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两部门模型的中国实证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钊 李国平 王舒健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2-40,共9页
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本文的研究侧重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微观经济基础和关联机制,通过两部门模型揭示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两个方式:外部性和边际生产力差异。中国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以M2为测度指标... 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本文的研究侧重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微观经济基础和关联机制,通过两部门模型揭示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两个方式:外部性和边际生产力差异。中国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以M2为测度指标的金融发展与经济长期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并且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两部门模型 中国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发展与服务业增长——基于SBM-DEA-Windows及两部门模型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0
2
作者 任曙明 刁虹 史晓芳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1-35,共5页
结合服务业的本质特征和资金需求特点,分析了一国或地区金融对服务业增长的作用机制。将整个服务业分为金融和非金融两类部门,以规模和效率指标衡量金融发展水平,并将金融部门效率纳入非金融部门的生产函数中,通过构建两部门模型,研究... 结合服务业的本质特征和资金需求特点,分析了一国或地区金融对服务业增长的作用机制。将整个服务业分为金融和非金融两类部门,以规模和效率指标衡量金融发展水平,并将金融部门效率纳入非金融部门的生产函数中,通过构建两部门模型,研究金融发展对服务业增长的直接带动作用和间接溢出效应,并以2002-2009年我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服务业增长 两部门模型 SBM-DEA-Window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溢出效应的实证检验——基于两部门模型的多维视角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熊勇清 郭杏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17,共6页
将两部门模型拓展应用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溢出效应的研究中,构建了计量经济模型并从“整体”、“区域”和“行业”三维度建立了多视角分析框架,以31个省(市、区)2007~201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的... 将两部门模型拓展应用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溢出效应的研究中,构建了计量经济模型并从“整体”、“区域”和“行业”三维度建立了多视角分析框架,以31个省(市、区)2007~201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溢出效应的存在性及强度大小。实证结果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具有显著溢出效应,但存在一定的滞后期;同时,不同地区和不同新兴产业的溢出效应存在较大差异。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传统产业 溢出效应 两部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基于扩展两部门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瑞芳 余长林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08年第5期32-38,共7页
借鉴Feder(1983)两部门模型的思想,构建了一个改进的包含金融部门和实际经济部门的两部门模型,分析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全国样本实证估计结果表明,以各省银行贷款总额为测度指标的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关... 借鉴Feder(1983)两部门模型的思想,构建了一个改进的包含金融部门和实际经济部门的两部门模型,分析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全国样本实证估计结果表明,以各省银行贷款总额为测度指标的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关系,以投向非国有部门的贷款总额为测度指标的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有比较显著的正向关系。从三大地区估计结果来看,以各省贷款总额来衡量金融发展水平时,西部和中部地区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不显著,而东部地区显著为正,说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以投向非国有企业的贷款额来衡量金融发展水平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在三大地区都是显著的,但显著性程度和大小从西部到东部依次增强,充分说明我国东部地区非国有企业的贷款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两部门模型 外部效应 金融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发展与二元结构转型--基于两部门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吴鸣鸣 刘澄 王军 《金融发展研究》 2009年第4期12-15,共4页
本文基于两部门模型,构建了一个包含金融部门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讨论了该模型的均衡增长路径,并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特别是二元结构转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金融部门产出的持续增长可以促进经济二元结构的转... 本文基于两部门模型,构建了一个包含金融部门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讨论了该模型的均衡增长路径,并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特别是二元结构转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金融部门产出的持续增长可以促进经济二元结构的转化,而提高金融部门效率也可以推进二元结构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部门模型 二元经济 均衡增长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标准化服务行业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基于两部门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程 鲍健波 《技术经济》 CSSCI 2014年第12期59-64,共6页
