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关联及性别差异
1
作者 周涛 李晨阳 +10 位作者 袁晨曦 沈冲 陈恕凤 李建新 曹杰 黄克勇 胡东生 黄建凤 鲁向锋 顾东风 刘芳超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7-163,共7页
目的:探讨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CVAI)与心血管疾病(CVD)发病风险的关联及性别差异。方法:从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研究(China-PAR)项目3个子队列中纳入98464例基线无CVD的研究对象,分别于1998年、2000~2001年和2007~2008... 目的:探讨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CVAI)与心血管疾病(CVD)发病风险的关联及性别差异。方法:从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研究(China-PAR)项目3个子队列中纳入98464例基线无CVD的研究对象,分别于1998年、2000~2001年和2007~2008年开展基线调查,并随访至2015年。采用队列分层的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总人群及不同性别人群中CVAI连续变化(每升高1个标准差)及四分位数分组(Q1组为参照组)对CVD发病风险的影响,并分别计算性别与CVAI对CVD发病风险影响的乘法交互作用,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分析其剂量-反应关系。结果:723508人年随访期间,共发生3605例CVD事件。多因素分析显示,总人群、男性、女性中CVAI每升高1个标准差,CVD发病风险分别增加25%(HR=1.25,95%CI:1.20~1.29)、9%(HR=1.09,95%CI:1.04~1.15)、54%(HR=1.54,95%CI:1.46~1.64);在总人群、男性、女性中,与Q1组相比,Q4组的CVD发病风险分别增加87%(HR=1.87,95%CI:1.67~2.10)、33%(HR=1.33,95%CI:1.14~1.54)和284%(HR=3.84,95%CI:3.09~4.78);与男性相比,上述关联在女性中更明显(P_(interaction)<0.05)。此外,CVAI与CVD发病风险呈正向剂量-反应关系。结论:CVAI升高是CV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对女性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 心血管疾病 队列研究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农村地区成人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与糖尿病患病风险的关系
2
作者 黄滨 刘静 +5 位作者 季旭东 马旭红 尹建新 杨乃鸿 杨叔禹 李津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22期25-29,38,共6页
目的探讨新疆农村地区成人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Chinese visceral adipose index,CVAI)与糖尿病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于吉木萨尔县泉子街镇卫生院行常规体检的普通人群4215名作为研究对象。计算CVAI,根据CVAI... 目的探讨新疆农村地区成人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Chinese visceral adipose index,CVAI)与糖尿病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于吉木萨尔县泉子街镇卫生院行常规体检的普通人群4215名作为研究对象。计算CVAI,根据CVAI四分位数和性别进行分组,分析CVAI与年龄、吸烟、饮酒、糖尿病家族史、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尿病患病率的关系。结果随着CVAI水平升高,男性和女性受试者年龄、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TG、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尿病患病率具有增高趋势,HDL-C具有下降趋势;随着CVAI水平升高,男性受试者吸烟、饮酒和糖尿病家族史比例具有增高趋势(P<0.05)。男性和女性受试者高CVAI水平组糖尿病患病风险均高于低CVAI水平组,且女性受试者升高趋势更明显。CVAI对男性或女性发生糖尿病的预测价值均较高,截断值分别为80.09(男)和81.01(女)。结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基层农村地区人群CVAI水平升高是发生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CVAI水平对预测糖尿病发病风险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 糖尿病 新疆农村地区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危险因素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某社区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与2型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书平 张晓静 +1 位作者 汪志红 曾朝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25-729,共5页
目的研究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CVAI)与2型糖尿病(T2DM)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以2013年重庆主城某社区参加健康体检的成人为研究对象,共收集原始体检资料6426人份(其中男性3568人,女性2858人),排除部分不符合要求的数据后,最终共纳入5039... 目的研究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CVAI)与2型糖尿病(T2DM)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以2013年重庆主城某社区参加健康体检的成人为研究对象,共收集原始体检资料6426人份(其中男性3568人,女性2858人),排除部分不符合要求的数据后,最终共纳入5039例(男性2834例,女性2205例)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研究。将研究对象分为男性、女性组;根据CVAI值的四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男性、女性Q1、Q2、Q3、Q4组;比较各组一般资料及血糖、血脂、尿酸等生化指标水平,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CVAI值纳入者的T2DM发病风险。结果对年龄、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血尿酸等可能影响糖尿病发病的混杂因素进行校正后,男性CVAI值的Q2、Q3、Q4组相对于Q1组,发生T2DM的风险分别为1.146倍(OR=1.146,95%CI:0.764~1.718)、2.033倍(OR=2.033,95%CI:1.378~3.000)和3.247倍(OR=3.247,95%CI:2.175~4.849);女性CVAI值的Q2、Q3、Q4组相对于Q1组,发生T2DM的风险分别为1.583倍(OR=1.583,95%CI:0.634~3.954)、3.108倍(OR=3.108,95%CI:1.222~7.905)和3.814倍(OR=3.814,95%CI:1.350~10.773)。