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两汉析舞”到“甲骨寻舞”——彭松中国古代舞蹈史研究取向述评
1
作者 于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73,共17页
彭松(1916—2016)是我国著名古代舞蹈史研究家。在新中国首部《中国古代舞蹈史》编著中,彭松执笔“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部。也就是说,在中国古代舞蹈的通史研究中,“两汉舞蹈”是他的研究主场。为此,他在汉赋、乐府诗与汉画像的... 彭松(1916—2016)是我国著名古代舞蹈史研究家。在新中国首部《中国古代舞蹈史》编著中,彭松执笔“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部。也就是说,在中国古代舞蹈的通史研究中,“两汉舞蹈”是他的研究主场。为此,他在汉赋、乐府诗与汉画像的融通研究中取得了骄人的成就。接着,他借“敦煌舞”之题拓展出“隋唐舞蹈”研究的新想象——不仅揭示出《西凉伎》与“敦煌舞”的文脉关联,而且从日本“唐舞图”和朝鲜“李朝宴乐”探寻唐、宋舞蹈在流变中的内质。再接着,他聚焦周代《大武》舞去探讨中国古代史诗性歌舞剧的叙事策略和诗、乐、舞结构。最后,他以“古稀”之龄倾力“甲骨寻舞”,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和有启迪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松 中国古代舞蹈 敦煌舞 《大武》舞 甲骨卜辞舞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舞蹈史”教学改革探析
2
作者 梁宇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17期97-100,共4页
中国古代舞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当前高校“中国古代舞蹈史”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创新性、难以满足学生需求等。因此,对中国古代舞蹈史教学改革探析是当下亟待解决的... 中国古代舞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当前高校“中国古代舞蹈史”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创新性、难以满足学生需求等。因此,对中国古代舞蹈史教学改革探析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中国古代舞蹈史当前教学现状,在注重文化内涵、创新多样、学生参与、艺术鉴赏和课程融合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教学改革实施策略,以期为“中国古代舞蹈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舞蹈 教学改革 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舞蹈资源的开发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海涛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115-118,共4页
中国古代舞蹈是丰厚和多元的,其资源更是可开发和利用的。在倡导人文关怀与民族多样性的今天,中国的民族舞蹈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对中国古代舞蹈的开发与传承成为新时期舞蹈发展的主题,尘封几千年的舞蹈遗存将可能飞动于眼前。在先“知... 中国古代舞蹈是丰厚和多元的,其资源更是可开发和利用的。在倡导人文关怀与民族多样性的今天,中国的民族舞蹈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对中国古代舞蹈的开发与传承成为新时期舞蹈发展的主题,尘封几千年的舞蹈遗存将可能飞动于眼前。在先“知”而后“变”的前提下对待历史遗存,本文正是以激活为动机,以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挖掘、整理中国的古代舞蹈资源,并利用其规律传承其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舞蹈资源 开发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舞蹈的线性审美特征解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龙海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2-117,共6页
