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东北地域文化传承与保护策略探究
1
作者 程琳 《河北画报》 2024年第24期14-16,共3页
在全球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文化是衡量一个地区乃至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东北地区作为中国版图上的一块瑰宝,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与民族融合,孕育了丰富多彩、底蕴深厚的地域文化,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 在全球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文化是衡量一个地区乃至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东北地区作为中国版图上的一块瑰宝,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与民族融合,孕育了丰富多彩、底蕴深厚的地域文化,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旨在探讨新时代背景下东北地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策略,以期为这一重要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东北地域文化 传承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域文化在文创产品中的发展探索
2
作者 曹雷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4年第1期109-111,共3页
文章通过分析东北地域文化的特点,提出了在现代纺织类文创产品设计中进行创新应用的对策。当前在文创产品设计中,东北元素应用主要停留在直接借用阶段,缺乏深入的创新设计。文章认为应加强对设计师的东北文化培训,组建跨界合作的设计团... 文章通过分析东北地域文化的特点,提出了在现代纺织类文创产品设计中进行创新应用的对策。当前在文创产品设计中,东北元素应用主要停留在直接借用阶段,缺乏深入的创新设计。文章认为应加强对设计师的东北文化培训,组建跨界合作的设计团队等,从而推动东北地域文化元素在现代纺织文创产品中的创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域文化 纺织 文创产品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殷晓峰 李诚固 王颖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1-44,共4页
区域经济发展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当前地域文化日趋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笔者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研究了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特色、区域发展环境、区域产业结构、区... 区域经济发展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当前地域文化日趋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笔者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研究了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特色、区域发展环境、区域产业结构、区域创新的影响作用,探讨了东北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效应,提出了基于促进区域经济有序发展的东北地域文化发展的主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域文化 区域经济影响 地域文化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振兴东北经济”的东北地域文化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汪林生 朱振荣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3-105,共3页
“振兴东北经济”战略是中央的正确决策,但东北在振兴经济的过程中,可能会遭遇东北地域文化的深刻影响。东北地域的制度文化、冠军全得文化、家族文化、强力行政文化等不经济的文化现象,不利于“振兴东北经济”战略的实施。必须关注并... “振兴东北经济”战略是中央的正确决策,但东北在振兴经济的过程中,可能会遭遇东北地域文化的深刻影响。东北地域的制度文化、冠军全得文化、家族文化、强力行政文化等不经济的文化现象,不利于“振兴东北经济”战略的实施。必须关注并克服东北地域文化的负面影响,才能实现东北经济的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兴东北经济 东北地域文化 不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开展东北地域文化研究的一些思考 被引量:8
5
作者 刘中树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2-125,共4页
东北地域文化研究是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世界大背景下提出的。东北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地域文化共同为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成为加强民族凝... 东北地域文化研究是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世界大背景下提出的。东北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地域文化共同为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成为加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文化资源。东北地域文化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东北民族的变迁与东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变,东北地域文化的特质及其表征形态,东北文学艺术,东北地域文化与东北亚区域文化的交融与比较,东北地域文化与东北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等。研究东北地域文化,对中华文化软实力建设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域文化 中华文化 文化软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初流人诗与东北地域文化的“疏”与“合”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磊 王珏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2-188,共7页
自古以来,东北地区一直是流放者的居所。时至清初,大批文人因为参与抗清、直谏、党争,或案狱牵连而被遣戍到此,其规模和影响力均堪称空前。这些流放文人在塞外援翰写心,吟咏不辍,东北的山川节物,风土人情成为他们诗作中重要的表现对象... 自古以来,东北地区一直是流放者的居所。时至清初,大批文人因为参与抗清、直谏、党争,或案狱牵连而被遣戍到此,其规模和影响力均堪称空前。这些流放文人在塞外援翰写心,吟咏不辍,东北的山川节物,风土人情成为他们诗作中重要的表现对象。但同时也总会呈现出各种矛盾——畏惧与叹赏,苦闷与旷达,顽强坚韧与焦灼渴望,对东北地域文化的"疏"与"合",往往在诗中相伴并存。这种矛盾为清初流人诗平添了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也是流人复杂心态的真实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人诗 东北地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域文化模式的阻滞效应与转型——立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背景下的讨论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星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5-70,共6页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推进不仅意味着东北地域经济与社会结构的转型,同时还伴随着东北地域文化模式的转型。而东北地域文化模式中的制度性依赖、外来性促进和官本位的三个特质对东北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阻滞效应。理论上认清东...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推进不仅意味着东北地域经济与社会结构的转型,同时还伴随着东北地域文化模式的转型。