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酸胁迫对中华常春藤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家炜 胡纪龙 +1 位作者 任德娴 黄晓霞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7-53,共7页
为研究中华常春藤在不同程度酸胁迫下的生理变化,探究其在酸胁迫下的耐受机制,以1年生常春藤扦插水培苗为试验材料,设置pH 6.0(CK)、pH 5.0、pH 4.0为3个处理组,对其进行为期15 d的酸胁迫处理,研究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相比... 为研究中华常春藤在不同程度酸胁迫下的生理变化,探究其在酸胁迫下的耐受机制,以1年生常春藤扦插水培苗为试验材料,设置pH 6.0(CK)、pH 5.0、pH 4.0为3个处理组,对其进行为期15 d的酸胁迫处理,研究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相比CK,酸胁迫显著降低了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和电子传递速率显著下降,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升,过氧化物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在酸胁迫处理下均显著增加。可见,酸胁迫程度的增强加重了光合系统的损坏,削弱了光化学效率和电子传递速率,降低了光合色素含量;同时,膜脂过氧化反应加剧,丙二醛积累量增加,而中华常春藤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来提高自身对酸性环境的耐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常春藤 酸胁迫 生理特性 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赤霉素对干旱胁迫下中华常春藤生理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胡纪龙 崔仕方 +2 位作者 闫钘 许红连 黄晓霞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118,共9页
【目的】探究外源赤霉素(gibberellic acid,GA_(3))对干旱胁迫下中华常春藤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中华常春藤扦插苗为材料进行良好水分处理与干旱胁迫处理(10%PEG-6000),并喷施不同质量浓度(0、50和100 mg/L)的外源GA_(3),处理15 d... 【目的】探究外源赤霉素(gibberellic acid,GA_(3))对干旱胁迫下中华常春藤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中华常春藤扦插苗为材料进行良好水分处理与干旱胁迫处理(10%PEG-6000),并喷施不同质量浓度(0、50和100 mg/L)的外源GA_(3),处理15 d后,测定植物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丙二醛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结果】与良好水分处理组相比,干旱胁迫下中华常春藤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均显著下降;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均显著上升。通过外源喷施50和100 mg/L GA_(3)溶液,中华常春藤的光合色素含量、最大光化学效率、实际光化学效率和抗氧化酶活性都得到了显著提升。【结论】外源喷施50和100 mg/L GA_(3)能够缓解干旱胁迫对中华常春藤的伤害,提高其抗旱性,且100 mg/L GA_(3)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赤霉素 中华常春藤 干旱胁迫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及根际施用外源NO对盐胁迫下中华常春藤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敏 李燕 +2 位作者 宁朋 程小毛 黄晓霞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83-592,共10页
【目的】探讨盐胁迫对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var.sinensis)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及外源NO对植株盐胁迫的缓解效应。为提高植株耐盐性及其在盐渍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中华常春藤水培苗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浓度盐... 【目的】探讨盐胁迫对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var.sinensis)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及外源NO对植株盐胁迫的缓解效应。为提高植株耐盐性及其在盐渍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中华常春藤水培苗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浓度盐胁迫及叶面和根际施用NO供体SNP处理,测定其相关生理指标。【结果】(1)300 mmol/L盐处理下,中华常春藤叶片叶绿素a(Chla)和b(Chlb)及总量、电子传递速率(ETR)、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_((Ⅱ)))降至最低,分别是对照(CK)的23%、20%、23%、41%、51%和41%,而丙二醛(MDA)含量却升至最高,相比CK增加了88%。