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中国傩舞的发展、表演形态与美学特征 |
朱恒夫
倪金艳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2
|
中国傩戏与日本能剧的比较文学研究视角 |
潘贵民
|
《艺海》
|
2019 |
2
|
|
3
|
中国傩戏的概念、主要剧种及价值 |
朱恒夫
|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
2018 |
3
|
|
4
|
中国傩文化的流布与变异 |
张紫晨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35
|
|
5
|
中国傩面具的凸目造型与太阳神崇拜——从三星堆青铜纵目像看中国傩面具的主要特征与文化内涵 |
曾志巩
|
《民族艺术研究》
|
2018 |
7
|
|
6
|
傩学十年露峥嵘——中国傩戏学研究会成立十周年述论 |
庹修明
|
《民族艺术研究》
|
1998 |
3
|
|
7
|
中国傩文化对日本能面的影响 |
刘德权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8
|
中国傩文化的源与流:从“泛傩论”谈起 |
陈铮鑫
|
《怀化学院学报》
|
2019 |
2
|
|
9
|
中国傩戏学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我校召开 |
李虎
|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0 |
0 |
|
10
|
中国傩蜡文化与日本祭祀艺能 |
余达喜
|
《地方文化研究》
|
2013 |
0 |
|
11
|
“中国傩城”再造“傩戏王国” |
孟锦群
|
《当代贵州》
|
2019 |
0 |
|
12
|
中国傩戏传承与保护多维视角研究 |
潘贵民
|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3
|
中国傩文化述论 |
庹修明
|
《民族艺术》
|
1997 |
9
|
|
14
|
中国傩戏与日本能乐的比较——兼议东方传统戏剧的特征 |
曲六乙
|
《民族艺术》
|
1996 |
6
|
|
15
|
中国傩神简论 |
余大喜
|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
1999 |
5
|
|
16
|
中国傩面文化审美特征略论 |
延保全
|
《民族艺术》
|
1996 |
4
|
|
17
|
中国的傩与日本的能——浅析两者的传承关系及发展轨迹不同之原因 |
袁琛
諏访春雄
|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18
|
旅游产业化背景下贵州省大沙河中国傩城景区发展研究 |
方敏
|
《旅游纵览》
|
2022 |
1
|
|
19
|
中国傩蜡文化与日本祭祀艺能 |
余达喜
|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20
|
勃兴中的中国傩戏学研究——在中国傩戏学国际学术讨论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
薛若邻
|
《民族艺术》
|
199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