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激素降解关键酶3,17β-HSD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
1
作者 于璇 史翔予 +2 位作者 赵艳阳 高乐 张昊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4-91,共8页
为研究睾丸酮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Testosteroni,C.T.)ATCC11996降解甾体类激素过程中关键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关系,本文利用基因同源重组及移码突变原理构建睾丸酮降解关键酶3,17β-HSD基因敲除突变株,在回收率95%条件下高效液相检测野... 为研究睾丸酮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Testosteroni,C.T.)ATCC11996降解甾体类激素过程中关键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关系,本文利用基因同源重组及移码突变原理构建睾丸酮降解关键酶3,17β-HSD基因敲除突变株,在回收率95%条件下高效液相检测野生株与突变株睾丸酮降解率,突变株对睾丸酮降解能力明显低于野生株;原核表达3,17β-HSD获得浓度2.4 mg/mL纯化蛋白,制备特异性鼠源多克隆抗体,ELISA检测抗体效价1∶320000;将多克隆抗体与经睾丸酮诱导的野生型C.T.细胞裂解液蛋白质复合物进行免疫共沉淀,质谱测定蛋白质相互作用组,结果表明短链脱氢酶SDRy(WP_003078287.1)为睾丸酮降解过程中关键酶3,17β-HSD的主要相互作用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 甾体类激素降解 3 17β-HSD 免疫共沉淀 蛋白质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锰氧化肠杆菌和丛毛单胞菌对小白菜吸收镉和砷的影响
2
作者 霍雪琪 王杏 +1 位作者 叶林繁 史凯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2-220,共9页
为探究土壤中镉(cadmium)和砷(arsenic)共去除的可行方法,选取具有铁锰氧化能力的细菌肠杆菌A11和丛毛单胞菌A23,研究混合菌株介导生成生物铁锰氧化物对镉和砷的吸附效果。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铁锰氧化物存在于细胞表面,并且铁锰氧化物使... 为探究土壤中镉(cadmium)和砷(arsenic)共去除的可行方法,选取具有铁锰氧化能力的细菌肠杆菌A11和丛毛单胞菌A23,研究混合菌株介导生成生物铁锰氧化物对镉和砷的吸附效果。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铁锰氧化物存在于细胞表面,并且铁锰氧化物使细菌聚集成团;盆栽试验结果显示A11和A23菌株能够钝化土壤中的镉和砷,降低生物可利用态镉和砷的比例,并增加其不可利用态比例,同时还抑制小白菜地上部分和根部对镉和砷的吸收与积累。以上结果表明A11和A23混合菌株生成的生物铁锰氧化物对镉和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杆菌 丛毛单胞菌 生物铁锰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对喹啉的微生物降解途径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崔明超 李丽 +4 位作者 陈繁忠 傅家谟 盛国英 孙国萍 蔡小伟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1-173,共3页
从油制气废水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一株可以在好氧条件下利用喹啉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睾丸酮丛毛单胞菌 (Co mamonastestosteroni,编号为Q10 ) .浓度为 2 5 0mg L的喹啉可被该菌完全降解 ,TOC去除率为 70 % .实验结果表明喹啉首先降解... 从油制气废水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一株可以在好氧条件下利用喹啉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睾丸酮丛毛单胞菌 (Co mamonastestosteroni,编号为Q10 ) .浓度为 2 5 0mg L的喹啉可被该菌完全降解 ,TOC去除率为 70 % .实验结果表明喹啉首先降解为 1H— 2 氧喹啉 ,然后继续转化为 6 羟基— 1H— 2 氧喹啉、5 ,6 二羟基— 1H— 2 氧喹啉和 5 羟基— 6 (2 羧基乙烯基 )—1H— 2 吡啶酮 ,由此提出该菌降解喹啉的一种可能途径 .样品中还发现少量的 8 羟基— 1H— 2 氧喹啉 ,表明菌Q10 对喹啉的降解可能是通过以一种途径为主的多种途径进行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 喹啉 微生物 降解 活性污泥 污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对喹啉类化合物的降解 被引量:6
4
作者 崔明超 陈繁忠 +3 位作者 傅家谟 盛国英 孙国平 蔡小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6-70,共5页
