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0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辨证分型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高雅芳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鼻咽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对照组接受放疗治疗,观察组接受中医辨证...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鼻咽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对照组接受放疗治疗,观察组接受中医辨证分型联合放疗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2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指标(CD4^(+)、CD8^(+)及CD4^(+)/CD8^(+))及1年、3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50%,高于对照组的60.00%(χ^(2)=4.943,P=0.026)。治疗1个月后,2组口干、倦怠乏力、食少纳呆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CD4^(+)、CD4^(+)/CD8^(+)较治疗前升高,CD8^(+)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高/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年生存率(90.00%)高于对照组(70.00%)(P<0.05)。结论晚期鼻咽癌患者接受中医辨证分型联合放疗治疗,可有效提高免疫功能,减轻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远期生存率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晚期 中医辨证分型 放疗 近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评估
2
作者 党会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66-070,共5页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肺炎中的临床效果。实施方式:在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期间,选取70名患有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5名。其中一组作为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西医疗法;另一组作...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肺炎中的临床效果。实施方式:在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期间,选取70名患有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5名。其中一组作为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西医疗法;另一组作为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医辨证分型疗法。通过对比两组患儿的症状改善情况、实验室检测指标变化、胸部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治疗的总有效率,来评估治疗效果。研究发现:在接受治疗后,观察组在体温正常化、咳嗽缓解、肺部湿啰音减少等临床症状的改善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炎症标志物CRP、PCT的降低幅度上,观察组同样优于对照组(P<0.05)。在胸部影像学检查的改善情况上,观察组也显示出了更好的恢复(P<0.05)。最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4%(P<0.05)。结论 结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方案,能显著提升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有助于症状缓解和炎症的消退。,加快肺部影像学恢复,提高总体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分型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临床疗效 炎症指标 肺部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淋巴细胞亚群和肝功能指标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林军 周翼 +1 位作者 蒲文杰 刘于嵩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66-170,共5页
目的 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和肝功能指标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为临床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方案选择和疗效观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乐山市中医医院983例CHB患者,其中中医辩证分型实证270例(湿热中阻... 目的 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和肝功能指标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为临床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方案选择和疗效观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乐山市中医医院983例CHB患者,其中中医辩证分型实证270例(湿热中阻证75例、瘀血阻络证195例)、虚证713例(肝郁脾虚证662例、肝肾阴虚证28例、脾肾阳虚证23例)。检测各证型患者肝功能相关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il)]和T细胞(CD3~+、CD4~+、CD8~+)计数,分析各项指标与CHB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 肝郁脾虚证、瘀血阻络证、湿热中阻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临床CHB频率依次升高。CHB各证型中,脾肾阳虚证患者年龄最大,湿热中阻证患者年龄最小。各证型间肝功能相关指标和T淋巴细胞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T细胞计数与湿热中阻证呈正相关(P<0.05),与脾肾阳虚证呈负相关(P<0.05)。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和肝功能相关指标与CHB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存在相关性,可为临床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方案选择和疗效观察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亚群 肝功能 慢性乙型肝炎 中医辨证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患者PINP、25-(OH)VitD_(3)、BMP-2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刘莎莎 郭洪科 《四川中医》 2024年第6期87-91,共5页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总I型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INP)、25-羟维生素D3[25-(OH)VitD_(3)]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与其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20年8月~2023年8月医院收治的157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中医四...