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DDIE模式构建以中医临床思维培养为导向的中医经典理论课程翻转课堂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文昊 姜德友 +4 位作者 常佳怡 解颖 陈飞 李富震 韩洁茹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166-170,共5页
依据ADDIE教学设计模型,以中医临床思维培养为导向将临床案例诊治过程带入课堂,开展翻转课堂模式实践探索。以中医学(“5+3”一体化)专业《金匮要略》第三章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教学为例,具体呈现ADDIE模式对翻转教学模式设计的有效... 依据ADDIE教学设计模型,以中医临床思维培养为导向将临床案例诊治过程带入课堂,开展翻转课堂模式实践探索。以中医学(“5+3”一体化)专业《金匮要略》第三章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教学为例,具体呈现ADDIE模式对翻转教学模式设计的有效引导,课后采用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该课程教学实施效果的反馈评价。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该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完成大纲知识点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其在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更具优势。基于ADDIE模式构建以中医临床思维培养为导向的中医经典理论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临床思维 中医经典理论 教学模式 ADDIE模式 翻转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医经典理论探讨胆系病症证治思路 被引量:2
2
作者 曾瑶 曹晓丁 +1 位作者 曹蒙 李卫强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6期86-89,共4页
结合胆腑的生理功能:清净之腑,藏泄胆汁;中正之官,主司决断,分析在中医经典理论指导下对现代医学胆系病症的中医核心病机认识,总结临床中胆腑功能失调的相关临床症状,列举胆囊炎、胆石症、胆囊息肉、胆心综合征等胆腑常见病变证治验案,... 结合胆腑的生理功能:清净之腑,藏泄胆汁;中正之官,主司决断,分析在中医经典理论指导下对现代医学胆系病症的中医核心病机认识,总结临床中胆腑功能失调的相关临床症状,列举胆囊炎、胆石症、胆囊息肉、胆心综合征等胆腑常见病变证治验案,为临床中以中医经典理论为指导,应用中医思维开展现代医学诊断胆系疾病提供较好的证治思维与方法,可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炎 胆石症 胆囊息肉 胆心综合征 中医经典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经典理论的分消走泄法治疗湿热病渊源探讨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兰 吕波 高林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39-941,共3页
以中医经典理论为指导,探讨分消走泄法治疗湿热病渊源,通过梳理中医经典理论,结合临证实践经验,研究"分消走泄法"内涵,与"辛开苦降法"相关,可用"和法"概之。发现"分消走泄法"不仅应用于外感湿... 以中医经典理论为指导,探讨分消走泄法治疗湿热病渊源,通过梳理中医经典理论,结合临证实践经验,研究"分消走泄法"内涵,与"辛开苦降法"相关,可用"和法"概之。发现"分消走泄法"不仅应用于外感湿热病的治疗,凡邪在少阳,瘟疫邪伏膜原,疟疾及内伤病中气血不和、营卫不调、脏腑失调、以及痰饮病等,乃至危急重症所形成的湿热证,均可参照"分消走泄法"而顺势利导,变通使用,不必拘泥于温病。通过对分消走泄法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该法的实质,拓展其应用范围,对临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经典理论 临证经验 分消走泄法 湿热病 渊源
原文传递
从中医经典理论探讨心悸的临床辨治 被引量:6
4
作者 钱锋 周杰 王世岩 《中医临床研究》 2022年第19期122-124,共3页
文章通过对部分中医经典理论的分析,结合临床辨治经验,将中医经典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探讨心悸的临床辨治体会,充分体现了中医药的优势。
关键词 中医经典理论 心悸 临床辨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中医经典理论课程分段教学模式改革必要性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玢钰 王彩霞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134-136,共3页
结合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需求,对中医经典理论课程采用分段教学的方法,给学生们创造基础理论学习和临床病案提高两个学习阶段,提供将中医经典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效结合的机会,提高学生成绩,培养学生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结合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需求,对中医经典理论课程采用分段教学的方法,给学生们创造基础理论学习和临床病案提高两个学习阶段,提供将中医经典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效结合的机会,提高学生成绩,培养学生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该教学改革对高校提高中医经典理论教学质量有极大启发,实用性强,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经典理论 课程 分段教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医经典理论辨治“发热待查”案例举隅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婕琼 马啸 李泽庚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4年第6期620-621,共2页
