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丙酮酸磷酸双激酶的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桂芳 王金明 +1 位作者 赵明 丁在松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8-21,共4页
丙酮酸磷酸双激酶是C4光合途径中的专一性酶,在C4光合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综述了植物丙酮酸磷酸双激酶基因结构、基因进化、表达调控机理,概述了植物丙酮酸磷酸双激酶基因工程在植物光合生理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丙酮酸磷酸双激酶 分子生物学 基因工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丙酮酸磷酸双激酶与荧光素酶偶联催化ATP-AMP循环反应 被引量:1
2
作者 邹秉杰 陈颖 +1 位作者 马寅姣 周国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81-1084,共4页
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yruvate phosphate dikinase,PPDK;EC 2.7.9.1)能够可逆催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hosphoenolpyruvate,PEP)、单磷酸腺苷(adenosine monophosphate,AMP)和焦磷酸盐(pyrophosphate,PPi)生成三磷酸腺苷(adenosinetriphosph... 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yruvate phosphate dikinase,PPDK;EC 2.7.9.1)能够可逆催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hosphoenolpyruvate,PEP)、单磷酸腺苷(adenosine monophosphate,AMP)和焦磷酸盐(pyrophosphate,PPi)生成三磷酸腺苷(adenosinetriphosphate,ATP)、无机磷酸盐(orthophosphate,Pi)和丙酮酸(pyruvate).以热玫瑰小双孢菌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得到了编码PPDK的基因,将此基因片段插入表达载体pET24a(+),在大肠杆菌中表达C端融合His-Tag的重组PPDK.与我们先前表达的N端融合His-Tag的PPDK相比,酶的活性提高了20倍,提示该酶的N端对活性十分重要.重组PPDK单体分子量为98 kD.经过镍亲和层析和超滤后,重组PPDK基本达到电泳纯.重组PPDK与荧光素酶偶联能够形成1个ATP-AMP循环反应,在该循环反应中,荧光素酶催化ATP生成的AMP和PPi能够被PPDK重新转化成ATP,产生一个持续稳定的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磷酸双激酶 热玫瑰小孢菌 ATP-AMP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丙酮酸磷酸双激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姜奇彦 牛风娟 +1 位作者 胡正 张辉 《生物技术进展》 2015年第4期272-278,F0003,共8页
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yruvate orthophosphate dikinase,PPDK)作为C4光合途径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限速酶,其功能已经清楚,但在C3植物中以及逆境条件下的作用尚不明确。在阐述PPDK基本生物学特征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PPDK在C4植物和C3植物中的... 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yruvate orthophosphate dikinase,PPDK)作为C4光合途径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限速酶,其功能已经清楚,但在C3植物中以及逆境条件下的作用尚不明确。在阐述PPDK基本生物学特征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PPDK在C4植物和C3植物中的功能、活性调控、基因工程以及PPDK对逆境胁迫应答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植物抗逆基因挖掘及抗逆种质创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磷酸双激酶 C3植物 C4植物 逆境胁迫 活性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丙酮酸磷酸双激酶调节蛋白基因克隆、原核表达及纯化
4
作者 王超莉 张智俊 +1 位作者 屈亚平 王蕾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49-755,共7页
