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7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cDNA-AFLP技术分析白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的表达差异 被引量:33
1
作者 王永勤 曹家树 +3 位作者 符庆功 余小林 叶纨芝 向王旬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57-560,共4页
利用cDNA AFLP技术 ,对白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可育株群和不育株群分析显示 :花蕾之间基因表达存在差异 ;莲座期叶片之间、开花期叶片之间和花茎之间基因表达无差异 ;叶片、花茎和花蕾之间基因表达存在差异。对开花期的小蕾、中蕾和大蕾... 利用cDNA AFLP技术 ,对白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可育株群和不育株群分析显示 :花蕾之间基因表达存在差异 ;莲座期叶片之间、开花期叶片之间和花茎之间基因表达无差异 ;叶片、花茎和花蕾之间基因表达存在差异。对开花期的小蕾、中蕾和大蕾分析显示 :10对引物中 ,1对在可育株中蕾和大蕾中扩增出 1条特异带 ,另 1对扩增出 1条在可育株中蕾中表达丰度高于不育株中蕾的条带 ,其余 8对未发现差异条带。对上述表达丰度有差异的基因进行Northern验证 ,结果与之一致 ,表明cDNA AFLP技术可以用于植物雄性不育基因表达差异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AFLP技术 白菜 核雄性不育两用系 基因表达 基因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抗病核不育两用系的培育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张相琼 张东铭 +2 位作者 周宏俊 王均明 牟方生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97-302,共6页
1978 年开始选用含棉花核雄性不育基因m s14的两用系473A、抗枯萎病品种陕棉9 号及抗枯黄萎病品种中棉所12, 通过杂交转育、病圃与非病圃、可育株与不育株的双重交叉选择, 成功地培育出抗枯萎耐黄萎和抗枯萎抗黄萎的... 1978 年开始选用含棉花核雄性不育基因m s14的两用系473A、抗枯萎病品种陕棉9 号及抗枯黄萎病品种中棉所12, 通过杂交转育、病圃与非病圃、可育株与不育株的双重交叉选择, 成功地培育出抗枯萎耐黄萎和抗枯萎抗黄萎的核不育两用系抗A1 和抗A2。并对其抗性遗传、抗性与产量的配合力及其利用情况进行了研究, 以抗A1 和抗A2 作母本已选配成3 个杂交种应用于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两用系 抗病选育 遗传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光温敏核不育两用系N196S的选育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尊文 吴平 +2 位作者 袁卫红 周贱根 周小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54-657,共4页
甘蓝型油菜光温敏核不育两用系N196S是利用杂交育种与系统育种相结合的方法经3年6个世代选育而成。N196S的育性随着温度升高、光照延长,由可育→部分不育→全不育,适宜南繁北制。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光温敏核不育两用系 育种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花蕾的mRNA差别显示及其cDNA差异片段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曹家树 叶纨芝 +1 位作者 张明 曾广文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96-600,共5页
用 m RNA差别显示技术对白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中不育株群与可育株群花蕾总 RNA进行了比较分析 .在 6种反转录模板和 2 0种差异随机引物共 12 0种组合的选择扩增中共回收了 18个 c DNA差异片段 ,对其中 6个 c DNA差异片段进行 Northern验... 用 m RNA差别显示技术对白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中不育株群与可育株群花蕾总 RNA进行了比较分析 .在 6种反转录模板和 2 0种差异随机引物共 12 0种组合的选择扩增中共回收了 18个 c DNA差异片段 ,对其中 6个 c DNA差异片段进行 Northern验证 ,获得了一个白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可育株群并在花蕾中特异表达的阳性差异片段 ,简称为 B0 30 2 - 4 .Northern验证结果表明它在不育株中的表达受到了明显的抑制 ,其长度为 4 6 3bp.经 Gen Bank BLAST查询 ,它与拟南芥第一条染色体上编码细胞色素 P4 5 0的基因 CYP86 C4核苷酸序列有 84 .3%的同源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 核雄性不育 MRNA差别显示 cDNA差别片段 两用系花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生态雄性不育两用系的研究Ⅰ.雄性不育两用系的遗传 被引量:30
