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垂体中叶素抑制内质网应激拮抗阿霉素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机制研究
1
作者 吴思思 陈华黎 +1 位作者 丁雨 蒋维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00-1804,共5页
目的利用阿霉素(doxorubicin,DOX)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模型研究垂体中叶素(intermedin,IMD)拮抗DOX心脏损伤的药理学作用和机制。方法建立H9c2细胞的DOX心脏损伤模型,设空白对照组、DOX(2μmol/L)模型组、IMD受体拮抗剂IMD17-47(1μm... 目的利用阿霉素(doxorubicin,DOX)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模型研究垂体中叶素(intermedin,IMD)拮抗DOX心脏损伤的药理学作用和机制。方法建立H9c2细胞的DOX心脏损伤模型,设空白对照组、DOX(2μmol/L)模型组、IMD受体拮抗剂IMD17-47(1μmol/L)组和IMD8-47(10^(-8)、10^(-6)和10^(-5)mol/L)3个剂量处理组,采用CCK-8法检测心肌细胞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测定评价H9c2细胞的氧化应激水平,Western法检测caspase-3活化片段和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PR78)的表达水平,并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内源性IMD及其受体系统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细胞相比较,DOX处理显著降低细胞存活率、增加细胞内MDA含量、caspase-3活性片段和内质网应激水平。与单纯DOX组相比较,IMD17-47抑制DOX诱导的内源性IMD的作用后明显降低细胞的存活率(P<0.05)、增加细胞内MDA含量(P<0.01)、caspase-3活化片段和内质网应激水平(P<0.01);外源性给予IMD干预呈剂量依赖性地促进DOX处理细胞的存活率、降低细胞的MDA含量、凋亡和内质网应激水平(P<0.05)。此外,DOX处理明显增加心脏组织内源性IMD及其受体的mRNA表达。结论 DOX诱导心肌细胞内源性IMD及其受体的表达,内源性IMD和外源性给予的IMD均通过DOX刺激增强的IMD受体系统,有效降低DOX诱导的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水平,实现其促进心肌细胞存活、抑制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心肌损伤 垂体中叶素 垂体中叶素受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钩藤碱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肌中叶素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汪江涛 丁伯平 +2 位作者 柏松 陈莉 黄帧桧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29-1133,共5页
目的观察钩藤碱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肌中叶素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保护心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两肾一夹方法建立高血压大鼠模型,给予高、中、低剂量钩藤碱及尼卡地平8周。测定全心质量指数(HM/BM)、心肌组织羟脯氨酸(Hyp)水平;放... 目的观察钩藤碱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肌中叶素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保护心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两肾一夹方法建立高血压大鼠模型,给予高、中、低剂量钩藤碱及尼卡地平8周。测定全心质量指数(HM/BM)、心肌组织羟脯氨酸(Hyp)水平;放射免疫学法测定心肌组织内皮素(ET-1)水平;ELISA法测定降钙素受体样蛋白(CRLR)的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中中叶素蛋白表达;RT-PCR法测定受体活性修饰蛋白(RAMPs)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HM/BM、Hyp、ET-1升高,心肌组织中中叶素、CRLR和RAMPsmRNA的表达水平升高(P<0.01或P<0.05);给药8周后与模型组相比,钩藤碱给药组的HM/BM、Hyp、ET-1降低,中叶素、CRLR和RAMPs mRNA的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钩藤碱对肾性高血压大鼠有心肌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调节中叶素及其受体表达及心肌ET-1水平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藤碱 肾性高血压 中叶素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叶素抑制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5
3
作者 杨靖辉 齐永芬 +2 位作者 马存根 贾月霞 唐朝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92-596,共5页
目的研究中叶素(Intermedin,IMD)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Langendorff方法灌流离体心脏,并造成I/R模型,以Power Lab多导生理记录仪记录灌流心脏心功能的变化,收集灌流后心肌... 目的研究中叶素(Intermedin,IMD)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Langendorff方法灌流离体心脏,并造成I/R模型,以Power Lab多导生理记录仪记录灌流心脏心功能的变化,收集灌流后心肌组织及灌流液进行生化检测。结果IMD再灌注明显改善I/R造成的心功能抑制和组织损伤,可升高△LVP、LV±dp/dtmax,降低LVDP,增加心率及冠脉流量,同时使心肌LDH、总蛋白和肌红蛋白的漏出及心肌组织MDA生成明显减少,而心肌组织cAMP含量明显增加。且IMD的上述效应与同浓度ADM的效果相近。此外,I/R后心肌IMD受体Bmax和Kd值均增加。结论IMD有明显的抑制心脏I/R损伤的作用,该作用可能通过cAMP途径介导,且IMD抗I/R损伤的作用与强内源性心血管保护肽肾上腺髓质素相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叶素 心脏 缺血/再灌注 肾上腺髓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中叶素可减轻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肥大 被引量:6
