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栖装甲车辆对抗双红外制导伪装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沈均平 刘建永 +2 位作者 胡登高 伍中军 李凌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55-559,共5页
在分析两栖装甲车辆的双红外暴露特征、双红外制导抗干扰原理和常见的红外干扰技术的基础上,得出了在两栖装甲车辆对抗双红外制导的最佳伪装方法——人工水雾红外遮蔽技术。并利用Mie散射理论分析了单位喷水量条件下,水雾滴径与3~5μm... 在分析两栖装甲车辆的双红外暴露特征、双红外制导抗干扰原理和常见的红外干扰技术的基础上,得出了在两栖装甲车辆对抗双红外制导的最佳伪装方法——人工水雾红外遮蔽技术。并利用Mie散射理论分析了单位喷水量条件下,水雾滴径与3~5μm、8~14μm波段衰减的关系,从理论上给出了水雾滴径的最佳尺寸,最后编程模拟计算了人工水雾的双红外遮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装甲车辆 人工水雾 双红外制导 消光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栖装甲车辆乘员可靠性环境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曹伟国 刘维平 +1 位作者 孙伟 李胜东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58-1361,共4页
两栖装甲车辆乘员可靠性受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而环境因素是外部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进行了两栖装甲车辆乘员可靠性环境因素影响分析,并结合人的行为模式,通过对装甲车辆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其进行了验证。得出... 两栖装甲车辆乘员可靠性受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而环境因素是外部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进行了两栖装甲车辆乘员可靠性环境因素影响分析,并结合人的行为模式,通过对装甲车辆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其进行了验证。得出的结论对于部队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设计 两栖装甲车辆 乘员可靠性 环境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栖装甲车辆改装前后作战性能评估 被引量:4
3
作者 韩洪亮 李澎 +2 位作者 吕鹏 郝建庆 张光才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1-4,共4页
两栖装甲车辆是未来一体化渡海登岛作战,特别是应急作战的主战装备,基于灰色定权聚类和三角白化权函数,提出了对两栖装甲车辆作战性能进行评估的一般步骤.以某型水陆坦克为例,对其改装前后的作战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为其今后改进提出... 两栖装甲车辆是未来一体化渡海登岛作战,特别是应急作战的主战装备,基于灰色定权聚类和三角白化权函数,提出了对两栖装甲车辆作战性能进行评估的一般步骤.以某型水陆坦克为例,对其改装前后的作战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为其今后改进提出了科学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装甲车辆 作战性能 改装 灰色定权聚类 三角白化权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栖装甲车辆对抗红外/毫米波复合制导方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沈均平 刘建永 +2 位作者 胡登高 李宁 智军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6-369,共4页
在分析两栖装甲车辆的毫米波、红外暴露特征和常见的干扰技术,以及人工水雾干扰红外/毫米波复合制导原理的基础上,运用Mie散射理论和热力学理论,对人工水雾干扰红外/毫米波复合制导技术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单位喷水量条件下,水雾滴径... 在分析两栖装甲车辆的毫米波、红外暴露特征和常见的干扰技术,以及人工水雾干扰红外/毫米波复合制导原理的基础上,运用Mie散射理论和热力学理论,对人工水雾干扰红外/毫米波复合制导技术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单位喷水量条件下,水雾滴径的最佳尺寸,最后模拟计算了人工水雾对红外/毫米波复合制导的干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装甲车辆 人工水雾 红外/毫米波复合制导 消光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毫米波制导的两栖装甲车辆人工水雾干扰 被引量:2
5
作者 智军 刘建永 沈均平 《兵工自动化》 2007年第5期1-3,共3页
在分析两栖装甲车辆的毫米波暴露特征、常见毫米波干扰技术的基础上,利用Mie散射理论分析人工水雾干扰对抗毫米波制导的原理。推导出单个雾滴半径越大,毫米波消光截面就越大;温度越低,毫米波消光截面就越大。并编程模拟计算了人工水雾... 在分析两栖装甲车辆的毫米波暴露特征、常见毫米波干扰技术的基础上,利用Mie散射理论分析人工水雾干扰对抗毫米波制导的原理。推导出单个雾滴半径越大,毫米波消光截面就越大;温度越低,毫米波消光截面就越大。并编程模拟计算了人工水雾的毫米波衰减性能,结果证明该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装甲车辆 毫米波对抗 人工水雾 MIE散射理论 消光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栖装甲车辆机动生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郑翔玉 蔡宏图 +1 位作者 周维敬 陈晓磊 《国防科技》 2015年第2期53-56,共4页
