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东海县稻套麦丛矮病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陆其通
宋永斌
李丹
周梅
徐传银
房爱红
张静
-
机构
江苏省东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东海县花生原种场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6期112-112,共1页
-
文摘
近几年对稻套麦大田的调查发现,随着稻田灰飞虱发生量和越冬残留量的增多,稻套麦丛矮病发生面积不断扩大,为害程度有上升趋势。对病原、为害症状、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等作简要阐述,针对小麦丛矮病发病原因和发生规律,采取清除杂草、浇水、适期播种和药剂防治等对多种措施,可效控制小麦丛矮病的发生。
-
关键词
稻套麦
丛矮病
发生规律
防治对策
-
分类号
S435.1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黑龙江省小麦丛矮病发生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4
- 2
-
-
作者
刘洪义
张明厚
-
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
-
出处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9-23,共5页
-
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文摘
黑龙江省小麦丛矮病发生与东北春麦区麦田中的灰飞虱 (L aodelphax striatella Fallen)有关。调查表明 ,东北春麦区麦田中的灰飞虱 (L aodelphax striatella Fallen)可发生 3代 ,既越冬代、第 1代及第 2代若虫 ;越冬代若虫的自然带毒率及种群数量直接影响当年病害的流行程序 ,是决定病害流行的关键因素 ;灰飞虱在哈尔滨地区 1年可发生 3~ 4代 ,越冬代若虫出现始期为 4月2 1日左右 ,10月中下旬进入越冬状态 ,越冬代若虫绝大多数属于第 3代 ,感病禾木科杂草在病害侵染循环及流行中起重要作用 ,作为桥梁寄主 。
-
关键词
春小麦
黑龙江
灰飞虱
黑龙江
丛矮病
发生规律
桥梁寄主
侵染循环
-
Keywords
sprin wheat
WRSV(NCMV)
epidemics
planthopper
-
分类号
S435.12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麦类丛矮病的症状及其防治
- 3
-
-
作者
韩学俭
-
机构
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
-
出处
《植物医生》
1996年第1期10-10,共1页
-
文摘
麦类丛矮病的症状及其防治(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扬陵712100)韩学俭1、病害症状小麦、大麦都有发生。典型症状是分蘖增多纤细而病株严重矮化。叶部有绿黄相间的条纹,以小麦居多;大麦则在顶部叶片上产生黄绿色条纹或斑点,病株一般不能拔节抽穗。这种病毒病害,由...
-
关键词
小麦
大麦
丛矮病
防治
-
分类号
S435.1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稻套麦丛矮病的发生与防治
- 4
-
-
作者
陆其通
-
机构
江苏省东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出处
《农村百事通》
2008年第20期34-34,共1页
-
文摘
灰飞虱在稻套麦上传毒侵染有两个高峰期:第一个传毒高峰期在小麦出苗至三叶期前,第二个高峰期在小麦返青后至拔节孕穗前。稻套麦秋苗二叶期就开始出现症状,
-
关键词
稻套麦
发生与防治
丛矮病
高峰期
拔节孕穗
三叶期
灰飞虱
小麦
-
分类号
S512.10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S435.131.49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吡虫啉防治小麦丛矮病试验
被引量:2
- 5
-
-
作者
朱风和
刘立岩
-
机构
内蒙古海拉尔市特泥河农场试验站
-
出处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36-36,38,共2页
-
文摘
吡虫啉适用于水田、旱田防治蚜虫、飞虱等害虫,而小麦丛矮病系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害,试验表明10%吡虫啉可湿性超微粉以300克/公顷拌种,可有效地防治小麦丛矮病,其防效与甲拌磷无显著区别,而对小麦的安全性好于甲拌磷。
-
关键词
吡虫啉
甲拌磷
小麦
丛矮病
病害
-
Keywords
wheat bushy stunt,10% imidacloprid DS,control effect.