4
作者 杨靖辉 马存根 +1 位作者 齐永芬 唐朝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3-87,共5页
目的研究内源性中叶素(IMD)与心肌细胞肥大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孵育乳鼠心肌细胞构建心肌肥大模型。应用Western blot及放射免疫法测定心肌细胞IMD产生和分泌,实时定量PCR(Real-timePCR)方法检测心肌细胞IMD及其... 目的研究内源性中叶素(IMD)与心肌细胞肥大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孵育乳鼠心肌细胞构建心肌肥大模型。应用Western blot及放射免疫法测定心肌细胞IMD产生和分泌,实时定量PCR(Real-timePCR)方法检测心肌细胞IMD及其受体系统降钙素受体样受体/受体活性修饰蛋白(CRLR/RAMPs)基因表达的变化。并以[3H]-亮氨酸([3H]-Leu)摄入及脑钠素(BNP)基因表达作为心肌细胞肥大的指标。结果 AngⅡ孵育下调心肌细胞IMD生成、表达,并影响其受体系统的基因表达。反过来,利用IMD抗体及其受体阻断剂阻断内源性IMD的生物学效应可增强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反应。结论内源性IMD及其受体系统参与了心肌肥大的发生、发展,对其生成、表达的干预有可能成为今后防治心肌细胞肥大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叶素 降钙素受体样受体 受体活性修饰蛋白 血管紧张素Ⅱ 心肌细胞 肥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中叶素对脓毒症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朱娱 吴跃 +2 位作者 田昆仑 刘良明 李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34-637,共4页
目的探讨垂体中叶素(intermedin,IMD)对脓毒症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复制大鼠脓毒症模型,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CLP组、CLP+常规治疗组(CLP+CT)、CLP+CT+E-IMD早期治疗组、CL... 目的探讨垂体中叶素(intermedin,IMD)对脓毒症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复制大鼠脓毒症模型,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CLP组、CLP+常规治疗组(CLP+CT)、CLP+CT+E-IMD早期治疗组、CLP+CT+L-IMD晚期治疗组,观察早期(CLP结束时)或晚期(CLP 12 h)给予IMD后大鼠心脏功能、心输出量、心脏指数、每搏指数、氧供、氧耗、血气及动物存活时间、存活率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脓毒症后大鼠的心脏功能明显降低;采用常规治疗(包括输液、抗感染以及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尽管可以提高动脉血压和中心静脉压,但大鼠的心脏功能无明显改善;早期和晚期给予IMD可明显改善心脏功能;氧供和氧耗明显升高,其中早期给予IMD效果更好,与脓毒症大鼠相比,早期给予IMD后,氧供和氧耗分别升高了148.9%和172.2%;72 h内死亡大鼠的平均存活时间达到23.15 h,72 h存活率为31.2%(5/16)。结论 IMD对脓毒症大鼠的心脏功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中叶素 脓毒症 大鼠 心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叶素1-53对大鼠动脉血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靖辉 贾月霞 +1 位作者 任永生 唐朝枢 《高血压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11-715,共5页
目的 研究降钙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家族一员的中叶素(IMD)对大鼠动脉血压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动脉插管测定大鼠动脉血压,以Greiss法测定孵育血管组织亚硝酸盐含量,用放射方法检测NOS活性及L-Arg摄入。结果 IMD具有快速明显的... 目的 研究降钙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家族一员的中叶素(IMD)对大鼠动脉血压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动脉插管测定大鼠动脉血压,以Greiss法测定孵育血管组织亚硝酸盐含量,用放射方法检测NOS活性及L-Arg摄入。结果 IMD具有快速明显的降血压作用,其降压作用较等剂量肾上腺髓质素(ADM)更强。同时IMD可呈浓度依赖性增加血管组织NO含量,eNOS活性及L-Arg摄入,与对照组相比10^(-7)mol/L IMD使上述指标分别增加59%,356%和108%。结论 IMD具有强的降低大鼠动脉血压作用,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由IMD刺激血管组织NO的生成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叶素 肾上腺髓质素 血压 NO/N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叶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汪江涛 丁伯平 黄华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6期1017-1020,共4页