对喹啉、异喹啉、 2 甲基喹啉、 3 甲基喹啉、4 甲基喹啉和 6 甲基喹啉在睾丸酮丝毛单胞菌 (ComamonastestosteroniQ1 0 )作用下的降解及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喹啉和 3 甲基喹啉不仅能有效地被降解 ,而且细菌也有明... 对喹啉、异喹啉、 2 甲基喹啉、 3 甲基喹啉、4 甲基喹啉和 6 甲基喹啉在睾丸酮丝毛单胞菌 (ComamonastestosteroniQ1 0 )作用下的降解及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喹啉和 3 甲基喹啉不仅能有效地被降解 ,而且细菌也有明显的生长 ,而其它化合物虽有部分降解但没有观察到细胞生长 .底物初始浓度的增加对菌Q1 0 有一定抑制作用 .喹啉的存在对其它化合物的降解具有不同的促进效应 ,其中尤以 6 甲基喹啉和 4 甲基喹啉最为明显 ,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完全去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 喹啉 降解 废水处理 活性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酸丛毛单胞菌AN3菌株降解苯胺代谢途径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志培 杨惠芳 周培瑾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48-453,共6页
食酸丛毛单胞菌( Comamonas acidovorans)AN3 菌株中降解苯胺的酶类均为诱导酶,在以苯胺为唯一碳、氮源和能源生长的细胞中,含有苯胺双加氧酶、邻苯二酚2 ,3双加氧酶、2羟基己二烯半醛酸脱氢酶、4... 食酸丛毛单胞菌( Comamonas acidovorans)AN3 菌株中降解苯胺的酶类均为诱导酶,在以苯胺为唯一碳、氮源和能源生长的细胞中,含有苯胺双加氧酶、邻苯二酚2 ,3双加氧酶、2羟基己二烯半醛酸脱氢酶、4草酰巴豆酸脱羧酶和4羟基2酮戊酸醛缩酶等。苯胺双加氧酶作用于苯胺的Km 值和Vmax 分别为292μmol/L 和3-57μmol·mg- 1·min- 1 ;邻苯二酚2 ,3双加氧酶作用于邻苯二酚的Km 和Vmax 分别为16-4 mol/L和15-2μmol·mg- 1·min -1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了该菌株降解苯胺的代谢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酸丛毛单胞菌 AN3菌株 苯胺 降解酶 代谢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酸丛毛单胞菌致伤口感染1例 被引量:4
6
作者 雷红 匡铁吉 +2 位作者 梁艳 肖漓 何菊芳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2-223,共2页
关键词 食酸丛毛单胞菌 伤口感染 气管切开感染 细菌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具有抗真菌活性的食酸丛毛单胞菌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3
7
作者 秦磊 王恒安 +3 位作者 欧阳志明 顾翠妹 成志恒 赵国屏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2-76,共5页
在土壤中分离到一株细菌STRA ,菌块测定法显示该菌可显著抑制玉米小斑病菌和稻恶苗病菌 ,具有抗真菌活性。该菌可以在SFM和LB等多种培养基上生长 ,且菌落生长无明显终止现象 ;革兰氏染色为阴性 ,电镜观察可见 2~ 4根鞭毛。 (G +C) %在 ... 在土壤中分离到一株细菌STRA ,菌块测定法显示该菌可显著抑制玉米小斑病菌和稻恶苗病菌 ,具有抗真菌活性。该菌可以在SFM和LB等多种培养基上生长 ,且菌落生长无明显终止现象 ;革兰氏染色为阴性 ,电镜观察可见 2~ 4根鞭毛。 (G +C) %在 5 9%~ 6 7%范围内。生化指标的检测显示该菌株对所测试的多数糖类不能发酵 ,经BioMerieuxVitek的革兰氏阴性细菌检测试验卡 (GNI)鉴定为食酸丛毛单胞菌 (Delftiaacidovorans)。设计两对简并引物对其 16SRNA进行PCR扩增 ,16SRNA的序列及其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进一步确证生化鉴定结果。该分离株的抗真菌物质的特性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真菌活性 食酸丛毛单胞菌 分离 鉴定 16S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teiR基因插入失活突变体构建及降解特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建秋 潘大仁 +3 位作者 艾育芳 周以飞 潘菲 林彬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30-834,共5页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testosteroni)是革兰氏阴性菌,能够以各种类固醇化合物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睾丸酮丛毛单胞菌teiR基因编码蛋白属于LuxR-type转录调控蛋白.利用同源重组原理构建teiR基因插入失活突变体C.m...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testosteroni)是革兰氏阴性菌,能够以各种类固醇化合物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睾丸酮丛毛单胞菌teiR基因编码蛋白属于LuxR-type转录调控蛋白.利用同源重组原理构建teiR基因插入失活突变体C.mut,初步研究了teiR基因在类固醇代谢途径中的作用,以及对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关键降解酶3a-HSD/CR的表达影响.结果发现,teiR基因插入失活突变体C.mut在LB培养基中的生长速率不受影响,突变体C.mut抑制了teiR基因和关键降解酶3a-HSD/CR的表达,同时突变体C.mut丧失了以睾丸酮作为碳源进行生长的能力.结果表明teiR基因调节睾丸酮丛毛单胞菌类固醇代谢,同时teiR基因表达对3a-HSD/CR基因的表达是必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 teiR基因 同源重组 降解酶3a-HSD/CR类固醇 类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阑尾炎腹腔渗出物检出睾丸酮丛毛单胞菌 被引量:5
