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蔡康海疆开发思想探析——以东沙岛开发思想为例
1
作者 王前前 刘永连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0-37,共8页
清朝末年,在海洋主权意识受到刺激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孕育之下,蔡康形成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海疆开发思想。蔡康提出了3种开发模式,而尤其重视招商承办,认为其最具可行性。在招商问题上,他主张宽商惠商,坚持民族资本主导开发,这对后来海疆治... 清朝末年,在海洋主权意识受到刺激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孕育之下,蔡康形成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海疆开发思想。蔡康提出了3种开发模式,而尤其重视招商承办,认为其最具可行性。在招商问题上,他主张宽商惠商,坚持民族资本主导开发,这对后来海疆治理极具指导意义。探讨蔡康的思想,既是总结历史,也可以为我国当今的海疆开发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康 海疆开发思想 海疆治理 东沙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中日东沙岛交涉案件中民间证据的作用
2
作者 张若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3,共9页
20世纪初的中日东沙岛主权交涉案以晚清政府的胜利而告终,清政府一方面采用援引中外历史材料力证东沙岛为中国版图之事实由来已久,另一方面积极采用渔民口供及书证等证据证明东沙岛系中国渔民最早发现、命名、经营、开发。清政府的对外... 20世纪初的中日东沙岛主权交涉案以晚清政府的胜利而告终,清政府一方面采用援引中外历史材料力证东沙岛为中国版图之事实由来已久,另一方面积极采用渔民口供及书证等证据证明东沙岛系中国渔民最早发现、命名、经营、开发。清政府的对外交涉中,在张人骏等人主导下结合渔民证据紧紧围绕“最初发现”等系列国际法核心问题展开论证,成功维护了岛屿主权也令日商承担索赔岛上损失并补缴税款,向西方列强宣告我国海洋领土主权神圣不可侵犯。作为近代史上成功的边疆主权维护案例,在官方缺乏占领等具体材料时,中日东沙岛交涉案件中首次运用民间证据维护主权的做法亦为当下的相关问题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证据 东沙岛 中日交涉 国际公法 主权论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革命报刊对东沙岛事件的报道与主权维护——以《神州日报》为考察中心
3
作者 马洛华 《巢湖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97-104,共8页
晚清末年,日商西泽吉次占据东沙岛,中日交涉由此展开。作为革命派代表报纸之一的《神州日报》,对东沙岛事件的报道颇具特色。一是注重对日本报刊相关舆论的转载评论与谬说的纠正;二是在东沙岛维权中融入了近代国际法与经世致用的意识;... 晚清末年,日商西泽吉次占据东沙岛,中日交涉由此展开。作为革命派代表报纸之一的《神州日报》,对东沙岛事件的报道颇具特色。一是注重对日本报刊相关舆论的转载评论与谬说的纠正;二是在东沙岛维权中融入了近代国际法与经世致用的意识;三是对东沙岛事件的历史经验教训进行总结,揭露晚清外交弊端,强调海疆治理的重要性。对《神州日报》的报道内容进行系统研究,不仅可以管窥晚清先进资产阶级革命派对于海疆危机的理解,亦可探究其借助报刊所传递出来的国际法、外交因应、海疆治理等新知,以及其在唤醒民族意识方面的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州日报》 晚清 东沙岛 南海维权 革命报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东沙岛基于融合信息高分辨遥感影像分类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邹亚荣 林明森 +2 位作者 王华 马超飞 彭海龙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6-61,共6页
以SPOT5 10m多光谱高分辨率影像为数据基础,建立东沙岛地物信息提取的时空属性和地学规律等先验知识,在此基础上选取地物样本,并进行东沙岛地物光谱分析,从而进行东沙岛的融合信息分析,减少信息提取的误差,使解译的精度提高,结果表明,... 以SPOT5 10m多光谱高分辨率影像为数据基础,建立东沙岛地物信息提取的时空属性和地学规律等先验知识,在此基础上选取地物样本,并进行东沙岛地物光谱分析,从而进行东沙岛的融合信息分析,减少信息提取的误差,使解译的精度提高,结果表明,以先验知识为基础选取的样本光谱能够较好地反映地物光谱的信息含量;高分辨率影像能反映东沙岛的地物特征,并且在影像上能够反应东沙岛潟湖、口门等的发育状态,有效地揭示了地物的区分和地貌发育特征.以此进行的分类结果具有合理性;Kappa分析的分类精度达78.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信息 分类 方法 东沙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白云凹陷-东沙岛西南海区的浅地层探测与深水沉积特点 被引量:9