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总I型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INP)、25-羟维生素D3[25-(OH)VitD_(3)]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与其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20年8月~2023年8月医院收治的157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中医四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统计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结果,对不同症型患者基本资料、PINP、25-(OH)VitD_(3)、BMP-2水平进行比较。结果:157例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属肾阳虚证34例,脾肾阳虚证43例,肝肾阴虚证49例,血瘀气滞证31例。不同中医辨证分型的骨质疏松患者血清PINP、25-(OH)VitD_(3)及BMP-2水平整体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瘀气滞组PINP水平显著高于肾阳虚组、脾肾阳虚组及肝肾阴虚组患者(P<0.05),而其余3组两两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肾阳虚证患者25-(OH)VitD_(3)水平明显低于肾阳虚组、肝肾阴虚组及血瘀气滞组(P<0.05),且肾阳虚组低于肝肾阴虚组及血瘀气滞组(P<0.05),而其余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气滞组BMP-2水平显著低于肾阳虚组、脾肾阳虚组及肝肾阴虚组患者(P<0.05),而其余3组两两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瘀气滞与PINP呈正相关(P<0.05),与BMP-2呈负相关(P<0.05);脾肾阳虚与25-(OH)VitD_(3)呈负相关(P<0.05)。结论: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血清PINP、25-(OH)VitD_(3)、BMP-2水平与其中医辨证分型具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评估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总I型胶原氨基末端前肽 25-羟维生素D3 骨形态发生蛋白2 中医辨证分型
原文传递
慢性肾脏病不同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指标表达及血脂异常发生情况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张路路 罗伦才 吕凌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1期2269-2273,2278,共6页
目的研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不同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al protein 4,HE4)等血清指标及血脂异常发生情况的关系。方法选取... 目的研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不同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al protein 4,HE4)等血清指标及血脂异常发生情况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凉山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95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有肺肾气虚证39例、气阴两虚证17例、脾肾气虚证17例、脾肾阳虚证11例、肝肾阴虚证11例。检测比较慢性肾脏病组不同中医辨证分型患者的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病程]及血清MMP-9、Hcy、HE4、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瘦素(Leptin,Lep)、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尿酸(Uric acid,UA)水平,统计不同中医辨证分型患者血脂异常发生率,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检验慢性肾脏病中医辨证分型与MMP-9、Hcy、HE4、IL-6、Leptin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不同中医辨证分型患者在性别、年龄、BMI、病程、Hcy、HE4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辨证分型患者MMP-9水平比较:肺肾气虚证组、气阴两虚证组>脾肾气虚证组、脾肾阳虚证组、肝肾阴虚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9水平与肺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呈正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辨证分型患者血清Scr、BUN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辨证分型患者血清IL-6水平比较,脾肾气虚证组、脾肾阳虚证组>肺肾气虚证组、气阴两虚证组、肝肾阴虚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辨证分型患者血清Leptin水平比较,气阴两虚证组、肝肾阴虚证组>肺肾气虚证组、脾肾气虚证组、脾肾阳虚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辨证分型患者血尿酸水平比较,肝肾阴虚证组<肺肾气虚证组、气阴两虚证组、脾肾气虚证组、脾肾阳虚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阴两虚证组血脂异常发生率高于肺肾气虚证(P<0.05);经相关性分析,慢性肾脏病不同中医辨证分型与MMP-9、Hcy、HE4、IL-6、Leptin水平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9水平在肺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中呈高表达,血清IL-6在脾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中呈高表达,血清Leptin在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中呈高表达,血尿酸在肝肾阴虚证中呈低表达,并且不同证型患者血脂异常发生率存在一定差异,临床可对以上指标进行关注,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辨证分型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同型半胱氨酸 人附睾蛋白4 中医辨证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指标与病灶位置对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中医辨证分型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崔凌辉 吴逸舟 +2 位作者 李浩华 陈健 王雷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3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RIS)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炎症指标、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的关系。方法:收集上海建工医院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120例RIS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和MRI检查,采集患者的临床指标、炎症指标和人口... 目的:探讨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RIS)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炎症指标、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的关系。方法:收集上海建工医院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120例RIS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和MRI检查,采集患者的临床指标、炎症指标和人口学资料等信息,比较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炎症指标、头颅MRI病灶分布部位的差异,分析不同患者在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烟酒史、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炎症指标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探讨这些因素与中医证候类型的关系。