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可溶性物质含量在不同程度盐胁迫下均显著增加。(2)100 mmol/L盐浓度下,叶面喷施和根际施用SNP组比未施用组叶绿素总量、ETR、F_(v)/F_(m)以及Y_((Ⅱ))分别上升了80%/2%、61%/21%、13%/11%和106%/56%。(3)300 mmol/L盐浓度下,叶面喷施和根际施用SNP组比未施用组叶绿素总量、ETR、F_(v)/F_(m)以及Y_((Ⅱ))分别上升了73%/35%、92%/18%、36%/15%和86%/50%;此外,抗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物质含量均在300 mmol/L盐胁迫和叶面喷施SNP共同处理下达到最大值。【结论】高浓度盐胁迫导致中华常春藤叶片膜脂过氧化严重,光合机构受损,光合速率显著下降。而外施SNP可通过提高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可溶性物质含量等缓解盐胁迫对植株的伤害,且以叶面喷施SNP的缓解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常春藤 盐胁迫 外源一氧化氮 不同施用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春油麻藤、中华常春藤和扶芳藤的光合特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陈柯 王小德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6-199,共4页
采用LI-6400光合测定仪对盆栽的常春油麻藤(Mucuna sempervirens)、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var、sinensi)和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进行光响应曲线、温度响应曲线和相对湿度响应曲线的测定。对比分析3种藤本植物的光补... 采用LI-6400光合测定仪对盆栽的常春油麻藤(Mucuna sempervirens)、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var、sinensi)和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进行光响应曲线、温度响应曲线和相对湿度响应曲线的测定。对比分析3种藤本植物的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最大净光合速率(Pn)、最大表观量子效率(AQymax)等光合特性指标,并研究分析光强、温度和相对湿度对3种藤本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春油麻藤对有效光能辐射的利用范围最大,其次是扶芳藤,再次为中华常春藤,3种藤本植物的最适温度均在26~30℃,且对高湿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均比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春油麻藤 中华常春藤 扶芳藤 光合特性 生态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MS/MS法分析中华常春藤与洋常春藤化学成分 被引量:5
5
作者 倪力军 诸葛敏 +3 位作者 高丽丽 胡江宁 金汉台 金志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94-1099,共6页
目的采用HPLC-MS/MS法分析中华常春藤与洋常春藤的化学成分。方法中华常春藤与洋常春藤80%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Hypersil Gold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3μm);流动相0.05%甲酸-甲醇,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检测波长205 n... 目的采用HPLC-MS/MS法分析中华常春藤与洋常春藤的化学成分。方法中华常春藤与洋常春藤80%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Hypersil Gold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3μm);流动相0.05%甲酸-甲醇,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检测波长205 nm。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结果通过相对分子质量、参考文献、对照品和数据库等提供的化学信息,从2种常春藤中鉴定或推断出53种成分。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中华常春藤叶和洋常春藤叶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春藤 中华常春藤 定性分析 HP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常春藤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玉武 《贵州科学》 2002年第2期68-72,共5页
本文报道中华常春藤繁殖试验研究结果。种子繁殖于 4月中旬以腐殖土 +河沙为播种基质可获得 78 5 0 %~ 93 5 0 %的发芽率 ;扦插繁殖于 7~ 8月份采用顶部枝条作插穗 ,以肥泥 +河沙为基质进行扦插可获得 87 5 0 %~ 97 5 0
关键词 种子繁殖 发芽率 扦插繁殖 生根率 五加科 绿化植物 中草药 中华常春藤 繁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积温对中华常春藤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陈靖晖 郜炜 刘本玉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2-85,共4页
