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学心理学的个性学说与五态人格测验 被引量:82
1
作者 杨秋莉 薛崇成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77-779,共3页
关键词 中医学心理学 个性学说 五态人格测验 个性论与特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的医学模式与中医学心理学 被引量:14
2
作者 薛崇成 杨秋莉 《亚太传统医药》 2006年第1期31-33,共3页
医学模式属哲学范畴,指导医疗实践与医学发展,随医疗实践情况而确定。在西方,十五世纪进入“生物医学模式”,贡献众多。因社会发展,至十九世纪发现此一模式远远不适应实际需要,二十世纪70年代末变更为“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趋于... 医学模式属哲学范畴,指导医疗实践与医学发展,随医疗实践情况而确定。在西方,十五世纪进入“生物医学模式”,贡献众多。因社会发展,至十九世纪发现此一模式远远不适应实际需要,二十世纪70年代末变更为“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趋于符合人的整体性的观念,面貌一新,医学心理学方面,尤为突出。西方医学模式为回顾性认识,其命名为事后确定。中医无医学模式一词,但《内经》中即明确提出“医道”,是指导医学发展方向和实践方法之意,其意义同于医学模式。医道除包含社会、心理、生物因素外,还有天地阴阳、四时经纪等“时”、“空”因素。这5个因素形成人的“天人合一,心身合一,人事相通”的整体性,故中医的医学模式为“时-空-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为整体医学模式。它指导中医的发展与实践已两千余年,故为前瞻性的,其实用价值与现实意义,至今仍保持先进性。西方医学模式的转型,事实上是纳入中医学的模式中。西方医学模式随医学之进步而修正,现在已有“太空”,“潜水”等分科,疾病之发作与时间的关系,早有研究,现在又在研究生物钟,将来更改为“时-空-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可以预期。中医学中也没有“医学心理学”这一名词,但是却有着极其丰富的相关内涵,历代医家在“心因”疾病的诊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奠定了理论基础,形成“形与神俱”、“心身合一”的观念。在心理测验和心理治疗方面,自具特点、有的早于西方同类疗法千余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模式 回顾与前瞻 时-空-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 中医学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谈祖国医学心理学思想
3
作者 何世才 《中医药导报》 1995年第6期59-60,共2页
试谈祖国医学心理学思想安化县二人民医院(413500)何世才主题词中医学/心理学21世纪将更加城市化、工业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这种社会变化会给人类带来福利和文明,同时,有可能心身疾病产生对人们心身健康的危害。因而一方... 试谈祖国医学心理学思想安化县二人民医院(413500)何世才主题词中医学/心理学21世纪将更加城市化、工业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这种社会变化会给人类带来福利和文明,同时,有可能心身疾病产生对人们心身健康的危害。因而一方面需要普及心身医学知识,另一方面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们终天有了自己的人格测定量表——记著名神经精神心理学专家薛崇成教授 被引量:1
4
作者 辛达 《科技潮》 2000年第10期98-100,共3页
近年来在我国应用的各种人格或性格测定法大部自国外引进,由于此种测验与社会、文化背景关系甚为密切,虽经修订,但仍有不适之处。作为一个现代文明国家的标志,应有尽有有根据自己国家文化、社会背景制订的人格测定量表。而有数千年文明... 近年来在我国应用的各种人格或性格测定法大部自国外引进,由于此种测验与社会、文化背景关系甚为密切,虽经修订,但仍有不适之处。作为一个现代文明国家的标志,应有尽有有根据自己国家文化、社会背景制订的人格测定量表。而有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却没有自己的人格测定量表,在国际间也难自解。以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所资深研究员薛崇成博士为组长的研究小组于1985年从中医记载中整理编制了“五态性格测验表”,由卫生部组织全国除西藏与台湾以外的各省、市、自治区的63个单位协作抽样,制订了我国自己的性格测定表。经包括著名学者张厚粲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精神心理学专家 薛崇成 中医学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剑胆琴心侠义事 救死扶伤记心间——记著名针灸专家薛崇成教授
5
作者 杨秋莉 刘婉婷 徐蕊 《家庭中医药》 2009年第1期5-7,共3页
《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记载有这样一位跨世纪的老人,他精通针灸,在多年的临床与科研中提出了数个空前理论,享誉国内外;他坚持中西医汇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针灸与神经内外科结合的典范,把中西医结合做到了极致;他发展了中... 《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记载有这样一位跨世纪的老人,他精通针灸,在多年的临床与科研中提出了数个空前理论,享誉国内外;他坚持中西医汇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针灸与神经内外科结合的典范,把中西医结合做到了极致;他发展了中医学心理学,把中医经典著作《内经》中的心理学思想发扬光大,研究制定了我国第一个人格、体质量表,打破了中国以前只应用国外心理量表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救死扶伤 成教 专家 中医学心理学 医经典著作 西医汇通 内外科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