中叶素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心血管活性肽,是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超家族新成员,其对血管、心脏、肾脏、激素调节、神经系统等均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因而受到广泛的关注。该文对中叶素的生物学效应的作用机制进行归纳总结,为中叶素作为... 中叶素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心血管活性肽,是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超家族新成员,其对血管、心脏、肾脏、激素调节、神经系统等均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因而受到广泛的关注。该文对中叶素的生物学效应的作用机制进行归纳总结,为中叶素作为治疗靶点应用于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叶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浆中叶素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余小华 杜兴邦 +5 位作者 朱郧鹤 骆磊 赵长军 刘永风 任亮萍 任永生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488-490,共3页
目的:探讨中叶素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中的变化。方法:放射免疫分析42例健康体检者和46例CHF患者血浆中叶素、脑钠素(BNP)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与正常健康人比较,CHF患者血浆中叶素含量降低53.2%(P<0.01);CHF患... 目的:探讨中叶素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中的变化。方法:放射免疫分析42例健康体检者和46例CHF患者血浆中叶素、脑钠素(BNP)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与正常健康人比较,CHF患者血浆中叶素含量降低53.2%(P<0.01);CHF患者血浆BNP和CRP水平分别增加1658.5%和80.5%(P<0.001)。与心功能Ⅰ-Ⅱ级病人比较,心功能Ⅲ-Ⅳ级病人血浆中叶素较心功能Ⅰ-Ⅱ级病人降低34.7%(P<0.05);心功能Ⅲ-Ⅳ级病人血浆中BNP和CRP含量分别增加257.8%和76%(P<0.001)。结论:CHF病人血浆BNP和CRP在CHF患者中显著增加,其幅度与病情的严重性相一致。CHF患者血浆中叶素浓度的降低与CHF的严重程度相关,血浆中叶素减少可能与CHF的进一步恶化有重要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充血性 心力衰竭 中叶素 脑钠素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叶素对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虹 肖传实 +2 位作者 边云飞 白瑞 高奋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53-259,共7页
目的观察中叶素(IMD)对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74只,给予适应性饲养一周后,随机分为糖尿病组(50只)和非糖尿病组(24只),非糖尿病组给予枸橼酸缓冲液腹腔注射,糖尿病... 目的观察中叶素(IMD)对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74只,给予适应性饲养一周后,随机分为糖尿病组(50只)和非糖尿病组(24只),非糖尿病组给予枸橼酸缓冲液腹腔注射,糖尿病组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阻断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非糖尿病组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缺血再灌注组(NIR组),糖尿病组50只大鼠成功建立糖尿病模型为36只,随后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糖尿病缺血再灌注组(DIR组)、IMD组,每组12只。光镜观察心肌细胞的形态变化,电镜观察心脏超微结构,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量。结果光镜下可观察到NIR组、DIR组心肌细胞损伤变化比相应对照组更趋于严重,IMD组心肌细胞变性坏死的程度较糖尿病缺血再灌注组明显减轻。电镜下NIR组和DIR组心肌细胞损伤较相应对照组严重,IMD组心肌组织的超微结构特别是线粒体损伤与DIR组比较明显减轻。NIR组和DIR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相应的对照组(P〈0.05),IMD组心肌细胞凋亡率则较NIR组明显减少(P〈0.05)。NIR组和DIR组Caspase-3、Bax和Bcl-2的蛋白表达量均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D组心肌组织Caspase-3、Bax和Bcl-2的蛋白表达量与DIR组相比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D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可能与IMD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叶素 缺血再灌注损伤 糖尿病大鼠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中叶素对去甲肾上腺素诱导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10
作者 岳维 朱国斌 杜秋香 《中国医药》 2011年第8期910-912,共3页
目的 观察垂体中叶素(IMD)对去甲肾上腺素(NE)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20孔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完全随机分为5组,各4孔:正常对照组、NE组、IMD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8-37组和肾上腺髓质素(ADM)22-52组.NE... 目的 观察垂体中叶素(IMD)对去甲肾上腺素(NE)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20孔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完全随机分为5组,各4孔:正常对照组、NE组、IMD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8-37组和肾上腺髓质素(ADM)22-52组.NE组加入1×10-6mol/L NE,IMD组在加NE前30 min加入1×10-8mol/L IMD,CGRP8-37组和ADM22-52组在加IMD前30 min分别加入1×10-7mol/L CGRP8-37与1×10-7mol/L ADM22-52.