通过调查中华常春藤的生境和测量茎的生长情况,总结了中华常春藤的种植特点和分枝方式,同时利用SPSS软件的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并根据建立的模型用Excel软件绘制坐标图。结果表明:中华常春藤主枝生长完毕所需的有效积温为2 718.34℃/d... 通过调查中华常春藤的生境和测量茎的生长情况,总结了中华常春藤的种植特点和分枝方式,同时利用SPSS软件的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并根据建立的模型用Excel软件绘制坐标图。结果表明:中华常春藤主枝生长完毕所需的有效积温为2 718.34℃/d;茎伸长量随有效积温延续的变化呈"S"形曲线,而茎伸长速度变化趋于钟罩型单峰曲线。再利用此结果估算出:在理想的生长条件下采用三角形定植方式定植中华常春藤为宜,并且植株与植株之间的最佳定植密度为510 mm×51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常春藤 有效积温 定植 定植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胁迫对中华常春藤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李琬婷 黄轩 +1 位作者 程小毛 黄晓霞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3-109,共7页
【目的】通过不同Pb2+对中华常春藤进行胁迫处理,探讨不同浓度Pb2+胁迫对植株的生长性状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为中华常春藤的栽培推广以及选择铅高富集植物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以当年生中华常春藤扦插苗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不同浓度... 【目的】通过不同Pb2+对中华常春藤进行胁迫处理,探讨不同浓度Pb2+胁迫对植株的生长性状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为中华常春藤的栽培推广以及选择铅高富集植物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以当年生中华常春藤扦插苗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不同浓度Pb(CH3COO)2溶液胁迫处理,并测定各项生长及生理指标。【结果】低浓度铅胁迫下(50、200μmol/L),中华常春藤株高、节间距及茎、叶生物量以及总生物量都显著降低,植物体内MDA含量也显著上升,同时,可溶性蛋白含量、抗氧化酶CAT、POD活性亦显著增加;而高浓度铅胁迫下(400、800μmol/L),植株株高、节间距显著增加,但生物量无显著变化,植株茎段呈现明显徒长现象。同时,植株体内的氧自由基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抗氧化酶SOD活性亦显著增加。【结论】中华常春藤对铅胁迫具有较强的耐性,可通过激活自身的抗氧化系统及增加可溶性蛋白来抵御铅胁迫下活性氧对其的伤害;此外,低浓度的铅胁迫可使其生长受到抑制,而较高浓度的铅胁迫却会刺激该植物的徒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常春藤 铅胁迫 生长指标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A与日本园试配方营养液对中华常春藤水插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俞日磊 周徐思静 杨晖 《南方园艺》 2014年第6期8-11,共4页
采用水培法,以中华常春藤为试验材料,研究5 mg/L、10 mg/L、15 mg/L、20 mg/L NAA和1倍、1/2倍、1/4倍日本园试配方营养液交叉配比对常春藤插条根和上部形态指标,包括根长、根数、根成活率、新叶数、植株整体生长状况等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水培法,以中华常春藤为试验材料,研究5 mg/L、10 mg/L、15 mg/L、20 mg/L NAA和1倍、1/2倍、1/4倍日本园试配方营养液交叉配比对常春藤插条根和上部形态指标,包括根长、根数、根成活率、新叶数、植株整体生长状况等的影响。结果表明:NAA 10 mg/L和1/2倍日本园试培养液组合水培,对中华常春藤插条促根效果最为显著,平均根长、平均根数、根成活率、新叶数均为最大值,与对照差异显著,且植株生长快、健壮;NAA对于插条生根的影响,显著大于日本园试配方营养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常春藤 水插 萘乙酸 日本园试配方营养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积温对中华常春藤叶片生长和衰老的影响
10
作者 陈靖晖 郜炜 刘本玉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1期60-62,共3页
通过测定中华常春藤叶片生长期和衰老期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和有效积温,建立叶片生长和衰老过程的回归方程,并根据方程绘制出对应曲线。经分析发现中华常春藤叶片的叶长优先伸长,并且叶长比叶宽先达到生长最大值,而最大叶长小于最大叶... 通过测定中华常春藤叶片生长期和衰老期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和有效积温,建立叶片生长和衰老过程的回归方程,并根据方程绘制出对应曲线。经分析发现中华常春藤叶片的叶长优先伸长,并且叶长比叶宽先达到生长最大值,而最大叶长小于最大叶宽;叶片枯萎率随有效积温延续的变化呈"J"形曲线,而叶片衰老速度变化趋于钟罩型单峰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常春藤 叶片 有效积温 生长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常春藤茎芽苗诱导植株再生方法的建立
11
作者 李鹏飞 潘冰容 +1 位作者 吴丽玲 邢建宏 《龙岩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76-84,共9页