-
分类号
S435.1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灌南县小麦丛矮病的发生及防治
被引量:2
- 6
-
-
作者
孙家衡
-
机构
江苏省灌南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期137-137,共1页
-
文摘
小麦丛矮病是靠传毒媒介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在灌南县发生越来越严重。阐述了小麦丛矮病的病原、发病症状、发病规律,提出了防治措施,以供小麦种植户参考。
-
关键词
小麦丛矮病
病原
发病症状
发病特点
防治措施
江苏灌南
-
分类号
S435.121.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春季小麦丛矮病的预防与防治
被引量:1
- 7
-
-
作者
郭景军
冯耀阳
-
机构
玉田县农村经济局
-
出处
《河北农业》
2007年第2期25-26,共2页
-
文摘
近几年春季,玉田县部分麦田小麦丛矮病有所回升,患病的小麦植株低矮,不抽穗或抽穗不结粒,造成一定程度的减产。3月上中旬是防治小麦丛矮病的最佳时机,希望引起广大小麦种植户的注意。
-
关键词
小麦植株
丛矮病
防治
预防
玉田县
种植户
抽穗
麦田
-
分类号
S435.12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小麦丛矮病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1
- 8
-
-
作者
李敬
宋忠献
李秋萍
郭淑霞
-
机构
河南省汝州市老二门街老农业局家属楼西单元二楼东套房
-
出处
《植物医生》
2002年第1期32-33,共2页
-
-
关键词
小麦
丛矮病
症状
危害
防治
-
分类号
S435.121.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小麦丛矮病的识别与防治
被引量:1
- 9
-
-
作者
何广田
-
机构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黄泥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
出处
《农技服务》
2009年第5期69-69,共1页
-
文摘
小麦丛矮病是靠传毒媒介灰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性病害,近年在滁州市南谯区发生越来越严重。从病原、症状、发病条件、发病特点和传播途径等方面介绍了小麦丛矮病的识别与防治方法。
-
关键词
小麦
丛矮病
症状
防治方法
-
分类号
S435.1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中国新记录—榆树黄化丛矮病
- 10
-
-
作者
李成凯
邵云华
徐加虎
秦绪兵
-
机构
山东省莱芜市林业局
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
山东省航空护林站
-
出处
《山东林业科技》
2018年第1期57-57,共1页
-
文摘
榆树是我国重要的造林用材树种,榆木家具享有很高的声誉:榆树适生范围广,耐干旱瘠薄,枝条软,密度大,又是重要的防风固沙树种;嫁接金叶榆、大叶垂榆,又是很好的园林绿化树种。因此,上海杉一植物科技公司搜集了全国白榆优良品种,从优良品种中通过组培多代又选育出了新的优良品系,这些优良品系生长速度快、干性直、耐盐碱,表现出优良的特性。但在大田栽植后出现了一种病害,
-
关键词
中国新记录
榆树
丛矮病
黄化
园林绿化树种
优良品种
优良品系
用材树种
-
分类号
S763.7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预防小麦丛矮病播种前后最关键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陈贵省
-
出处
《农化新世纪》
2006年第11期28-28,共1页
-
-
关键词
小麦田
丛矮病
预防
播种前
病虫害发生
耕作制度
发生程度
发生范围
-
分类号
S451.221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
-
题名小麦丛矮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路辉
潘守成
-
机构
江苏省东辛集团西陬农场
-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1999年第1期30-30,共1页
-
-
关键词
小麦
丛矮病
发生特点
防治对策
-
分类号
S435.121.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小麦丛矮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及应用
- 13
-
-
作者
李美莉
于学群
朱瑞华
-
机构
山东省平度市田庄镇农技站
-
出处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45-145,共1页
-
文摘
小麦丛矮病是由传毒媒介——灰飞虱传播危害而引发的一种病毒性病害,是我区小麦主要病害之一.据1995~1997年气象资料分析及3年的田间调查和试验研究,控制小麦丛矮病必须根据灰飞虱的发生规律、活动习性,抓住其活动迁飞高峰期,采取以预防为主、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及时清除毒源,压低传毒媒介,降低灰飞虱传毒机率,增强小麦的抗病性,从而最终达到防病增产的目的.