中国古代舞蹈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之一,与中国古代其他艺术一样,都属于"线的艺术"。中国古代舞蹈腾蛟起凤般的动作,拧、曲、圆、倾的造型与细腰构成的舞姿,以修袖、长裾为特征的服饰,以及通于音乐和书法的节奏等方面都... 中国古代舞蹈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之一,与中国古代其他艺术一样,都属于"线的艺术"。中国古代舞蹈腾蛟起凤般的动作,拧、曲、圆、倾的造型与细腰构成的舞姿,以修袖、长裾为特征的服饰,以及通于音乐和书法的节奏等方面都表现出线性意识和线性特性,其具有四个方面的审美特性,即流美、阴柔、飘逸、韵律。中国古代舞蹈线性特征的形成既与龙凤崇拜有关,又与中国古代的文化类型、民族心理、儒家哲学、男尊女卑的意识以及舞蹈的功用等有着不解之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舞蹈 线 流美 阴柔 飘逸 韵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国体育教育家王健吾的中国古代舞蹈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桂强 《文化艺术研究》 2013年第1期54-62,共9页
民国体育教育家王健吾于20世纪30年代在《体育周报》《体育季刊》等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研究中国古代舞蹈的文章。这些由编写中国体育史所引发的中国舞蹈研究,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国古代舞蹈与民族体育文化传统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思考近... 民国体育教育家王健吾于20世纪30年代在《体育周报》《体育季刊》等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研究中国古代舞蹈的文章。这些由编写中国体育史所引发的中国舞蹈研究,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国古代舞蹈与民族体育文化传统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思考近代"体育"观念的引入对中国古代舞蹈研究的深刻影响均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同时,王健吾在中国古代舞蹈的研究中也流露出较为明显的"抑西扬中"和某些"厚古薄今"的倾向,对部分舶来舞蹈形式和近代中国新兴舞蹈艺术的评价失之偏激,有欠公允。通过对王健吾从体育视角展开的中国古代舞蹈研究中成功经验的总结和历史性不足的反思,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对中国舞蹈发展过程中传承与发展关系的理解和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体育教育家 王健吾 中国古代舞蹈研究 体育与舞蹈 传承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舞蹈艺术与音乐创作浅谈
6
作者 黄姮 张海涛 《音乐时空》 2013年第9X期155-155,共1页
舞蹈和音乐是两个各具特色的艺术门类。"歌主声,舞主形"这句话就充分说明了音乐注重声音表现,舞蹈注重动作表现的艺术特性。虽然表现功能各具特色,但常是结合在一起,互为补充,互为促进。本文就中国古代舞蹈艺术与音乐创作进... 舞蹈和音乐是两个各具特色的艺术门类。"歌主声,舞主形"这句话就充分说明了音乐注重声音表现,舞蹈注重动作表现的艺术特性。虽然表现功能各具特色,但常是结合在一起,互为补充,互为促进。本文就中国古代舞蹈艺术与音乐创作进行了初步的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舞蹈艺术 音乐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舞蹈之“气”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仁伟 《新疆艺术(汉文)》 2023年第2期116-122,共7页
“气”是中国古代舞蹈艺术的文化内核之一,也是舞蹈艺术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中国古人看来,气是万物产生、存在的根本:万物因气而生,靠气而存,气止而亡。“舞蹈之气”既指呼吸之气,也涉及文化意义。在生命之“气”的基础上所生成的“韵... “气”是中国古代舞蹈艺术的文化内核之一,也是舞蹈艺术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中国古人看来,气是万物产生、存在的根本:万物因气而生,靠气而存,气止而亡。“舞蹈之气”既指呼吸之气,也涉及文化意义。在生命之“气”的基础上所生成的“韵”糅合了舞蹈之“形”“情”“意”,共同建构了完整的“舞蹈之气”,并由此形成中国古代舞蹈艺术中“圆”的形象,它是古人在“和”的涵养下所形成的一种“气”的凝聚。“气”的文化内涵深刻地影响着古代舞蹈艺术的发展,形成了古代舞蹈艺术独有的审美格局。研究“舞蹈之气”,有助于拓展当代舞蹈艺术的历史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舞蹈 审美格局 艺术的发展 当代舞蹈 舞蹈艺术 文化内核 历史底蕴 存在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舞蹈美——以汉代舞蹈为例
8
作者 张弛 《文化产业》 2023年第12期54-56,共3页
