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3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合理·缺陷·弥补:基于隐喻映射的中医五行学说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石勇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65-1467,共3页
中医五行学说具有隐喻性特征。从隐喻映射角度分析,五行学说与中医学结合虽是实践的抉择,但取象比类发挥了描述性优势,有助于知识的迁移与传承,同时受实体本位思维和过度隐喻推理干扰,常常诱发推导性罅隙,导致中医饱受诘难。通过对中医...
中医五行学说具有隐喻性特征。从隐喻映射角度分析,五行学说与中医学结合虽是实践的抉择,但取象比类发挥了描述性优势,有助于知识的迁移与传承,同时受实体本位思维和过度隐喻推理干扰,常常诱发推导性罅隙,导致中医饱受诘难。通过对中医取象比类深度挖掘,发现过程隐喻与临床检验能够有效地弥合中医五行学说中的罅隙,在张扬触类旁通思维品格的同时,保证取象比类在一个合理、有效的区间内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五行学说
隐喻映射
中医
取象比类
过程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医五行学说属性与本质探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吉全
《中医研究》
2014年第2期10-12,共3页
现行中医基础理论把五行看作5种基本元素,这是从西方近代科学构成论的角度来看中医五行的本质。文中以如何看待中医五行学说的本质,追本溯源,从其源流和《黄帝内经》对五行学说的运用去分析。中医五行学说源流是哲学的五行学说,《黄帝...
现行中医基础理论把五行看作5种基本元素,这是从西方近代科学构成论的角度来看中医五行的本质。文中以如何看待中医五行学说的本质,追本溯源,从其源流和《黄帝内经》对五行学说的运用去分析。中医五行学说源流是哲学的五行学说,《黄帝内经》将哲学五行学说的思想与机体生命科学相结合,建立了中医五行学说,从中医五行学说源流及运用中发现五行具有时空、功能、关系、精神等根本属性。因此,中医五行不是一个构成论概念,其本质是5种事物的"象",是对5种事物性质、功能、时空状态、彼此之间关系的综合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五行学说
源流
本质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五行思维模式探讨中医五行学说实质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忠
武嫣斐
《中国民间疗法》
2012年第6期5-7,共3页
五行学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发生的自然哲学思想,在中医基础理论形成的过程中发挥过积极的作用,成为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许多医家认为其已经成为制约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的重要原因,“废医存药”观点等也均源...
五行学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发生的自然哲学思想,在中医基础理论形成的过程中发挥过积极的作用,成为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许多医家认为其已经成为制约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的重要原因,“废医存药”观点等也均源于此。因此要想促进中医学的发展,只有认清中医基础理论的内核,真正把握五行学说的实质,对其做出正确的、科学的评价并加以重新正确定位,才能真正加快并最终完成“现代中医学”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五行学说
中医
基础理论
现代
中医
学
思维
哲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医五行学说在管理图书馆员体质健康锻炼功效探讨
4
作者
王秀荣
祝红
+1 位作者
王凌娟
唐大鹏
《管理观察》
2013年第17期94-95,共2页
文章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员工作特点,针对工作性质采用中医五行学说理论指导体育健身,以有效的运动方法不断提高图书馆员在新的工作环境中找到适合自身的科学体育锻炼方法以增强体质健康,旨在营造高校图书馆员为教学科研更上台阶的工作氛围。
关键词
图书馆员
中医五行学说
锻炼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医五行学说的英语翻译评析
5
作者
陈飞亚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62-63,共2页
就中医“五行”学说的英译进行评析。由于中国学与中国哲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评析五行学说时必须对其发生的源头作一叙述。并对五行的英语翻译从字面上、意义上进行剖析和评述。
关键词
中医五行学说
英语翻译
评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架构
被引量:
1
6
作者
杜青雄
《世界中医药》
CAS
2009年第4期181-182,共2页
本文通过对五行学说理论的阐释,指出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只有正确认识五行学说,才能使其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文中以秋季腹泻的具体治疗过程为例,说明了五行学说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五行
学说
/
中医
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医五行文献数据库的建立
7
作者
陈静
戴永生
+3 位作者
刘森林
吴大梅
谢裕竹
赵柏恒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95-1696,共2页
目的:建立建国以来中医五行学说文献据库,既可在学术上弘扬祖国医学的核心理论精华,用于指导临床实践;又可使文献数据系统、完整、规范,大大提高文献的查全、查准、分类、比较率。为中西医各科医生和从事教学或科研人员提供一种有效的...