结果:风痰瘀阻证型患者病灶多分布于基底节和丘脑(P<0.05);肝阳上亢证型则多见于脑干(P<0.05);阴虚风动证型病灶在脑叶和基底节较明显(P<0.05);痰热腑实证型病灶以丘脑为主(P<0.05);而气虚血瘀证型患者脑叶病灶占比最多(P<0.05)。此外,风痰瘀阻、肝阳上亢和痰热腑实证型患者炎症指标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显著上升,其中痰热腑实证型最为明显,而阴虚风动和气虚血瘀证型炎症指标水平较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BMI、吸烟史和高脂血症病史是中医证型的影响因素,炎症指标也均是中医证型的影响因素。结论:RIS患者头颅MRI、炎症指标与中医辨证分型存在一定联系,头颅MRI影像学检查可以作为中医证型的辨证参考,炎症指标可以作为辨证分型实证类型的客观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 中医辨证分型 炎症指标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sST2、Gal-3、GDF-15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邵玲 纪丹 《四川中医》 2024年第8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究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半乳糖凝集素-3(Gal-3)、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15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心衰组,收集统计... 目的:探究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半乳糖凝集素-3(Gal-3)、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15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心衰组,收集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中医辨证分型资料;采用美国心脏协会心功能评估分级法(NYHA)对患者进行疾病严重程度评估,比较不同中医辨证分型患者的一般资料和血清sST2、Gal-3、GDF-15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sST2、Gal-3、GDF-15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比较不同中医辨证分型患者的血清sST2、Gal-3、GDF-15水平。结果:本次共纳入15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属于心肺气虚证62例(39.74%),气阴两虚证28例(17.95%),气虚血瘀证39例(25.00%),心肾阳虚证27例(17.31%),未见水饮凌心证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气虚血瘀证患者的血清sST2水平最高,其次分别为心肾阳虚证、心肺气虚证、气阴两虚证(P<0.05);气虚血瘀证患者的血清Gal-3水平最高,其次分别为心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心肺气虚证(P<0.05);心肾阳虚证患者的血清GDF-15水平最高,其次分别为心肺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P<0.05);不同中医辨证分型患者的血清sST2、Gal-3、GDF-15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辨证分型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ST2、Gal-3、GDF-15水平均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疾病程度呈正相关性(r=0.682、0.631、0.724,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sST2、Gal-3、GDF-15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临床上可根据sST2、Gal-3、GDF-15水平来辅助判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中医辨证分型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半乳糖凝集素-3 生长分化因子15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心率变异性、IGF-1、CRP/PA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朱梅 阮义生 翟春生 《四川中医》 2024年第8期91-95,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中医辨证分型与心率变异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CRP/PA)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中医证型分布...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中医辨证分型与心率变异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CRP/PA)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比较不同中医证型患者心率变异性、IGF-1、CRP/PA。结果:T2DM患者中医证型构成由高到低分别为气阴两虚证75例、痰淤滞络证64例、阴虚风动证31例、气虚血瘀证20例、热盛伤阴证10例;T2DM患者病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值为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痰淤滞络证>热盛伤阴证(P<0.05);T2DM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24h窦性心博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之差大于50ms百分比(PNN50)、心率变异性(HRV)三角指数、极低频功率(VLF)、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为热盛伤阴证>痰淤滞络证>阴虚风动证>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P<0.05);T2DM患者IGF-1水平为热盛伤阴证>阴虚风动证>痰淤滞络证>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CRP/PA为痰淤滞络证>热盛伤阴证>阴虚风动证>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P<0.05)。结论:T2DM患者中医证型与心率变异性、IGF-1、CRP/PA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以为中医辨证施治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中医辨证分型 心率变异性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
原文传递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胃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海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5-17,共3页
目的:评价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胃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胃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治疗方法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对照组治疗方法为西医治疗,对比两组胃痛... 目的:评价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胃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胃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治疗方法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对照组治疗方法为西医治疗,对比两组胃痛、腹胀、呃逆、呕恶、纳差等症状缓解时间、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胃痛、呃逆、呕恶、纳差、腹胀等症状缓解时间对比,观察组更短,P<0.05;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更低,P<0.05;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胃痛应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可获益良好,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分型 胃痛 治疗 吗丁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外周血CXCR4、IL-6/STAT3通路的关系探究
