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2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业政策是否提升了制造业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基于《中国制造2025》的准自然实验
1
作者 李健 孟纹羽 公雪 《经济与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0-160,共11页
提高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安全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基于2015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作为产业政策的准自然实验,以2002-2020年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产业政策对产业链自主可控能... 提高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安全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基于2015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作为产业政策的准自然实验,以2002-2020年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产业政策对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制造2025》的颁布实施能够有效提升制造业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这一结论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中国制造2025》会通过创新效应、竞争效应以及资源效应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异质性检验发现,《中国制造2025》对资本技术型、国外供给依赖度较高和盈利能力较强的产业链的政策效应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 产业链 创新效应 竞争效应 资源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风险与股权融资——基于“中国制造2025”产业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2
作者 邓尚沅 杨冀轩 徐佳君 《金融经济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93,共18页
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揭示创新风险对企业股权融资需求的内在机理及其影响因素。以2015年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产业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实证分析创新风险对地区股权融资活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政策重点支持产业内,高创新风险地区的... 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揭示创新风险对企业股权融资需求的内在机理及其影响因素。以2015年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产业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实证分析创新风险对地区股权融资活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政策重点支持产业内,高创新风险地区的股权融资活动显著增加,且该效应在不同规模的企业中均有体现,在信用环境较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高、通讯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城市中尤为突出。机制分析显示,股权融资活动增加源于产业政策有效激发了技术前沿地区企业投身于高风险的创新活动,从而刺激了企业对股权融资需求的增长。建议地区股权融资的发展策略应当基于实体经济面临的创新风险,关注不同规模企业的融资需求,同时重视提升地区信用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完善通讯基础设施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融资 创新风险 中国制造2025 技术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电气工程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3
作者 张继阳 李沣霖 杨捷 《科技与创新》 2025年第3期175-178,共4页
“中国制造2025”对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高等教育如何培养出能够适应新形势下的双创型人才,是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在科技和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为了更好地培养出符合中国国情、能够适应“... “中国制造2025”对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高等教育如何培养出能够适应新形势下的双创型人才,是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在科技和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为了更好地培养出符合中国国情、能够适应“中国制造2025”的双创型人才,高校必须要调整培养模式,适应国家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 电气工程专业 创新创业能力 协同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对城市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张跃 燕梦珂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61-73,共13页
碳排放效率综合考量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对碳排放效率产生深刻影响。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28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作为一项准自然实... 碳排放效率综合考量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对碳排放效率产生深刻影响。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28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应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检验示范城市建设对城市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对城市碳排放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经过多项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中国制造2025”政策主要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三条路径助力碳排放效率提升。(3)异质性分析表明,东中部城市、城市群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的政策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 碳排放效率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体系建构探赜——基于“中国制造2025”背景 被引量:1
5
作者 郭金龙 《船舶职业教育》 2024年第3期77-80,共4页
“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对职业岗位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以及职业院校学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职业院校应明确“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劳动教育的意蕴,探究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体系建构路径,将人才培... “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对职业岗位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以及职业院校学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职业院校应明确“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劳动教育的意蕴,探究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体系建构路径,将人才培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不断提升劳动素养和能力,以适应当今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及制造强国建设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 职业院校 劳动教育 体系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电器可靠性技术教学案例设计
6
作者 王海涛 王景芹 赵靖英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4年第6期61-64,共4页
“中国制造2025”为中国制造业未来10年设计顶层规划和路线图,其基本方针:质量为先、人才为本。低压电器是电力系统的核心基础零部件,低压电器产品的质量对电力系统的发展、安全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低压电器可靠性方面的人才... “中国制造2025”为中国制造业未来10年设计顶层规划和路线图,其基本方针:质量为先、人才为本。低压电器是电力系统的核心基础零部件,低压电器产品的质量对电力系统的发展、安全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低压电器可靠性方面的人才迫在眉睫。电器可靠性技术是电机与电器学科大三的核心专业课程,其作用和意义凸显。以可靠性抽样检查模块为例,介绍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案例设计内容及实施过程。引导学生体会、理解“中国制造2025”的基本方针——质量为先、人才为本。旨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工匠精神和责任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 电器可靠性技术 案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产业政策能否促进企业生产率增长——基于《中国制造2025》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2