5
作者 阎贫 王彦林 郑红波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5-122,共8页
采用新引进的海洋深水浅层剖面仪,从珠江口外陆架进入白云凹陷-东沙岛西南海区中陆坡区,进行了浅地层探测,获得了高分辨率反射记录。分析发现,白云凹陷上陆坡段沉积连续性较好,海底反射强度侧向变化平缓,显示了比较均一的沉积底质和微... 采用新引进的海洋深水浅层剖面仪,从珠江口外陆架进入白云凹陷-东沙岛西南海区中陆坡区,进行了浅地层探测,获得了高分辨率反射记录。分析发现,白云凹陷上陆坡段沉积连续性较好,海底反射强度侧向变化平缓,显示了比较均一的沉积底质和微弱的海底水动力条件;在白云凹陷-东沙岛西南海区中陆坡区,海底滑坡严重,局部存在强烈的、平行陆坡的海底洋流冲蚀,海底地形崎岖不平,反射强度侧向变化大,表明海底底质不均匀,海底水动力强。浅地层记录还显示中陆坡海底山丘有海底气体泄露现象,结合常规反射地震识别的海底泥底辟特征,确定海底山丘为泥火山。气体泄露和海底反射振幅的变化代表了海底浅层聚有丰富的气体以及嗜甲烷生物链活动的钙化,因而推断该区不仅是油气的聚集区,也是水合物的聚集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凹陷-东沙岛西南海区 浅地层剖面 滑坡 气体泄漏 泥火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东沙岛西南大陆坡内潮特征 被引量:6
6
作者 李俊德 梁楚进 +2 位作者 金魏芳 周蓓锋 丁涛 《海洋学研究》 2011年第1期1-8,共8页
2008年4月—10月,在南海东沙岛西南大陆坡底部布放了1套全剖面锚系,同时沿大陆坡底部布放了3套近底锚系,应用谱分析和调和分析方法分析温度和海流连续观测资料,进而研究该海域的内潮特征。结果表明,东沙岛西南大陆坡存在强内潮现象,大... 2008年4月—10月,在南海东沙岛西南大陆坡底部布放了1套全剖面锚系,同时沿大陆坡底部布放了3套近底锚系,应用谱分析和调和分析方法分析温度和海流连续观测资料,进而研究该海域的内潮特征。结果表明,东沙岛西南大陆坡存在强内潮现象,大陆坡底部温度变化受到内潮波的影响,上层海洋存在强日潮周期的内潮波振动;正压潮和斜压潮均以O1、K1全日分潮和M2、S2半日分潮为主,且全日潮强于半日潮;观测海域斜压潮强于正压潮,正压潮O1日分潮潮流振幅最大为4.34cm/s,斜压潮K1日分潮潮流振幅最大为8.70 cm/s。斜压潮潮流椭圆要素随深度变化特征表明斜压潮潮流矢量做顺时针旋转。内潮波水平传播方向基本与观测海域等深线相互垂直,垂直方向具有向下传播的相速度和向上传播的群速度,内潮波能量由深海向海表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沙岛 正压潮 内潮 潮流 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OT、QuickBird卫星遥感数据提取东沙岛植被信息的比较 被引量:6
7
作者 初佳兰 张杰 +1 位作者 王小龙 付军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9-85,共7页
基于植被的光谱特征,利用监督分类、植被指数(NDV I)和目视解译等方法,分别用SPOT-5、Q u ickB ird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对东沙岛植被信息进行提取,并作了比对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对东沙岛等小型岛屿的植被信息提... 基于植被的光谱特征,利用监督分类、植被指数(NDV I)和目视解译等方法,分别用SPOT-5、Q u ickB ird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对东沙岛植被信息进行提取,并作了比对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对东沙岛等小型岛屿的植被信息提取是可行的;SPOT-5多光谱数据具备了提取小型海岛植被信息、掌握其植被覆盖状况的能力;与SPOT-5多光谱数据相比,Q u ickB ird多光谱数据在植被精细分类信息的提取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沙岛 SPOT多光谱数据 QuickBird多光谱数据 植被信息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沙岛海域近56a热带气旋影响统计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林镇国 罗森波 梁健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2-475,共4页