目的:建立建国以来中医五行学说文献据库,既可在学术上弘扬祖国医学的核心理论精华,用于指导临床实践;又可使文献数据系统、完整、规范,大大提高文献的查全、查准、分类、比较率。为中西医各科医生和从事教学或科研人员提供一种有效的检索手段,实现中医五行学说理论知识的文献资源充分共享,使中医精华造福于人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五行学说
文献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五行六要 按实行施——三论中医养生保健之“六要”
被引量:
2
8
作者
周庆茂
张舒雁
+1 位作者
龚山平
罗小平
《光明中医》
2012年第7期1285-1289,共5页
本文结合中医五行理论对养生保健的"饮食、冷热、劳逸、阳光、空气、情绪"六要进一步探讨,以实现最佳的保健效果。
关键词
中医五行学说
保健“六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春无“胃”患——中医教你夏季养脾胃
9
作者
李汇博
《青春期健康》
2024年第3期40-41,共2页
中医理论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运化全身的水谷精微。根据中医五行学说,脾胃属土,土能生养万物,人体也是如此,只有脾胃健壮了,身体才健康。而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脾常不足”,脾胃功能还没有健全,跟成年人相比,更容易出现脾...
中医理论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运化全身的水谷精微。根据中医五行学说,脾胃属土,土能生养万物,人体也是如此,只有脾胃健壮了,身体才健康。而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脾常不足”,脾胃功能还没有健全,跟成年人相比,更容易出现脾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谷精微
脾胃功能
后天之本
脾常不足
中医
理论
生长发育阶段
中医五行学说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医人体复杂巨系统理论科学建构
被引量:
11
10
作者
张柳青
《光明中医》
2009年第11期2189-2193,共5页
根据人体大脑信息控制系统理论的建立;五脏是人体巨系统的五个子系统;人体巨系统的"能量信息"系统和"物质信息"系统;阴阳五行在人体复杂巨系统的运用归纳分析,构建中医人体复杂巨系统理论。
关键词
人体复杂巨系统
五脏子系统
能量信息
物质信息
中医五行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议太极拳与中医保健
被引量:
1
11
作者
刘志林
《科技信息》
2011年第12期I0254-I0254,共1页
本文分析研究太极拳与中国传统中医保健的关系,探讨了太极拳和阴阳学说、气血、五行学说、经络的关系,目的在于把太极拳更好地应用于全民健身,对人体的健康、康复、养生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大极拳
中医
经络
五行
学说
气血
阴阳
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肝与血脉别论
被引量:
13
12
作者
刘小雨
王行宽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46-648,共3页
用中医五行学说“取类比象”和“推演络绎”方法,通过对肝木“木曰曲直”特性的理解,由“肝为生命之源者考释,血脉类木之形、寓木之性(木之柔韧,木之条达,木之生发)”,从多角度对肝与血脉的关系做了阐释,认为肝亦可以主宰统摄一身之血脉...