5
作者 杨光圣 傅廷栋 +1 位作者 杨小牛 马朝芝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29-135,共7页
AB_1是从甘蓝型油菜品系84-1与84-2杂交F_3群体中分离出的雄性不育两用系。AB_1在昆明或西宁夏播时表现为雄性不育,在武昌秋播时则表现为雄性可育。AB_1雄性育性的变化是细胞质、细胞核基因(环境条件敏感基因)与环境条件(可能是温度... AB_1是从甘蓝型油菜品系84-1与84-2杂交F_3群体中分离出的雄性不育两用系。AB_1在昆明或西宁夏播时表现为雄性不育,在武昌秋播时则表现为雄性可育。AB_1雄性育性的变化是细胞质、细胞核基因(环境条件敏感基因)与环境条件(可能是温度)互作的结果。AB_1的雄性育性恢复基因为一对主效基因,当细胞核内有一个显性基因时,环境条件敏感基因的作用被掩盖。环境条件敏感基因可能是微效多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 油菜 雄性不育两用系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芥菜型油菜生态型雄性不育两用系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苏振喜 邱怀珊 +3 位作者 李石开 刘其宁 赵庭周 吴学英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7,共3页
从杂种圃芥菜型油菜遵矮不育系中发现光温敏雄性可育株,套袋自交,采用不同季节、不同播期方法,选育出光温敏雄性不育两用系遵矮S。在日平均温度为7.7~13.5℃,平均日照长度小于12h的条件下表现为雄性可育;当温度为20... 从杂种圃芥菜型油菜遵矮不育系中发现光温敏雄性可育株,套袋自交,采用不同季节、不同播期方法,选育出光温敏雄性不育两用系遵矮S。在日平均温度为7.7~13.5℃,平均日照长度小于12h的条件下表现为雄性可育;当温度为20.0~24.4℃,平均日照长度大于13h的条件下转换为完全的雄性不育。该两用系恢复源广,可用于配制两用系杂交油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型 油菜 光温型 雄性不育 两用系 生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心雄性不育两用系66A的选育与利用初报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大忠 李永平 +2 位作者 温庆放 康建坂 薛珠政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68-372,共5页
从福州市地方菜心品种“七叶心”自交后代中发现不育株。经过一代测交 ,三代回交后 ,不育株率稳定在 5 0 %左右 ,获得雄性不育两用系 6 6A。用 6 6A与小白菜杂交 ,杂种一代的一般性状偏向小白菜 ,表现出较强的生长优势 ,尤其是可食用部... 从福州市地方菜心品种“七叶心”自交后代中发现不育株。经过一代测交 ,三代回交后 ,不育株率稳定在 5 0 %左右 ,获得雄性不育两用系 6 6A。用 6 6A与小白菜杂交 ,杂种一代的一般性状偏向小白菜 ,表现出较强的生长优势 ,尤其是可食用部分较父母本增长了 1~ 2倍 ;品质方面却偏向菜心 ,略带甜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育 利用 菜心 雄性不育两用系 小白菜 66A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菜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的细胞学观察 被引量:12
8
作者 叶纨芝 曹家树 +4 位作者 余小林 崔辉梅 黄鹂 向珣 陶甦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16-522,共7页
对白菜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进行了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和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学观察,实验结果初步表明不育系小孢子败育时期在减数分裂末期Ⅱ这一阶段,败育方式是不能形成四分体,随后小孢子内颗粒状的内含物不断外溢,直至成为一个空壳,药... 对白菜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进行了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和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学观察,实验结果初步表明不育系小孢子败育时期在减数分裂末期Ⅱ这一阶段,败育方式是不能形成四分体,随后小孢子内颗粒状的内含物不断外溢,直至成为一个空壳,药室萎缩,导致花粉败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 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 细胞学 花粉母细胞 减数分裂 小孢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芹菜雄性不育两用系01-3AB的选育与利用 被引量:7