从理论上探讨了标准化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内在机制。构建了两部门模型,分析了可标准化服务部门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利用2003—2012年中国服务业的省际数据,运用面板模型对可标准化服务部门的溢出效应进行了估算,利用DEA方法对服务业各行... 从理论上探讨了标准化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内在机制。构建了两部门模型,分析了可标准化服务部门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利用2003—2012年中国服务业的省际数据,运用面板模型对可标准化服务部门的溢出效应进行了估算,利用DEA方法对服务业各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和分解。结果表明:可标准化服务部门要素的边际产出高于不可标准化服务部门,发展可标准化服务部门有利于服务业增长;可标准化服务行业对不可标准化服务行业的溢出效应为负,原因在于可标准化服务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较低,因此在当前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对可标准化服务行业内部进行优化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 产业结构优化 标准化 两部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农民收入增长与城乡统筹发展——基于两部门模型设计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金剑 李林杰 李伟 《统计教育》 2009年第10期38-43,共6页
依据相关经济理论建立了城乡统筹发展的两部门理论模型,测算了河北省城乡统筹综合发展程度,对其城市化水平数据做了修正和修补,并进行实证检验。根据两部门模型,城市化过程应该产生城镇地区对农村地区的外溢作用,在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 依据相关经济理论建立了城乡统筹发展的两部门理论模型,测算了河北省城乡统筹综合发展程度,对其城市化水平数据做了修正和修补,并进行实证检验。根据两部门模型,城市化过程应该产生城镇地区对农村地区的外溢作用,在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推动城乡共同发展。农村地区经济增长也存在类似的溢出效应。实证检验显示,河北省城乡统筹综合发展水平与农民收入水平正相关,而与城市化水平负相关。这一方面反映了农民收入水平增加对于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河北省城市化质量不高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部门模型 城乡统筹发展 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需求管理的理论分析——基于修正后的两部门模型
8
作者 张真康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9-11,共3页
在对两部门模型进行修正的基础上,文章对消费需求的管理作了理论性的分析。基于调控消费需求的优点,政策方向应从投资领域转向消费领域,而调控消费需求的重点在于调控消费信贷。为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调控利率。
关键词 两部门模型 消费需求 消费信贷 投资需求 经济增长 利率水平 延期消费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进外资、两部门模型与中国经济增长 被引量:5
9
作者 王仁祥 喻平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0-47,共8页
本文通过部门间的外溢效应来研究引进外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外资与内资的两部门模型,并对中国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证明两部门间相互存在外溢效应。对中国经济外资与内资数据的描述性分析、两部门模型的回归分析以及外... 本文通过部门间的外溢效应来研究引进外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外资与内资的两部门模型,并对中国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证明两部门间相互存在外溢效应。对中国经济外资与内资数据的描述性分析、两部门模型的回归分析以及外溢效应分析后,发现外资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性正在增强,但对内资的外溢效应正趋于减弱。与此相适应,中国引进外资的政策应该由依靠政策优惠为主向依靠增强内资实力为主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部门模型 引进外资 中国经济增长 外溢效应 实证研究 效应分析 回归分析 政策优惠 内资 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部门模型的黄河水权转换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浩 胡继连 《水利经济》 2011年第1期27-30,34,共5页
运用模型分析法,在黄河水权转换的现实约束条件基础上建立了水权转换的两部门模型,通过系统分析水权转换双方的成本、收益及行为选择,归纳总结了影响水权转换实施的因素,包括初始水权界定、水权转换价格、交易费用、节水成本、企业水资... 运用模型分析法,在黄河水权转换的现实约束条件基础上建立了水权转换的两部门模型,通过系统分析水权转换双方的成本、收益及行为选择,归纳总结了影响水权转换实施的因素,包括初始水权界定、水权转换价格、交易费用、节水成本、企业水资源生产效率等,提出了促进黄河水权转换规范发展的建议:进一步明晰和保护初始水权,充分保障相关者的利益,构建黄河水权转换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权转换 初始水权 两部门模型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结构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两部门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于凤艳 王秋莲 《科技和产业》 2008年第3期77-79,共3页