10
作者 蔡佳吟 杨金祖 +2 位作者 罗国庆 李爱平 陈亨平 《四川中医》 2024年第11期7-10,共4页
目的:探究胃癌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外周血趋化因子受体(CXCR)4、白细胞介素(IL)-6/信号转导转录活化因子(STAT)3通路的关系。方法:纳入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24例胃癌患者进行分析,依据临床症状、脉搏等对胃癌患者进行中医... 目的:探究胃癌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外周血趋化因子受体(CXCR)4、白细胞介素(IL)-6/信号转导转录活化因子(STAT)3通路的关系。方法:纳入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24例胃癌患者进行分析,依据临床症状、脉搏等对胃癌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并比较不同证型胃癌患者免疫功能[CD 3^(+)、CD 4^(+)、CD 4^(+)/CD 8^(+)]、外周血CXCR4、IL-6/STAT3通路表达情况以及预后情况。结果:124例胃癌患者临床主要包括5种辨证分型,包括肝气犯胃证33例(26.61%)、脾胃虚寒证24例(19.35%)、胃热伤阴证29例(23.39%)、气滞血瘀证21例(16.94%)、气血亏虚证17例(13.71%);5种辨证分型胃癌患者的外周血CXCR4、IL-6及STAT3 mRNA表达情况比较,气滞血瘀证、气血亏虚证均高于其他3种证型(P<0.05),且气滞血瘀证、气血亏虚证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种辨证分型胃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比较,气滞血瘀证、气血亏虚证的CD 3^(+)、CD 4^(+)、CD 4^(+)/CD 8^(+)均低于其他3种证型(P<0.05),且气血亏虚证低于气滞血瘀证(P<0.05);随访1年,气滞血瘀证、气血亏虚证的生存率均低于其他3种证型(P<0.05),且气滞血瘀证、气血亏虚证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临床常见中医辨证分型主要包括肝气犯胃证、脾胃虚寒证、胃热伤阴证、气滞血瘀证以及气血亏虚证,且不同辨证分型患者之间的外周血CXCR4水平及IL-6/STAT3通路表达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趋化因子受体4 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转录活化因子3通路 中医辨证分型
原文传递
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浆cTnⅠ水平、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11
作者 张志强 闫稳平 王君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6期43-46,共4页
目的:探究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浆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Ⅰ,cTnⅠ)水平、甲状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心力衰竭患者96例,按照中医证型的不同分为4个证型组,选取同一时期心功能正常者2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的cTnⅠ... 目的:探究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浆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Ⅰ,cTnⅠ)水平、甲状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心力衰竭患者96例,按照中医证型的不同分为4个证型组,选取同一时期心功能正常者2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的cTnⅠ水平和甲状腺功能指标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功能和cTnⅠ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结果:按照血清总甲状腺素(thyroxine,T4)和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的降低顺序,依次为对照组>心肺气虚证组>气阴两虚证组>气虚血瘀证组>阳虚水泛证组(P<0.05),按照cTnⅠ水平的升高顺序,依次为对照组<心肺气虚证组<气阴两虚证组<气虚血瘀证组<阳虚水泛证组(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心肺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阳虚水泛证与cTnⅠ均呈正相关(r=0.814、0.816、0.807、0.820,P<0.01);与T3均呈负相关(r=-0.367、-0.367、-0.372、-0.308,P<0.05),与T4均呈显著负相关(r=-0.332、-0.364、-0.345、-0.336,P<0.05);96例心力衰竭患者cTnⅠ与T3、T4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随着心力衰竭患者病情的进展,即心肺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阳虚水泛证,T4、T3水平逐渐降低,cTnⅠ水平逐渐升高。T3、T4、cTnⅠ表达水平对心力衰竭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中医辨证分型 肌钙蛋白I 甲状腺功能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热像图对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中医辨证分型的价值
12
作者 卢桂芳 罗紫月 +4 位作者 谢志敏 徐贾英 何兆春 李霄鹏 杨科朋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5期747-748,共2页
目的评估红外热像图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诊断及中医辨证分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AS患者100例,按照中医证型分组,肾虚督寒证组50例,肾虚湿热证组50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 目的评估红外热像图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诊断及中医辨证分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AS患者100例,按照中医证型分组,肾虚督寒证组50例,肾虚湿热证组50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收集临床信息与红外热像图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肾虚督寒组与肾虚湿热组间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中轴关节疼痛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虚督寒组的脊背部平均温度及最高温度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偏低(P<0.01),而肾虚湿热组则明显偏高(P<0.05)。同时,肾虚督寒组的脊背部最高温度与周围温度的差值明显偏小(P<0.05),而肾虚湿热组温度差较对照组相仿(P>0.05)。结论红外热像图测量的脊背部温度与AS中医证型密切相关,红外热像图或对AS诊断及中医辨证分型具有辅助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红外热像图 中医辨证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pANCA、IL-23水平及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13