而东北地域文化模式中的制度性依赖、外来性促进和官本位的三个特质对东北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阻滞效应。理论上认清东北文化模式转型内在机制,加快东北文化体制改革,建构东北地域文化转型的制度推力对于我们制定东北文化战略,选择改造东北地域文化的路径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域文化模式 文化阻滞效应 文化模式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域文化传播思考——评《东北流域文明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国伟 全晶文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8-118,共1页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经上下五千年,华夏文明仍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与发现。东北地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地区不少古老民族的发迹与繁荣都是围绕河流湖泊展开的,经过各个流域文明的演变与发展,创造了东北地域...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经上下五千年,华夏文明仍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与发现。东北地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地区不少古老民族的发迹与繁荣都是围绕河流湖泊展开的,经过各个流域文明的演变与发展,创造了东北地域独特的历史与文化,东北地域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东北流域文明研究》一书主要围绕"黑龙江流域""辽河流域""大、小凌河流域""图们江流域""鸭绿江流域""绥芬河流域"的历史与文化而展开论述,详细介绍了东北地区各个流域的地理环境、古族、古城、古国以及各种文化遗存等,,全面又具体地展示了东北各流域文明的演变与发展,读者通过阅读能够很好地认识东北流域各种文明,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传播,让国内外更多的人了解与研究古代中国东北地域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域文化 流域文明 探索与发现 鸭绿江流域 黑龙江流域 图们江流域 小凌河流域 华夏文明
原文传递
伪满乡村社会与民间文化广场——《生死场》、《呼兰河传》与伪满前后东北地域文化解读 被引量:1
9
作者 韩晓芹 管晓莉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86-87,共2页
抗日救亡时代主潮的影响、现代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等促成了以《生死场》为代表的萧红前期小说创作中的反帝爱国特色的形成。四十年代,女性作家的情感记忆压倒了占据时代主导地位的男性话语,伪满前后的东北地域文化以民间狂欢节的形式在... 抗日救亡时代主潮的影响、现代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等促成了以《生死场》为代表的萧红前期小说创作中的反帝爱国特色的形成。四十年代,女性作家的情感记忆压倒了占据时代主导地位的男性话语,伪满前后的东北地域文化以民间狂欢节的形式在《呼兰河传》等小说创作中鲜明地呈现出来,拓展了人们对特定时期东北乡村社会及地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满 乡村社会 广场 狂欢 东北地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域文化特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岩 李淑华 《人民论坛(中旬刊)》 2013年第11期226-227,共2页
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东北地域文化已经成为东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及内在驱动力,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步伐。笔者将对东北文化特点及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简要而客观的分析,探讨东北地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发扬东北地域文化特色... 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东北地域文化已经成为东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及内在驱动力,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步伐。笔者将对东北文化特点及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简要而客观的分析,探讨东北地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发扬东北地域文化特色,以促进其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域文化 经济发展 振兴东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东北地域文化艺术研究中的创新思维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玉明 和萍 《戏剧之家》 2015年第22期289-289,共1页
当时代加速的前进,不同领域的行业都在不断地创新,以此带动着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城市的发展。由此可见,创新思维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东北地域文化 艺术研究 创新思维 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媒体视角下东北地域文化的电影品牌建设——以电影《茶啊二中》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秦旭剑 庄潍赫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56-160,共5页
电影在中西方文化发展史中既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也是构建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媒体时代推动了电影产业的进步,就我国电影发展来说,东北地域文化因其传播的广泛性逐渐成为电影创作的又一重要题材。在这一趋势下,构建东北地域文... 电影在中西方文化发展史中既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也是构建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媒体时代推动了电影产业的进步,就我国电影发展来说,东北地域文化因其传播的广泛性逐渐成为电影创作的又一重要题材。在这一趋势下,构建东北地域文化电影品牌成为学术热议选题。电影《茶啊二中》中独特的语言表达、民俗风情和人文景观都是对东北地域文化的应用,通过分析电影中地域文化的表达方式,对东北地域文化电影的品牌化构建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域文化 电影品牌 品牌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东北地域文化的成因 被引量:10
13
作者 程琳 《技术与教育》 2007年第2期43-45,55,共4页
社会文化是当今时代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因此,其建设与发展也是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广泛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文化建设是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和重要目标,也是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 社会文化是当今时代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因此,其建设与发展也是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广泛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文化建设是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和重要目标,也是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提出。与东北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东北地城文化建设研究也被提到了重要地位。东北的振兴,首先应是文化的振兴。