本文利用1949~2005年TC年鉴资料,对经过东沙岛附近海域约200km范围内的热带气旋(下简称TC)影响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近56a共有288个TC影响东沙岛附近海域,平均每年5个左右.2000年以后影响个数有下降趋势;(2)年度最早影响... 本文利用1949~2005年TC年鉴资料,对经过东沙岛附近海域约200km范围内的热带气旋(下简称TC)影响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近56a共有288个TC影响东沙岛附近海域,平均每年5个左右.2000年以后影响个数有下降趋势;(2)年度最早影响的TC是4月9日,最晚影响的是12月27日;(3)7、8、9月3个月最多,约占影响总个数的2/3,影响该区的TC中STS和TY两种级别约占一半;(4)近10a大约有40个TC影响该海域,平均风速为22m/s,极大风速达到55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沙岛海域 TC影响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渔业、航路与疆域:14-15世纪中国传统东沙岛知识体系的初创 被引量:2
9
作者 周鑫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6-126,共11页
东沙岛位于北纬20°42.2'、东经116°43.3',是中国南海诸岛中最北、最靠近陆地的一座出水珊瑚岛。其与外环的东沙环礁不仅自然资源丰富,而且地处南海交通要冲。闽粤涉海人群较早便发现、命名、经营、开发东沙岛,尤其随... 东沙岛位于北纬20°42.2'、东经116°43.3',是中国南海诸岛中最北、最靠近陆地的一座出水珊瑚岛。其与外环的东沙环礁不仅自然资源丰富,而且地处南海交通要冲。闽粤涉海人群较早便发现、命名、经营、开发东沙岛,尤其随着南海渔场的开拓、东西洋航路的变迁、亚洲海域秩序的变动与元及明前期海疆观念的突起,14世纪下半叶至15世纪初期,以渔民、航海者、知识阶层及国家四种不同的知识主体,渔业、航路、疆域三种不同的知识类型为架构的中国传统东沙岛知识体系初步创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15世纪 东沙岛 航路 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沙岛观象台的建筑工程及劳工惨案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渊 王静 《武警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5-11,共7页
20世纪20年代中期,国民政府海军部门筹建东沙观象台和灯塔工程,并招商承办。在工程进行期间,发生了东沙劳工被困荒岛、感染疫病、多人损命的劳工惨案。《申报》等报刊对此进行报道,揭露事件之始末缘由,唤起社会同情和援助,这在一定程度... 20世纪20年代中期,国民政府海军部门筹建东沙观象台和灯塔工程,并招商承办。在工程进行期间,发生了东沙劳工被困荒岛、感染疫病、多人损命的劳工惨案。《申报》等报刊对此进行报道,揭露事件之始末缘由,唤起社会同情和援助,这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正史记载的不足,也折射出工程建设中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惨案中劳工病亡、生还人数以及劳工补充等问题,通过比较各种信息数据得以明晰,而海岸巡防处和承包方因未采取有力措施减缓劳工病亡之势,才造成了岛上形势的不断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沙岛 劳工 惨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东方杂志》看晚清政府对东沙岛的主权交涉 被引量:6
11
作者 郭渊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年第4期1-5,共5页
由于地缘关系,日人于20世纪初侵占东沙岛,晚清政府经过艰苦的主权交涉将其收复。当时上海《东方杂志》向国人介绍了东沙岛的地理状况,记述了晚清政府交涉东沙岛主权的经过,反映出当时国内舆论民心之走向。这在国内舆论界是难能可贵的,... 由于地缘关系,日人于20世纪初侵占东沙岛,晚清政府经过艰苦的主权交涉将其收复。当时上海《东方杂志》向国人介绍了东沙岛的地理状况,记述了晚清政府交涉东沙岛主权的经过,反映出当时国内舆论民心之走向。这在国内舆论界是难能可贵的,它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近代南海历史变迁的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杂志》 晚清政府 东沙岛 主权交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东沙岛劳工惨死案”的来龙去脉——以《申报》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1