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并测定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活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E组心肌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活性均升高[分别为(31.95±6.33)%比(8.70±3.92)%,(2.97±0.20)%比(1.00±0.15)%,均P<0.05];IMD组的凋亡率和Caspase-3活性[分别为(11.57±4.69)%、(1.34±0.18)%]比NE组明显降低(P<0.05);CGRP8-37组和ADM22-52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1.84±5.48)%、(23.43±6.54)%]和Caspase-3活性[分别为(2.15±0.23)%、(2.31±0.26)%]比IMD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IMD通过与CGRP受体和ADM受体结合抑制乳鼠心肌细胞凋亡,对NE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具有防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垂体中叶素 去甲肾上腺素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叶素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秦风 巩书文 +4 位作者 李虹 代佩 边云飞 肖传实 高奋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424-428,共5页
中叶素(IMD)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心血管调节肽,是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超家族新成员。既往研究发现,中叶素在缺血再灌注中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显示,糖尿病人群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充血性心... 中叶素(IMD)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心血管调节肽,是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超家族新成员。既往研究发现,中叶素在缺血再灌注中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显示,糖尿病人群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及粥样硬化性病变所致疾病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远高于非糖尿病人群。因此,中叶素是否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具有保护作用有待探讨。文章就中叶素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的作用从基础研究到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叶素 冠心病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发病机制及其与中叶素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马娇婷 高奋 +2 位作者 王远 台润东 李虹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15期2549-2553,共5页
综述心力衰竭发病机制及其与中叶素的结构、中叶素生理学作用、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提示中叶素对心肌有保护作用,并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 心力衰竭 中叶素 发病机制 氧化应激 心血管疾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病人中叶素的变化及其与脑钠肽、心力衰竭超声指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娇婷 台润东 +3 位作者 张建勋 温雯 高奋 李虹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11期2026-2028,共3页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病人血清中叶素(IMD)水平的变化与脑钠肽(BNP)及心力衰竭超声指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0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就诊的心力衰竭病人56例作为心力衰竭(HF)组,并选取非心力衰竭病人30例作为对...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病人血清中叶素(IMD)水平的变化与脑钠肽(BNP)及心力衰竭超声指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0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就诊的心力衰竭病人56例作为心力衰竭(HF)组,并选取非心力衰竭病人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MD含量及BNP水平,参考心脏彩超结果,比较两组IMD、BNP水平及超声指数;比较不同心力衰竭分类病人IMD和BNP水平;比较并进行IMD与BNP及心力衰竭超声指数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力衰竭组BNP、IM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内径(LAD)均升高,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内径缩短率(FS)均下降(P<0.05)。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组比较,LVEF异常组IMD、BNP、LAD、LVEDD升高,而LVEF、FS降低(P<0.05)。在HF组中,IMD与BNP、LAD、LVEDD、每搏量(SV)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85,0.449,0.553,0.388;P<0.05),与LVEF、FS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97,-0.640;P<0.05)。经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NP、LVEF可能是IMD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IMD可作为区分左室射血分数是否异常的指标,IMD与BNP具有类似的诊断价值,可能作为诊断心力衰竭和估计预后的一个独立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中叶素 脑钠肽 左室射血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叶素在败血症休克大鼠心脏和腹主动脉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颖 乔建荣 +1 位作者 杨晓玲 姜怡邓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04-106,I0001,共4页