丙酮酸磷酸双激酶调节蛋白(pyruvate,orthophosphate dikinase regulatory proteins,RP)是通过调控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yruvate,orthophosphate dikinase,PPDK)参与C4途径光合碳循环途径。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竹... 丙酮酸磷酸双激酶调节蛋白(pyruvate,orthophosphate dikinase regulatory proteins,RP)是通过调控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yruvate,orthophosphate dikinase,PPDK)参与C4途径光合碳循环途径。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竹种,分析克隆RP基因对于竹类植物光合作用的研究具有重大理论和应用价值。通过逆转录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成功克隆得到毛竹Pe RP1,该基因c DNA全长1 275 bp,编码425个氨基酸;经生物信息学预测,该蛋白属于kinase-PPPase超家族,主要含有UDF 299保守结构域;经多序列比对发现毛竹Pe RP1蛋白与C3植物中RP1亲缘关系较近,而与C4植物亲缘关系较远。为了研究Pe RP1的蛋白质结构,我们将Pe RP1蛋白进行原核表达,利用Ni-NTA树脂亲和层析结合分子筛(SEC)层析的方法纯化得到了Pe RP1重组蛋白。SEC纯化的结果表明:Pe RP1蛋白在溶液中主要以多聚体形式存在,二聚体及单体含量较少,推测Pe RP1蛋白可能以多聚体形式参与调控PPDK蛋白。这为今后研究该蛋白的结构与功能打下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毛竹 丙酮酸磷酸双激酶调节蛋白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蛋白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稗丙酮酸磷酸双激酶序列分析及三维结构建模
5
作者 陈卫国 杨进文 +1 位作者 王继亮 王金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12期73-76,共4页
【研究目的】目前已从许多种植物中克隆了其PPDK基因,但是对于其蛋白结构的分析尚未报道,此文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家稗PPDK的序列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三维结构进行了建模分析;【研究方法】利用DNASTAR、Vector NTI 9、SignalP等生物信息... 【研究目的】目前已从许多种植物中克隆了其PPDK基因,但是对于其蛋白结构的分析尚未报道,此文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家稗PPDK的序列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三维结构进行了建模分析;【研究方法】利用DNASTAR、Vector NTI 9、SignalP等生物信息学平台对[Echinochloa crusgalli var frumentacea(Roxb.)W.F.Wight]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yruvate orthophosphate dikinase)进行了序列分析和三维结构建模;【研究结果】家稗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同来自于高等植物的PPDK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无信号肽,存在17个跨膜结构区,二级结构是由许多螺旋、转角和少量折叠构成。同时在一二级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同源建模的方法完成了三维结构的建模。【结论】家稗PPDK蛋白同来自高等植物中的更为相近,无信号肽,有17个跨膜结构区,其三维结构为一同源四聚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分析 丙酮酸磷酸双激酶 三维结构同源建模 家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董洋 沈杰 王柏臣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42-652,共11页
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是C4植物光合作用的关键酶,主要功能是催化CO2原初受体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的再生,其中PEP参与固定CO2及碳骨架的形成。在C4种子发育过程中,PPDK参与淀粉合成、淀粉-蛋白平衡等重要生物学过程。本文通过总结C4... 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是C4植物光合作用的关键酶,主要功能是催化CO2原初受体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的再生,其中PEP参与固定CO2及碳骨架的形成。在C4种子发育过程中,PPDK参与淀粉合成、淀粉-蛋白平衡等重要生物学过程。本文通过总结C4关键作物(玉米)PPDK的最新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玉米PPDK在转录、翻译和翻译后修饰等方面的调控机制;阐释了基因类型、蛋白质结构及其胁迫应答等几个方面的分子生物学机制;通过比较C3和C4植物PPDK的异同,并结合PPDK蛋白酶活调控方面的最新研究结果,深入讨论了植物中PPDK进化的生物学意义。这为科研工作者快速深入地了解玉米PPDK的最新研究进展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同时也为C3植物引入C4高光效机制的基因工程改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 功能 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自交系B73丙酮酸磷酸双激酶基因的克隆及低氮对PPDK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龚付全 李平华 《热带生物学报》 2014年第4期326-333,共8页