作者 陈小刚 李霞 刘小敏 《四川中医》 2024年第6期84-87,共4页
目的:探究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质抗体(pANCA)、白介素-23(IL-23)水平及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27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纳... 目的:探究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质抗体(pANCA)、白介素-23(IL-23)水平及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27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纳入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收集所有患者的血清pANCA、IL-23水平;采用Mayo活动性分级评估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分级。通过单因素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大肠湿热证131例(47.12%),脾肾阳虚证99例(35.61%),血瘀肠络证48例(17.27%)。三种中医辨证分型患者的Mayo活动性评分、血清pANCA、IL-23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Mayo活动性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活动期、中度活动期和重度活动期三种疾病严重程度,共分得轻度活动期116例、中度活动期96例和重度活动期66例,其中轻度活动期主要以脾肾阳虚证为主,中度活动期以大肠湿热证为主(P<0.05),重度活动期例数则无明显差异(P>0.05)。三种疾病严重程度患者的pANCA、IL-23水平呈重度活动期>中度活动期>轻度活动期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ANCA、IL-23水平与Mayo活动性评分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pANCA、IL-23水平及疾病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关系,临床可根据血清pANCA、IL-23水平及疾病严重程度来判断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辨证分型 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白介素-23 Mayo活动性分级
原文传递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分析
14
作者 闫仕富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21-024,共4页
整理我院慢性胃炎患者的中医辩证治疗资料,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对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200例慢性胃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疗法进行治疗,实验... 整理我院慢性胃炎患者的中医辩证治疗资料,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对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200例慢性胃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则加用辩证分型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中医组治疗有效率98.00%,不良反应7.00%,西医组治疗有效率为82.00%,不良反应19.0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胃炎患者病情复杂、病程长,经常出现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通过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个性化治疗,临床效果更高,对患者的治疗针对性强,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中医辨证分型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中医辨证分型乳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和免疫炎症指标水平差异分析
15
作者 程广建 李大伟 邓胜 《四川中医》 2024年第11期4-7,共4页
目的:分析研究不同中医辨证分型乳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和免疫炎症指标水平差异。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8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将患者分为肝郁痰凝型组(n=49)、冲任失调型组(n=43)和... 目的:分析研究不同中医辨证分型乳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和免疫炎症指标水平差异。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8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将患者分为肝郁痰凝型组(n=49)、冲任失调型组(n=43)和正虚毒炽型组(n=34)。比较不同中医辨证分型乳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癌胚抗原(CEA)]和免疫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水平差异;比较不同中医辨证分型乳腺癌患者的TNM分期与病理分级。结果:正虚毒炽型组乳腺癌患者的CA125、CA153、CEA、NLR、PLR、SIRI、SII水平均高于冲任失调型组和肝郁痰凝型组,冲任失调型组高于肝郁痰凝型组(P<0.05);正虚毒炽型组乳腺癌患者的LMR水平均低于冲任失调型组和肝郁痰凝型组,冲任失调型组低于肝郁痰凝型组(P<0.05);肝郁痰凝型组与冲任失调型组TNM分期以Ⅰ~Ⅱ期为主,正虚毒炽型组TNM分期以Ⅲ~Ⅳ期为主(P<0.05)。结论:不同中医辨证分型乳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和免疫炎症指标存在差异性,检测其表达水平有助于指导乳腺癌中医辨证分型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中医辨证分型 肿瘤标志物 免疫炎症指标
原文传递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辨证分型与可溶性黏附分子、炎性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16
作者 赵丽秦 肖梦星 刘冬梅 《四川中医》 2024年第12期14-17,共4页
目的:探究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辨证分型与可溶性黏附分子、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6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218例进行研究,收集患者一般信息及中医四诊资料,统计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比较不同证型患者... 目的:探究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辨证分型与可溶性黏附分子、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6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218例进行研究,收集患者一般信息及中医四诊资料,统计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比较不同证型患者基本资料、疾病活动指数、血清可溶性黏附分子及炎性因子水平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究不同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可溶性黏附分子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关系。结果:纳入218例患者中医证型构成:肝肾阴虚证60例、脾肾阳虚证66例、热毒炽盛证9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在不同证型中均呈现肝肾阴虚组<脾肾阳虚组<热毒炽盛组趋势(P<0.05);不同证型患者血清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表达水平比较,热毒炽盛组TNF-α水平高于脾肾阳虚组(P<0.05),两组IFN-γ、TNF-α、IL-10水平均高于肝肾阴虚组(P<0.05),热毒炽盛组IFN-γ、IL-10水平与脾肾阳虚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不同中医辨证分型SLEDAI评分与血清sICAM-1、sVCAM-1、IFN-γ、TNF-α、IL-10均呈现正相关(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不同中医辨证分型与可溶性黏附分子、炎性因子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对患者血清相关可溶性黏附分子及炎症指标进行检测,可作为中医辨证的辅助工具,有利于诊断价值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医辨证分型 炎性因子 可溶性黏附分子
