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6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德树人视域下中华经典融入教师口语课程的实践探索
1
作者 宋瑞斌 申长崴 +1 位作者 郑英玲 刘婷婷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5年第1期1-4,共4页
中华经典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其所蕴含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气质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在“四有”好老师培养背景下,将中华经典有机融入教师口语教学,通过多种方式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不仅有助于提升师范生的语言表... 中华经典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其所蕴含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气质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在“四有”好老师培养背景下,将中华经典有机融入教师口语教学,通过多种方式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不仅有助于提升师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让师范生在语言实践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师道,涵养教育情怀,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经典诵读 教师口语 课程思政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经典诵读工程背景下语文教师的传道职责
2
作者 马加元 《作文》 2025年第8期41-42,共2页
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对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重要意义。语文教师为有效促进学生参与经典诵读,应有意识地履行传道职责。一方面,从中华经典中汲取精神力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 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对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重要意义。语文教师为有效促进学生参与经典诵读,应有意识地履行传道职责。一方面,从中华经典中汲取精神力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中华经典诵读,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语文教师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有责任将中华经典中的智慧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中华经典的滋养下不断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经典诵读 语文教师 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经典诵读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实施路径
3
作者 王盾 孙忠甫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5年第2期063-066,共4页
本文旨在探究中华经典诵读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之意义与现状,并提出具体实施策略。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能有效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丰富校园文化,同时培养其爱国情感与民族精神。目前,在高职校园内,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面临若干挑战。鉴于实际情况... 本文旨在探究中华经典诵读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之意义与现状,并提出具体实施策略。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能有效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丰富校园文化,同时培养其爱国情感与民族精神。目前,在高职校园内,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面临若干挑战。鉴于实际情况,本文提出通过强化宣传推广、整合课程教学、举办多样化的活动等策略,旨在促进中华经典诵读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有效实施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经典诵读 高职校园文化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经典文学艺术融入思政课的现实际遇与路径探析
4
作者 徐丹丹 丁志春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7-124,共8页
中华经典文学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意蕴隽永绵长,价值经久不衰,是思政课教学珍贵的育人资源。一方面,应从要为之因、可为之据与挑战之处去探究中华经典文学艺术融入思政课的现实际遇。另一方面,要从纵横两个维度,推进中华经典文学艺... 中华经典文学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意蕴隽永绵长,价值经久不衰,是思政课教学珍贵的育人资源。一方面,应从要为之因、可为之据与挑战之处去探究中华经典文学艺术融入思政课的现实际遇。另一方面,要从纵横两个维度,推进中华经典文学艺术与思政课的深度融合。纵向上,积极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联盟以形成中华经典文学艺术融入思政课的连贯体系;横向上,坚持推行“四共三进”的融入路径以实现中华经典文学艺术与思政课的融通自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 中华经典文学艺术 大中小学 “两个结合” “四共三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图书馆等13家单位成功通过“中华经典传习所”评审
5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运行元化不参差,四极中华共一时。”近年,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传播途径的不断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社会认知度、参与度日渐高涨,丰富多元的传统文化资源在实现“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中的作用愈... “运行元化不参差,四极中华共一时。”近年,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传播途径的不断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社会认知度、参与度日渐高涨,丰富多元的传统文化资源在实现“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中的作用愈加显著。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中华经典传习所”是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十四五”期间的重点工作。2024年5月,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组织召开的“中华经典传习所”线上评审会上,天津图书馆的报告获得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并顺利通过评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图书馆 以文化人 社会认知度 传统文化资源 传习所 中华经典 传播途径 参与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华经典诵读融入美育教育的实践与创新
6
作者 易羚康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6期27-29,共3页
将中华经典诵读融入美育教育的全过程,既能丰富高校美育的内容和形式,同时还能让大学生在经典诵读中感受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赋予的力量及时代价值,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本文从中华经典诵读融入美育教育的价值彰显、现... 将中华经典诵读融入美育教育的全过程,既能丰富高校美育的内容和形式,同时还能让大学生在经典诵读中感受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赋予的力量及时代价值,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本文从中华经典诵读融入美育教育的价值彰显、现实困境展开分析,并提出创新中华经典诵读融入美育教育的实践策略,旨在为高校开展美育教育工作提供新思路,丰富创新高校美育工作模式,助力高校更好进行育人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经典诵读 美育 实践策略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经典美术作品的艺术意蕴及其育人价值
7
作者 陈杰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第15期180-182,共3页