以玉米B73自交系为实验材料,克隆了玉米B73叶片C4型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基因即C4PPDK基因的c DNA全长并测序,研究了低氮胁迫对典型C4作物玉米PPDK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B73玉米C4PPDK基因有19个外显子,18个内含子。无论在高氮还... 以玉米B73自交系为实验材料,克隆了玉米B73叶片C4型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基因即C4PPDK基因的c DNA全长并测序,研究了低氮胁迫对典型C4作物玉米PPDK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B73玉米C4PPDK基因有19个外显子,18个内含子。无论在高氮还是低氮条件下,玉米野生型与ppdk突变杂合子在表型上均无显著差异。野生型植株中PPDK表达量约为杂合子的2倍;与高氮处理相比,低氮处理下PPDK野生型和杂合子中PPDK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表明PPDK蛋白可能参与了对低氮胁迫的响应。该实验为进一步研究PPDK与氮代谢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丙酮酸磷酸双激酶 低氮 蛋白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真梅 李海霞 +1 位作者 何莹 曾汉来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49-957,共9页
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是C4植物和景天科酸代谢(CAM)植物光合作用的关键酶,催化形成固定CO2的初始分子受体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本文重点比较了植物的PPDK基因结构及分子进化关系,综述了PPDK在C4植物和C3植物中的功能、PPDK的调控... 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是C4植物和景天科酸代谢(CAM)植物光合作用的关键酶,催化形成固定CO2的初始分子受体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本文重点比较了植物的PPDK基因结构及分子进化关系,综述了PPDK在C4植物和C3植物中的功能、PPDK的调控机理、PPDK在胁迫条件下的功能以及转PPDK基因等在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磷酸双激酶 活性调控 胁迫 基因工程
原文传递
丙酮酸磷酸双激酶及其基因结构 被引量:4
9
作者 贾永光 张立军 +3 位作者 刘淳 宋超 崔震海 朱延姝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5-311,共7页
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在植物C4光合途径中催化CO2原初受体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的形成。本文介绍PPDK的类型、分布、生理功能、活性调节、基因结构和C4植物的PPDK基因转化C3植物及其与转基因植株光合作用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丙酮酸磷酸双激酶 基因结构 进化分析 转基因
原文传递
谷子丙酮酸磷酸双激酶基因(SiPPDK1)对非生物逆境的响应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艳伟 王高鸿 +6 位作者 李颜方 赵根有 阎晓光 王振华 王玉文 余爱丽 赵晋锋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21,共9页
通过序列比对在谷子基因组中鉴定出一个PPDK基因,命名为Si PPDK1。为揭示该基因对逆境胁迫的响应,本研究通过对Si PPDK1的基因结构、蛋白特征、功能、启动子区域顺势元件、亚细胞定位、进化特征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预测。荧光实时定量... 通过序列比对在谷子基因组中鉴定出一个PPDK基因,命名为Si PPDK1。为揭示该基因对逆境胁迫的响应,本研究通过对Si PPDK1的基因结构、蛋白特征、功能、启动子区域顺势元件、亚细胞定位、进化特征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预测。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了该基因在苗期不同逆境、关键生育期干旱以及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表达。结果表明该基因位于谷子9号染色体,含有17个内含子,有2个可变剪切。功能域分析和多序列比对发现Si PPDK1蛋白具有非常保守的序列结构,并且与其它植物PPDK蛋白非常相似。q RT-PCR表达谱分析表明Si PPDK1基因在苗期被PEG、ABA、Na Cl和低温胁迫强烈诱导。进一步研究表明Si PPDK1基因在拔节、抽穗和灌浆期干旱和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均参与了对干旱和光照的胁迫响应,推测该基因参与了谷子对非生物逆境的应答,尤其在抽穗期干旱和光照胁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丙酮酸磷酸双激酶 非生物逆境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籽粒苋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基因的克隆及其特征分析
11
作者 冯瑞云 王原媛 +3 位作者 闫建俊 雷梦林 郝雅萍 白云凤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120-4128,共9页