用中医五行学说“取类比象”和“推演络绎”方法,通过对肝木“木曰曲直”特性的理解,由“肝为生命之源者考释,血脉类木之形、寓木之性(木之柔韧,木之条达,木之生发)”,从多角度对肝与血脉的关系做了阐释,认为肝亦可以主宰统摄一身之血脉,为从肝治疗血脉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中医五行学说
生理学
血脉疾病
中医
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补肾法为主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34
13
作者
王灵台
陈建杰
+5 位作者
高月求
张斌
赵钢
夏德颐
王雁翔
张友祥
《中医药通报》
2005年第2期26-31,共6页
关键词
临床研究
慢性肝病
补肾法
治疗
中医五行学说
肝脏病变
现代医学
养生预防
治则治法
临床疗效
脏腑理论
肿瘤科
优越性
病证
多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制山药饮,补脾益肺养阴除燥
14
作者
吕沛宛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7年第8期14-14,共1页
山药味甘性平,入肺经、脾经和肾经。中医五行学说认为,脾属土,肺属金,土能生金,因此脾胃功能强壮则肺气足,通过补脾还可起到缓解皮肤干燥的作用。其次,山药固肾益精,肾强则延缓衰老、滋润皮肤。因此,山药可平补肺、脾、肾三脏...
山药味甘性平,入肺经、脾经和肾经。中医五行学说认为,脾属土,肺属金,土能生金,因此脾胃功能强壮则肺气足,通过补脾还可起到缓解皮肤干燥的作用。其次,山药固肾益精,肾强则延缓衰老、滋润皮肤。因此,山药可平补肺、脾、肾三脏,具有补脾益肺、益气养阴、固。肾的功效,对于改善干燥症状很有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脾益肺
益气养阴
山药
自制
中医五行学说
皮肤干燥
脾胃功能
延缓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夏季如何饮食调养
15
作者
高琰
《保健医苑》
2016年第7期32-33,共2页
夏季是一年里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暑为阳邪,其性升散,容易耗气伤津。湿为长夏主气,湿为阴邪,好伤人体阳气。除上述暑、湿之气为夏令主气外,夏季还常伴火热内生之证候...
夏季是一年里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暑为阳邪,其性升散,容易耗气伤津。湿为长夏主气,湿为阴邪,好伤人体阳气。除上述暑、湿之气为夏令主气外,夏季还常伴火热内生之证候,火热为阳邪,其性上炎,耗伤阴津。中医五行学说认为,夏属火,在五脏属心,长夏属土,在五脏属脾。根据夏季的特点,饮食调养原则有以下几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调养
夏季
中医五行学说
气血运行
暑为阳邪
阳气
主气
长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食养食疗角度看《本草纲目》的养生贡献
被引量:
1
16
作者
孙晓生
陈晔
《中医文献杂志》
2012年第4期53-53,共1页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包含了诸多养生保健内容,被誉为养生保健“圣经”。它在结构上以中医五行学说为核心理论,以水部、火部、土部、金部、木部“五部”彰显五行学说;在理论上以“五味”发挥五行学说,专门有《五味宜忌》、《五味偏...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包含了诸多养生保健内容,被誉为养生保健“圣经”。它在结构上以中医五行学说为核心理论,以水部、火部、土部、金部、木部“五部”彰显五行学说;在理论上以“五味”发挥五行学说,专门有《五味宜忌》、《五味偏胜》、《五脏五味补泻》等篇章,根据《内经》关于五味宜忌的论述“五宜”、“五禁”、“五走”、“五伤”、“五过”等,合理利用“五味”而达到养生延年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纲目》
养生保健
中医五行学说
食疗
食养
保健内容
五味补泻
《内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夏日养心食疗为先
17
作者
常怡勇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3年第6期54-55,共2页
一、多食红色食品 中医养生讲究“存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四季养脾胃”。在中医五行学说里,心属火,心主血,心最喜欢的颜色是红色。
关键词
养心
食疗
夏日
中医五行学说
红色食品
中医
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简便易学的耳朵保健4法
18
作者
许圣义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1年第3期64-64,共1页
中医五行学说认为,肾主藏精,开窍于耳,医治肾脏疾病的穴位有很多在耳部。所以经常进行一些双耳锻炼法,可起到健肾壮腰、养身延年的作用。
关键词
耳朵
保健
易学
中医五行学说
肾主藏精
肾脏疾病
锻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专家的山药除燥方
19
作者
赵瑞
《中老年保健》
2018年第2期48-48,共1页
山药味甘性平,入肺经、脾经和肾经。中医五行学说认为.脾属土,肺属金,土能生金,因此脾胃功能强壮则肺气足。由于肺与皮毛相表里,所以通过补脾可以起到缓解皮肤干燥的作用。其次,山药固。肾益精,。肾强则延缓衰老、滋润皮肤。因...