通过一个两部门模型,实证研究了产业结构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证明第二产业的生产要素边际生产率高于第三产业。生产要素边际生产率在产业间的差异,导致生产要素由低生产率产业向高生产率产业流动,这个过程就是产业结构调整的... 通过一个两部门模型,实证研究了产业结构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证明第二产业的生产要素边际生产率高于第三产业。生产要素边际生产率在产业间的差异,导致生产要素由低生产率产业向高生产率产业流动,这个过程就是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产业结构的调整将会促进经济增长。尽管从产业结构上来看,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是连年下降的,但是,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表明,第二产业仍然是我国城市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 两部门模型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机器人、人力资本与劳动力流动——基于两部门模型的实证分析
12
作者 顾锦楠 庄晓伟 《经济资料译丛》 2023年第4期72-92,共21页
工业机器人的广泛使用对各国劳动力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排除国家间的个体差异,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所带来的冲击是否具有普适性,以及在后工业化时代其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否同样具有影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建立了一个以任务模型为基础... 工业机器人的广泛使用对各国劳动力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排除国家间的个体差异,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所带来的冲击是否具有普适性,以及在后工业化时代其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否同样具有影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建立了一个以任务模型为基础的两部门模型研究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于劳动力市场的差异化冲击。理论分析发现,低技能劳动力更容易被机器人技术替代,部门结构的差异和人力资本水平的差异使得工业机器人应用带来跨部门的劳动力流动和生产力溢出。利用全球61个国家的面板数据,使用门槛回归模型对工业机器人的替代效应与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业机器人使用率的增加对一国中等技能劳动力具有显著的替代效应,对制造业低技能劳动力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进一步基于男女性别差异以及工业化水平差异进行异质性检验发现,工业机器人使用率增加对男性具有更加显著的影响,工业化程度对工业机器人所带来的溢出效应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两部门模型 替代效应 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对刘易斯两部门模型的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谢承华 《兰州商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13-16,共4页
本文介绍了W·阿瑟·刘易斯的“两部门剩余劳动理论模型”,并对其作了分析和评价,同时进一步结合发展中国家。
关键词 部门剩余劳动理论模型 假设前提 发展中国家 应用条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业带动了制造业发展吗?——基于动态两部门模型的再检验 被引量:28
14
作者 孙晓华 翟钰 秦川 《产业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3-30,80,共9页
在生产组织变革与专业分工细化的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壮大,对制造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以往研究不同,本文将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看做一个整体,通过构建纳入适应性预期的动态两部门模型考察了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 在生产组织变革与专业分工细化的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壮大,对制造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以往研究不同,本文将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看做一个整体,通过构建纳入适应性预期的动态两部门模型考察了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带动效应,并以2004-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从全国来看,生产性服务业明显推动了制造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产出增加100%可带来制造业产出提高219.5%;按地区分组的回归结果显示,中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外溢效应低于东部地区;在不同细分行业中,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对制造业具有相对较强的正效应,但任一细分行业单独的外溢效应均明显低于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动态两部门模型 动态面板模型 系统GMM
原文传递
装备制造业发展对工业的带动作用及溢出效应——基于两部门模型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3
15
作者 孙晓华 田晓芳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8-104,共7页
本文将工业分为装备制造和非装备制造两类部门,应用两部门模型研究装备制造业发展对工业经济的带动作用以及对非装备制造部门的溢出效应,并运用2000-2007年我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装备制造业对非装备制造部... 本文将工业分为装备制造和非装备制造两类部门,应用两部门模型研究装备制造业发展对工业经济的带动作用以及对非装备制造部门的溢出效应,并运用2000-2007年我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装备制造业对非装备制造部门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外溢弹性为7.996%;(2)装备制造业对整个工业经济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贡献率达到9.15%;(3)装备制造业的平均要素边际产出比非装备制造部门高出10.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带动作用 溢出效应 两部门模型