而目前对东北地域文化的认识存在多种看法.如何正确认识东北地域文化,对变革和创新东北地域文化,全面推进东北地域文化建设,进而更好地推动东北经济振兴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正确认识东北地域文化,首先要正确认识东北地域文化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东北地域文化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域文化的反思与创新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小娜 《新长征》 2004年第18期37-41,共5页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参与和支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以先进的文化理念为先导,而先进文化的本质是创新文化。文化上能否创新关系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而地域文化的创新和再造从根本上说影响着一个地区未来经济的发展态势...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参与和支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以先进的文化理念为先导,而先进文化的本质是创新文化。文化上能否创新关系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而地域文化的创新和再造从根本上说影响着一个地区未来经济的发展态势。因此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域文化 文化创新 振兴东北 老工业基地 东北经济 创业文化 先进文化 计划经济 文化理念 创新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域文化观照下明清时期东北地区经济生产模式演变探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秦初阳 《辽宁经济》 2016年第12期60-61,共2页
明清时期,东北地区经济生产模式由渔猎、游牧经济转变为半渔半农、半牧半农的过渡型经济且这种过渡性经济在东北地区长期存在,而没有像中原地区那样向更高层次的农耕经济演变。究其原因在于东北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地域文化以及不断涌入... 明清时期,东北地区经济生产模式由渔猎、游牧经济转变为半渔半农、半牧半农的过渡型经济且这种过渡性经济在东北地区长期存在,而没有像中原地区那样向更高层次的农耕经济演变。究其原因在于东北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地域文化以及不断涌入东北的移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猎 游牧经济 农耕经济 东北地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作家群与东北地域文化书写
16
作者 韩文淑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6-149,共4页
东北地域文化研究是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世界大背景下提出的。东北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地域文化共同为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成为加强民族凝... 东北地域文化研究是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世界大背景下提出的。东北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地域文化共同为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成为加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文化资源。东北地域文化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东北民族的变迁与东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变,东北地域文化的特质及其表征形态,东北文学艺术,东北地域文化与东北亚区域文化的交融与比较,东北地域文化与东北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等。研究东北地域文化,对中华文化软实力建设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域文化 东北作家群 书写 “乡土文学” 地方色彩 艺术特点 乡村叙事 世界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东北地域文化促进区域振兴发展的对策研究
17
作者 王凤华 孙佳欣 张长平 《理论观察》 2019年第10期139-141,共3页
东北地区具有悠久的少数民族文明发展史,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多样性的文化,但随着现代文明的衍进,许多文化现象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学者们意识到地域性文化的重要,始终以各种措施加以保护,但并没有激发地域性传统文化的活力。以区域... 东北地区具有悠久的少数民族文明发展史,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多样性的文化,但随着现代文明的衍进,许多文化现象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学者们意识到地域性文化的重要,始终以各种措施加以保护,但并没有激发地域性传统文化的活力。以区域振兴发展的视角,运用案例分析和归纳等方法,从应树立良好生态环境是东北振兴发展前提、应培养对东北地域文化的自豪感和做好地域特色文化项目开发、应多元乡村文化结合促进区域振兴发展和注重东北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并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四个方面提出东北区域振兴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域文化 区域振兴 对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蛮之祸与野性之美——从东北地域文化角度重读《生死场》
18
作者 闫秋红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68-171,共4页
关于《生死场》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从东北地域文化角度讲,《生死场》再现了野蛮之祸与野性之美两种极端性的文化品格和主题意向。这些本来并不具备什么政治觉悟的东北农民,他们所具有的原始野性的生命意识和复仇主义精神却... 关于《生死场》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从东北地域文化角度讲,《生死场》再现了野蛮之祸与野性之美两种极端性的文化品格和主题意向。这些本来并不具备什么政治觉悟的东北农民,他们所具有的原始野性的生命意识和复仇主义精神却恰恰在无意中适应了抗战的需要,因而抗战主题仍然是《生死场》多义主题中不可被忽视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 东北地域文化 抗战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工业化与东北地域文化
19
作者 姜键 程琳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13-116,共4页
文化建设是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当然之义和重要目标,是邓小平理论中的重要部分。随着党的十六大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方略,与东北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东北地域文化建设也被提到重要地位。文化的社会作用决定其与信息化、... 文化建设是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当然之义和重要目标,是邓小平理论中的重要部分。随着党的十六大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方略,与东北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东北地域文化建设也被提到重要地位。文化的社会作用决定其与信息化、工业化密不可分,信息化、工业化的文化诉求和文化依托的内容具体体现了几者之间的关系。就东北地区实际情况而言,东北地域文化与东北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时具备两重性,创新东北地域文化,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工业化 东北地域文化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