理智的“思想史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理性分析 余英时 思想研究 中国学术思想史 实验主义 中国近代思想 方法论 思想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宋学的历史贡献
5
作者 姜国柱 《抚州师专学报》 2003年第2期32-39,共8页
中国宋学兴起的时代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继先秦"百家争鸣"之后的第二个发展高峰、黄金时代。发端之学、救弊之学、象数之学、气化之学、天理之学、事功之学、宗心之学、综合之学等学派的兴起,使中国哲学思想更趋理论化、系统... 中国宋学兴起的时代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继先秦"百家争鸣"之后的第二个发展高峰、黄金时代。发端之学、救弊之学、象数之学、气化之学、天理之学、事功之学、宗心之学、综合之学等学派的兴起,使中国哲学思想更趋理论化、系统化、完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哲学 中国学术思想史 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届张栻学术讨论会在蜀召开
6
作者 赵建伟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20-121,128,共3页
首届张械(南轩,1133—1180)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1月5日至8日在张栻故里——四川绵竹县召开?嵋橛伤拇ㄊ∩缁峥蒲г骸⑺拇ù笱А⑺拇ㄊ∩缈屏⒑洗笱г缆词樵骸⑺拇ㄊ〉卵羰形幕帧⒌卵羰忻嘀裣厝嗣裾八拇ㄊ≈泄苎费Щ崃... 首届张械(南轩,1133—1180)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1月5日至8日在张栻故里——四川绵竹县召开?嵋橛伤拇ㄊ∩缁峥蒲г骸⑺拇ù笱А⑺拇ㄊ∩缈屏⒑洗笱г缆词樵骸⑺拇ㄊ〉卵羰形幕帧⒌卵羰忻嘀裣厝嗣裾八拇ㄊ≈泄苎费Щ崃现靼臁?张栻为南宋时著名理学家,在当时与朱熹、吕祖谦一起被人们称为“东南三贤”。张栻生于蜀地,而其生平活动主要于湖湘。他曾主教于岳麓书院,并创办“城南书院”(后毛泽东同志就读的湖南一师前身)执教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讨论会 中国学术思想史 湖湘学派 朱熹 岳麓书院 吕祖谦 理学家 朱子理学 太极 宋明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辩证地对待儒学——兼评《中国儒学辞典》
7
作者 魏鉴勋 高虹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56-157,共2页
儒学始于孔子。孔子开创讲学之风,形成了中国学术思想史上一个影响最大的学派——儒家学派。儒家学派在战国时期被视为“显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孔氏”,儒学成为正统学说。魏晋时期,玄学盛行,但仍以孔子为最大的圣人,说明玄学仍... 儒学始于孔子。孔子开创讲学之风,形成了中国学术思想史上一个影响最大的学派——儒家学派。儒家学派在战国时期被视为“显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孔氏”,儒学成为正统学说。魏晋时期,玄学盛行,但仍以孔子为最大的圣人,说明玄学仍属儒道之融合。南北朝时代,儒学仍占主导地位。在宋代,张载、二程建立了关洛之学。他们对于先秦儒学义理的领悟较汉唐诸儒前进了一步。关洛之学传至南宋,号为“理学”。经历南宋、元代到明初,朱(熹)学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正统学说。明代中期,朱学受朝廷尊崇,王(守仁)学在民间流行。明清之际,儒学又有重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观 主导地位 中国儒学 儒家学派 明清之际 中国学术思想史 孔子研究 先秦儒学 近代学术 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的一种治学方法——以《王船山思想体系》为例
8
作者 蔡尚思 《文史哲》 1983年第6期40-44,共5页
我读王船山的著作,是从一九二六年在北京求学时开始的。当时病在以间接读书去代替直接读书,崇拜“权威学者”如谭嗣同、梁启超、章太炎等的评价王船山,而不免上了一些当。稍后,对王船山的《四书训义》等大部头著作,仍然望而生畏。直到... 我读王船山的著作,是从一九二六年在北京求学时开始的。当时病在以间接读书去代替直接读书,崇拜“权威学者”如谭嗣同、梁启超、章太炎等的评价王船山,而不免上了一些当。稍后,对王船山的《四书训义》等大部头著作,仍然望而生畏。直到一九八一年,对王船山的遗书,虽然断断续续地读,总无法抽出一个较长的时间把它一次读完。因此,凡要求撰写有关王船山论文的,我都不敢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思想体系 治学方法 梁启超 章太炎 中国学术思想史 方法论 四书 学术 船山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到传统学术源头看看
9
作者 肖民 《社会观察》 2003年第3期45-45,共1页