9
作者 陈同庆 梁山 +1 位作者 江丹 刘洋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1-171,共1页
1病例患者男,30岁,因右下腹痛10 h,加重3 h,伴恶心、呕吐,2008年7月31日上午10点急诊入我院;PE:神清,痛苦状,心肺(-),腹软,中下腹压痛,无反跳痛,未及包块,肠鸣音不亢,腹水征(-),腹透、
关键词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 急性阑尾炎 渗出物 腹腔 右下腹痛 腹压痛 反跳痛 肠鸣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酸丛毛单胞菌致败血症1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全华 雷殿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255-1255,共1页
关键词 食酸丛毛单胞菌 败血症 病因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LysR基因的克隆及对3α-HSD/CR表达的调节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明堂 王清爽 于源华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24-627,共4页
采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睾丸酮丛毛单胞菌LysR基因表达载体,并通过与PAX1共转化来分析LysR基因对3α-HSD/CR在E.coliHB101的表达调节。结果表明:酶切和DNA测序显示,所构建的表达质粒pKtac1-LysR含有编码LysR的基因序列且稳定性较好;共转... 采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睾丸酮丛毛单胞菌LysR基因表达载体,并通过与PAX1共转化来分析LysR基因对3α-HSD/CR在E.coliHB101的表达调节。结果表明:酶切和DNA测序显示,所构建的表达质粒pKtac1-LysR含有编码LysR的基因序列且稳定性较好;共转化结果显示,加入重组质粒pKtac1-LysR的3α-HSD/CR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加入pKtac1的3α-HSD/CR的表达量(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 LysR基因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睾丸酮丛毛单胞菌降解鸡粪甾体化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艾育芳 潘大仁 +3 位作者 周以飞 陈建秋 庄肃静 潘菲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4-37,共4页
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速率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利用经改良的睾丸酮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testosterone C.t)的3种菌株降解鸡粪中的甾类物质污染,探讨建立改良菌降解鸡粪中甾类物质污染的最佳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基因改造的3种... 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速率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利用经改良的睾丸酮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testosterone C.t)的3种菌株降解鸡粪中的甾类物质污染,探讨建立改良菌降解鸡粪中甾类物质污染的最佳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基因改造的3种菌株Pktac-A8、C.test+Pa、C.test+Pb中,以C.test+Pa菌株对胆固醇降解率最大,且与其他菌株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各菌株降解胆固醇的最适温度为30℃;最佳降解时间为15天;鸡粪含水量为66.7%时是降解胆固醇的最适宜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粪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 生物降解 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痰液培养中分离出睾丸酮丛毛单胞菌 被引量:11
13