为了建立中华常春藤植株高效再生的快繁方法,选取茎尖、茎段为外植体,设置0.1%的升汞灭菌时间,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利用正交实验对茎芽苗诱导与植株再生中大量元素浓度和植物激素用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选取中华常春藤的茎段为外植... 为了建立中华常春藤植株高效再生的快繁方法,选取茎尖、茎段为外植体,设置0.1%的升汞灭菌时间,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利用正交实验对茎芽苗诱导与植株再生中大量元素浓度和植物激素用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选取中华常春藤的茎段为外植体,出芽率高达100%。经过洗洁精预处理后,使用0.1%的升汞消毒6 min,灭菌效果最佳,污染率为1.7%,成活率为98.3%;腋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4.0 mg/L+GA_(3)1.5 mg/L+NAA 0.2 mg/L,一次诱导率可达93.3%;继代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0 mg/L+KT 0.2 mg/L+NAA 0.2 mg/L,45 d后,增值系数可达7.17;试管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NAA 0.2 mg/L+KT 0.2 mg/L,45 d后,生根率可达85.1%;以2∶1混合的腐殖土和黄沙土为移栽基质,并在移栽前使用1.5×10^(-6)的IBA浸泡试管苗根部10 min,可显著提高成活率,移栽成活率达9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常春藤 组织培养 腋芽诱导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Q-TOF-MS/MS分析中华常春藤中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30
12
作者 杨林军 谢彦云 +5 位作者 李志锋 李伟 何明珍 吴蓓 冯育林 杨世林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66-572,共7页
目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MS),对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茎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方法采用Welc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0.1%甲酸水溶液(A)和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 目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MS),对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茎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方法采用Welc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0.1%甲酸水溶液(A)和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 L/min,柱温40℃,进样量5μL。质谱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使用质谱分析软件中的目标化合物筛查法,通过保留时间、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二级质谱裂解碎片鉴定监测到的化学成分。结果在优化的液质联用条件下,结合Scifinder数据库、对照品和相关文献鉴定了43个化合物,包括三萜皂苷、黄酮苷类、苯丙素类和核苷类化合物。结论 UPLC/Q-TOF-MS/MS方法能快捷、准确、较全面地鉴定中华常春藤中的化学成分,为中华常春藤化学成分的进一步提取分离和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常春藤 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三萜皂苷 黄酮苷类 苯丙素类 核苷类
原文传递
中华常春藤细菌性叶斑病病原菌的鉴定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小芳 付丽娜 +2 位作者 李雪 李兴明 姬广海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84-590,共7页
2015年春季在昆明市区绿化带种植的中华常春藤上发现一种由细菌侵染而引起的病害,称为中华常春藤细菌性叶斑病。通过发病症状、菌落形态观察、致病性测定、Biolog分析,16S rDNA序列和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2015年春季在昆明市区绿化带种植的中华常春藤上发现一种由细菌侵染而引起的病害,称为中华常春藤细菌性叶斑病。通过发病症状、菌落形态观察、致病性测定、Biolog分析,16S rDNA序列和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分析比较,对昆明地区的常春藤叶斑病病原菌及其系统进化关系进行研究。分离病原菌接种中华常春藤叶片完成科赫法则验证,发病初期在叶片表面形成带有黄色叶晕的不规则褐色斑点,后期叶片边缘形成倒V字型坏死并起皱。将菌株CCT1和CCT6测序结果与现有的黄单胞菌菌株的16S rDNA序列和核糖体DNA的ITS序列构建进化树,结果均显示病原菌与野油菜黄单胞菌的序列相似度最大,属于同一支。研究确定该病原菌为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这是中国首次报道由X.campestris引起的中华常春藤叶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常春藤 细菌性叶斑病 野油菜黄单胞菌 鉴定
原文传递
外源NO对盐胁迫下中华常春藤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14