原文传递
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的溢出效应——基于两部门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孙晓华 田晓芳 《经济学(季刊)》 2010年第4期133-152,共20页
本文将整个工业分为装备制造和非装备制造两类部门,把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纳入非装备制造部门的生产函数中,通过构建两部门模型研究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与其他工业部门产出增长之间的关系,并以2000--2007年我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为样... 本文将整个工业分为装备制造和非装备制造两类部门,把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纳入非装备制造部门的生产函数中,通过构建两部门模型研究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与其他工业部门产出增长之间的关系,并以2000--2007年我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到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对非装备制造部门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的结论,不同区域分组的估计结果说明装备制造业自身的生产效率和非装备制造部门的设备更新速度对技术溢出效应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溢出效应 两部门模型
原文传递
制度内生的两部门经济增长模型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群锋 胡适耕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8-120,共3页
在一般的两部门消费优化的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制度因子,从动态优化的一阶条件中导出了经济系统非均衡状态下经济要素对制度因子演化的影响规律制度因子的演化速度与产出资本比和消费资本比正相关,与人口增长率负相关,还与要素分配比例... 在一般的两部门消费优化的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制度因子,从动态优化的一阶条件中导出了经济系统非均衡状态下经济要素对制度因子演化的影响规律制度因子的演化速度与产出资本比和消费资本比正相关,与人口增长率负相关,还与要素分配比例以及各要素对产出的贡献份额有复杂关系.通过对微分动力系统的均衡分析,得到了这些规律的均衡形式.经济均衡时,制度因子的增长率与产出增长率成正相关而与技术进步率和人口增长率成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内生制度 动力系统 两部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般均衡的两部门经济演化模型及模拟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效俐 贾建国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9-413,426,共6页
将整个宏观经济系统分成传统产业部门和新兴产业部门 ,在一般均衡假设下研究了这一经济系统的演化过程 ,给出了这种情况下的经济演化解 .并通过分析和模拟证明这一解是不稳定的 ,会出现分叉现象 ,其中间轨道就是这一非线性两部门经济演... 将整个宏观经济系统分成传统产业部门和新兴产业部门 ,在一般均衡假设下研究了这一经济系统的演化过程 ,给出了这种情况下的经济演化解 .并通过分析和模拟证明这一解是不稳定的 ,会出现分叉现象 ,其中间轨道就是这一非线性两部门经济演化的快车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演化 快车道 非线性 两部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际房价的长期趋势与短期波动:基于两部门货币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仪 张鹏飞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17,27,共15页
1998-2015年间,我国货币增发速度超过名义房价上涨速度,后者又超过了通货膨胀率。对我国狭义货币(M1)供给增长率、实际GDP和实际房价进行结构性向量自回归(SVAR)分析发现,M1增长率冲击与实际GDP冲击两者均会对实际房价产生即期为正且逐... 1998-2015年间,我国货币增发速度超过名义房价上涨速度,后者又超过了通货膨胀率。对我国狭义货币(M1)供给增长率、实际GDP和实际房价进行结构性向量自回归(SVAR)分析发现,M1增长率冲击与实际GDP冲击两者均会对实际房价产生即期为正且逐渐衰减的影响。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两部门货币模型来解释上述现象。模型的理论结论是:实际房价的长期上涨趋势只受部门之间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速度差异的影响,而与货币因素无关;可持续经济增长意味着长期总体物价上涨速度一定慢于货币增发速度;M1增长率冲击、部门TFP冲击都会影响短期房价,但影响会逐渐衰减。模型数值分析的结论表明:本文至少在定性的意义上"解释"了中国M1、实际GDP以及实际房价等有关变量的短期波动行为。由此,我们还深入分析了M1和部门TFP冲击等因素对实际GDP和短期房价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房价 全要素生产率 货币政策 两部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金融和经济增长的两部门计量模型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汉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75-779,共5页
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 ,通过金融部门与实际部门存在的外部性 ,研究了金融部门与实际部门的相互作用以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 ,提出了一个金融部门和实际部门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模型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金融部门与实际部门的作用关... 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 ,通过金融部门与实际部门存在的外部性 ,研究了金融部门与实际部门的相互作用以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 ,提出了一个金融部门和实际部门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模型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金融部门与实际部门的作用关系的计量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外部性 两部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