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人文交流对越南青年对华认知的作用与影响——基于越南大学生对中国好感度问卷调查的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刘稚
王煜景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20年第5期132-153,158,共23页
越南是与中国有着传统友谊的重要邻邦,但近年中越关系因历史文化因素、现实利益问题以及美国对南海问题的介入加深等因素受到挑战,越南民众对华认知趋于消极。而人文交流是夯实对外关系社会民意基础的重要途径,中越人文交流在双边交往...
越南是与中国有着传统友谊的重要邻邦,但近年中越关系因历史文化因素、现实利益问题以及美国对南海问题的介入加深等因素受到挑战,越南民众对华认知趋于消极。而人文交流是夯实对外关系社会民意基础的重要途径,中越人文交流在双边交往和民心相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增进与越南尤其是越南青年的人文交流,有助于促成“合作、友好、共赢”的认知图式和共识。本文以越南大学生为对象,对密切参与中越人文交流的越南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就到访中国的意愿、对中国文化的喜爱程度、中国留学生活便利度和留学中国对就业的正向影响程度,以及对中国游客的好感度等构成好感度的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建模统计分析,综合评价中越人文交流活动对越南大学生提升对中国好感度的作用与影响,进而说明通过双方高层领导人的倡导、官方推动、各层级行为体参与,乃至校园等多种交流途径和场域,中越人文交流能够在社会、文化层面促进越南民众对中国的正向认知,提升对中国的好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交流
越南青年
对华认知
中国好感度
中越关系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文交流对越南青年对华认知的作用与影响——基于越南大学生对中国好感度问卷调查的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刘稚
王煜景
机构
云南大学中国周边外交研究中心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
昆明理工大学国际学院
出处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20年第5期132-153,158,共23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视野下的跨界民族及边疆治理国际经验比较研究”(15ZDB112)。
文摘
越南是与中国有着传统友谊的重要邻邦,但近年中越关系因历史文化因素、现实利益问题以及美国对南海问题的介入加深等因素受到挑战,越南民众对华认知趋于消极。而人文交流是夯实对外关系社会民意基础的重要途径,中越人文交流在双边交往和民心相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增进与越南尤其是越南青年的人文交流,有助于促成“合作、友好、共赢”的认知图式和共识。本文以越南大学生为对象,对密切参与中越人文交流的越南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就到访中国的意愿、对中国文化的喜爱程度、中国留学生活便利度和留学中国对就业的正向影响程度,以及对中国游客的好感度等构成好感度的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建模统计分析,综合评价中越人文交流活动对越南大学生提升对中国好感度的作用与影响,进而说明通过双方高层领导人的倡导、官方推动、各层级行为体参与,乃至校园等多种交流途径和场域,中越人文交流能够在社会、文化层面促进越南民众对中国的正向认知,提升对中国的好感度。
关键词
人文交流
越南青年
对华认知
中国好感度
中越关系
一带一路
Keywords
People-to-People Exchanges
Vietnamese Youth
Perception of China
Favourable View of China
Influencing Factors
分类号
D822.233.3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人文交流对越南青年对华认知的作用与影响——基于越南大学生对中国好感度问卷调查的分析
刘稚
王煜景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