中国是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大国,悠久的历史沉淀了厚重的文化。现以汉代舞蹈为例,从中国古代舞蹈美与统治阶级思想的相关性、中国古代舞蹈美的群众性和中国古代舞蹈美体现的时代精神三个角度呈现中国古代舞蹈美的发展脉络,浅析中国古代... 中国是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大国,悠久的历史沉淀了厚重的文化。现以汉代舞蹈为例,从中国古代舞蹈美与统治阶级思想的相关性、中国古代舞蹈美的群众性和中国古代舞蹈美体现的时代精神三个角度呈现中国古代舞蹈美的发展脉络,浅析中国古代舞蹈美,将汉代舞蹈所体现出的“泱泱汉风”与当代汉唐古典舞学派的代表作品相结合,希望对研究中国古典舞以及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当下的舞蹈创作有所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舞蹈 汉代舞蹈 中国古典舞 汉唐古典舞 舞蹈创作 汉风 时代精神 发展脉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舞”观舞--从“舞”字的演变看中国古代舞蹈 被引量:1
9
作者 席淑琳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第11期123-124,共2页
"舞"字作为我国文字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集中反映了人们的心理活动,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生存能力,是人的身体语言的异化。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文化的进步和不同朝代的更迭,其形体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本文... "舞"字作为我国文字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集中反映了人们的心理活动,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生存能力,是人的身体语言的异化。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文化的进步和不同朝代的更迭,其形体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本文旨在通过对"舞"字形体的发展变化进行研究,从而窥探我国古代舞蹈在不同时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 中国古代舞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以言志 舞以明诗——《中国古代舞蹈诗选注》序
10
作者 羊敬德 《怀化学院学报》 1987年第3期35-38,共4页
在艺术发展的最初阶段,舞蹈就和诗歌、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乐记·乐象篇》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这说明诗是用以表达内容,歌是用以唱出声音,舞是用以显示姿态的。三者都出自内心... 在艺术发展的最初阶段,舞蹈就和诗歌、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乐记·乐象篇》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这说明诗是用以表达内容,歌是用以唱出声音,舞是用以显示姿态的。三者都出自内心,然后乐器随之进行表演。其间的关系,确是难分难解。而《乐记》的《乐本篇》,更认为音乐是诗歌、舞蹈结合在一起的称谓,它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以言志 明诗 选注 中国古代舞蹈 感物 听觉形象 《乐记》 剑器行 乐记 铜雀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字对中国古代舞蹈史研究的意义
11
作者 李昉 《内蒙古艺术》 2020年第3期33-38,共6页
中国文字与中国古代舞蹈逻辑关联紧密。对中国古代舞蹈史的研究是具有重大意义和实用价值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中国古代舞蹈史研究的先决条件。对中国古代舞蹈史的研究以中国文字为证,运用训诂学的原理,杂以他法,可辨伪、溯源、求本... 中国文字与中国古代舞蹈逻辑关联紧密。对中国古代舞蹈史的研究是具有重大意义和实用价值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中国古代舞蹈史研究的先决条件。对中国古代舞蹈史的研究以中国文字为证,运用训诂学的原理,杂以他法,可辨伪、溯源、求本,开辟了一个在没有具体直接史料情况下的研究路径,对中国古代舞蹈史的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字 中国古代舞蹈 造字 逻辑 关联 训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舞蹈服饰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皇甫菊含 《中华艺术论丛》 2008年第1期440-460,共21页
舞蹈服饰是指舞蹈时用的服装和饰件,是服饰中的一个特殊分支。从本质上讲,舞蹈者只要穿上舞服,就具备了最直观的造型意义。舞蹈服饰结合舞者人体动作姿态,来渲染舞蹈氛围,反映舞蹈主题,塑造人物形象,以至发掘人体的一切造型美和情态美。
关键词 中国古代舞蹈 舞蹈 舞蹈 民族民间舞蹈 动作姿态 文化特征 服饰色彩 伎乐天 民族舞蹈 西凉乐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舞蹈艺术发展的“静”与“动”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培培 《大舞台》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9-89,214,共2页