山药味甘性平,入肺经、脾经和肾经。中医五行学说认为.脾属土,肺属金,土能生金,因此脾胃功能强壮则肺气足。由于肺与皮毛相表里,所以通过补脾可以起到缓解皮肤干燥的作用。其次,山药固。肾益精,。肾强则延缓衰老、滋润皮肤。因此,山药可平补肺、脾、肾三脏.具有补脾益肺、益气养阴、固肾的功效.对于改善寒冷季节的一系列干燥症状很有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专家
中医五行学说
皮肤干燥
补脾益肺
脾胃功能
延缓衰老
益气养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夏日养心,食疗为先
20
作者
吕斌
《药物与人》
2012年第8期60-61,共2页
传统观点:多食红色食品 中医养生讲究”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四季养脾胃。”在中医五行学说里,心属火,心主血,心最喜欢的颜色是红色。因此夏季养心最好吃些赤色食物,它们对应的同为夏天的火热、红色的血液及负责血液...
传统观点:多食红色食品 中医养生讲究”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四季养脾胃。”在中医五行学说里,心属火,心主血,心最喜欢的颜色是红色。因此夏季养心最好吃些赤色食物,它们对应的同为夏天的火热、红色的血液及负责血液循环的心脏。对于气色不佳,四肢冰冷的虚寒体质者,尤其是女性,红色食品更是多多益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心
夏日
食疗
中医五行学说
血液循环
红色食品
中医
养生
虚寒体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合理·缺陷·弥补:基于隐喻映射的中医五行学说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石勇
机构
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65-1467,共3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资助项目(13YJA740038)-<百喻经>寓言故事的隐喻特异性与寓言式隐喻的解读模型
文摘
中医五行学说具有隐喻性特征。从隐喻映射角度分析,五行学说与中医学结合虽是实践的抉择,但取象比类发挥了描述性优势,有助于知识的迁移与传承,同时受实体本位思维和过度隐喻推理干扰,常常诱发推导性罅隙,导致中医饱受诘难。通过对中医取象比类深度挖掘,发现过程隐喻与临床检验能够有效地弥合中医五行学说中的罅隙,在张扬触类旁通思维品格的同时,保证取象比类在一个合理、有效的区间内进行。
关键词
中医五行学说
隐喻映射
中医
取象比类
过程隐喻
Keywords
Five-agent Theory of TCM
metaphorical mapping
Image-abstraction
Categorization and Analogy of TCM
process metaphor
分类号
R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医五行学说属性与本质探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吉全
机构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中医研究》
2014年第2期10-12,共3页
基金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内博士基金(〔2011〕)
文摘
现行中医基础理论把五行看作5种基本元素,这是从西方近代科学构成论的角度来看中医五行的本质。文中以如何看待中医五行学说的本质,追本溯源,从其源流和《黄帝内经》对五行学说的运用去分析。中医五行学说源流是哲学的五行学说,《黄帝内经》将哲学五行学说的思想与机体生命科学相结合,建立了中医五行学说,从中医五行学说源流及运用中发现五行具有时空、功能、关系、精神等根本属性。因此,中医五行不是一个构成论概念,其本质是5种事物的"象",是对5种事物性质、功能、时空状态、彼此之间关系的综合反映。
关键词
中医五行学说
源流
本质
分析
分类号
R226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五行思维模式探讨中医五行学说实质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忠
武嫣斐
机构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出处
《中国民间疗法》
2012年第6期5-7,共3页
文摘
五行学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发生的自然哲学思想,在中医基础理论形成的过程中发挥过积极的作用,成为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许多医家认为其已经成为制约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的重要原因,“废医存药”观点等也均源于此。因此要想促进中医学的发展,只有认清中医基础理论的内核,真正把握五行学说的实质,对其做出正确的、科学的评价并加以重新正确定位,才能真正加快并最终完成“现代中医学”的构建。
关键词
中医五行学说
中医
基础理论
现代
中医
学
思维
哲学思想
分类号
R155 [医药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医五行学说在管理图书馆员体质健康锻炼功效探讨
4
作者
王秀荣
祝红
王凌娟