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yruvate orthophosphate dikinase, PPDK)是C4植物在光合过程中的关键限速酶之一。本研究采用RT-PCR 技术,从籽粒苋叶片中克隆到籽粒苋丙酮酸磷酸双激酶基因cDNA全长。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cDNA序列开放阅读框... 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yruvate orthophosphate dikinase, PPDK)是C4植物在光合过程中的关键限速酶之一。本研究采用RT-PCR 技术,从籽粒苋叶片中克隆到籽粒苋丙酮酸磷酸双激酶基因cDNA全长。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cDNA序列开放阅读框全长为2 871 bp (GenBank 登录号: JF907701.1),可编码956 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04 kD。籽粒苋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 与长寿花(Kalanchoe fedtschenko)、冰叶日中花(M.crystallinum)和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等双子叶植物PPDK 的同源性较高,分别为82.5%、82.0%和81.4%;与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高粱(Sorghum bicolor)和玉米(Zea mays)等单子叶植物PPDK 的序列一致性分别为74.5%、74.5%和73.9%。进化树分析表明,其与禾本科植物长寿花最为接近。半定量RT-PCR 研究表明,该基因受光诱导而上调表达,且在绿色叶片中的表达水平最高。克隆籽粒苋PPDK 基因将为今后作物高光效分子育种提供备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籽粒苋 丙酮酸磷酸双激酶 克隆 表达
原文传递
玉米高光效基因PPDK在籼稻IR64中的整合及其与光合作用相关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17
12
作者 张建福 Swapan K.Datta +1 位作者 王国英 谢华安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6年第6期797-804,共8页
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在C4植物光合作用途径中,是CO2固定的关键酶。将编码玉米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基因的质粒通过基因枪和农杆菌介导转化导入籼稻IR64中,PCR-Southern的结果表明,玉米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基因已经整合到IR64中... 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在C4植物光合作用途径中,是CO2固定的关键酶。将编码玉米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基因的质粒通过基因枪和农杆菌介导转化导入籼稻IR64中,PCR-Southern的结果表明,玉米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基因已经整合到IR64中。在温室条件下,分析了转基因IR64植株的剑叶全氮含量,结果表明,大部分的转基因IR64植株剑叶的全氮含量高于非转基因IR64对照,在转基因IR64植株中,最高的剑叶全氮含氮量为3.61%,比非转基因的IR64对照高1.07个百分点,剑叶全氮含量提高了42.1%。对转基因IR64植株的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转基因IR64植株之间,产量构成因素差异比较大,比如植株干重、收获指数等,有助于育种家们选择不同的育种材料用于水稻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基因 光合作用 水稻(Oryza SATIVA L.) 玉米(Zea mays) 整合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PEPC基因和PPDK基因在籼稻明恢63中的整合及与光合作用相关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建福 谢华安 +1 位作者 王国英 Swapan K.Datta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6年第5期655-662,共8页
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是C4植物光合作用途径中,二氧化碳固定的关键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是在C4和景天酸(CAM)植物光合作用的初级碳同化中的一个关键酶,该酶介导不可逆的β羧化反应,将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化成草酰乙酸和磷... 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是C4植物光合作用途径中,二氧化碳固定的关键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是在C4和景天酸(CAM)植物光合作用的初级碳同化中的一个关键酶,该酶介导不可逆的β羧化反应,将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化成草酰乙酸和磷酸。本研究将编码玉米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基因的质粒和编码玉米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基因的质粒通过基因枪轰击转化的方法同时导入籼稻明恢63中,PCR-Southern印迹杂交的结果表明,玉米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基因已经整合到明恢63中。