7
作者 戴魁早 陈阿丽 杨新宇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63,共21页
本文在政府与市场关系分析框架下,理论分析制造强国战略这一功能性产业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并以《中国制造2025》为准自然实验,结合201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对理论预期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制造强... 本文在政府与市场关系分析框架下,理论分析制造强国战略这一功能性产业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并以《中国制造2025》为准自然实验,结合201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对理论预期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制造强国战略这一功能性产业政策显著地促进了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这一结论在安慰剂检验、PSM-DID、工具变量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制造强国战略的这种影响是通过协同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等技术创新机制,以及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等人才支撑机制实现的。政府治理效能提升显著增强了制造强国战略的实施效果,而且这种影响对于政府效率和营商环境排名前50的城市更显著。政府治理效能提升强化了制造强国战略的协同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专业技术人才支撑和经营管理人才支撑等机制,但未明显改善创新溢出机制和技能人才支撑机制。此外,异质性分析表明,制造强国战略对试点地区、配套政策完善地区、融资约束程度较低、智能化水平较高、技术差距较大行业的企业生产率提升效果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验证了制造强国战略在制造业生产率增长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功能性产业政策实施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政策 中国制造2025 政府治理效能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2025”对高职教育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斌 申志敏 刘聪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8-60,64,共4页
人才建设是产业创新驱动的基础,“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的提出对高职教育发展而言不仅是挑战,还是新的发展机遇,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从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分析了“中国制造2025”对高职教育的影响,并提出高职教育... 人才建设是产业创新驱动的基础,“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的提出对高职教育发展而言不仅是挑战,还是新的发展机遇,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从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分析了“中国制造2025”对高职教育的影响,并提出高职教育应充分发挥人才培育的主导力量,在教育理念、方式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需做出相应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资源分配 中国制造2025 创新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国制造2025大背景下,深度学习机械手轨迹规划及系统实现
9
作者 梁多玲 《大众标准化》 2024年第1期100-102,共3页
在中国制造2025大背景下,为了深入学习、研究机械手轨迹规划及系统的实现,文章在探讨机械手轨迹规划方法的基础上,对深度学习下机械手轨迹规划及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 深度学习 机械手 轨迹规划及系统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10
作者 孙守思 《新潮电子》 2024年第11期79-81,共3页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制造2025”作为我国迈向制造强国的重大战略,离不开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任,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制造业向着智能化的方向转型升级,这...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制造2025”作为我国迈向制造强国的重大战略,离不开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任,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制造业向着智能化的方向转型升级,这就对高职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3个抓手:优化课程体系、培养创新精神和开展创新实践,从而为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 创新型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2025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被引量:160
11
作者 于志晶 刘海 +3 位作者 岳金凤 李玉静 程宇 张祺午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0-24,共15页
职业教育是为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培养输送技术技能人才的主渠道。对中国制造2025,职业教育要做出快速有力的反应,一是培养规模要有大幅度提升,二是培养重心要向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转移,三是培养专业要向重点领域拓展,四是培养体系要更加融... 职业教育是为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培养输送技术技能人才的主渠道。对中国制造2025,职业教育要做出快速有力的反应,一是培养规模要有大幅度提升,二是培养重心要向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转移,三是培养专业要向重点领域拓展,四是培养体系要更加融通开放。要以现代学徒制推广工程、绿色技能开发开发工程、制造业工人技能提升工程、产教创新联盟建设工程、职业教育信息化提升工程等为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 中国制造2025 职业教育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工程实训体系构建与实践--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双链实训体系"的探索 被引量:21
12
作者 戴青云 邓文新 +1 位作者 刘庆 张进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4-68,共5页
本文针对中国制造2025急需构建的多层次人才体系,特别是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迫切需求,开展工程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技术、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实训模式的综合改革,进行跨学科、跨行业、全知识链的系统构建与实践,创新探索实现专业... 本文针对中国制造2025急需构建的多层次人才体系,特别是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迫切需求,开展工程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技术、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实训模式的综合改革,进行跨学科、跨行业、全知识链的系统构建与实践,创新探索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充分对接——人才链对接产业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 人才链 产业链 工程实训体系 重构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2025”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效率评价 被引量:24
13
作者 韩东林 徐晓艳 陈晓芳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13-119,共7页