要想了解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史,可以通过了解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美术文化发展脉络。作为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从没褪色的文明,中华文明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先辈们创造了许多经典美术作品,经典作品不仅反映了中华几千年文明发展进程,作... 要想了解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史,可以通过了解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美术文化发展脉络。作为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从没褪色的文明,中华文明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先辈们创造了许多经典美术作品,经典作品不仅反映了中华几千年文明发展进程,作品视觉形象和人文内涵也是人们提升审美素养、了解历史的路径,其中丰富的艺术意蕴更具有极高育人价值,我们因此很有必要对中华经典美术作品进行鉴赏,落实美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经典美术作品 艺术意蕴 三大文化 育人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自治区大中小学“典耀中华”主题读书行动暨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启动仪式在拉萨举办
8
作者 赵雪 《西藏教育》 2024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4月19日上午,西藏自治区教育厅举办全区大中小学“典耀中华”主题读书行动暨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启动仪式。自治区教育厅党组成员、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采守宽致辞。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团区委、西藏人民出版社、自... 4月19日上午,西藏自治区教育厅举办全区大中小学“典耀中华”主题读书行动暨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启动仪式。自治区教育厅党组成员、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采守宽致辞。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团区委、西藏人民出版社、自治区新华书店、拉萨市教育局、城关区教育局、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等单位的负责同志出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广基地 国家语言文字 教育督导 西藏人民出版社 启动仪式 中华经典 西藏自治区 大中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经典诵读类短视频的文化记忆再生产与具身传承
9
作者 贾智奥 《声屏世界》 2024年第21期99-101,共3页
文化记忆通过记忆视角建立起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现代的连续性,昭示当下,启迪未来。中华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存传民族文化、书写民族记忆、强化民族情感的重要记忆媒介。在数字化社会中,媒介为大众赋权,短视频记忆实践... 文化记忆通过记忆视角建立起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现代的连续性,昭示当下,启迪未来。中华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存传民族文化、书写民族记忆、强化民族情感的重要记忆媒介。在数字化社会中,媒介为大众赋权,短视频记忆实践成为主导型记忆范式。文章基于短视频平台中华经典诵读类博主文化记忆实践现象进行实证考察,从记忆再生产的角度提出经典诵读类短视频创作优化策略,以期为短视频生态治理和集体凝聚共识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经典诵读 文化记忆 再生产 短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中华经典,存高远志向
10
作者 马翔 《靖远教育》 2024年第2期22-22,共1页
阅读中华经典,是了解过去和展望未来的大门。阅读中华经典,使我们了解到:自古以来,拥有豪情壮志的英雄人物不计其数。幸亏志向无声,否则凌云壮志冲出书本,震耳欲聋。同样的年纪,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令”我惭愧;我们只知欣赏大... 阅读中华经典,是了解过去和展望未来的大门。阅读中华经典,使我们了解到:自古以来,拥有豪情壮志的英雄人物不计其数。幸亏志向无声,否则凌云壮志冲出书本,震耳欲聋。同样的年纪,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令”我惭愧;我们只知欣赏大雁南飞的风景,刘禹锡却能吟出“晴空一雄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哪怕疾病缠身,陆游也能写出“夜澜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身处陋室却仍怡然自得的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来表明志向的刘禹锡他们的志向一个比一个豪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雄人物 刘禹锡 碧霄 展望未来 陆游 疾病缠身 雁南飞 中华经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经典与中职语文教学整体推进的实践研究
11
作者 汪先群 胡芋伽 《品位·经典》 2024年第6期24-26,51,共4页
中华经典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积淀,在立德树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统编中职语文教材以课程思政为导向,加大了中华经典篇目。如何让中华经典焕发更强生... 中华经典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积淀,在立德树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统编中职语文教材以课程思政为导向,加大了中华经典篇目。如何让中华经典焕发更强生机,“典耀中华”,需要从思想认识、价值意义、教学现状、教学改革等方面整体推进,进而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习惯,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建立文化生命主体,让经典永流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经典 中职语文 整体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经典与中职语文教学整体推进的实践研究
12
作者 汪先群 《华夏教师教育》 2024年第8期120-123,共4页
中华经典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积淀,在立德树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统编中职语文教材以课程思政为导向,加大了中华经典篇目。如何让中华经典焕发更强生... 中华经典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积淀,在立德树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统编中职语文教材以课程思政为导向,加大了中华经典篇目。如何让中华经典焕发更强生机,“典耀中华”,需要从思想认识、价值意义、教学现状、教学改革等整体推进,进而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精致学习习惯,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围,建立文化生命主体,让经典永流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经典 中职语文 整体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经典文化在播音主持中的作用探讨
13
作者 宋睿 《东方娱乐周刊》 2024年第5期196-198,共3页
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同时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新时期社会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网络信息技术的出现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在生活和工作等领域,人们能够借助互联网了解最新... 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同时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新时期社会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网络信息技术的出现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在生活和工作等领域,人们能够借助互联网了解最新的社会事件,也能够在接触文化活动的同时满足精神需求。随着我国播音主持行业的迅猛发展,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对播音主持产生较高的认可,播音主持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同时也在语言艺术发展方面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播音主持作为语言艺术的重要形式,其本身对相关从业人员的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将中华经典文化和播音主持相结合,能够促进播音主持节目质量的不断提升,为实现中华经典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支持。以中华经典文化为基础,播音主持的相关语料资源素材更加丰富多样,节目的整体审美格调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播音主持中应用中华经典文化,应当重视中华经典文化的素材开发与积累,创新中华经典文化的认同方式,并且有效把握中华经典文化的应用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经典文化 播音主持 应用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足中华经典的中职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14