目的观察中叶素(IMD)在败血症休克大鼠心脏和腹主动脉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实验按wichterman方法制备复杂败血症休克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用BL-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分别测定平均颈动脉压(MCAP)、心率(HR)、左心室收缩... 目的观察中叶素(IMD)在败血症休克大鼠心脏和腹主动脉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实验按wichterman方法制备复杂败血症休克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用BL-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分别测定平均颈动脉压(MCAP)、心率(HR)、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和左室内压变化速率(LV±dp/dtma)等心功能指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心脏和腹主动脉IMD的表达,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中IMD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含量;采用Griess比色法测定血清中NOS(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中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功能显著降低(P<0.05),心脏和腹主动脉IMD表达显著增高(P<0.05),血浆IMD的含量升高(P<0.05),AngⅡ的含量降低(P<0.05),血清中NO和NOS的含量升高(P<0.05)。结论在败血症休克病理生理过程中,IMD在大鼠血浆、心脏组织及腹主动脉组织中表达显著增加,其变化可能参与了败血症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叶素 败血症休克 免疫组化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叶素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相关性研究
15
作者 张秦风 巩书文 +4 位作者 李虹 代佩 杨慧宇 申晓彧 高奋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8期1337-1339,共3页
中叶素(intermedin,IMD)是国外学者于2004年先后发现的一种肽类激素,属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超家族成员。IMD作为CGRP超家族的新成员,由于其强大的生物学效应和广泛的多系统作用特性,在心脑血管、消化、泌尿、呼吸以及代谢等多... 中叶素(intermedin,IMD)是国外学者于2004年先后发现的一种肽类激素,属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超家族成员。IMD作为CGRP超家族的新成员,由于其强大的生物学效应和广泛的多系统作用特性,在心脑血管、消化、泌尿、呼吸以及代谢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叶素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病变支数 冠心病患者 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叶素与心力衰竭关系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李首才 杨尚铭 +2 位作者 耿超强 杨慧宇 高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6期1067-1070,共4页
中叶素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超家族的新型生物活性肽,具有广泛的心血管调节效应,尤其在抗心力衰竭方面效果显著,可以从诸多信号通路抑制心室重构;并且中叶素与多种继发型心力衰竭关系密切,可用于指导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 中叶素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超家族的新型生物活性肽,具有广泛的心血管调节效应,尤其在抗心力衰竭方面效果显著,可以从诸多信号通路抑制心室重构;并且中叶素与多种继发型心力衰竭关系密切,可用于指导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也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生物标志物。中叶素目前是心力衰竭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现就中叶素与心力衰竭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中叶素 心室重构 生物标志物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中叶素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鹤 吴丹 +1 位作者 蒋维 朱玲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8年第3期203-206,共4页
垂体中叶素属于降钙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家族,相对于家族成员其结构独特,具有调节心血管功能的多重效应,如扩张冠脉血管、影响血供、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肾血流、对心血管疾病有抗损伤保护的作用等。本文将对其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及... 垂体中叶素属于降钙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家族,相对于家族成员其结构独特,具有调节心血管功能的多重效应,如扩张冠脉血管、影响血供、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肾血流、对心血管疾病有抗损伤保护的作用等。本文将对其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中叶素 降钙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中叶素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潘琪 刘井瑞 +1 位作者 高志棣 邵纬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6期46-49,共4页