原文传递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胃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17
作者 张建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025-0028,共4页
评价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胃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60例胃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治疗方法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对照组治疗方法为西医治疗,对比两组胃痛、腹... 评价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胃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60例胃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治疗方法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对照组治疗方法为西医治疗,对比两组胃痛、腹胀、呃逆、呕恶、纳差等症状缓解时间、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胃痛、呃逆、呕恶、纳差、腹胀等症状缓解时间对比,观察组更短,P<0.05;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更低,P<0.05;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 胃痛应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可获益良好,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分型 胃痛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Hcy、IL-18及miR-124的相关性探究
18
作者 史益平 《四川中医》 2024年第1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同型半胱胺酸(Hcy)、白介素-18(IL-18)及微小核糖核酸(miR)-124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作为老年高血压组,另选取60例同期到我院行健康检...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同型半胱胺酸(Hcy)、白介素-18(IL-18)及微小核糖核酸(miR)-124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作为老年高血压组,另选取60例同期到我院行健康检查的老年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Hcy、IL-18及miR-124相对表达水平。统计患者中医辨证分型情况,对比不同中医辨证分型患者一般资料、血清Hcy、IL-18及miR-124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老年高血压组患者血清Hcy、IL-1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miR-124相对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15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肝阳上亢证22例(14.66%)、痰饮内停证46例(30.67%)、肾阴亏虚证82例(54.67%)。肝阳上亢证组血清Hcy、IL-18水平低于痰饮内停证组、肾阴亏虚证组(P<0.05),miR-124相对表达水平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Hcy、IL-18及miR-124相对表达水平有一定关系,可作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高血压病 中医辨证分型 同型半胱胺酸 白介素-18 微小核糖核酸-124
原文传递
中医辨证分型理念用于老年慢性胃炎治疗的实际效果
19
作者 曾劲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09-0012,共4页
以老年慢性胃炎患者为例,分析中医辨证分型理念的治疗效果及价值。方法 以时间2022年6月-2023年6月为研究区间,随机择取区间内,我院收治的140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作平均分组,予以不同治疗,即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以及中医辨证分型理念的... 以老年慢性胃炎患者为例,分析中医辨证分型理念的治疗效果及价值。方法 以时间2022年6月-2023年6月为研究区间,随机择取区间内,我院收治的140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作平均分组,予以不同治疗,即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以及中医辨证分型理念的观察组。分别就两组患者治疗后实际效果、中医症候积分、生化指标、炎症因子展开实际分析、比较。结果 经过研究分析,观察组在整体效能上明显超越对照组(P<0.05)。在治疗初期,两组在中医病态积分、生物化学指标以及炎情因素的水平上并无显著区别(P>0.05)。但在治疗完成后,两组在中医病态积分、胃分泌物17、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水平,以及表皮生长因子、白色细胞介素-2、白色细胞介素-4、白色细胞介素-10等方面的水平上的差距变得极其显著(P<0.05)。结论 使用中医辨证分型的方法在老年人慢性胃炎的治疗中有着优质的效果,能够有效减少病态积分,改观病理检查结果,对调整生物化学指标和炎症因子均显示出显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慢性胃炎 中医辨证分型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辨证分型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
20
作者 张红微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1期75-77,共3页
分析中医辨证分型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划分为对照组(n=39,GP方案化疗)和研究组(n=39,GP方案化疗+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分析中医辨证分型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划分为对照组(n=39,GP方案化疗)和研究组(n=39,GP方案化疗+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指标水平、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免疫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疾病缓解率为76.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28%,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胃肠道反应、肝脏毒性、白细胞减少、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应用中医辨证分型联合化疗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患者机体免疫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安全性较高,治疗效果显著,建议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分型 化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