唐大鹏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
出处
《管理观察》
2013年第17期94-95,共2页
基金
2012年国家体育总局资助项目部分内容(编号:2012B079)
文摘
文章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员工作特点,针对工作性质采用中医五行学说理论指导体育健身,以有效的运动方法不断提高图书馆员在新的工作环境中找到适合自身的科学体育锻炼方法以增强体质健康,旨在营造高校图书馆员为教学科研更上台阶的工作氛围。
关键词
图书馆员
中医五行学说
锻炼方法
分类号
G806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医五行学说的英语翻译评析
5
作者
陈飞亚
机构
陕西中医学院外语教研室
出处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62-63,共2页
文摘
就中医“五行”学说的英译进行评析。由于中国学与中国哲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评析五行学说时必须对其发生的源头作一叙述。并对五行的英语翻译从字面上、意义上进行剖析和评述。
关键词
中医五行学说
英语翻译
评析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R226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架构
被引量:
1
6
作者
杜青雄
机构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
出处
《世界中医药》
CAS
2009年第4期181-182,共2页
文摘
本文通过对五行学说理论的阐释,指出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只有正确认识五行学说,才能使其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文中以秋季腹泻的具体治疗过程为例,说明了五行学说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五行
学说
/
中医
理论
Keywords
five-element theory/Chinese medical theory
分类号
R226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R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医五行文献数据库的建立
7
作者
陈静
戴永生
刘森林
吴大梅
谢裕竹
赵柏恒
机构
贵阳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贵阳中医学院计算机数学教研室
贵阳护理职业学院
贵阳中医学院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95-1696,共2页
基金
贵州省教育厅立项课题(200557.5)
文摘
目的:建立建国以来中医五行学说文献据库,既可在学术上弘扬祖国医学的核心理论精华,用于指导临床实践;又可使文献数据系统、完整、规范,大大提高文献的查全、查准、分类、比较率。为中西医各科医生和从事教学或科研人员提供一种有效的检索手段,实现中医五行学说理论知识的文献资源充分共享,使中医精华造福于人类。
关键词
中医五行学说
文献
数据库
分类号
R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五行六要 按实行施——三论中医养生保健之“六要”
被引量:
2
8
作者
周庆茂
张舒雁
龚山平
罗小平
机构
浙江省中医院
出处
《光明中医》
2012年第7期1285-1289,共5页
文摘
本文结合中医五行理论对养生保健的"饮食、冷热、劳逸、阳光、空气、情绪"六要进一步探讨,以实现最佳的保健效果。
关键词
中医五行学说
保健“六要”
分类号
R212 [医药卫生—中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春无“胃”患——中医教你夏季养脾胃
9
作者
李汇博
机构
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
出处
《青春期健康》
2024年第3期40-41,共2页
文摘
中医理论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运化全身的水谷精微。根据中医五行学说,脾胃属土,土能生养万物,人体也是如此,只有脾胃健壮了,身体才健康。而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脾常不足”,脾胃功能还没有健全,跟成年人相比,更容易出现脾胃问题。
关键词
水谷精微
脾胃功能
后天之本
脾常不足
中医
理论
生长发育阶段
中医五行学说
青少年
分类号
R24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医人体复杂巨系统理论科学建构
被引量:
11
10
作者
张柳青
机构
广东省兴宁市张柳青诊所
出处
《光明中医》
2009年第11期2189-2193,共5页
文摘
根据人体大脑信息控制系统理论的建立;五脏是人体巨系统的五个子系统;人体巨系统的"能量信息"系统和"物质信息"系统;阴阳五行在人体复杂巨系统的运用归纳分析,构建中医人体复杂巨系统理论。
关键词
人体复杂巨系统
五脏子系统
能量信息
物质信息
中医五行学说
Keywords
Complex giant system of human
Five internal organs of five subsystems