-
关键词
小麦
丛矮病
灰飞虱
-
分类号
S435.12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小麦丛矮病发生程度预报方法研究
- 14
-
-
作者
刘甲魁
-
机构
茌平县植保站
-
出处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4期453-456,460,共5页
-
文摘
据茌平县11年历史资料,以小麦丛矮病发生程度为预报量y、上年秋播前灰飞虱密度为x1、灰飞虱带毒率为x2、初春麦田灰飞虱密度为x3、上年11月上中旬平均气温为x4四个预报因子,应用模糊多因子综合评判法建立了小麦丛矮病的预测模式y~=x~R~,经1995~1996年应用,预报结果与实际发生程度完全吻合,对11年历史资料应用该模式进行回测,历史符合率为90.91%**。
-
关键词
小麦
丛矮病
预测预报
模糊综合分析法
-
Keywords
wheat rosette disease
forecast
Fuzzy integrated discrimianatory analysis
-
分类号
S431.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35.121.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小麦丛矮病的特点及防治
- 15
-
-
作者
杨海威
-
机构
平舆县高杨店镇农业服务中心
-
出处
《种业导刊》
2013年第11期24-24,共1页
-
文摘
小麦丛矮病病原为北方禾谷花叶病毒,属植物弹状病毒组。染病植株上部叶片有黄绿相间条纹,分蘖增多,植株矮缩,呈丛矮状。初期症状为心叶有黄白色相问断续的虚线条,后发展为不均匀黄绿条纹,分蘖明显增多。冬小麦播后20d即可显症,冬前染病植株大部分不能越冬而死亡,染病较轻植株返青后分蘖继续增多,生长细弱,叶部仍有黄绿相间条纹,病株矮化,一般不能拔节和抽穗。
-
关键词
冬小麦
丛矮病
防治
花叶病毒
弹状病毒
上部叶片
植株
条纹
-
分类号
S435.1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繁种田小麦丛矮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 16
-
-
作者
陈兰广
-
机构
商河县农业局
-
出处
《种子科技》
2002年第2期116-116,共1页
-
-
关键词
繁种田
小麦
丛矮病
发生
综合防治
危害
流行规律
-
分类号
S435.121.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512.103.8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小麦得了丛矮病怎么办
- 17
-
-
作者
徐春明
张勇
-
机构
巨野县植保站
-
出处
《农业知识》
1996年第2期9-9,共1页
-
文摘
防治小麦丛矮病一般提倡播期进行药剂拌种或发病前期防治灰飞虱。但是。
-
关键词
小麦丛矮病
发病前期
播期
拔节期
黄腐酸
小麦返青
菌毒清
药剂筛选
-
分类号
S435.1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小麦丛矮病和黄矮病的区别与防治
- 18
-
-
作者
刘峰峰
-
机构
项城市农业局
-
出处
《河南农业》
2011年第7期24-25,共2页
-
文摘
近年来,项城市小麦丛矮病和黄矮病的发生越来越严重。据项城市植保站调查得知,这两种病的发生面积高达41名,对小麦生产危害极大,一般减产15%左右,严重的高达30%~40%。病害重发生的原因:一是部分农民认识不到位.没有重视防治工作;二是部分农民科技素质低,对这两种病辨别不清;三是气候变暖有利于这两种病媒介的繁殖。
-
关键词
黄矮病
丛矮病
小麦
防治
农民科技素质
发生面积
生产危害
气候变暖
-
分类号
S435.121.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怎样防治小麦丛矮病和纹枯病
- 19
-
-
作者
李志英
-
机构
磁县农业局
-
出处
《河北农业》
2002年第2期17-17,共1页
-
-
关键词
防治
小麦
丛矮病
纹枯病
-
分类号
S435.12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早春小麦丛矮病的发生及综防
- 20
-
-
作者
梁占强
-
机构
保定地区植保站
-
出处
《河北农业科技》
1994年第2期20-20,共1页
-
文摘
小麦丛矮病是禾谷类病毒病的一种,俗称“坐坡病”、“小蘖病”、“孤丁病”等。此病是由传毒昆虫灰飞虱吸食带毒的植物后,经体内繁殖(约15天左右),再吸食小麦健株汁液,把病毒传给健株,致使小麦健株得病。灰飞虱传毒或小麦发病主要在当年晚秋或来年早春两个关键期。得病小麦轻者影响植株正常生长或减产;重者不能拔节抽穗,提早枯死或造成严重减产、绝收。
-
关键词
小麦
丛矮病
发生
综合防治
-
分类号
S435.12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