以2012-2014年"中国制造2025"上市公司相关数据为样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从创新效率分析、规模收益分析、有效性分析、行业分析及投影分析5个角度评价了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效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2025&qu... 以2012-2014年"中国制造2025"上市公司相关数据为样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从创新效率分析、规模收益分析、有效性分析、行业分析及投影分析5个角度评价了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效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2025"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效率整体波动较大且水平偏低;上市公司研发资源配置不合理;不同行业、不同公司之间的创新效率差异较为明显。最后,就提高"中国制造2025"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效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 技术创新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2025》与先进焊接工艺及装备发展 被引量:27
14
作者 陈健 苏金花 张毅梅 《焊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73,共5页
《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重点发展领域,包括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等都与焊接技术发展密切相关,也为先进焊接技术发展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机遇。先... 《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重点发展领域,包括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等都与焊接技术发展密切相关,也为先进焊接技术发展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机遇。先进弧焊、激光焊、电子束焊接、特种摩擦焊,水下焊接等新工艺与设备,数字化、智能化焊接装备及生产线将成为重要的发展和应用方向。先进焊接工艺和设备在重点领域的应用将对提升制造业整体制造水平、推动焊接技术进步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 焊接技术 焊接工艺 焊接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土木工程材料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雄 刘斯凤 杨正宏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8-271,共4页
土木工程材料是一切工程的物质基础,土木工程材料不但种类繁多、性能因材性各异、价格因性能不同相差悬殊,但却在土木工程中用量巨大。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大量的以"土木工程材料"为专业方向的技术人才,以及掌握"土... 土木工程材料是一切工程的物质基础,土木工程材料不但种类繁多、性能因材性各异、价格因性能不同相差悬殊,但却在土木工程中用量巨大。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大量的以"土木工程材料"为专业方向的技术人才,以及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相关知识的房屋建筑、地下、桥梁、测量、管理、机械和其他专业的高水平人才。本文重点探讨了在"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的需求背景下,培养土木工程材料专业人才的模式。针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设置以及团队建设的投入,提出了衔接紧密的"土木工程材料"系列通识课的设置顺序、实践课的进度安排和要求,以及各阶段的考核办法等,以期达到培养精细化制造的精准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 土木工程材料 专门人才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驱动智能制造的机理与路径研究——对中国制造2025的思考 被引量:35
16
作者 李永红 王晟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56-61,共6页
互联网促进了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利用互联网驱动智能制造已成为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手段。运用动力链条模型,从直接驱动力和间接驱动力两方面分析了互联网驱动智能制造的机理,... 互联网促进了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利用互联网驱动智能制造已成为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手段。运用动力链条模型,从直接驱动力和间接驱动力两方面分析了互联网驱动智能制造的机理,分别阐述了互联网通过业务流程、制造技术、企业组织、产业集群等方面对智能化转型的影响,提出互联网驱动智能制造的实施路径,并结合不同行业分析了其相应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 互联网 智能制造 需求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职业教育转型与升级 被引量:50
17
作者 陈诗慧 张连绪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7-113,共7页
"中国制造2025"为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和挑战,要求职业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调整人才培养规格、提升办学层次、扩大高端技能型人才供给规模、构建融通开放的职业教育体系。在此背景下,必须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的转型与... "中国制造2025"为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和挑战,要求职业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调整人才培养规格、提升办学层次、扩大高端技能型人才供给规模、构建融通开放的职业教育体系。在此背景下,必须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的转型与升级,为我国制造业强国战略作支撑。应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升级,以适应"中国制造2025"发展要求;大力实施现代学徒制,弘扬和培育"中国制造2025"所需的工匠精神;以"中国制造2025"为导向,助推职业教育走向开放化;对接"中国制造2025",打造校企合作"升级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 工业4.0 职业教育 教育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新工科构建 被引量:69
18
作者 张安富 刘超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1-23,33,共4页
新工科具有科学的顶层设计、多元的学科背景、联系紧密的相关主体和科学人文的人才培养等意涵。"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新工科构建,需要把握"新工科"与传统工科、其他学科、工科院系以及新工科教育之间的关系,从新... 新工科具有科学的顶层设计、多元的学科背景、联系紧密的相关主体和科学人文的人才培养等意涵。"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新工科构建,需要把握"新工科"与传统工科、其他学科、工科院系以及新工科教育之间的关系,从新工科构建思路、实践探索和人才培养三个层面进行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 新工科建设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管理会计信息化研究 被引量:23
19
作者 许汉友 姜亚琳 张蓓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15,共6页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成功转型,需要科学合理、运作良好的管理架构作支撑,其中就包括日益...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成功转型,需要科学合理、运作良好的管理架构作支撑,其中就包括日益受到理论与实务界关注和重视的管理会计体系。进入"互联网+"时代,在"中国制造2025"这一背景下研究制造业管理会计信息化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在深入分析当前制造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的内涵,提出了制造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策略,以期为制造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相关借鉴及方向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管理会计信息化 中国制造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的最佳结合点 被引量:55
20
作者 刘晓玲 庄西真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2-66,共5页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任何国家任何时代,经济的发展维持都离不开制造业。目前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积极调整对策来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三步走战略,为我国由制造大国跨入制造强国行列...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任何国家任何时代,经济的发展维持都离不开制造业。目前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积极调整对策来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三步走战略,为我国由制造大国跨入制造强国行列,提高产业竞争力,提升综合国力指明了方向。实施"中国制造2025",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支撑,职业教育作为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如何快速有力的对接"中国制造2025",服务中国制造发展,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仍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能人才 中国制造2025 以人为本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