energy
Information Material
分类号
R2-03 [医药卫生—中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议太极拳与中医保健
被引量:
1
11
作者
刘志林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出处
《科技信息》
2011年第12期I0254-I0254,共1页
文摘
本文分析研究太极拳与中国传统中医保健的关系,探讨了太极拳和阴阳学说、气血、五行学说、经络的关系,目的在于把太极拳更好地应用于全民健身,对人体的健康、康复、养生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大极拳
中医
经络
五行
学说
气血
阴阳
学说
分类号
S858.2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肝与血脉别论
被引量:
13
12
作者
刘小雨
王行宽
机构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出处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46-648,共3页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课题(202013)
文摘
用中医五行学说“取类比象”和“推演络绎”方法,通过对肝木“木曰曲直”特性的理解,由“肝为生命之源者考释,血脉类木之形、寓木之性(木之柔韧,木之条达,木之生发)”,从多角度对肝与血脉的关系做了阐释,认为肝亦可以主宰统摄一身之血脉,为从肝治疗血脉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肝脏
中医五行学说
生理学
血脉疾病
中医
理论
Keywords
Liver (TCM)/physiology
@ Blood Vessel
分类号
R226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补肾法为主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34
13
作者
王灵台
陈建杰
高月求
张斌
赵钢
夏德颐
王雁翔
张友祥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出处
《中医药通报》
2005年第2期26-31,共6页
关键词
临床研究
慢性肝病
补肾法
治疗
中医五行学说
肝脏病变
现代医学
养生预防
治则治法
临床疗效
脏腑理论
肿瘤科
优越性
病证
多种
分类号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制山药饮,补脾益肺养阴除燥
14
作者
吕沛宛
机构
河南省中医院治未病科
出处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7年第8期14-14,共1页
文摘
山药味甘性平,入肺经、脾经和肾经。中医五行学说认为,脾属土,肺属金,土能生金,因此脾胃功能强壮则肺气足,通过补脾还可起到缓解皮肤干燥的作用。其次,山药固肾益精,肾强则延缓衰老、滋润皮肤。因此,山药可平补肺、脾、肾三脏,具有补脾益肺、益气养阴、固。肾的功效,对于改善干燥症状很有益处。
关键词
补脾益肺
益气养阴
山药
自制
中医五行学说
皮肤干燥
脾胃功能
延缓衰老
分类号
R282.710.7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夏季如何饮食调养
15
作者
高琰
机构
北京医院中医科
出处
《保健医苑》
2016年第7期32-33,共2页
文摘
夏季是一年里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暑为阳邪,其性升散,容易耗气伤津。湿为长夏主气,湿为阴邪,好伤人体阳气。除上述暑、湿之气为夏令主气外,夏季还常伴火热内生之证候,火热为阳邪,其性上炎,耗伤阴津。中医五行学说认为,夏属火,在五脏属心,长夏属土,在五脏属脾。根据夏季的特点,饮食调养原则有以下几点:
关键词
饮食调养
夏季
中医五行学说
气血运行
暑为阳邪
阳气
主气
长夏
分类号
R247.1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食养食疗角度看《本草纲目》的养生贡献
被引量:
1
16
作者
孙晓生
陈晔
出处
《中医文献杂志》
2012年第4期53-53,共1页
文摘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包含了诸多养生保健内容,被誉为养生保健“圣经”。它在结构上以中医五行学说为核心理论,以水部、火部、土部、金部、木部“五部”彰显五行学说;在理论上以“五味”发挥五行学说,专门有《五味宜忌》、《五味偏胜》、《五脏五味补泻》等篇章,根据《内经》关于五味宜忌的论述“五宜”、“五禁”、“五走”、“五伤”、“五过”等,合理利用“五味”而达到养生延年的目的;
关键词
《本草纲目》
养生保健
中医五行学说
食疗
食养
保健内容
五味补泻
《内经》
分类号
R281.3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夏日养心食疗为先
17
作者
常怡勇
出处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3年第6期54-55,共2页
文摘
一、多食红色食品 中医养生讲究“存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四季养脾胃”。在中医五行学说里,心属火,心主血,心最喜欢的颜色是红色。
关键词
养心
食疗
夏日
中医五行学说
红色食品
中医
养生
分类号