在温室条件下,分析了转基因明恢63植株的剑叶全氮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的转基因明恢63植株,其剑叶的全氮含量是不同的,大部分转基因明恢63植株剑叶的全氮含量高于非转基因明恢63对照的全氮含量,转基因明恢63植株ZHM3-50剑叶全氮含量为3.82%,比非转基因明恢63对照高0.45%。对转基因明恢63植株的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温室条件下,不同的转基因明恢63植株之间,产量构成因素差异比较大,比如植株干重、收获指数等。这些有助于育种家们选择不同的育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Oryza sativa L. ssp.indica) 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基因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 基因 玉米(Zea mays) 整合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氏贾第鞭毛虫PPDK特异性锤头状核酶-GCV重组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3
14
作者 曹利静 冯宪敏 +2 位作者 卢思奇 张西臣 王凤云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1-7,共7页
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yruvatephos phate dikinase,PPDK)可能是蓝氏贾第鞭毛虫能量代谢中具有催化作用的关键酶桩一。为了进一步探讨该酶在贾第虫能量代谢中的作用,本文采用RNA draw软件分析贾第虫编码PPDK的基因序列并设计特异性反义锤... 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yruvatephos phate dikinase,PPDK)可能是蓝氏贾第鞭毛虫能量代谢中具有催化作用的关键酶桩一。为了进一步探讨该酶在贾第虫能量代谢中的作用,本文采用RNA draw软件分析贾第虫编码PPDK的基因序列并设计特异性反义锤头状核酶(Hammerheade ribozyme),克隆该核酶序列并与犬贾第虫病毒(GCV)连接,构建了载有特异性锤头状核酶的贾第虫病毒重组载体pGCV634/H5/2174。该载体经线性化处理后进行体外转录,转录产物以电击方式转染对数生长期的贾第虫滋养体。提取转染后24h虫体总RNA,并以其为模板进行RT-PCR验证转染效果和对靶mRNA的切割效果。结果初步证实了该载体对虫体细胞内编码PPDK的mRNA具有切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氏贾第鞭毛虫 丙酮酸磷酸双激酶 锤头状核酶 贾第虫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子PPDK2在非生物逆境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杜艳伟 王高鸿 +6 位作者 李颜方 赵根有 阎晓光 王振华 王玉文 余爱丽 赵晋锋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0-47,共8页
谷子是具有抗旱、耐瘠、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的C4禾本科作物,发掘谷子高光效、逆境相关基因,旨在揭示谷子在光照和逆境胁迫下的基因表达特征。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谷子中鉴定出一个PPDK基因,命名为SiPPDK2;该基因位于谷子3号染色... 谷子是具有抗旱、耐瘠、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的C4禾本科作物,发掘谷子高光效、逆境相关基因,旨在揭示谷子在光照和逆境胁迫下的基因表达特征。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谷子中鉴定出一个PPDK基因,命名为SiPPDK2;该基因位于谷子3号染色体,含有18个内含子,有3个转录本,原始转录本编码945个氨基酸。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该基因位于叶绿体中。功能域分析和多序列比对发现,SiPPDK2蛋白与玉米、高粱和水稻PPDK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Real-time PCR分析表明,PEG、ABA、盐和低温胁迫对苗期SiPPDK2基因表达有不同程度的诱导。进一步研究表明,SiPPDK2基因在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均参与了对干旱和光照的胁迫响应,其中抽穗期和灌浆期在干旱条件下及拔节期和灌浆期在弱光条件下其表达量显著上调。顺式元件分析结果表明,在SiPPDK2启动子区域主要包括激素类应答、逆境应答、光应答以及其他类生长调控相关的顺式元件。结果推测,SiPPDK2基因可能参与了谷子对非生物逆境胁迫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 非生物逆境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稗Pdk基因叶片特异性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农杆菌的导入
16
作者 王金明 赵明 +2 位作者 丁在松 张斌 郭志江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5期63-66,共4页