9
作者 高国训 靳力争 +3 位作者 鲁福成 陆子梅 顾自豪 任志雨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02-204,共3页
利用从芹菜自交系01-3中发现的雄性不育变异材料,采用自交、测交与兄妹交相结合的方法,选育出芹菜雄性不育两用系01-3AB。该两用系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其不育性由细胞核内一对隐性基因控制,败育彻底,能够按照1:1育性分离比例稳定遗传。以0... 利用从芹菜自交系01-3中发现的雄性不育变异材料,采用自交、测交与兄妹交相结合的方法,选育出芹菜雄性不育两用系01-3AB。该两用系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其不育性由细胞核内一对隐性基因控制,败育彻底,能够按照1:1育性分离比例稳定遗传。以01-3AB为母本,配制出了"津奇1号"和"津奇2号"两个一代杂交新品种,并向6份不同类型芹菜材料进行了不育性转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 雄性不育两用系 选育 杂优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抗病核不育两用系的选育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相琼 张东铭 +1 位作者 周宏俊 王均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60-65,共6页
从1978年开始,选用含棉花核雄性不育基因msc1的两用系473A、抗枯萎病品种陕棉9号及抗枯黄萎病品种中棉所12号,通过杂交转育、病圃与非病圃、可育株与不育株的双重双向选择,成功地培育出抗枯萎病、耐黄萎病和抗枯萎病... 从1978年开始,选用含棉花核雄性不育基因msc1的两用系473A、抗枯萎病品种陕棉9号及抗枯黄萎病品种中棉所12号,通过杂交转育、病圃与非病圃、可育株与不育株的双重双向选择,成功地培育出抗枯萎病、耐黄萎病和抗枯萎病、抗黄萎病的核不育两用系抗A1和抗A2,并对其抗性遗传、抗性与产量的配合力及利用情况进行了研究。用抗A1和抗A2作母本已选配成3个杂交种应用于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两用系 抗病选育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生态型油菜雄性不育两用系6S的选育及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袁卫红 郑慧 +1 位作者 邹乐萍 吴艳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8-10,共3页
对江西省宜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生态型油菜雄性不育两用系501-8S进行多代定向培育,育成66S;将66S与早熟优质杂交油菜青杂3号进行杂交,对杂交后代进行3年6代的套袋自交、育性鉴定、品质分析,育成早熟生态型油菜雄性不育两用系6S。6... 对江西省宜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生态型油菜雄性不育两用系501-8S进行多代定向培育,育成66S;将66S与早熟优质杂交油菜青杂3号进行杂交,对杂交后代进行3年6代的套袋自交、育性鉴定、品质分析,育成早熟生态型油菜雄性不育两用系6S。6S具有早熟优质、育性转换稳定等特点,可用于配制两系法早熟杂交油菜新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油菜 生态型雄性不育 两用系 选育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个抗虫基因转化水稻两用系培矮-64S 被引量:17
12
作者 范钦 许新萍 李宝健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2-46,共5页
应用基因枪法对水稻两用系培矮-64S进行了转化。质粒载体pKC-3串联了三个抗虫基因,将其转化成熟胚诱导形成的愈伤组织,共获得33株转基因植株。分别对R_0代植株不同的基因进行PCR及Southern blot分析,并对R_1代植株进行了PCR分析。结果表... 应用基因枪法对水稻两用系培矮-64S进行了转化。质粒载体pKC-3串联了三个抗虫基因,将其转化成熟胚诱导形成的愈伤组织,共获得33株转基因植株。分别对R_0代植株不同的基因进行PCR及Southern blot分析,并对R_1代植株进行了PCR分析。结果表明,三个抗虫基因均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并获得稳定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基因枪法 抗虫基因 培矮-64S 两用系 基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寿菊W205雄性不育两用系的遗传及植物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田海燕 王平 +2 位作者 沈向群 王志刚 臧淑珍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5-107,共3页
对万寿菊两用系W205的遗传规律及植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W205是一对基因控制的隐性核不育两用系,其遗传由质量性状控制,为主效基因,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不育株与可育株的性状差异仅表现在雄花器上,雄花没有花瓣,不产生花粉。