作者 周庭银 赵虎 +2 位作者 王寅 陈险峰 倪语星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98-298,共1页
关键词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 呼吸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的分离和鉴定及3α-羟类固醇脱氢酶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表达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国华 丛爱日 +3 位作者 徐国宾 孙立颖 严岩 夏铁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3-206,共4页
目的:从自然界中分离鉴定产 3α 羟类固醇脱氢酶(3α hydroxysteroiddehydrogenase, 3α HSD)的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并在大肠杆菌(E.coli.)中克隆表达 3α HSD。方法:将池塘泥浆样品接种到以雄酮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对分离到的菌株根据... 目的:从自然界中分离鉴定产 3α 羟类固醇脱氢酶(3α hydroxysteroiddehydrogenase, 3α HSD)的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并在大肠杆菌(E.coli.)中克隆表达 3α HSD。方法:将池塘泥浆样品接种到以雄酮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对分离到的菌株根据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征进行初步鉴定。为进一步鉴定该菌株,根据睾丸酮丛毛单胞菌中的 3α HSD的基因设计引物,PCR扩增细菌基因组DNA,将扩增片段插入到载体pET15b中,构建重组质粒pET15b,并在E.coli. BL21 (DE3 )pLysS中进行诱导表达,对表达得到的蛋白进行鉴定并测定其酶活力。结果:一系列生化反应和培养特征证实,该菌与睾丸酮丛毛单胞菌的符合率为 85%,最适生长pH值为 7. 0,最佳生长温度为 30℃。在E.coli. BL21 (DE3 )pLysS中经诱导表达得到了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29×103具有酶活性的融合蛋白,可催化雄酮(3α 羟类固醇)脱氢。结论:从池塘泥浆中分离到一株产 3α HSD的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并在E.coli.中表达得到了具有酶活性的融合 3α HSD。这为利用金属螯和亲和层析纯化融合 3α HSD,并进一步建立以其为工具酶的血清总胆汁酸酶循环测定方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 3α-羟类固醇脱氢酶 克隆表达 大肠杆菌 基因组DNA 相对分子质量 亲和层析纯化 诱导表达 PCR扩增 分离鉴定 初步鉴定 生化特征 设计引物 扩增片段 重组质粒 培养特征 生化反应 融合蛋白 测定方法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生物催化合成对苯二甲酸(英文)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净 田晶 许建和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7-298,共2页
以对甲基苯甲酸为唯一碳源筛选能够生物催化合成对苯二甲酸的菌株,发现只有睾丸酮丛毛单胞菌DSM6577可以氧化对甲基苯甲酸生成对苯二甲酸. 对该菌株的细胞生长及其催化对甲基苯甲酸转化为对苯二甲酸的过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底物在8 ... 以对甲基苯甲酸为唯一碳源筛选能够生物催化合成对苯二甲酸的菌株,发现只有睾丸酮丛毛单胞菌DSM6577可以氧化对甲基苯甲酸生成对苯二甲酸. 对该菌株的细胞生长及其催化对甲基苯甲酸转化为对苯二甲酸的过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底物在8 h内即可完全转化,产物的生成时间为14~31 h, 其中在21 h时产量最大,为34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 生物催化 对甲基苯甲酸 对苯二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毛单胞菌CNB-1合成PHA及相关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应娇妍 杨苏声 +1 位作者 刘双江 姜成英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6-621,共6页