结论CVAI为T2DM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CVAI值的增加,T2DM发病风险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 2型糖尿病 腹型肥胖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及内脏脂肪面积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及其预警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贺枫 牛璐 +8 位作者 雒杲 杨睿斐 李凡凡 成晓琼 安斌斌 李京娟 刘媛媛 郭茜 王金羊 《临床荟萃》 CAS 2022年第12期1089-1093,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Chinese visceral adipose index,CVAI)及内脏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VFA)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关系及病情预警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甘肃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 目的探讨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Chinese visceral adipose index,CVAI)及内脏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VFA)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关系及病情预警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甘肃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240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一般资料、体格检查、生化指标等)。根据有无DN分为DN组(n=114)、非DN组(n=126)。将CVAI及VFA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e albumin creatine ratio,UA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作Spearman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法筛选T2DM患者发生DN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对模型及各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进行评估。结果与非DN组比较,DN组糖尿病病程较长,体重、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腰高比、腰臀比、颈围较大,空腹血糖(FPG)、UAER、UACR、糖化血红蛋白(HbA 1c)较高,eGFR较小,脂质蓄积指数、CVAI、VFA、皮下脂肪面积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UAER、UACR与CVAI、VFA呈正相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VAI、VFA、FPG及糖尿病病程是T2DM患者发生DN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VAI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6730,敏感度为0.3947,特异度为0.8810;VFA的AUC为0.6453,敏感度为0.7456,特异度为0.4921;logistic回归模型曲线下面积(AUC)为0.7493,敏感度为0.7368,特异度为0.6825,此结果均优于各单因素参数。结论CVAI、VFA、FPG和糖尿病病程是T2DM患者发生DN的独立危险因素,CVAI及VFA可作为T2DM患者发生DN的病情预警指标,为内脏型肥胖患者的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内脏脂肪面积 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与肥胖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张鹏 张华 +5 位作者 胡扬喜 杨晓乐 李振华 祖育娜 李国燕 贺荟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210-2214,共5页
目的通过对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Chinese visceral adipose index,CVAI)及肥胖相关评价指标与肥胖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的相关性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筛选出肥胖合并OSA的诊断指标,并对其诊断价值进行评... 目的通过对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Chinese visceral adipose index,CVAI)及肥胖相关评价指标与肥胖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的相关性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筛选出肥胖合并OSA的诊断指标,并对其诊断价值进行评估。方法选择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代谢减重外科住院拟行代谢减重手术的肥胖患者共460例,通过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将其分为OSA组及非OSA组,所有对象均测量身高、体质量、颈围、腰围、臀围,检测血脂水平,根据公式计算BMI、腰高比、腰臀比、CVAI,分析这些指标与AHI的相关性并筛选出OSA的影响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本研究中OSA的患病率为62%(285/460);OSA组的体质量、BMI、颈围、腰围、臀围、腰高比、CVAI、AHI均高于非OSA组,最低氧饱和度、平均氧饱和度均低于非OSA组(P<0.05);BMI、颈围、腰围、臀围、腰高比、腰臀比、CVAI与AHI均呈正相关,颈围与AHI的相关性最强,其次是CVAI;性别、颈围和CVAI是OSA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颈围、CVAI诊断OSA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27和0.652,颈围的临界值男性为47.75 cm,灵敏度64.1%,特异度78.9%,女性最佳临界值39.75 cm,灵敏度70.6%,特异度51.8%;CVAI的临界值男性为266.19,灵敏度67.2%,特异度68.4%,女性最佳临界值170.54,灵敏度59.7%,特异度75.9%;二者联合诊断的AUC值为0.653,较单一指标增高,灵敏度73.7%,特异度53.7%。结论CVAI与肥胖合并OSA密切相关,其与颈围均可作为肥胖患者是否合并OSA的预测指标,二者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 肥胖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不同性别老年人的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与高血压风险的关联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奕钿 蔺有林 +7 位作者 李泽亚 李丹 赵峰 郝晶 杨春磊 宋佳树 顾献忠 黄榕翀 《中华高血压杂志(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78-984,共7页