12
作者 温小平 《南海学刊》 2017年第2期43-51,共9页
由于南海是著名航行危险区域,为改善南海航行条件,在国际社会的呼吁下,民国时期中国政府在东沙岛修筑灯塔,承担国际责任,履行对南海诸岛的管辖权。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尤其是技术管理水平落后和政局动荡的情况下,中国在东沙岛建筑灯塔,... 由于南海是著名航行危险区域,为改善南海航行条件,在国际社会的呼吁下,民国时期中国政府在东沙岛修筑灯塔,承担国际责任,履行对南海诸岛的管辖权。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尤其是技术管理水平落后和政局动荡的情况下,中国在东沙岛建筑灯塔,付出巨大的代价,来自浙江宁波等地的60余劳工命丧海岛。"东沙岛劳工惨死案"发生后,幸存劳工和受害劳工家属在同乡会的援助下,走上法律维权之路。最终在国民政府的抚恤之下才得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东沙岛 劳工惨死案 《申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内孤立波绕东沙岛传播特性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龚延昆 陈学恩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125,共9页
使用三维非静压环流模式MITgcm探究生成于吕宋海峡并向东沙岛传播的内孤立波。模式结果再现了东沙岛附近内孤立波的垂向振幅变化和到达时间。在不同纬向断面中,经向不对称的等密线起伏表现出内孤立波在南海的三维性特征。东沙岛附近的... 使用三维非静压环流模式MITgcm探究生成于吕宋海峡并向东沙岛传播的内孤立波。模式结果再现了东沙岛附近内孤立波的垂向振幅变化和到达时间。在不同纬向断面中,经向不对称的等密线起伏表现出内孤立波在南海的三维性特征。东沙岛附近的海表高度梯度变化表明,内孤立波在绕过东沙岛后,分离为2个短波峰线内波,此后两者相互作用。内孤立波在大陆坡浅化过程中相速逐渐减小,并与具有半日周期的理论线性相速度吻合一致。内孤立波与东沙岛碰撞后,在岛东北部会出现反射信号。本文利用斜压潮能通量,分析了反射能与入射之比在大潮期与小潮期的差异,发现小潮期的比值大于大潮期。选取东沙岛附近的3个站点,其垂向振幅表明A波与B波在大小潮转变时有不同的变化特征。在东沙岛西部和西北部的两个站位(WB和WN),A、B波均能被显著观测到;但在东沙岛南部站位(WS)只能观测到振幅具有正弦变化趋势的B波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内孤立波 东沙岛 MITgcm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东沙岛北部第二模态内孤立波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崔海吉 李志鑫 +3 位作者 张猛 黄松松 梁可达 王晶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21,共6页
高分一号是中国自主发射的光学遥感卫星,空间分辨率达到2、8和16 m,因此可以为尺度较小的第二模态内孤立波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本文基于2014—2020年共7年高分一号光学遥感图像研究了南海东沙岛北部第二模态内孤立波特性,研究结... 高分一号是中国自主发射的光学遥感卫星,空间分辨率达到2、8和16 m,因此可以为尺度较小的第二模态内孤立波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本文基于2014—2020年共7年高分一号光学遥感图像研究了南海东沙岛北部第二模态内孤立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海水层结不变,海域第二模态内孤立波的光学遥感图像条纹亮暗次序与第一模态内孤立波的相反;第二模态内孤立波的波峰线远短于第一模态内孤立波的波峰线;南海东沙岛北部第二模态内孤立波在夏季被光学遥感观测到的概率最大;绝大部分第二模态内孤立波尾随在第一模态内孤立波之后,可能是第一模态内孤立波与地形凸起相互作用而产生了第二模态内孤立波。这一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全球海域第二模态内孤立波的特性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一号卫星 光学遥感图像 第二模态内孤立波 东沙岛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季南海东沙岛硝酸盐干沉降通量、形成机制及其来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舒迪 罗笠 +4 位作者 李宇笑 王晨 卢玢宇 许世杰 高树基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3年第2期193-206,共14页