分析了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sp.)CNB-1菌株在不同条件下合成聚羟基烷酸(polyhydroxyalkanoic acids,PHAs)的组分和含量,同时克隆了与PHA合成相关的基因。结果表明,该菌可以多种短链有机酸及醇类为碳源合成PHA多聚物或共聚物,以戊酸和1... 分析了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sp.)CNB-1菌株在不同条件下合成聚羟基烷酸(polyhydroxyalkanoic acids,PHAs)的组分和含量,同时克隆了与PHA合成相关的基因。结果表明,该菌可以多种短链有机酸及醇类为碳源合成PHA多聚物或共聚物,以戊酸和1,4-丁二醇为底物时,可达菌体干重的57%;同时发现小分子醇类的存在能显著促进PHA的合成,推测与醇类氧化过程中提供了更多的还原力有关。为了克隆相关基因,利用已知phaC的保守区简并引物筛选基因组文库,将得到的阳性克隆质粒测序,发现phaC、phaA、phaB组成一个基因簇phaC-A-B。将phaC、phaA、phaB连接到pET载体在E.coli中共表达,重组E.coli菌株能合成PHA;将这3个基因单独连接到pET载体,在E.coli中表达后检测到相应酶活,分别约为原始菌株的4.1、71和288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聚羟基烷酸(PHA) 生物塑料 高分子聚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源性食酸丛毛单胞菌血流感染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亚莉 孙树梅 +4 位作者 汪能平 姚翠军 于芳 李海兰 王茵茵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238-240,共3页
目的调查某医院临床科室分离的8株食酸丛毛单胞菌的同源性,探讨其导致医院血流感染的途径。方法对分离的食酸丛毛单胞菌,采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技术检测并进行同源性分析,同时采集病房环境和医疗用品样本进行培养。结果 8株食酸丛... 目的调查某医院临床科室分离的8株食酸丛毛单胞菌的同源性,探讨其导致医院血流感染的途径。方法对分离的食酸丛毛单胞菌,采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技术检测并进行同源性分析,同时采集病房环境和医疗用品样本进行培养。结果 8株食酸丛毛单胞菌为同一基因型,而病房环境和医疗用品中未分离出此菌。结论此起食酸丛毛单胞菌血流感染为集中发病,病原菌为同一基因型,但感染源未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酸丛毛单胞菌 医院感染 血流感染 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 同源性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丛毛单胞菌CY01的铁还原和腐殖质还原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弋博 武春媛 周顺桂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6-59,65,共5页
从广东四会原始森林土壤中分离到一株能高效还原Fe(Ⅲ)和腐殖质(HS)的兼性厌氧菌,编号为CY01.该菌株被鉴定为Comamonas koreensis.厌氧条件下,能氧化的电子供体有:丙三醇、葡萄糖、蔗糖;能还原的Fe(Ⅲ)有柠檬酸铁、氢氧化铁、水铁矿、... 从广东四会原始森林土壤中分离到一株能高效还原Fe(Ⅲ)和腐殖质(HS)的兼性厌氧菌,编号为CY01.该菌株被鉴定为Comamonas koreensis.厌氧条件下,能氧化的电子供体有:丙三醇、葡萄糖、蔗糖;能还原的Fe(Ⅲ)有柠檬酸铁、氢氧化铁、水铁矿、针铁矿,还可以还原HS的类似物AQDS(2,6-双磺酸蒽醌).在这些厌氧氧化还原过程中,Fe(Ⅲ)和AQDS是CY01的电子受体.结合菌株CY01的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特性,将菌株鉴定为Comamonas koreen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丛毛单胞菌 腐殖质还原 铁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酸丛毛单胞菌感染1例报告 被引量:1
19
作者 姚美娟 张险峰 杨仁洪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78-478,共1页
关键词 食酸丛毛单胞菌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感染 丁胺卡那霉素 巩固治疗 临床资料 骨髓检查 牙龈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降解喹啉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崔明超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5期403-406,共4页
喹啉是环境中一种重要的含氮杂环类污染化合物,对人体和动物有毒性.研究了不同的环境因素如pH值、温度、振荡速度、无机氮源、细菌量和初始浓度等对睾丸酮丛毛单胞菌降解喹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菌种Q10对喹啉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在pH ... 喹啉是环境中一种重要的含氮杂环类污染化合物,对人体和动物有毒性.研究了不同的环境因素如pH值、温度、振荡速度、无机氮源、细菌量和初始浓度等对睾丸酮丛毛单胞菌降解喹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菌种Q10对喹啉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在pH 4~10可完全降解喹啉,偏碱性效果更佳;最适降解温度为30℃;60r·min-1的振荡速度能够满足该菌降解喹啉的氧气需求;无机氮源对降解没有明显影响;加菌量和初始浓度对降解影响明显;底物初始浓度增加对菌Q10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啉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Q10 生物降解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