这两本书似乎毫不相关——《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力图展示的是中国传统学术的思想路径及其流变,而《现代化、全球化与中国道路》论述的是当下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如何定位发展的问题,展示的是当代学者在学以致用方面的学术路径。但在我... 这两本书似乎毫不相关——《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力图展示的是中国传统学术的思想路径及其流变,而《现代化、全球化与中国道路》论述的是当下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如何定位发展的问题,展示的是当代学者在学以致用方面的学术路径。但在我看来,这两书之间具有特定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 曹聚仁 《现代化、全球化与中国道路》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宗羲学术思想的独特地位——《黄宗羲诗文选》题辞
10
作者 蔡尚思 《历史教学问题》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5-5,共1页
在黄宗羲逝世的二百九十周年时,浙江特为他举行首届学术讨论会,并着手编纂他的《文选》,这是很有必要的。我早就想写关于黄宗羲的论文,未暇动笔,现在承嘱先提出纲目作为题词: 黄宗羲在政治思想上,独敢公开反对中国古来的君主专制制度,... 在黄宗羲逝世的二百九十周年时,浙江特为他举行首届学术讨论会,并着手编纂他的《文选》,这是很有必要的。我早就想写关于黄宗羲的论文,未暇动笔,现在承嘱先提出纲目作为题词: 黄宗羲在政治思想上,独敢公开反对中国古来的君主专制制度,这和以前的虚无主义者是大不相同的。他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前进的思想家,首先反对传统的“工商为末”而提出工商“皆本”,为同时其他思想家所不及。他最先编著中国学术思想史,如“宋元”和“明儒”两大《学案》,为后人所根据和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宗羲 独特地位 学术讨论会 中国学术思想史 君主专制制度 中国资本主义 政治思想 思想 虚无主义 萌芽时期
原文传递
刚毅木讷一学人——记中国思想史学者步近智
11
作者 念鲁 《人物》 2010年第8期54-57,共4页
"现在真正做学问的人少了,你们留下这些学术研究成果,我想,后人会感谢你们的。"2007年1月,67万字的《中国学术思想史稿》问世,引起学界极大关注,评为:"国学研究中的力作"、"科学简明、综合创新的国学读本"... "现在真正做学问的人少了,你们留下这些学术研究成果,我想,后人会感谢你们的。"2007年1月,67万字的《中国学术思想史稿》问世,引起学界极大关注,评为:"国学研究中的力作"、"科学简明、综合创新的国学读本"……《中国学术思想史稿》是经过严格评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学术思想史 中国思想 侯外庐 综合创新 学术研究成果 学人 研究 国学研究 宋明理学 安奇
原文传递
理学渊薮的形成:宋代江西理学的昌明
12
作者 李江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1-135,共5页
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有宋一代,以学派林立、学术多元、思想自由、成果丰硕而堪称造极。便利的交通条件,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学习风气,使宋代江西成为天下学者交流思想、切磋学术、聚徒讲学的理想场所。前有欧阳修、李觏与"三先生... 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有宋一代,以学派林立、学术多元、思想自由、成果丰硕而堪称造极。便利的交通条件,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学习风气,使宋代江西成为天下学者交流思想、切磋学术、聚徒讲学的理想场所。前有欧阳修、李觏与"三先生"共启理学先声,继有周敦颐莅赣为理学开山奠基,至朱熹、陆九渊等一代理学宗师崛起,理学终于在江西系统集成、发扬光大。江西也因理学家活动时间早、学派多、人数众、地位高、贡献大、影响远而成为宋代理学渊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江西 理学 中国学术思想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刊之书仍须细审——审稿、读书一得
13
作者 胡渐逵 《编辑之友》 1988年第6期47-49,共3页
一个编辑,究竟应该如何处理重刊之书,转载之文?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为此,我想结合我在审稿和读书中的体会,谈谈对这个问题的一点看法。最近,我社决定重刊《中国的婚俗》一书。这本书于1981年由台湾经世书局初版后,读者甚众... 一个编辑,究竟应该如何处理重刊之书,转载之文?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为此,我想结合我在审稿和读书中的体会,谈谈对这个问题的一点看法。最近,我社决定重刊《中国的婚俗》一书。这本书于1981年由台湾经世书局初版后,读者甚众,颇受注重,旋即销售一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俗 审稿 差错 转载 读者 责任编辑 中国学术思想史 读书 文字讹误 纠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舍弃”与“拥抱”
14
作者 梅墨生 《书画世界》 2005年第5期87-88,共2页
在我这196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看来,上世纪不同历史时期的一些当时的"焦点"或"热点"问题,似早已不成什么问题了.