目的 评估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CVAI)与老年高血压的相关性,并评价不同性别老年人肥胖指标与高血压风险的相关性,以明确适用于预测老年人高血压发生更适宜的肥胖指标。方法 基于2021年6—12月北京市通州区社区体检人群,共纳入3 884名年龄... 目的 评估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CVAI)与老年高血压的相关性,并评价不同性别老年人肥胖指标与高血压风险的相关性,以明确适用于预测老年人高血压发生更适宜的肥胖指标。方法 基于2021年6—12月北京市通州区社区体检人群,共纳入3 884名年龄≥60岁的老年人,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和临床特征资料,分析评估CVAI与老年高血压风险的相关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CVAI和其他肥胖指标(体重指数、腰围、内脏脂肪指数、身体脂肪指数、脂质蓄积产物、圆锥度指数和腹部容积指数)对高血压发生的预测效能。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VAI与老年高血压相关,与CVAI最低四分位组比较,CVAI最高四分位组的高血压风险增加(OR=2.44,95%CI 1.99~3.00)。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CVAI在老年女性中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更高(OR=1.52,95%CI 1.36~1.70,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相比其他肥胖指标,CVA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更大(AUC=0.64,95%CI 0.62~0.66)。结论 在老年女性中,CVAI较传统肥胖指标对高血压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 高血压 肥胖 老年人 女性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肝酶谱与甲状腺激素和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贾敏杰 冯波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26-329,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肝酶谱与甲状腺激素和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Chinese visceral adipose index,CVAI)的关系,分析影响肝酶的因素。方法选取700例于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肝酶是否升高分为肝酶升高组和肝酶正常组...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肝酶谱与甲状腺激素和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Chinese visceral adipose index,CVAI)的关系,分析影响肝酶的因素。方法选取700例于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肝酶是否升高分为肝酶升高组和肝酶正常组,再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胺转肽酶(GGT)分别进行三等分分组。比较2组间及ALT、AST、GGT三等分分组间甲状腺激素和CVAI的差异,分析ALT、AST、GGT与甲状腺激素和CVAI的相关性。结果肝酶升高组较肝酶正常组T4、CVAI升高(P<0.05)。随着ALT、AST的升高,FT3、T3、T4逐渐升高(P<0.05);随着ALT、GGT的升高,CVAI也逐渐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LT、AST与FT3、T3、T4呈正相关;ALT、GGT与CVAI呈正相关;CVAI与FT3、T3呈正相关;HbA1C与FT3、T3和T4呈负相关。回归分析显示,FT3、CVAI和HbA1C是ALT的影响因素,T4是AST的影响因素,T3和HbA1C是GGT的影响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中甲状腺激素和CVAI与肝酶水平均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谷氨酰胺转肽酶 甲状腺激素 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及其与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陆佳萍 叶晓梅 +1 位作者 韩辰宇 张敏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25-929,935,共6页
目的 通过评估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危险因素及与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CVAI)的相关性,探讨CVAI在T2DM合并NAFLD患者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至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 目的 通过评估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危险因素及与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CVAI)的相关性,探讨CVAI在T2DM合并NAFLD患者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至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合并NAFLD组及未合并NAFLD组,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CVAI与各项指标相关性。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研究T2DM合并NAFLD的相关危险因素及CVAI对此类患者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共纳入244例患者,其中女性82例,男性162例,T2DM合并NAFLD的患病率为50.82%。两组间年龄、体质指数(BMI)、腰围(WC)、甘油三酯(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酸(UA)、CVAI、内脏脂肪指数(VAI)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校正后,年龄[比值比(OR)1.110,95%可信区间(CI)1.070~1.152],BMI(OR1.217,95%CI 1.070~1.383),TG(OR 1.995,95%CI 1.404~2.836),UA(OR 1.005,95%CI 1.001~1.010),CVAI(OR1.034,95%CI 1.023~1.045)和VAI(OR 1.306,95%CI 1.139~1.498)升高是T2DM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CVAI诊断T2DM合并NAFLD曲线下面积为0.807,灵敏度97.0%,特异度71.7%。结论 年龄、BMI、TG、UA升高是T2DM合并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CVAI对T2DM合并NAFLD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 非酒精性脂肪