【研究目的】构建含家稗Pdk基因的叶片特异性表达载体;【方法】通过PstI和SalI单酶切分别从质粒pRGN及pUCm-Pdk上获得Rubisco小亚基启动子和Pdk基因,将其连入表达载体pCAMBI1301,并通过冻融法将重组质粒导入根癌农杆菌EHA105;【结果】... 【研究目的】构建含家稗Pdk基因的叶片特异性表达载体;【方法】通过PstI和SalI单酶切分别从质粒pRGN及pUCm-Pdk上获得Rubisco小亚基启动子和Pdk基因,将其连入表达载体pCAMBI1301,并通过冻融法将重组质粒导入根癌农杆菌EHA105;【结果】构建了由Rubisco小亚基启动子调控的Pdk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1301-Prbs-Pdk,选择标记基因为Hpt(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经酶切和PCR鉴定,表达载体已成功导入农杆菌EHA105中;【结论】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是C4光合途径中的关键光合酶,本实验中构建了含有rbcs启动子的适于单子叶植物转化的Pdk基因表达载体,为提高转基因植物光合效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 叶片特异性表达载体 根癌农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chlppdk基因在木薯中的表达分析及RNA干扰载体构建和遗传转化
17
作者 王海燕 陈新 +3 位作者 周新成 沈旭 孔华 王文泉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第17期19-25,共7页
本研究为了明确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在木薯中的表达谱,创制Mechlppdk的干扰株系,以期为Mechlppdk的功能研究提供材料。本研究以栽培型木薯Arg7为材料,用qPCR的方法分析Mechlppdk在木薯根、茎、叶中的表达谱;采用RNA干扰的方法,构建Me... 本研究为了明确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在木薯中的表达谱,创制Mechlppdk的干扰株系,以期为Mechlppdk的功能研究提供材料。本研究以栽培型木薯Arg7为材料,用qPCR的方法分析Mechlppdk在木薯根、茎、叶中的表达谱;采用RNA干扰的方法,构建Mechlppdk的干扰载体,并遗传转化木薯脆性愈伤,经木薯再生体系获得转基因苗,在添加抗生素的培养基上进行生根筛选,经PCR鉴定获得Mechlppdk的干扰株系。用qPCR的方法鉴定Mechlppdk在干扰株系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Mechlppdk在木薯叶片中表达量最高,达到管家基因的50%。在Mechlppdk的转运肽区,选取1个保守区段设计引物,构建RNA干扰表达载体pART27-Mechlppdki,将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LBA4404,侵染木薯脆性胚愈伤,获得阳性转基因木薯苗7个株系。通过qPCR分析发现各株系Mechlppdk转录本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通过以上分析表明本研究获得了干扰效率较高木薯Mechlppdk干扰株系,将为解析木薯Mechlppdk的功能提供研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磷酸双激酶 表达谱 RNA干扰 表达载体 木薯 遗传转化 脆性愈伤 转基因苗 PCR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氏贾第鞭毛虫PPDK多肽抗体制备与定位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冯宪敏 张宏梅 +2 位作者 李瑶 鞠晓红 卢思奇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目的制备蓝氏贾第鞭毛虫(简称贾第虫)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双激酶(PPDK)特异性多肽抗体并进行PPDK定位。方法采用DNAstar软件和BIOSUN生物医学软件,结合抗原表位分析的基本原理,对贾第虫PPDK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抗原分析,最终确定贾第虫PPDK的... 目的制备蓝氏贾第鞭毛虫(简称贾第虫)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双激酶(PPDK)特异性多肽抗体并进行PPDK定位。方法采用DNAstar软件和BIOSUN生物医学软件,结合抗原表位分析的基本原理,对贾第虫PPDK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抗原分析,最终确定贾第虫PPDK的优势抗原表位肽。将上述抗原表位肽与KLH进行偶联,获得3个偶联蛋白,经脱盐柱吸附、洗脱纯化后,对抗原表位肽-KLH偶联蛋白进行定量测定。将得到的3条多肽-KLH偶联物混合,用PBS稀释为1mg/ml,分别与第1、15、29和43d免疫4只新西兰白兔[于颈背部皮下多点(至少8点)注射多肽抗原2mg],获得抗PPDK抗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Western blot试验检测抗体的滴度和特异性。以R3为一抗,以DyLight 649抗兔IgG为二抗,采用免疫荧光法进行PPDK的细胞定位。结果根据PPDK抗原分析结果,最终确定PPDK的优势抗原表位3个,即p1:TPENQPANSELC(氨基酸位点12-23),p2:KTRYGRKTDPELC(氨基酸位点167-178)和p3:DLQKKLAEDMNKKHC(氨基酸位点641-654)。与KLH偶联获得3个多肽偶联蛋白,即P1、P2和P3。3个偶联蛋白联合免疫新西兰白兔获得4份抗PPDK抗血清,纯化后的抗体分别命名为R1、R2、R3和R4。Western blot检测显示,R3和R4可与PPDK特异性结合,无交叉反应。以R3为一抗进行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PPDK主要定位于贾第虫细胞的胞浆内。结论本研究获得2个可与贾第虫PPDK特异性结合的抗体,并初步判断PPDK主要分布于贾第虫细胞胞浆,为PPDK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氏贾第鞭毛虫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 多肽抗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