关键词 万寿菊 两用系 遗传规律 植物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ms_5ms_6雄性不育两用系发育过程中POD同工酶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子学 信纪存 +2 位作者 徐玉江 隋益虎 崔广荣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17-520,共4页
为了在生长发育前期简便快速地区分棉花雄性不育A、B两用系的不育株和可育株,采用同工酶分析方法,对POD同工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器官之间POD同工酶带数及其带的强度存在差异,其中花药的酶带最多、带的强度最高;子房的酶带最少,带... 为了在生长发育前期简便快速地区分棉花雄性不育A、B两用系的不育株和可育株,采用同工酶分析方法,对POD同工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器官之间POD同工酶带数及其带的强度存在差异,其中花药的酶带最多、带的强度最高;子房的酶带最少,带的强度最低。同一器官不同发育时期POD同工酶也存在差异,其中在花药发育时期POD同工酶带数及其带的强度差异明显,尤其在单核期和二核期两种不同叶型的两用系A比B分别减少1或2条带。因此,在开花之前根据花药POD同工酶的差异,易于区分A、B两用系中的不育株和可育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雄性不育AB两用系 过氧化物同工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盏花雄性不育两用系的选育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致和 张肖凌 +3 位作者 张秀华 赵继荣 赵永平 韩钟英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4-89,共6页
为了选育适宜于甘肃省种植金盏花杂交新品种,彻底扭转甘肃省金盏花生产用种依赖引进的局面,确保金盏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2002年开始,利用田间发现的不育株,对金盏花GM-1和GM-2后代分离群体采用二环系选育法进行了大量的保持系及其测... 为了选育适宜于甘肃省种植金盏花杂交新品种,彻底扭转甘肃省金盏花生产用种依赖引进的局面,确保金盏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2002年开始,利用田间发现的不育株,对金盏花GM-1和GM-2后代分离群体采用二环系选育法进行了大量的保持系及其测交组合的配制,选择出了符合雄性核不育两用系。根据两用系可育株花朵的重瓣或单瓣特性,对获得的株系进行育性比较,从中选出了LYX-1(重瓣)和LYX-2(单瓣)2个优良的雄性不育两用系,不育率达到50%,不育性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并且生物学性状也基本稳定,可用于杂交组合的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盏花 雄性不育 两用系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一代杂种‘冀研6号’ 被引量:9
16
作者 范妍芹 刘云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5-295,共1页
‘冀研 6号’是利用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AB91 XB为母本 ,以优良自交系 96 4为父本配制成的杂交一代甜椒新品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较强 ,果实灯笼形 ,中早熟 ,前期坐果集中 ,结果率高 ,抗病毒病 ,(抗TMV ,耐CMV) ,较抗疫病和炭疽病 ,适宜... ‘冀研 6号’是利用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AB91 XB为母本 ,以优良自交系 96 4为父本配制成的杂交一代甜椒新品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较强 ,果实灯笼形 ,中早熟 ,前期坐果集中 ,结果率高 ,抗病毒病 ,(抗TMV ,耐CMV) ,较抗疫病和炭疽病 ,适宜保护地及露地地膜覆盖栽培 ,一般产量 5 62 5 0kg/hm2 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椒 雄性不育两用系 一代杂种 冀研6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青四九’菜心核基因雄性不育甲型“两用系”的回交选育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石 高灿红 +2 位作者 沈向群 张秀荣 赵枫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0-84,共5页
