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51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羧基功能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类微球的制备及对亚甲基蓝的吸附
1
作者 张令辉 高旻 +2 位作者 郭爽 闫雪峰 于良民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9-226,共8页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功能单体)、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交联剂)合成了羧基功能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通过丙烯酸用量对微球的形貌及羧基含量进行调控,对产物进行了SEM,FT-IR以及TG的表征。并系统的探究...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功能单体)、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交联剂)合成了羧基功能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通过丙烯酸用量对微球的形貌及羧基含量进行调控,对产物进行了SEM,FT-IR以及TG的表征。并系统的探究了产物对亚甲基蓝(MB)染料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丙烯酸的用量为单体总物质的量的1/3时聚合物微球形貌均一,粒径为854 nm左右,且对MB染料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在303.15 K下,聚合物微球对MB染料的理论最大吸附量为177.69 mg·g^(-1)。该吸附过程是一个自发的放热过程,吸附数据符合拟二阶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线模型。在经历5次吸附-再生循环之后,微球对MB染料仍保持了97%以上的吸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微球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 吸附 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致密碎粉岩富水地层的高强丙烯酸盐注浆材料研发及渗透加固特性研究
2
作者 杨磊 宓祥云 +4 位作者 李召峰 屠文锋 谢云鹏 胡浩 王康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5-534,共10页
针对富水致密软弱围岩致灾性强、常规注浆材料适用性弱的问题,开展了新型高强丙烯酸盐注浆材料研发,分析了其聚合反应机理及工作性能影响规律,研究了该新型材料对致密碎粉岩的渗透加固特性。基于有机-无机互穿网络方法,研发了高强丙烯... 针对富水致密软弱围岩致灾性强、常规注浆材料适用性弱的问题,开展了新型高强丙烯酸盐注浆材料研发,分析了其聚合反应机理及工作性能影响规律,研究了该新型材料对致密碎粉岩的渗透加固特性。基于有机-无机互穿网络方法,研发了高强丙烯酸盐注浆材料,由主剂、无机改性剂、引发剂、促进剂、交联剂等原料组成,具有高强、高渗的显著特点;高强丙烯酸盐材料两组分混合后聚合反应充分,无机网络结构均匀穿插于丙烯酸盐有机凝胶网络中;基于正交试验获得了不同组成的新型材料胶凝时间、凝胶体抗压强度及吸水膨胀率特征指标及组分影响规律,浆液胶凝时间范围为45~201 s,凝胶体单轴抗压强度范围为1.2~2.1 MPa、吸水膨胀率范围为16%~51%,并进一步阐明了新型材料主要工作性能的影响因素敏感性排序;基于室内试验及微观分析,研究了浆液在致密碎粉岩中的渗透加固特性,结果表明高强丙烯酸盐浆液与纯丙烯酸盐浆液的渗透扩散能力接近,远大于水泥浆液,且高强丙烯酸盐材料对碎粉岩颗粒起到明显的包裹强化作用,加固体强度达2.31 MPa,是纯丙烯酸盐材料加固强度的5.4~11.0倍,可为隧洞灾害注浆治理与安全掘进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软弱围岩 碎粉岩 注浆材料 高强丙烯酸 有机-无机网络穿插技术 渗透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含氟杂化丙烯酸树脂分散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3
作者 袁东明 李玉 +2 位作者 程佳男 吕世强 张延强 《涂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5,31,共8页