硝酸盐是大气中主要的酸性离子,也是大气活性氮沉降主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目前对大气硝酸盐形成机制及其来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陆地区域,对海洋气溶胶的硝酸盐的形成机制及其来源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于2013年春季(3—5月),在中国南海东沙... 硝酸盐是大气中主要的酸性离子,也是大气活性氮沉降主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目前对大气硝酸盐形成机制及其来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陆地区域,对海洋气溶胶的硝酸盐的形成机制及其来源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于2013年春季(3—5月),在中国南海东沙岛共计采集了86个总悬浮颗粒(TSP)气溶胶样本,分析了TSP样品中NO_(3)^(-)浓度、δ^(15)N-NO_(3)^(-)和δ^(18)O-NO_(3)^(-)值。结果表明:东沙岛春季TSP中NO_(3)^(-)浓度呈现逐月下降的趋势。基于NO_(3)^(-)浓度估算东沙岛春季NO_(3)^(-)-N干沉降通量范围为(1.0±0.5)—(3.4±1.7)mg·d^(-1)·m^(-2)(以N计,余同)。δ^(18)O-NO_(3)^(-)值在3月和4月(76.1‰±3.8‰和79.1‰±5.6‰)明显高于5月(67.0‰±7.5‰),表明东沙岛3月和4月硝酸盐的形成路径不同于5月。贝叶斯同位素混合模型计算结果显示:N_(2)O_(5)参与的路径(N_(2)O_(5)+H_(2)O/Cl-和NO_(3)^(+)VOCs)在3月和4月生成了37.2%和43.3%的硝酸盐,5月NO_(2)+·OH路径是硝酸盐的主要形成路径,形成了80.2%的硝酸盐。δ^(15)N-NO_(3)^(-)值和气团后向轨迹表明,东沙岛春季不同月份TSP中NO_(3)^(-)的来源不同,3月和4月以陆地源为主,5月主要受海洋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沙岛 TSP 硝酸盐 干沉降通量 氮氧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洋政府时期日人对东沙岛海人草的盗采活动——以石丸庄助为中心的考察(1917-1928)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琦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9期97-101,共5页
石丸庄助是民国时期日人盗采我国东沙岛海人草的始作俑者,其身份系原籍日本,迁居台湾高雄的海产物商人。石丸从1917年开始赴东沙岛偷采海人草,年产量约十万斤,价值约二万元,由日本大阪藤泽商店收购用作驱虫剂原料,而后者是石丸的幕后资... 石丸庄助是民国时期日人盗采我国东沙岛海人草的始作俑者,其身份系原籍日本,迁居台湾高雄的海产物商人。石丸从1917年开始赴东沙岛偷采海人草,年产量约十万斤,价值约二万元,由日本大阪藤泽商店收购用作驱虫剂原料,而后者是石丸的幕后资助人。1924年我国东沙岛管理当局察觉后曾两度驱逐石丸,后因建筑观象台等工程得到石丸协助,转而与其相互利用。之后石丸与日人松下嘉一郎竞争东沙岛渔业权失利,1928年后逐渐销声匿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洋政府时期 东沙岛 海人草 石丸庄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蔡康与南海海疆治理——以东沙岛治理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前前 刘永连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2-19,共8页
蔡康是我国近代海疆治理史上的先驱人物。20世纪初,东沙岛事件发生,南海危机加重。清政府收回东沙岛之后,候补广州知府蔡康提出了一些可贵的开发思路并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主持了东沙诸多开发建设活动,涉及招商承办、官府承办等方面... 蔡康是我国近代海疆治理史上的先驱人物。20世纪初,东沙岛事件发生,南海危机加重。清政府收回东沙岛之后,候补广州知府蔡康提出了一些可贵的开发思路并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主持了东沙诸多开发建设活动,涉及招商承办、官府承办等方面。这标志着“以开发固主权”的新海疆治理方式的萌芽,为后世的海疆治理提供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疆治理 东沙岛 蔡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东沙岛以西陆坡区2021年秋季内波特征统计与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谢波涛 黄必桂 +4 位作者 杨威 李锐祥 张燕 刘同木 李向一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9-41,共13页