作者 吴燕 《华夏教师教育》 2024年第8期116-119,共4页
本文列举现今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分析了学习中华经典的重要意义;针对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从中华经典文化教学入手,探讨中职语文核心素养指导下的语文教学模式,完成语文学科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 中华经典 语文核心素养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认同视域下对中华经典文学作品思政资源的挖掘
15
作者 李月 《中学课程资源》 2024年第11期105-108,共4页
在新课改下,思想政治学科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学科育人价值。政治认同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华经典文学作品为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核心素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资源。阐明中华经典文学作品的内涵与特征... 在新课改下,思想政治学科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学科育人价值。政治认同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华经典文学作品为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核心素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资源。阐明中华经典文学作品的内涵与特征、从政治认同角度分析中华经典文学作品所蕴含的丰富思政资源,包括对党的领导的认同,对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的认同,对国家、民族和文化的认同,以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从确立挖掘目标、时代背景、内容和评价者角度挖掘中华经典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思政资源,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认同 中华经典文学作品 思政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有”好老师视域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中华经典诵读实践育人体系探究
16
作者 赵萍萍 《品位·经典》 2024年第1期30-33,共4页
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基础教育人才的骨干力量和后备军,肩负保育和教育学龄前儿童,促使他们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任务。为落实立德树人使命,创建书香校园,打造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幼师人才,... 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基础教育人才的骨干力量和后备军,肩负保育和教育学龄前儿童,促使他们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任务。为落实立德树人使命,创建书香校园,打造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幼师人才,本文基于“四有”好老师的视域,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华经典诵读实践育人体系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有”好老师 中华经典诵读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 实践育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华经典的若干理解与思考——以《中华经典诵读选本》为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纪德君 《教育导刊(上半月)》 2015年第1期9-12,共4页
一篇或一部作品能否成为经典,与它的文化内涵与表达方式息息相关。从内涵上看,经典之作或者具有深刻、独到的思想,或者蕴含丰富、深邃的生命体验,或者表现了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或者抒写了一种感人至深的美好感情。从表达方式上来说,经... 一篇或一部作品能否成为经典,与它的文化内涵与表达方式息息相关。从内涵上看,经典之作或者具有深刻、独到的思想,或者蕴含丰富、深邃的生命体验,或者表现了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或者抒写了一种感人至深的美好感情。从表达方式上来说,经典往往有它别开生面、耐人寻味之处,或多或少地体现了别出心裁的艺术追求,体现了独特的审美文化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经典 文化内涵 表达方式 中华经典诵读选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中华经典诵读的内在意蕴与建构路径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子华 刘庆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7-112,共6页
当前中国正处于传统与现代共同罗织的历史境遇中,外来文化的涌入、网络不良文化的侵扰等,时刻冲击着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沃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当前中国正处于传统与现代共同罗织的历史境遇中,外来文化的涌入、网络不良文化的侵扰等,时刻冲击着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沃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首要职责,承载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以文化人的重任。基于当前高校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存在的现实问题,需要从教育理念、内容、形式、载体、制度保障等方面革故鼎新,进而重构中华经典诵读实施路径,切实增强文化自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经典诵读 内在意蕴 建构路径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大学为核心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基于中华经典阅读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6
19
作者 屈哨兵 纪德君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2-25,共4页
基于大学办学理念中必不可少的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针对近年来大学开展中华经典教育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应以大学为核心,建构"五维一体"的中华经典阅读体系,实施多样态的中华经典阅读方式,开... 基于大学办学理念中必不可少的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针对近年来大学开展中华经典教育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应以大学为核心,建构"五维一体"的中华经典阅读体系,实施多样态的中华经典阅读方式,开拓"三走进一走出"的中华经典阅读推广路径等,以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高校实施中华经典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更有效地发挥大学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经典 阅读体系 阅读方式 推广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教育”视角下高职院校优化“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路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尚晓丽 唐春艳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76-80,共5页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互联网和教育正逐渐融合形成"互联网+教育"的新形势,高职教育如何利用这种新形势,提升"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的影响力,提高学生传统文化水平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文章首先阐明高职院校开展&q...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互联网和教育正逐渐融合形成"互联网+教育"的新形势,高职教育如何利用这种新形势,提升"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的影响力,提高学生传统文化水平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文章首先阐明高职院校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的意义,然后总结目前高职院校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现状,最后根据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的方式探讨学生和专家对此活动的认知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互联网+教育"视角下高职院校优化"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 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 路径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