关键词 曹先生 国学 随笔 余英时 青年 议论散文 中国学术思想史 书法界 中国民族 中华民族 时期 本来面目 西方化 学人 去蔽 读书人 纸糊 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嵇文甫同志的治学和为人 被引量:2
15
作者 蔡尚思 《文史哲》 1985年第6期30-32,共3页
今年,是嵇文甫同志诞生九十周年。他是我的最好学友之一。他的优点很多,我认为最难能可贵的,是治学、立身两个方面。一、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国学术思想史早在1931年,嵇文甫同志就试应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写成《先秦诸子政... 今年,是嵇文甫同志诞生九十周年。他是我的最好学友之一。他的优点很多,我认为最难能可贵的,是治学、立身两个方面。一、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国学术思想史早在1931年,嵇文甫同志就试应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写成《先秦诸子政治思想述要》一书,以致为钱玄同等疑古派和国民党反动派所反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嵇文甫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政治思想 治学 中国学术思想史 三十年代 钱玄同 先秦诸子 国民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国维与王夫之文艺观比较 被引量:2
16
作者 耿明奇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3期54-58,共5页
同样都处于时代的激烈交替中,在思想与学术上又都有明显的建树,王夫之与王国维这两个人物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地位向来为人重视。当我们置身于文学观念激烈变化中时,对这两位先师的文学思想再作反思,对我们前行时更好地确定自身的位置... 同样都处于时代的激烈交替中,在思想与学术上又都有明显的建树,王夫之与王国维这两个人物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地位向来为人重视。当我们置身于文学观念激烈变化中时,对这两位先师的文学思想再作反思,对我们前行时更好地确定自身的位置和前行的方向,亦会有所启迪。我们的对象是矛盾性的意识实体,将其中的各种矛盾拼在一起强凑统一是思想上的懒惰者,而更大的困难则是从习惯已久的思维定势中跳出来。因此,既分别把握这两位先哲各自成系统的思想,还其本相,又在互相的参照比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文艺观 文学观念 文学思想 审美理论 中国学术思想史 矛盾性 美学思想 中国文学 宋明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穆清代理学观述论
17
作者 姜虹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26,共7页
钱穆先生将清代理学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认为清代理学无标志性人物,也无清晰脉络可寻,但并非"竭而无余华"。他提出"每转益进"说,指出清代理学承袭晚明儒学而来,在乾嘉时期经戴震、章学诚等人发扬光大。钱穆治清代... 钱穆先生将清代理学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认为清代理学无标志性人物,也无清晰脉络可寻,但并非"竭而无余华"。他提出"每转益进"说,指出清代理学承袭晚明儒学而来,在乾嘉时期经戴震、章学诚等人发扬光大。钱穆治清代理学的特别之处在于认为考据学是理学的一个环节,高扬理学而贬低考据学,甚至将清学史写成理学史。钱穆看重学人的立身处世之操守,在民族危机深重之时,以理学济世,弘扬民族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穆 清代理学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启超新民学说及其政治影响
18
作者 夏宇 《华夏文化》 2010年第2期55-56,共2页
粱启超对中国近现代的知识分子影响巨大。曹聚仁在《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中说:“过去半个世纪的知识分子,都受了他的影响。”梁启超的新民学说,提出了振兴中华民族的长远历史任务,对新民主主义中的政治人物和整个革命进程都产生了... 粱启超对中国近现代的知识分子影响巨大。曹聚仁在《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中说:“过去半个世纪的知识分子,都受了他的影响。”梁启超的新民学说,提出了振兴中华民族的长远历史任务,对新民主主义中的政治人物和整个革命进程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政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影响 新民学说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 知识分子 中国近现代 新民主主义 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学派的文化观简说
19
作者 陆妙春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51-52,61,共3页
在中国历史上,扬州是东南地区最繁华的都会,尤其是隋唐以降,扬州为文人荟萃之地,流派纷起,清代的扬州学派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梁启超曾盛赞扬学颇有类于西方近代的文艺复兴。曹聚仁先生对扬州也极为推重。他在晚年写的《中国学术思... 在中国历史上,扬州是东南地区最繁华的都会,尤其是隋唐以降,扬州为文人荟萃之地,流派纷起,清代的扬州学派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梁启超曾盛赞扬学颇有类于西方近代的文艺复兴。曹聚仁先生对扬州也极为推重。他在晚年写的《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一书中论及扬州学派时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学派 扬州学人 东南地区 中国学术思想史 中国 简说 焦循 隋唐 文化观 学术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评二题
20
作者 吴道弘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73-176,共4页
(一) 书评是评论图书的一种独立的文体,但在其他文体中,往往也包含有评论图书的内容。鲁迅在给一位青年开列的读书单中有《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并认为这本书的价值是“现有的较好的书籍之批评。”
关键词 四库全书 图书评论 文体 鲁迅 中国学术思想史 思想随笔 人物论 评书 台湾 曹聚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