本文利用2021年9-10月布放在南海北部东沙岛以西陆坡区的3套潜标观测数据分析了流花油田区内潮和内孤立波分布特征。调和分析显示,该海域正压潮流较弱,明显小于表底层斜压潮流。通过与全球潮汐模型对比发现,TPXO7.2对于半日分潮的模拟... 本文利用2021年9-10月布放在南海北部东沙岛以西陆坡区的3套潜标观测数据分析了流花油田区内潮和内孤立波分布特征。调和分析显示,该海域正压潮流较弱,明显小于表底层斜压潮流。通过与全球潮汐模型对比发现,TPXO7.2对于半日分潮的模拟结果要明显优于全日分潮,模型结果低估了O1分潮,而高估了K1分潮的正压潮流振幅。调查海域斜压潮流表现为表底强化的第一斜压模态,O1分潮的斜压潮流椭圆振幅要大于K1分潮。观测期间,共有4次内孤立波群集中出现,且发生时间滞后于吕宋海峡天文大潮期3~4d。LH2站共记录了88个内波过程,其中内孤立波31个,内波波列57个,内波平均振幅31m。该站非线性内波过程集中出现于每日的4-6时、11-13时和18-20时,同时超过45%的单孤立子内波过程发生在4—6时。通过追踪9月8-12日共计5个内孤立波依次经过LH1、LH2和LH3站的传播过程,可以计算内波在LH1至LH2站位间的传播速度为1.23m·s^(-1),在LH2至LH3站位间的传播速度为1.77m·s^(-1),同时根据线性波动方程及Kdv方程计算其理论传播速度为1.55m·s^(-1)。本文的统计分析结果进一步加强了对典型秋季环境下南海北部流花油田区内波特征的理解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沙岛 陆坡区 内潮 内孤立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沙岛事件前后中国南海疆域观念的嬗变与主权维护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嘉祥 温小平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3-11,共9页
晚清时期,因日本商人西泽吉次擅自闯入东沙岛,最终引发东沙岛事件。面对日方质疑中国无东沙岛主权的确据而拒不归还东沙岛,晚清政府经过悉心搜证,加上广大社会民众的奔走支持,最终迫使日方承认东沙岛主权属华。收回东沙岛后,晚清政府尝... 晚清时期,因日本商人西泽吉次擅自闯入东沙岛,最终引发东沙岛事件。面对日方质疑中国无东沙岛主权的确据而拒不归还东沙岛,晚清政府经过悉心搜证,加上广大社会民众的奔走支持,最终迫使日方承认东沙岛主权属华。收回东沙岛后,晚清政府尝试以强化行政管辖与经营开发的方式巩固主权,国民南海主权教育亦初现雏形。东沙岛事件引发东沙岛的地理位置、岛屿价值、历史管辖、维权方法等问题逐步明晰,促进了国人南海疆域主权观念的觉醒,为日后南海维权提供了一定的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沙岛事件 南海疆域 认知演变 主权捍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人骏领土主权意识初探--以收复东沙岛和勘察西沙群岛为中心 被引量:1
20
作者 范记川 郑泽民 《南海学刊》 2022年第4期97-109,共13页
张人骏是晚清时期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重要人物之一,在收复东沙岛、勘定西沙群岛等维护南海岛礁主权问题上有开创之功绩,被誉为“南海维权第一人”。张人骏的领土主权意识是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浸润下,以近代西方国际法为依归,以维护“... 张人骏是晚清时期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重要人物之一,在收复东沙岛、勘定西沙群岛等维护南海岛礁主权问题上有开创之功绩,被誉为“南海维权第一人”。张人骏的领土主权意识是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浸润下,以近代西方国际法为依归,以维护“大清国”领土完整为目标形成的如何维护领土主权的一整套认知与行为。张人骏的领土主权意识主要表现为张人骏运用近代国际法,以和平谈判的方式维护领土主权,并注意到主权维护、宣示与海上安全、经济开发之间的关系,同时在命名和舆图方面体现出中国的传统观念,在方式、途径上具有系统性、综合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人骏 领土主权意识 东沙岛 西沙群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