将不饱和脂肪酸、丙烯酸与环氧树脂酯化合成环氧酯预聚体,通过半连续自由基聚合工艺,将环氧酯预聚体、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MA)及乙烯基单体共聚,合成水性含氟杂化丙烯酸树脂。采用红外光谱仪(FT-IR)、能谱仪(EDS)、热重分析仪(TGA)... 将不饱和脂肪酸、丙烯酸与环氧树脂酯化合成环氧酯预聚体,通过半连续自由基聚合工艺,将环氧酯预聚体、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MA)及乙烯基单体共聚,合成水性含氟杂化丙烯酸树脂。采用红外光谱仪(FT-IR)、能谱仪(EDS)、热重分析仪(TGA)、差式扫描量热仪(DSC)、凝胶渗透色谱仪(GPC)、接触角测量仪及激光粒度仪等对分散体和胶膜进行表征。系统研究了酯化温度、环氧酯用量、DFMA及引发剂用量对树脂性能的影响,探究了树脂交联固化机理。结果表明:DFMA可与乙烯基单体共聚生成含氟丙烯酸树脂;当DFMA单体用量为9%时,树脂分散体粒径小于125 nm,且分布均匀,贮存稳定性良好,胶膜的水接触角达到96.5°,附着力0级,热失质量10%的温度超过336℃;同时胶膜耐水性、耐酸性和耐碱性得到显著提高,有效改善了常规水性丙烯酸树脂分散体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树脂 耐水性 自由基聚合 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G增强的脱细胞猪角膜/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原位一体式全层复合人工角膜
4
作者 辛远 吴茜茜 +2 位作者 全亮 张亨通 敖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3388-3399,共12页
背景:目前用于全层移植的人工角膜缺乏生物活性及力学适配性,组合式人工角膜存在镜柱和周围组分间的界面问题。目的:在脱细胞猪角膜原位固化制备具有多肽增强、匹配自然角膜机械强度、良好透光性的一体式全层人工角膜。方法:使用非离子... 背景:目前用于全层移植的人工角膜缺乏生物活性及力学适配性,组合式人工角膜存在镜柱和周围组分间的界面问题。目的:在脱细胞猪角膜原位固化制备具有多肽增强、匹配自然角膜机械强度、良好透光性的一体式全层人工角膜。方法:使用非离子型脱细胞试剂Triton X-100与超声冻融及超级核酸酶相结合的方法制备脱细胞猪角膜,将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单体与光引发剂同时引入脱细胞猪角膜中,通过紫外滤光片遮住除中心区域以外的部分,使用275 nm紫外光引发中央区域聚合,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及引发剂后得到中央光学区,同理在后板层固化隔水区,最后引入REG活性多肽,得到原位一体式全层人工角膜,表征人工角膜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透光性、降解性能及体内外生物相容性。结果与结论:①实验在脱细胞猪角膜的中央区域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原位构建了一个具有聚合物和胶原纤维共存的光学区,扫描电镜下可见人工角膜的上表面较为粗糙且轮廓不规则,具有明显的凹陷和突起结构,下表面相对光滑;该人工角膜具有接近于天然角膜的力学性能,光学区透光率达到自然角膜的80%,浸泡于含胶原酶的PBS无菌溶液中可较好地保留固化光学区和隔水区,维持角膜的基本结构;该人工角膜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能够为细胞提供适宜的黏附生长环境,有利于角膜上皮细胞的迁移和黏附,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和新生血管的形成,促进上皮化过程;人工角膜植入SD大鼠皮下12周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可降低植入初期的急性炎症反应;②结果表明,实验制备的一体式全层人工角膜具有作为全层人工角膜支架材料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角膜 脱细胞猪角膜 紫外光固化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组织工程 REG多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酯-纳米TiO_(2)/聚碳酸酯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5
作者 杨旭冰 张晋 +5 位作者 刘威 秦梓瑜 刘钟馨 嵇向阳 王敦 尹学琼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4-331,共8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为单体制备了聚丙烯酸酯(PA)乳液,将其与纳米TiO_(2)分散液混合制备了PA-T乳液,采用旋涂法以PA-T乳液对聚碳酸酯(PC)薄膜进行表面改性,制备了一系列PA-纳米TiO_(2)/PC(PA-T/PC)薄膜...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为单体制备了聚丙烯酸酯(PA)乳液,将其与纳米TiO_(2)分散液混合制备了PA-T乳液,采用旋涂法以PA-T乳液对聚碳酸酯(PC)薄膜进行表面改性,制备了一系列PA-纳米TiO_(2)/PC(PA-T/PC)薄膜。