R212 [医药卫生—中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简便易学的耳朵保健4法
18
作者
许圣义
出处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1年第3期64-64,共1页
文摘
中医五行学说认为,肾主藏精,开窍于耳,医治肾脏疾病的穴位有很多在耳部。所以经常进行一些双耳锻炼法,可起到健肾壮腰、养身延年的作用。
关键词
耳朵
保健
易学
中医五行学说
肾主藏精
肾脏疾病
锻炼法
分类号
R764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专家的山药除燥方
19
作者
赵瑞
出处
《中老年保健》
2018年第2期48-48,共1页
文摘
山药味甘性平,入肺经、脾经和肾经。中医五行学说认为.脾属土,肺属金,土能生金,因此脾胃功能强壮则肺气足。由于肺与皮毛相表里,所以通过补脾可以起到缓解皮肤干燥的作用。其次,山药固。肾益精,。肾强则延缓衰老、滋润皮肤。因此,山药可平补肺、脾、肾三脏.具有补脾益肺、益气养阴、固肾的功效.对于改善寒冷季节的一系列干燥症状很有益处。
关键词
山药
专家
中医五行学说
皮肤干燥
补脾益肺
脾胃功能
延缓衰老
益气养阴
分类号
R282.7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夏日养心,食疗为先
20
作者
吕斌
出处
《药物与人》
2012年第8期60-61,共2页
文摘
传统观点:多食红色食品 中医养生讲究”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四季养脾胃。”在中医五行学说里,心属火,心主血,心最喜欢的颜色是红色。因此夏季养心最好吃些赤色食物,它们对应的同为夏天的火热、红色的血液及负责血液循环的心脏。对于气色不佳,四肢冰冷的虚寒体质者,尤其是女性,红色食品更是多多益善。
关键词
养心
夏日
食疗
中医五行学说
血液循环
红色食品
中医
养生
虚寒体质
分类号
R212 [医药卫生—中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合理·缺陷·弥补:基于隐喻映射的中医五行学说研究
石勇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医五行学说属性与本质探析
陈吉全
《中医研究》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从五行思维模式探讨中医五行学说实质
王忠
武嫣斐
《中国民间疗法》
201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医五行学说在管理图书馆员体质健康锻炼功效探讨
王秀荣
祝红
王凌娟
唐大鹏
《管理观察》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中医五行学说的英语翻译评析
陈飞亚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架构
杜青雄
《世界中医药》
CAS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中医五行文献数据库的建立
陈静
戴永生
刘森林
吴大梅
谢裕竹
赵柏恒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五行六要 按实行施——三论中医养生保健之“六要”
周庆茂
张舒雁
龚山平
罗小平
《光明中医》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青春无“胃”患——中医教你夏季养脾胃
李汇博
《青春期健康》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中医人体复杂巨系统理论科学建构
张柳青
《光明中医》
2009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浅议太极拳与中医保健
刘志林
《科技信息》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肝与血脉别论
刘小雨
王行宽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补肾法为主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研究
王灵台
陈建杰
高月求
张斌
赵钢
夏德颐
王雁翔
张友祥
《中医药通报》
2005
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自制山药饮,补脾益肺养阴除燥
吕沛宛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夏季如何饮食调养
高琰
《保健医苑》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从食养食疗角度看《本草纲目》的养生贡献
孙晓生
陈晔
《中医文献杂志》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夏日养心食疗为先
常怡勇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简便易学的耳朵保健4法
许圣义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专家的山药除燥方
赵瑞
《中老年保健》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夏日养心,食疗为先
吕斌
《药物与人》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