作者 李燕 张敏 +1 位作者 宁朋 黄晓霞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7-213,共7页
由于土壤盐渍化的不断加剧,植物生长受到盐胁迫的可能性逐渐增加。本文以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var.sinensis)为材料,研究外源NO对盐胁迫下中华常春藤的光合能力、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中华常春藤... 由于土壤盐渍化的不断加剧,植物生长受到盐胁迫的可能性逐渐增加。本文以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var.sinensis)为材料,研究外源NO对盐胁迫下中华常春藤的光合能力、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中华常春藤的叶绿素(Chl)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均较对照显著下降;脯氨酸、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抗氧化酶APX、CAT、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外源施加低浓度(0.1mmol·L^(-1))的NO供体SNP可显著提高盐胁迫下Chl含量、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可溶性蛋白的含量,而MDA含量显著降低;施加高浓度SNP (0.4 mmol·L^(-1))可显著提高盐胁迫下的Chl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F_(v)/F_(m)、POD和APX活性,而其他指标无显著变化。综上所述,外源低浓度的NO处理能通过提高盐胁迫下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调节能力,从而减轻盐胁迫对其造成的伤害。因此,外源施加低浓度NO处理可作为提高常春藤类植物对盐胁迫适应性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常春藤 外源NO 盐胁迫 光合 抗氧化酶活性
原文传递
铅胁迫对中华常春藤叶绿素含量及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15
作者 黄轩 李琬婷 +1 位作者 黄晓霞 程小毛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5469-5475,共7页
以当年生中华常春藤扦插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Pb (CH3COO)2溶液(0, 50μmol/L, 200μmol/L,400μmol/L, 800μmol/L)对其进行胁迫处理,研究其叶绿素荧光特性对重金属Pb2+胁迫响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随着Pb2+浓度的增加,各处... 以当年生中华常春藤扦插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Pb (CH3COO)2溶液(0, 50μmol/L, 200μmol/L,400μmol/L, 800μmol/L)对其进行胁迫处理,研究其叶绿素荧光特性对重金属Pb2+胁迫响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随着Pb2+浓度的增加,各处理组叶片荧光参数呈波动性变化,表现出抑制-促进-抑制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中华常春藤叶片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合效率(YⅡ)在低浓度(50μmol/L)和较低浓度(200μmol/L) Pb2+处理下均显著下降,中等浓度(400μmol/L) Pb2+处理下却显著上升,而高浓度(800μmol/L) Pb2+处理下无显著变化。Pb2+胁迫对中华常春藤叶绿素含量无显著抑制作用,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均随Pb2+胁迫浓度的增大呈上升的趋势。本研究结果表明,中华常春藤对重金属铅胁迫具有较强的耐受性。本研究为特殊立地环境下城市绿化植物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也可为重金属污染下的植物修复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VAR. Sinensis) 铅胁迫 叶绿素荧光参数 叶绿素含量
原文传递
5种藤本植物的抗寒性研究初探 被引量:24
16
作者 项延军 李新芝 王小德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1-424,共4页
为研究藤本植物在低温胁迫下植株的生理、生化变化,对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南蛇藤(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藤本月季(Rosahybrida Climbing Roses)、云南黄馨(Jasminummesnyi Hance)、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5种... 为研究藤本植物在低温胁迫下植株的生理、生化变化,对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南蛇藤(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藤本月季(Rosahybrida Climbing Roses)、云南黄馨(Jasminummesnyi Hance)、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5种藤本植物在不同低温处理下植物叶片的细胞膜透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胁迫时间的延长,5种植物的叶片细胞膜透性增加,SOD活性增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上升趋势;试验表明,这3种变化指标可用于5种植物叶片的抗寒性测定;在这5种植物中,扶芳藤较抗寒,云南黄馨、藤本月季、中华常春藤抗寒性居中,南蛇藤抗寒性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常春藤 南蛇藤 藤本月季 云南黄馨 扶芳藤 抗寒性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春油麻藤等3种藤本植物抗旱性生理指标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陈柯 王小德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4-318,共5页