两栖装甲车辆机动生存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其登陆作战任务的完成,如何对其进行正确评估是提高两栖装甲车辆生存能力的关键所在。构建两栖装甲车辆生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是其生存能力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阐述两栖装甲车辆的特征以及在... 两栖装甲车辆机动生存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其登陆作战任务的完成,如何对其进行正确评估是提高两栖装甲车辆生存能力的关键所在。构建两栖装甲车辆生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是其生存能力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阐述两栖装甲车辆的特征以及在战场面临的主要威胁,采用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两栖装甲车辆的机动生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并对该评估指标体系进行分析。装甲装备的生存能力主要取决于装甲装备的敏感性及易损性,具体表现为车辆自身效能、战场环境因素、战场保障能力等,可用生存概率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装甲车辆 生存能力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影寻踪法的两栖装甲车辆综合性能评价方法
7
作者 易良海 范格华 刘翠香 《自动化应用》 2017年第8期9-10,共2页
采用投影寻踪法对当今世界的几种典型两栖装甲车辆性能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包括总重量、载员人数、输出功率、水上行进速度、陆上行进速度、路上行程等,并给出了这几款两栖装甲车辆的综合性能排序。
关键词 两栖装甲车辆 投影寻踪法 性能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军两栖装甲车辆现状及发展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靳建峰 《国防科技》 2010年第6期27-32,共6页
两栖装甲车辆是特种装甲车的一种,主要用于水网地带、强渡江河和登陆作战。文章介绍了外军两栖装甲车辆的分类、结构及特点,并从信息技术的运用、水上性能的两极化分析了未来两栖装甲车辆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外军装备 两栖装甲车辆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栖装甲车辆 被引量:6
9
作者 梁日晏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7-10,26,共5页
关键词 两栖装甲车辆 喷水推进器 装甲战斗车辆 两栖装甲突击车 两栖装甲侦察车 导弹发射车 推进装置 保障车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栖装甲车辆海上高速航渡技术初探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立祥 施丹 《船舶》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1-16,共6页
本文阐述了两栖装甲车辆海上高速航渡新技术的发展动态,根据所了解到的美国最新研制的AAAV两栖突击车辆的研制情况,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介绍和提出了解决有关技术问题的初步思路。
关键词 两栖装甲车辆 海上高速航渡 装甲车 水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Workbench/AQWA的新型两栖装甲车辆海上航行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许崇银 孟庆良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12年第10期34-35,40,共3页
针对新型两栖装甲车辆,分析了影响其海上航行稳定性的因素。通过结构简化,利用ANSYS/Workbench/AQ-WA软件建立了海上航行稳定性的有限元模型,将影响因素作为模型的初始条件,分别从静水状态、海浪条件和海浪与射击双重激励条件3个方面进... 针对新型两栖装甲车辆,分析了影响其海上航行稳定性的因素。通过结构简化,利用ANSYS/Workbench/AQ-WA软件建立了海上航行稳定性的有限元模型,将影响因素作为模型的初始条件,分别从静水状态、海浪条件和海浪与射击双重激励条件3个方面进行仿真模拟。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为部队和院校更好地使用提供定量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SYS 两栖装甲车辆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两栖装甲车辆 被引量:3
12
作者 姜宏 刘后刚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8-10,共3页
关键词 两栖装甲车辆 登陆作战 两栖作战 突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栖装甲车辆由陆入水过程中车体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宋超 罗建华 +2 位作者 贾亦卓 刘洪甜 纪兵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0年第12期122-125,154,共5页
对两栖装甲车辆水动力学模型的构建以及基于水上航行耐波稳定性的横摇运动进行了探索;首先建立了两栖装甲车辆由陆入水的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而后将模型试验与融入遗传算法的系统辨识思想相结合,构建了对于两栖装甲车辆摇荡运... 对两栖装甲车辆水动力学模型的构建以及基于水上航行耐波稳定性的横摇运动进行了探索;首先建立了两栖装甲车辆由陆入水的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而后将模型试验与融入遗传算法的系统辨识思想相结合,构建了对于两栖装甲车辆摇荡运动的辨别模型;最后通过对车辆在水上的横摇运动试验设计及侧体方案布置,对辨别模型的应用效果进行了验证;通过研究发现,水动力学模型能够对两栖装甲车辆由陆入水时的车体稳定性情况进行准确描述,基于遗传算法的系统辨识方法能够分段辨识两栖装甲车辆的横摇运动,为车辆水上航行稳定性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模型 两栖装甲车辆 系统辨识 横摇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栖装甲车辆海上射击时机把握及时间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尹光辉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55,60,共4页