基于FTIR、SEM、粒径测定、TGA和人工加速紫外老化实验,考察了纳米TiO_(2)含量(以PA单体MMA、BA、AA的总质量为基准,下同)对制备的PA-T乳液、PA-T/PC薄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TiO_(2)含量0.10%的PA-T乳液(PA-T_(0.10))平均粒径93.9 nm,多分散系数为0.073,由其制备的PA-T_(0.10)/PC薄膜较为光滑平整,其表面上纳米TiO_(2)颗粒分散比较均匀;PA-T_(0.10)/PC保持了优异的高透光性能(透过率89.5%),初始分解温度为389.6℃,峰值分解温度471.2℃,水接触角22.3°;PA-T_(0.10)/PC的表面硬度(2H)最高,摩擦系数(0.02)最小,断裂伸长率(174.84%)明显高于PC薄膜(124.00%),表明PA-T_(0.10)/PC中含量0.10%的纳米TiO_(2)足以形成较有效的保护,提高了复合薄膜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能;PA-T_(0.10)/PC在人工加速紫外老化实验中,前48 h的PC分子链并未明显断裂,老化程度不明显,120 h时PA-T_(0.10)/PC的黄变指数增至2.1,其比PC薄膜表现出更强的抗黄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薄膜 纳米TiO_(2) 丙烯酸 高透明性 抗紫外性 耐磨性能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电气设备用丙烯酸酯橡胶密封圈失效原因分析
6
作者 姜广明 辛朝晖 +3 位作者 王广克 胡水 贾颖华 肖凯巍 《橡胶工业》 CAS 2025年第1期49-52,共4页
拆取建筑电气设备上未发生渗漏失效和发生渗漏失效的2种丙烯酸酯橡胶密封圈,观察失效状态并分析失效原因。红外分析和热重分析表明2种密封圈胶料的组成一致,物理性能分析表明失效密封圈胶料的硬度较低和拉伸性能较差,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拆取建筑电气设备上未发生渗漏失效和发生渗漏失效的2种丙烯酸酯橡胶密封圈,观察失效状态并分析失效原因。红外分析和热重分析表明2种密封圈胶料的组成一致,物理性能分析表明失效密封圈胶料的硬度较低和拉伸性能较差,动态力学性能分析表明失效密封圈胶料的交联密度较低。综合推断,密封圈渗漏可能是由于其硫化程度不够,强度不足,在装配时被挤压变形而破损,加之耐油性能降低,导致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橡胶 密封圈 失效 物理性能 动态力学性能 硫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基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7
作者 茅星雨 张小海 房成 《涂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43,共6页
现有丙烯酸酯乳液主要源自石油基原料,而基于国家“双碳”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利用可再生资源制备的生物基丙烯酸酯乳液获得快速发展。文中主要阐述了纤维素、木质素、植物油、松香以及其他生物基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总结了生... 现有丙烯酸酯乳液主要源自石油基原料,而基于国家“双碳”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利用可再生资源制备的生物基丙烯酸酯乳液获得快速发展。文中主要阐述了纤维素、木质素、植物油、松香以及其他生物基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总结了生物基丙烯酸酯乳液在涂料、胶黏剂及其他领域的最新应用研究进展,展示了生物基丙烯酸酯乳液在提升产品环保性、降低碳足迹方面的显著优势,指出了生物基丙烯酸酯乳液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原料成本高、生产技术不成熟以及产物性能差等。最后,展望了高生物基含量、高性能和多功能生物基丙烯酸酯乳液产品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 丙烯酸酯乳液 涂料 胶黏剂 可再生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基线束胶带用高性能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制备
8
作者 李瑞超 童赟 +1 位作者 王亚权 倪华钢 《包装学报》 2025年第1期71-79,共9页
布基线束胶带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行业,但国产布基线束胶带应用时普遍存在开胶、开线、剥离残胶等问题。以丙烯腈(AN)为硬单体,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酸异辛酯(2-EHA)为软单体,丙烯酸(AA)和丙烯酸十二烷基酯(LA)为功能单体,乙酸乙酯为溶... 布基线束胶带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行业,但国产布基线束胶带应用时普遍存在开胶、开线、剥离残胶等问题。以丙烯腈(AN)为硬单体,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酸异辛酯(2-EHA)为软单体,丙烯酸(AA)和丙烯酸十二烷基酯(LA)为功能单体,乙酸乙酯为溶剂,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合成了聚丙烯酸酯,并添加增黏树脂(氢化松香甘油酯)和交联剂(乙酰丙酮铝),制备了高性能布基线束压敏胶。