从中医学角度辩证发热,有外感内伤之分,有表里虚实之分,有内外上下真假寒热之分。伤寒论有太阳病发热恶寒,阳明病但恶热不恶寒,少阳病寒热往来等不同辨证,叶天士分卫气营血,吴鞠通分上中下三焦等等,各执一言。笔者就近年来通过中医经典... 从中医学角度辩证发热,有外感内伤之分,有表里虚实之分,有内外上下真假寒热之分。伤寒论有太阳病发热恶寒,阳明病但恶热不恶寒,少阳病寒热往来等不同辨证,叶天士分卫气营血,吴鞠通分上中下三焦等等,各执一言。笔者就近年来通过中医经典理论辩治"发热待查"的粗浅体会,兹举典型病案七则,略予说明如下。外感风寒,邪郁太阳,发汗解之某女,46岁,2010年11月6日初诊。以"发热待查"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经典理论 发热待查 病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经典理论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杨艳梅 洪蕾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年第6期567-568,共2页
现代中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三消分治的观点已逐渐被脏腑辨证的理论所代替,使之更加符合临床实际。疏肝及化瘀、化痰、排酸是治疗糖尿病必不可少的环节和手段。
关键词 中医经典理论 2型糖尿病 治疗指导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经典理论引入类风湿关节炎教学路径的思考
8
作者 王露 郝海燕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20期33-35,共3页
中医药文化发展至今,以其独特的理论和优越的疗效构建了中医药传承的框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经典理论是对中医理法方药的高度凝练,不仅蕴藏着古人的智慧,也指导着后人对中医的学习。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及西医的迅速发展,学生... 中医药文化发展至今,以其独特的理论和优越的疗效构建了中医药传承的框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经典理论是对中医理法方药的高度凝练,不仅蕴藏着古人的智慧,也指导着后人对中医的学习。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及西医的迅速发展,学生中医经典理论知识薄弱及临床应用欠缺的情况也愈来愈显著。为了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中医实用型人才,加强中医经典的教学及临床应用刻不容缓。作者对中医经典理论引入类风湿关节炎的教学路径进行探讨,以期为加强中医经典在临床的应用提供思路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经典理论 教学路径 痹证 类风湿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医史文献”专业思政课学习——找寻中医经典理论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结合点 被引量:6
9
作者 渠淑洁 韦兆钧 李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124-127,共4页
笔者通过对中医经典理论、中医文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和梳理,了解和探讨中医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特点,深入研究中医文化核心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关系,掌握两者的异同点,有效发挥中医经典... 笔者通过对中医经典理论、中医文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和梳理,了解和探讨中医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特点,深入研究中医文化核心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关系,掌握两者的异同点,有效发挥中医经典理论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特色和优势,找寻中医经典理论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结合点,以及对当代普通大众、医务工作者和医学院校教育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经典理论 中医医史文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经典理论思维模式的规培教学模式探讨 被引量:11
10
作者 林伟刚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3期8-10,共3页
自2012年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在全国开展以来,陆续暴露出多种问题。为强化中医经典知识的学习与临床实践,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经典科通过开展每日中医经典理论学习、清晨小讲课、名家讲座、疑难病例讨论、基于真实临床病... 自2012年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在全国开展以来,陆续暴露出多种问题。为强化中医经典知识的学习与临床实践,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经典科通过开展每日中医经典理论学习、清晨小讲课、名家讲座、疑难病例讨论、基于真实临床病例的以问题为导向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研讨会(Seminar)教学等形式,针对性地对规培学员进行中医思维模式训练,取得满意效果。逐步形成了基于中医经典理论思维模式的规培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经典理论 临床思维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中医经典理论指导针灸治疗脑鸣案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赛群 《中国民间疗法》 2021年第21期116-117,共2页
该文在中医经典理论的指导下采用针灸治疗脑鸣患者1例,辨证精准,强调补泻,穴简效宏,充分体现了中医临床简、便、廉、效的优势,冀以为临床诊疗提供借鉴。
关键词 中医经典理论 针灸 脑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中医经典理论辨证治疗高血压病