垂体中叶素(IMD)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新型生物活性肽类,其在人体各系统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通过降低体内氧化应激水平从而减轻损伤而产生的强大保护作用;在肾脏、肺脏中具有抑制炎症介质、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 垂体中叶素(IMD)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新型生物活性肽类,其在人体各系统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通过降低体内氧化应激水平从而减轻损伤而产生的强大保护作用;在肾脏、肺脏中具有抑制炎症介质、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重要作用;以及通过eNOS/NO途径,减轻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结构重构的形成;在神经系统IMD/AMD2可以促进体内多种激素的释放;IMD对血糖和胃肠运动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在肿瘤疾病方面发现IMD在体外可以促进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等重要生物学作用,为其作为临床重要诊断手段及治疗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中叶素 生物学功能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血清中叶素含量脑钠肽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梦娜 李乔乔 《山西医药杂志》 2023年第11期840-843,共4页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与血清中叶素(IMD)含量、脑钠肽(BN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82例作为观察组,将其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将患者分Ⅰ级组(22例...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与血清中叶素(IMD)含量、脑钠肽(BN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82例作为观察组,将其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将患者分Ⅰ级组(22例)、Ⅱ级组(20例)、Ⅲ级组(21例)、Ⅳ级组(19例)。同期选择40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各组受试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差异,检测受试者IMD、BNP水平,并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心脏彩超检查与血清IMD、BN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的LVEF为[(73.2±3.3)%]高于Ⅰ级组的[(67.3±3.3)%]、Ⅱ级组的[(51.9±3.2)%]、Ⅲ级组[(40.6±3.2)%]和Ⅳ级组[(32.9±3.0)%],而Ⅰ级组高于Ⅱ级组、Ⅲ级、Ⅳ级组,Ⅱ级组高于Ⅲ级组和Ⅳ级组,Ⅲ级组高于Ⅳ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LAD、LVEDD分别为[(24.8±4.0)mm、(41.0±5.2)mm]低于Ⅰ级组的[(30.9±4.1)mm、(44.9±5.2)mm]、Ⅱ级组的[(36.9±4.2)mm、(51.3±5.2)mm]、Ⅲ级组的[(41.2±4.1)mm、(59.1±5.1)mm]和IV级组的[(49.2±4.1)mm、(65.9±5.2)mm],而Ⅰ级组低于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Ⅱ级组低于Ⅲ级组、Ⅳ级组,Ⅲ级组低于Ⅳ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BNP、IMD水平分别为[(98.3±10.2)pg/ml、(72.8±7.0)pg/ml]均低于Ⅰ级组的[(132.9±10.9)pg/ml、(81.9±7.2)pg/ml]、Ⅱ级组的[(298.4±12.6)pg/ml、(93.0±8.0)pg/ml]、Ⅲ级组的[(591.4±11.9)pg/ml、(102.6±8.2)pg/ml]和Ⅳ级组的[(798.4±13.0)pg/ml、(133.0±9.3)pg/ml],而Ⅰ级组低于Ⅱ级组、Ⅲ级、Ⅳ级组,Ⅱ级组低于Ⅲ级组和Ⅳ级组,Ⅲ级组低于Ⅳ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心力衰竭患者LVEF与血清IMD、BNP水平呈负相关;而LAD、LVEDD与血清IMD、BNP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心脏超声检查及血清IMD、BNP可用于评估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情况,且心力衰竭患者的LVEF与血清IMD、BNP呈负相关,而LAD、LVEDD与血清IMD、BNP呈正相关,加强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监测血清IMD、BNP水平表达可预测心力衰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利钠肽 每博输出量 中叶素 左房内径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中叶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家族的新成员
20
作者 潘春水 齐永芬 唐朝枢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6-166,共1页
关键词 垂体中叶素 降钙素 基因 肾上腺髓质素 CT 肽类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