原文传递
江西省居民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与糖代谢异常的相关性分析
9
作者 涂萍 杨清 +6 位作者 段鹏 柳江 杨枝 万兵花 胡亚琦 李卫红 胡承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年第6期606-611,共6页
目的探究江西省居民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CVAI)与糖代谢异常患病的关系。方法该研究基于2018年江西省成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调查结果,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不同性别、不同CVAI水平(四分位数分组)纳入者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 目的探究江西省居民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CVAI)与糖代谢异常患病的关系。方法该研究基于2018年江西省成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调查结果,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不同性别、不同CVAI水平(四分位数分组)纳入者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患病的关系。结果糖耐量正常组2996名,糖尿病前期组1097名,糖尿病组697例。3组研究对象中不同CVAI水平组居民糖代谢异常患病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患病率均随CVAI的增长呈上升趋势,且女性较男性增长明显。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患病率随着CVAI水平的升高而增加(P均<0.05),在校正年龄后,CVAI仍与糖代谢状态显著相关,其中男性CVAI最高和最低四分位数之间的比较中,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优势比(95%CI)分别为2.40(1.66~3.46)、2.76(1.83~4.16),女性CVAI最高和最低四分位数之间的比较中,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OR(95%CI)分别为4.81(3.45~6.72)、7.38(4.84~1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再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女性CVAI最高和最低四分位数之间的比较中,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OR(95%CI)分别为2.23(1.14~4.38)、3.87(1.73~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VAI与糖代谢异常密切相关,且女性较男性显著。CVAI值越大,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患病风险越高,对糖代谢异常患病的预测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 糖代谢异常 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
原文传递
中国人内脏肥胖指数与高血压患者新发脑卒中的关系
10
作者 郑宇彤 陈淑鸽 李晓宁 《慢性病学杂志》 2025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 探讨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Chinese visceral adiposity index,CVAI)与高血压患者新发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数据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在2011年与2015年收集的资... 目的 探讨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Chinese visceral adiposity index,CVAI)与高血压患者新发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数据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在2011年与2015年收集的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CVAI与高血压人群新发脑卒中的相关性,同时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探究关联的潜在非线性关系,并借助图表形式绘制CVAI对高血压患者新发脑卒中风险的剂量-反应曲线。结果 此次样本涵盖2 520名研究对象,其中新发脑卒中患者有230例,占比为9.12%。将CVAI分为四分位数进行分析时,相对于最低四分位数Q1,最高四分位数Q4的新发脑卒中风险最高,并且具有逐步增加的趋势(P趋势<0.001)。使用限制性三次样条回归分析进行剂量-反应关系分析,结果发现CVAI与高血压患者新发脑卒中的发生率呈线性相关(P<0.001,Pnon-liner=0.441)。根据研究对象的社会经济特征和健康行为,将其分层为不同的亚组,结果显示,所有变量对CVAI与高血压患者新发脑卒中的关系并无调节作用(P交互作用>0.05),结果的一致性较好。结论 CVAI数值和高血压患者初次发生脑卒中的风险间有紧密的关联,并且这两者间呈现出剂量-反应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卒中 中老年人 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 剂量-反应关系 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
原文传递
体重正常2型糖尿病CVAI与颈动脉斑块关系
11
作者 秦瑜 叶菁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04-0108,共5页