12
作者 司永朋 《内蒙古中医药》 2019年第5期79-80,共2页
高血压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尤其是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心的公共健康问题。目前临床上高血压的治疗以西医药物治疗为主,但是尚无根除的方法。中医治疗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临床... 高血压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尤其是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心的公共健康问题。目前临床上高血压的治疗以西医药物治疗为主,但是尚无根除的方法。中医治疗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临床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本文从中医辨证论治的角度出发,分别从从风论治、从痰论治、从虚论治以及从瘀论治四个方面对高血压的治疗进行探讨,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中医经典理论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L联合中医经典理论分阶段教学对提高中医住培医师临床思维的效果
13
作者 李婷 嵇冰 +4 位作者 金聪健 杨建萍 陆周翔 沈芬 王乔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5年第2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CBL联合中医经典理论分阶段教学对提高住培医师临床思维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3年12月于医院规培的56名住培医师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方法进行教学;观察组使用CBL... 目的:探讨CBL联合中医经典理论分阶段教学对提高住培医师临床思维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3年12月于医院规培的56名住培医师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方法进行教学;观察组使用CBL联合中医经典理论分阶段教学方法。比较两组规培生的考试成绩、教学质量评价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规培生的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规培生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教学质量评价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BL联合中医经典理论分阶段教学采用理论临床化的教学方法,可以使住培学院更好掌握中医经典理论,提高学员的中医临床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L联合中医经典理论 分阶段教学 思维
原文传递
从基层医学管理领域探讨中医经典理论的应用
14
作者 黄一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4年第2期237-239,共3页
目的:从基层医学管理领域探讨中医经典理论内涵、经方价值与疾病干预实质,以提高面瘫患者的诊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0年2月—2023年1月在医院耳鼻喉科接受治疗的40名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所有入组... 目的:从基层医学管理领域探讨中医经典理论内涵、经方价值与疾病干预实质,以提高面瘫患者的诊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0年2月—2023年1月在医院耳鼻喉科接受治疗的40名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所有入组研究对象提供标准的医学管理方案。在观察组的管理流程中,参考中医经典理论内涵、经方价值进行耳鼻喉疾病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前额肌、眼睑闭合、口唇升高和紧闭、口唇展开等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面部运动、面部舒适、眼部舒适、口部舒适、面部表情、社会功能等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中医经典理论内涵和经方价值,在面瘫患者的医学管理方案中进行干预,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中医经典理论和经方的应用为耳鼻喉疾病的干预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可以改善患者的面部功能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瘫患者 中医经典理论 经方 应用
原文传递
中医经典理论融入多元化教学模式在肿瘤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15
作者 池燕玲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4年第19期168-170,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经典理论融入多元化教学模式在肿瘤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从2022年8月—2023年4月参加医院肿瘤科护理带教的护士4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名,护理带教期间给予对照组护士基础教学和培训管... 目的:探讨中医经典理论融入多元化教学模式在肿瘤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从2022年8月—2023年4月参加医院肿瘤科护理带教的护士4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名,护理带教期间给予对照组护士基础教学和培训管理,观察组则接受中医经典理论融入多元化教学模式管理。统计两组护士的带教效果。结果:观察组实习护士的教学知识掌握度考核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习护士的中医护理服务能力和中医思维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习护士对本轮临床带教管理相关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经典理论融入多元化教学模式应用于肿瘤科护理带教管理中效果显著,是提升科室整体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的有效措施,对提高护士相关知识掌握度、中医护理服务能力和中医思维能力均有积极作用,护士带教满意度高,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经典理论 多元化教学 肿瘤科 护理带教 应用