由中国古代舞蹈的历史,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舞蹈适宜地再现了一个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地域文化背景等,是时代的缩影。将这个时代的文化背景、民族风情等静止的刻画下来,这就是中国古代舞蹈发展的"静"。舞蹈不是一成不变,它... 由中国古代舞蹈的历史,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舞蹈适宜地再现了一个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地域文化背景等,是时代的缩影。将这个时代的文化背景、民族风情等静止的刻画下来,这就是中国古代舞蹈发展的"静"。舞蹈不是一成不变,它随着历史的车轮在某一个时间地点转变成了另一个时代的缩影,这就是中国古代舞蹈的"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舞蹈 发展
原文传递
浅谈中国古代乐舞的起源与流变
14
作者 席淑琳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12期70-73,共4页
舞蹈是人类最早产生的艺术种类之一,可以说有了人便有了舞蹈。但在漫长的中华文明史中,舞蹈最初的出现是与诗歌、音乐一起,伴随着人类生产生活的发生发展演进,这便是最早产生的乐舞。一、诗、歌、舞一体的乐舞(一)原始乐舞之由来据史料... 舞蹈是人类最早产生的艺术种类之一,可以说有了人便有了舞蹈。但在漫长的中华文明史中,舞蹈最初的出现是与诗歌、音乐一起,伴随着人类生产生活的发生发展演进,这便是最早产生的乐舞。一、诗、歌、舞一体的乐舞(一)原始乐舞之由来据史料记载,原始时期的舞蹈艺术大多是载歌载舞的形式。不论是中国少数民族现存的关于舞蹈自天上仙界而来的传说,还是关于中国古老的神——盘古、伏羲、女娲、神农氏等乐舞的由来,又或者是远古部落首领的纪功乐舞,都证明了中国古代舞蹈必然是与诗歌、音乐相结合,一起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发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舞蹈 原始乐舞 中华文明史 舞蹈艺术 部落首领 发展演进 人类社会发展 史料记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中国古代舞蹈的源头及对后世继承和发展的影响
15
作者 苏忠 《明日风尚》 2017年第23期392-393,共2页
中国古代舞蹈自远古以来就已有其雏形了。只不过由于后世舞蹈的飞速发展,容易让我们淡忘其本身价值。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对从事舞蹈教育的我来说,更应该重拾历史,还原历史本来面目,弄清中国舞蹈史中历史的继承与脉络发... 中国古代舞蹈自远古以来就已有其雏形了。只不过由于后世舞蹈的飞速发展,容易让我们淡忘其本身价值。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对从事舞蹈教育的我来说,更应该重拾历史,还原历史本来面目,弄清中国舞蹈史中历史的继承与脉络发展。所以,我通过对远古至先秦时期中国古代舞蹈中具有奠基性传统的挖掘,将其在以下的篇幅中做了一个粗略的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舞蹈 源头 发展 影响
原文传递
舞以尽意 羽衣蹁跹 中国古代舞蹈典籍举要
16
《中国民族》 2023年第8期87-87,共1页
《舞赋》《舞赋》是我国古代舞蹈美学的重要文献。汉代文学家傅毅作。此赋是一篇对汉代宫廷夜宴歌舞的真实记叙,主要描述丰富多彩的舞姿,表现华屋、绣帐之装饰,金酹、玉觞之奢华,宾客、主人之沉迷。全赋铺陈有序,篇旨突出;其辞清丽、流... 《舞赋》《舞赋》是我国古代舞蹈美学的重要文献。汉代文学家傅毅作。此赋是一篇对汉代宫廷夜宴歌舞的真实记叙,主要描述丰富多彩的舞姿,表现华屋、绣帐之装饰,金酹、玉觞之奢华,宾客、主人之沉迷。全赋铺陈有序,篇旨突出;其辞清丽、流畅,富有韵律。特别是对歌舞表演的传神描绘,为后人了解中国古代精湛的歌舞艺术留下了不可多得的文字史料,其序言假托宋玉之口谈其对舞蹈的看法,也使此赋成为中国传世最早的舞蹈表演艺术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赋》 歌舞表演 歌舞艺术 文字史料 宋玉 中国古代舞蹈 沉迷 舞蹈美学
原文传递
高校舞蹈教育现状与发展展望——评《高校舞蹈艺术教育教学研究》
17
作者 郑淇尹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6期I0019-I0019,共1页