探讨体重正常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Chinese visceral adiposity index,CVAI)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 2018年6月至2022年9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患者总共555例为研究对象,分为颈动脉斑块组及非颈动脉斑块... 探讨体重正常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Chinese visceral adiposity index,CVAI)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 2018年6月至2022年9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患者总共555例为研究对象,分为颈动脉斑块组及非颈动脉斑块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身体测量数据及临床资料。计算CVAI、腰臀比、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比较患者基线资料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性明确颈动脉斑块与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体重正常T2DM患者颈动脉斑块与CVAI的关系。结果 在颈动脉斑块组中高血压的患病人数、CVAI、年龄和收缩压均高于无颈动脉斑块组。而体重低于无颈动脉斑块组。CVAI三分类后,各组颈动脉斑块人数随着CVAI的增加而增加,患病率为35.68%,45.41%,51.89%。Spearman相关性分析CVAI与与颈动脉斑块、高血压、脂肪肝、年龄、收缩压、体重、BMI、颈围、腰围、臀围、腰臀比、尿酸、TG、HOMA-IR正相关(rs=0.15,rs=0.234,rs=0.139,rs=0.404,rs=0.237,rs=0.355,rs=0.533,rs=0.274,rs=0.788,rs=0.433,rs=0.574,rs=0.209,rs=0.451,rs=0.240,P<0.05)。与HDL-c负相关(rs=-0.395,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VAI、收缩压、高血压是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CVAI曲线下面积0.587高于BMI、颈围、腰围、腰臀比。结论 CVAI与其他指标相比对体重正常的T2DM患者患颈动脉斑块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 胰岛素抵抗 颈动脉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肥胖指标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筛查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惠惠 陆强 +5 位作者 刘晓丽 刘腾飞 马宁 贾晓娇 鲁娜 尹福在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7期1030-1033,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肥胖指标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筛查价值。方法监测157例住院的T2DM患者睡眠呼吸情况,依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患者分为非OSAHS组和OSAHS组。比较体重指数(BMI)、颈... 目的比较不同肥胖指标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筛查价值。方法监测157例住院的T2DM患者睡眠呼吸情况,依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患者分为非OSAHS组和OSAHS组。比较体重指数(BMI)、颈围(NC)、腰围(WC)、腰臀比(WHR)、腰围身高比(WHtR)、人体肥胖指数(BAI)、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CVAI)和内脏脂肪面积(VFA)8个肥胖指标在T2DM患者中筛查OSAHS的能力,分析其可行性。结果非OSAHS组41例(26.1%),OSAHS组116例(73.9%)。在男性和女性患者中OSAHS组的肥胖指标均明显高于非OSAHS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分析显示无论男女8个肥胖指标与OSAHS的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其中VFA、CVAI、WHtR和WC的相关性更高;ROC曲线下面积(AUC)显示8个肥胖指标对OSAHS均有一定的诊断能力,其中诊断价值较好的(AUC>0.9)为VFA、CVAI、WHtR和WC,AUC最大者为VFA,在男性切点为97.5 cm^(2)(敏感性99.4%,特异性100%);女性为99.5 cm^(2)(敏感性88.9%,特异性100%)。结论以上肥胖指标可用于在T2DM患者中筛查OSAHS,其中VFA筛查OSAHS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最高。故在T2DM患者中早期测量VFA用于筛查OSAHS,但在无条件进行VFA测量时,对T2DM患者进行WHtR和WC的测量,也可用于OSAHS的筛查,以期早期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内脏脂肪面积 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 腰臀比 腰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防城港市男性肥胖指标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研究
13
作者 林家莉 李明丽 +4 位作者 梁爽 黄胜珠 白玉兰 陈泽凤 莫曾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152-157,共6页
目的:探讨广西防城港市男性体质指数(BMI)、腰围(WC)、中国内脏脂肪指数(CVAI)、身体圆度指数(BRI)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并计算不同肥胖指标预测T2DM的价值及其最佳阈值,为T2DM的健康教育和疾病筛检提供参考。方法:样本来源于2013... 目的:探讨广西防城港市男性体质指数(BMI)、腰围(WC)、中国内脏脂肪指数(CVAI)、身体圆度指数(BRI)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并计算不同肥胖指标预测T2DM的价值及其最佳阈值,为T2DM的健康教育和疾病筛检提供参考。方法:样本来源于2013年广西防城港市男性健康体检调查人群(FAMHES),通过1∶2倾向性匹配选取215例T2DM患者和430例对照。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各肥胖指标与T2DM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并比较不同肥胖指标对T2DM的预测能力。结果: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与参考组(Q1组)相比,CVAI、BRI、WC、BMI的最高分位组患者T2DM的风险增高,分别为OR=3.86(95%CI:2.32~6.43)、OR=3.60(95%CI:2.18~5.95)、OR=2.80(95%CI:1.92~4.10)、OR=2.27(95%CI:1.34~3.85)。和其他肥胖指标相比,CVAI对T2DM患病风险影响最大;CVAI每增加一个标准差(SD),T2DM患病风险增高,OR=1.879(95%CI:1.539~2.295)。ROC分析显示,CVAI(AUC=0.651)对T2DM的预测效果优于其他肥胖指标(均P<0.05)。结论:BMI、WC、BRI和CVAI是T2DM的危险因素;与其他肥胖指标相比,CVAI预测T2DM的能力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