原文传递
“中医经典理论”在本科生实习阶段的教学方法探讨 被引量:4
16
作者 沈婷 刘晨萍 +1 位作者 祁方 裘敏蕾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0年第3期32-33,共2页
在分析经典理论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的基础上,从多方位设计经典理论教学在实习阶段的教学方案,改革教学方法,最终对改革效果进行调查,总结经验。文章探索中医经典课程教学模式和改革思路。
关键词 中医经典理论 本科生 教学方法
原文传递
中医经典理论分阶段教学在肾内科规培生带教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滢 俞一超 闻雅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2年第19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和研究中医经典理论分阶段教学方法在肾内科规培生带教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医院2020年7月—2022年1月的32名肾内科规培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6名。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教学方法,观察组应用中医经典理论... 目的:探讨和研究中医经典理论分阶段教学方法在肾内科规培生带教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医院2020年7月—2022年1月的32名肾内科规培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6名。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教学方法,观察组应用中医经典理论分阶段教学方法进行带教,比较两组规培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对教学的满意程度及规培生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规培生的实践成绩、理论成绩、中医病历书写成绩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规培生的教学整体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规培生的知识理解评分、学习兴趣评分、思维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经典理论分阶段教学方法应用在医院肾内科规培生中能够有效的提高规培生的考核成绩以及教学效果满意程度,并且在知识理解、学习情趣提升、思维能力等方面能够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经典理论 分阶段教学方法 肾内科规培生 带教效果 应用价值
原文传递
用经典理论指导治疗儿科杂病的体会
18
作者 王庆其 《中医儿科杂志》 2012年第1期13-15,共3页
中医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医疗实践经验相结合的结晶,运用中医经典理论指导临床治疗小儿杂病,疗效显著。举IGA肾病、面瘫、顽固性咳嗽、胃出血、湿疹等案例,以飨读者。
关键词 中医经典理论 儿科 IGA肾病 面瘫 顽固性咳嗽 胃出血 湿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化”理论探讨温阳药治疗肥胖的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杲春阳 秦海宁 +2 位作者 邱林杰 任燕 张晋 《现代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7-41,共5页
基于气化理论探讨温阳药治疗肥胖的作用。肥胖是人体内“膏脂”异常堆积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其核心病机为气化不及,脏腑升降传输失常,使饮食物不归正化,水精不能四布,形成痰饮水湿等异常代谢产物,壅聚于体内所致。治疗上予温阳药鼓舞脏腑... 基于气化理论探讨温阳药治疗肥胖的作用。肥胖是人体内“膏脂”异常堆积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其核心病机为气化不及,脏腑升降传输失常,使饮食物不归正化,水精不能四布,形成痰饮水湿等异常代谢产物,壅聚于体内所致。治疗上予温阳药鼓舞脏腑气化,同时根据不同证型予以温阳运气、温阳化气、温阳行气、温阳散火之法,使津液恢复输布。文章结合临床实际诊疗病例,以气化理论为基础,说明温阳药在治疗肥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肥胖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气化 温阳药 中医经典理论 代谢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康复患者可选择中医饮食调养
20
作者 苏宇虹 《漫科学(新健康)》 2024年第6期44-44,共1页
《黄帝内经》中将人体的五脏六腑都称“官”,心脏为“君主之官”,可见心脏的重要性。在现代医学治疗中,心脏康复已经成为心脏疾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仅仅依靠药物和手术治疗可能无法完全恢复患者的心脏功能和健康状态。“心主神志、... 《黄帝内经》中将人体的五脏六腑都称“官”,心脏为“君主之官”,可见心脏的重要性。在现代医学治疗中,心脏康复已经成为心脏疾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仅仅依靠药物和手术治疗可能无法完全恢复患者的心脏功能和健康状态。“心主神志、主神明”是传统中医经典理论,因此,越来越多的关注被放在了心脏康复患者的中医日常饮食调养上。本文旨在系统探讨心脏康复患者的中医日常饮食调养,为大家提供科学、安全、有效的饮食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康复 君主之官 中医经典理论 饮食指导 饮食调养 《黄帝内经》 心脏功能 五脏六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