在当今社会,舞蹈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舞蹈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逐渐提升,但其发展却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与困境。《高校舞蹈艺术教育教学研究》一书通过全面剖析高校舞蹈教育的教学模式、师资力量、教学资源以及... 在当今社会,舞蹈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舞蹈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逐渐提升,但其发展却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与困境。《高校舞蹈艺术教育教学研究》一书通过全面剖析高校舞蹈教育的教学模式、师资力量、教学资源以及学生参与度等多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当前高校舞蹈教育的现状,提出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在探讨高校舞蹈教育现状之前,该书首先对舞蹈的概念、起源、特征、分类,以及舞蹈艺术的结构、语言和相关的音乐美术元素进行了全面介绍,接着,将视线转向了中国舞蹈艺术的发展历程。通过对中国古代舞蹈的追溯、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以及现代舞蹈的探索与实践,全面呈现了中国舞蹈的深厚底蕴和无限魅力。这一章节不仅展示了中国舞蹈的丰富多彩,也为理解高校舞蹈教育的文化背景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体系 学生参与度 教学资源 现代舞蹈 美术元素 舞蹈教育 教学研究 中国古代舞蹈
原文传递
以中国两周时期为中心的“舞势”考论
18
作者 张玉玲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4年第5期141-151,共11页
“舞势”系舞人运动过程中所呈现的“最富于孕育性的”身体态势,它是身体内部的力与能量积蓄、爆发的具体体现,也是舞蹈气韵生动与特定风格形成的关键因素,其间蕴含着艺理、人伦与哲思。中国两周时期的舞人已开始运用“俯仰”“拧转”... “舞势”系舞人运动过程中所呈现的“最富于孕育性的”身体态势,它是身体内部的力与能量积蓄、爆发的具体体现,也是舞蹈气韵生动与特定风格形成的关键因素,其间蕴含着艺理、人伦与哲思。中国两周时期的舞人已开始运用“俯仰”“拧转”“奔走”这三大“舞势”来建构舞蹈身体语言,不仅对门、桌、轮平面的三维空间构成有了新的认识,而且于身体运动中融入“礼”文化的观照,更将“舞势”的探索引向“神居何所”存在哲学的思考——在“俯仰”中通过仰观俯察的流观方式观照空间的高远,在“拧转”中通过周而复始的道法运动观照空间的宽博,在“奔走”中通过流动不居的万象之态观照空间的纵深。以中国两周时期为中心的“舞势”,既注重找寻身体运动开发与舞蹈技术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注重探求礼制规约与自由浪漫的双重人文关怀,还注重维系客观物质世界与主观精神世界的辩证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舞蹈 两周时期 舞势 俯仰 拧转 奔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艺术精神与当代表达—评舞剧《杜甫》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海涛 《中国文艺评论》 2016年第9期106-108,共3页
艺术共通之美的动态体现'中国古典舞'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是现代人对于中国古代舞蹈继承与创造的新含义。当今舞台上的中国古典舞形象和表达形式都是历史上的'中国古代舞蹈',因其在舞蹈史的演进中具有高度的典范性和超越... 艺术共通之美的动态体现'中国古典舞'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是现代人对于中国古代舞蹈继承与创造的新含义。当今舞台上的中国古典舞形象和表达形式都是历史上的'中国古代舞蹈',因其在舞蹈史的演进中具有高度的典范性和超越时代的价值意义,从而进入主流话语系统,被称为'古典舞蹈'。这些古典舞蹈又因其所共通的生发基础和语境,成为一个时代动态艺术的典范,折射出某些别有意味的舞蹈形态和似曾相识的人物神情、艺术韵律以及运动法则,也就是共通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舞蹈 中国古典舞 古典舞蹈 中国艺术精神 动态艺术 专有名词 主流话语 典范性 铜雀伎 现代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当代中国乐舞的多元化发展——评《影响世界的中国乐舞》
20
作者 黄忠源 张丹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I0011-I0011,共1页
中国乐舞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20世纪初期,受到新文化运动思潮的影响以及西方思想文化的不断渗入,我国学界对中国舞蹈史进行了多层次的研究。其中,《宋元戏曲史》《唐宋大曲考》《中国音乐史》等著作对中国古乐舞展开了分析和研究,直到2... 中国乐舞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20世纪初期,受到新文化运动思潮的影响以及西方思想文化的不断渗入,我国学界对中国舞蹈史进行了多层次的研究。其中,《宋元戏曲史》《唐宋大曲考》《中国音乐史》等著作对中国古乐舞展开了分析和研究,直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古代舞蹈史》的正式问世,拉开了中国舞史研究的大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戏曲史》 西方思想文化 中国古代舞蹈 中国舞蹈 唐宋大曲考 多元化发展 乐舞 新文化运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