为研究常春油麻藤Mucuna sempervirens的抗旱机制,利用聚乙二醇(PEG 6000)模拟50 g.L-1(轻度干旱胁迫)和200 g.L-1(重度干旱胁迫)2种质量浓度的干旱胁迫环境,分别处理1,3和5 d后,测定常春油麻藤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指标,并以中华常春藤He... 为研究常春油麻藤Mucuna sempervirens的抗旱机制,利用聚乙二醇(PEG 6000)模拟50 g.L-1(轻度干旱胁迫)和200 g.L-1(重度干旱胁迫)2种质量浓度的干旱胁迫环境,分别处理1,3和5 d后,测定常春油麻藤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指标,并以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var.sinensis和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为对比材料,比较分析常春油麻藤的抗旱性。研究表明,随着PEG 6000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3种藤本的叶片含水量和失水速率均呈下降趋势,而叶片水分饱和亏缺、细胞膜透性和游离脯氨酸指标数均显著上升,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重度胁迫下,常春油麻藤的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显著高于扶芳藤和常春藤,而细胞膜透性却上升幅度不大。3种被测藤本中抗旱性排序为:扶芳藤>常春油麻藤>中华常春藤。常春油麻藤主要通过提高体内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和保护酶活性来抵抗干旱胁迫,保护细胞膜结构,提高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抗旱性 聚乙二醇(PEG6000) 生理指标 常春油麻藤 中华常春藤 扶芳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芳藤等3种藤本植物耐热性生理生化指标初探 被引量:3
18
作者 项延军 李新芝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1-243,共3页
为丰富城市河道的藤本植物景观,选择了中华常春藤、扶芳藤、常春油麻藤3种植物进行耐热指标研究,测定不同热处理下3种植物叶片的相对含水量、细胞膜透性、叶绿素含量和丙二醛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叶片的相对含水量、细胞膜透性、叶绿素... 为丰富城市河道的藤本植物景观,选择了中华常春藤、扶芳藤、常春油麻藤3种植物进行耐热指标研究,测定不同热处理下3种植物叶片的相对含水量、细胞膜透性、叶绿素含量和丙二醛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叶片的相对含水量、细胞膜透性、叶绿素含量和丙二醛含量变化指标可用于中华常春藤、扶芳藤、常春油麻藤3种植物的叶片耐热力测定。3种植物中,以常春油麻藤较耐热,扶芳藤次之,中华常春藤较不耐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常春藤 扶芳藤 常春油麻藤 耐热性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芳藤等3种藤本植物耐热性生理生化指标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项延军 李新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9期16138-16139,16146,共3页
[目的]为丰富城市河道的藤本植物景观。[方法]选择中华常春藤、扶芳藤、常春油麻藤3种植物,进行耐热指标研究。测定不同热处理下3种植物叶片的相对含水量、细胞膜透性、叶绿素含量和MDA含量变化。[结果]叶片的相对含水量、细胞膜透性、... [目的]为丰富城市河道的藤本植物景观。[方法]选择中华常春藤、扶芳藤、常春油麻藤3种植物,进行耐热指标研究。测定不同热处理下3种植物叶片的相对含水量、细胞膜透性、叶绿素含量和MDA含量变化。[结果]叶片的相对含水量、细胞膜透性、叶绿素含量和MDA含量指标可用于中华常春藤、扶芳藤、常春油麻藤3种植物的叶片耐热力测定。[结论]3种植物中,以常春油麻藤较耐热,扶芳藤次之,中华常春藤较不耐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常春藤 扶芳藤 常春油麻藤 耐热性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市垂直绿化、地被绿化推广应用研究报告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炜 《园林科技》 1994年第3期17-27,共11页
前言垂直绿化和地被绿化在提高城市绿化总量、改善城市生态和美化环境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提高福州市的绿化美化水平,我们开展了本项研究工作,目的旨在摸清家底并从中筛选出适于福州市园林推广应用的优良品种进行应用研究,
关键词 城市绿化 园林地被植物 应用研究 优良品种 大花老鸦嘴 本项 细叶美女樱 城市生态 中华常春藤 野生地被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