针对菜心雄性不育系细胞质遗传物质单一及目前所转育成的菜心雄性不育系不像亲本的问题,根据复等位遗传假说,以菜心为母本,现有的AB法45抗热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两用系"可育株为父本,采用回交、测交、自交等方法,对菜心核... 针对菜心雄性不育系细胞质遗传物质单一及目前所转育成的菜心雄性不育系不像亲本的问题,根据复等位遗传假说,以菜心为母本,现有的AB法45抗热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两用系"可育株为父本,采用回交、测交、自交等方法,对菜心核基因雄性不育甲型"两用系"的回交选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6个世代的回交转育,得到了具有菜心细胞质的核基因雄性不育甲型"两用系",其经济性状与轮回亲本极像。本试验的转育方法适用于核基因雄性不育系的转育,依照此转育方法可以获得与亲本经济性状相似的目标植株,同时可以扩展后代细胞质的遗传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心 细胞核雄性不育 甲型“两用系”转育 回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孢子培养技术纯化与选育Pol TCMS不育两用系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立勇 刘平武 杨光圣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5-118,124,共5页
利用甘蓝型油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获得了4个甘蓝型Pol细胞质温敏雄性不育两用系(Pol TCMS)的DH系,说明通过小孢子培养技术纯化选育Pol TCMS不育两用系是可行的。研究结果表明:Pol TCMS不育两用系的最佳取样时期为第一朵花开放前... 利用甘蓝型油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获得了4个甘蓝型Pol细胞质温敏雄性不育两用系(Pol TCMS)的DH系,说明通过小孢子培养技术纯化选育Pol TCMS不育两用系是可行的。研究结果表明:Pol TCMS不育两用系的最佳取样时期为第一朵花开放前的4—7d;在NLN培养基中补充0.05mg/L的细胞分裂素6-BA可以显著提高出胚频率;游离小孢子首先在35℃高温条件下热激48h,然后转入到22℃恒温箱中连续暗培养效果最佳,其出胚频率显著高于其他3种温度组合;胚状体在8—10%条件下低温诱导两星期,能够显著提高其再生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Pol细胞质温敏雄性不育两用系 小孢子培养 D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隐性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的原种繁殖技术规程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瑞茂 侯国佐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8年第2期11-15,共5页
通过研究与实践验证,总结并制订了既可连年保持所配杂交种的产量优势和增产潜力,又可防止其优良种性和品质因繁殖代数增加造成混杂退化的隐性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的原种繁殖技术规程:即一级原原种干燥低温保存,以后5~6年内分年取... 通过研究与实践验证,总结并制订了既可连年保持所配杂交种的产量优势和增产潜力,又可防止其优良种性和品质因繁殖代数增加造成混杂退化的隐性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的原种繁殖技术规程:即一级原原种干燥低温保存,以后5~6年内分年取种隔离繁殖二级原原种,翌年又以之作供繁种进行原种繁殖,生产原种下年再用于大田制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隐性核不育 两用系 原种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一代杂种——冀研5号 被引量:6
20
作者 范妍芹 刘云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9-89,共1页
‘冀研 5号’是利用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AB91为母本 ,以优良自交系JR为父本配制成的杂交一代甜椒新品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 ,果实长灯笼形 ,早熟 ,既耐低温弱光 ,耐热性又好 ,连续坐果能力强 ,抗病毒病 (抗TMV ,耐CMV) ,较抗炭疽病和疫... ‘冀研 5号’是利用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AB91为母本 ,以优良自交系JR为父本配制成的杂交一代甜椒新品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 ,果实长灯笼形 ,早熟 ,既耐低温弱光 ,耐热性又好 ,连续坐果能力强 ,抗病毒病 (抗TMV ,耐CMV) ,较抗炭疽病和疫病 ,适宜北方不同类型保护地及露地栽培 ,也是理想的南菜北运品种 ,一般产量为 60 0 0 0kg/h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椒 雄性不育两用系 抗病性 一代杂种 冀研5号 特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