由于受海上特定条件的影响,两栖装甲车辆海上射击与陆上射击有很大不同。因此,采取正确的方法实施射击是提高两栖装甲车辆海上作战能力的关键。根据海浪及车体的运动规律,结合两栖装甲车辆火控系统的特点及作战人员海上实际操作控制能力... 由于受海上特定条件的影响,两栖装甲车辆海上射击与陆上射击有很大不同。因此,采取正确的方法实施射击是提高两栖装甲车辆海上作战能力的关键。根据海浪及车体的运动规律,结合两栖装甲车辆火控系统的特点及作战人员海上实际操作控制能力,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提出一种新的两栖装甲车辆海上射击的方法,便于把握两栖装甲车辆海上实施射击的时机和节奏,从而更好地提高两栖装甲车辆海上射击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装甲车辆 波动方程 海上射击 时机把握 时间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两栖装甲车辆的测试性设计需求论证及构想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春良 王伟 吕会强 《测试技术学报》 2004年第z1期45-48,共4页
本文归纳了装甲车辆的测试性和综合诊断现状,指出了在装备研制中因忽视测试性的设计,给装备的使用、维修带来不便;分析了我国对两栖装甲车辆车内有害气体的监测未进行相关的测试性设计,对乘员生存构成了极大威胁;对新型两栖装甲车辆进... 本文归纳了装甲车辆的测试性和综合诊断现状,指出了在装备研制中因忽视测试性的设计,给装备的使用、维修带来不便;分析了我国对两栖装甲车辆车内有害气体的监测未进行相关的测试性设计,对乘员生存构成了极大威胁;对新型两栖装甲车辆进行了宏观的测试性设计需求论证,特别是对其生存系统的测试性设计提出了详细的功能构想,最后给出了两栖装甲车辆测试性设计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装甲车辆 测试性设计 生存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的两栖装甲车辆航行阻力数值分析
16
作者 刘细华 潘玉田 郭昭蔚 《机电信息》 2010年第6期8-9,共2页
为了在概念设计阶段评价两栖装甲车辆的水上性能,运用Fluent软件,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理论,对两栖装甲车辆航行阻力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并对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拟和试验结果基本吻合,从而论证了数值分析方法研... 为了在概念设计阶段评价两栖装甲车辆的水上性能,运用Fluent软件,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理论,对两栖装甲车辆航行阻力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并对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拟和试验结果基本吻合,从而论证了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两栖装甲车辆航行阻力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行阻力 两栖装甲车辆 网格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反舰两栖装甲车辆作战需求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春生 冯世琪 +1 位作者 刘后刚 陈晓萍 《鱼雷技术》 2013年第5期397-400,共4页
结合南海海域的态势,针对岛屿及礁盘的防守,提出了采用新型反舰两栖装甲车辆作为岛礁防御武器装备来进行两栖反舰反登陆作战,对新型反舰两栖装甲车辆的作战需求做了初步分析,并根据攻防双方的武器装备性能,对新型反舰两栖装甲车辆的反... 结合南海海域的态势,针对岛屿及礁盘的防守,提出了采用新型反舰两栖装甲车辆作为岛礁防御武器装备来进行两栖反舰反登陆作战,对新型反舰两栖装甲车辆的作战需求做了初步分析,并根据攻防双方的武器装备性能,对新型反舰两栖装甲车辆的反舰作战能力进行了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反舰两栖装甲车辆 岛屿及礁盘防御 反舰反登陆作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两栖装甲车辆乘载员生存环境的措施探讨
18
作者 李宁 孔庆平 +2 位作者 韩卫敏 朱耿溪 王静 《市场调查信息(综合版)》 2020年第11期278-278,共1页
改善两栖装甲车辆乘载员生存环境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本文通过对几种改善两栖装甲车辆舱室生存环境的措施探讨,预期能够很好的改善两栖装甲车辆内承载员的生存环境,对保护乘载员的生理心理健康起到积极作用,保障部队战斗力。
关键词 两栖装甲车辆 舱室供氧 卫生处理 脉冲噪声 有害气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栖装甲车辆水上转向性能的测试与分析
19
作者 刘维平 曹伟国 罗建华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66-69,共4页
为提高两栖装甲车辆水上转向性能,对其水上转向性能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相应的试验方法,在对比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应增设专门水上转向机构的结论。
关键词 两栖装甲车辆 转向性能 转向半径
原文传递
一种基于分布式仿真的两栖装甲车辆驾驶训练模拟器设计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革 孙永富 +2 位作者 周子锐 陈晓军 周长旺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67-72,共6页
为有效降低某型两栖装甲车辆在驾驶训练中的损耗、延长使用寿命,设计了其驾驶训练模拟器。该模拟器包含了教员指挥控制台、座舱仪表、操纵负荷、视景/音响生成、车体动力学计算、加速度洗出和6自由度运动平台控制等子系统。为了降低系... 为有效降低某型两栖装甲车辆在驾驶训练中的损耗、延长使用寿命,设计了其驾驶训练模拟器。该模拟器包含了教员指挥控制台、座舱仪表、操纵负荷、视景/音响生成、车体动力学计算、加速度洗出和6自由度运动平台控制等子系统。为了降低系统开发的难度、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采用分布式仿真的方法设计了实时管理系统,控制各仿真子系统相互之间的数据交互,并对各子系统的运行进行调度和状态监控。最后,通过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2种方法对模拟器性能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模拟器满足功能设计要求,具有较高的仿真逼真度。该模拟器设计为高效、安全培训两栖装甲车辆驾驶员提供了一种途径,特别是可以在模拟器上开展极限或特殊条件下的训练,弥补了实车训练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装甲车辆 驾驶训练模拟器 分布式仿真 实时管理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