通过对聚丙烯酸酯分子链的设计,改变配方组成,调控了压敏胶的黏接强度和表面能,并利用流变、接触角测试等手段,探究了聚合物分子结构与压敏胶黏接性能、表面能及应用性能关系。结果表明,硬单体AN质量分数为10%、软单体(BA与2-EHA质量比为1:4)质量分数为80%、功能单体AA和LA质量分数分别为9.4%和0.6%,氢化松香树脂和乙酰丙酮铝用量分别为总单体质量的6%和0.8%时,所制备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初黏为10#钢球,180°剥离强度为30 N/25 mm,持黏大于100 h,该压敏胶能有效解决布基线束胶带包线开胶、剥离残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基线束胶带 丙烯酸 压敏胶 分子链结构 表面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聚丙烯酸酯树脂在装饰原纸中的渗透性研究
9
作者 王瑾 梁敏 +2 位作者 龙玲 孙玉慧 刘如 《中国人造板》 2025年第2期30-35,共6页
对水性聚丙烯酸酯树脂进行稀释处理,采用不同方法预处理装饰原纸,分析了未稀释与稀释水性聚丙烯酸酯树脂在装饰原纸中的渗透行为,并比较了未稀释树脂在不同方法预处理装饰原纸中的渗透性。结果表明,将水性聚丙烯酸酯树脂稀释2倍之后,其... 对水性聚丙烯酸酯树脂进行稀释处理,采用不同方法预处理装饰原纸,分析了未稀释与稀释水性聚丙烯酸酯树脂在装饰原纸中的渗透行为,并比较了未稀释树脂在不同方法预处理装饰原纸中的渗透性。结果表明,将水性聚丙烯酸酯树脂稀释2倍之后,其在装饰原纸中的渗透距离和渗透速率明显提升。装饰原纸经过表面压光处理或饱和水蒸气处理,水性聚丙烯酸酯树脂在装饰原纸中的横向渗透距离和渗透速率提高,但是纵向渗透距离和渗透速率无明显变化。装饰原纸经过等离子处理后表面羧基增加,渗透性明显提高。将浸渍树脂稀释、装饰原纸预处理后,浸渍装饰纸的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有所提高,但是等离子处理后的纸张表面接触角降低。其中,树脂稀释和等离子处理,是一种提高水性聚丙烯酸酯在装饰原纸中渗透性的有效手段,有利于浸渍装饰纸无醛化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板表面装饰 水性聚丙烯酸酯树脂 浸渍装饰纸 装饰原纸 渗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基型丙烯酸酯胶粘剂的改性研究进展
10
作者 范秀明 王鑫 姜虹宇 《中国胶粘剂》 2025年第1期20-26,共7页
介绍了丙烯酸酯胶粘剂的发展、分类、性能和改性技术。综述了水基型丙烯酸酯胶粘剂的主要改性研究,特别围绕有机硅、含氟单体对水基型丙烯酸酯胶粘剂的改性展开了详述。对改性产品的结构特点、性能变化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水基型丙烯酸酯... 介绍了丙烯酸酯胶粘剂的发展、分类、性能和改性技术。综述了水基型丙烯酸酯胶粘剂的主要改性研究,特别围绕有机硅、含氟单体对水基型丙烯酸酯胶粘剂的改性展开了详述。对改性产品的结构特点、性能变化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水基型丙烯酸酯胶粘剂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型丙烯酸 胶粘剂 有机硅 含氟单体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及其改性研究进展
11
作者 刘雪燕 韩璐 +2 位作者 夏良洪 王程钎 阚成友 《中国胶粘剂》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WPUA)因其优异的机械性能、高附着力、耐化学性以及环保性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已广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纺织和皮革助剂等领域。为拓宽WPUA应用领域,通过不同途径进一步提升传统WPUA的性能,是近年来绿色水性树脂领...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WPUA)因其优异的机械性能、高附着力、耐化学性以及环保性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已广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纺织和皮革助剂等领域。为拓宽WPUA应用领域,通过不同途径进一步提升传统WPUA的性能,是近年来绿色水性树脂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WPUA的制备方法,然后从环氧树脂、有机硅、有机氟和纳米粒子改性WPUA以及超支化和光固化WPUA等热点方向综述了WPUA的研究进展,并对WPUA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 制备方法 改性 超支化 光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丙烯酸酯接枝氯化聚丙烯乳液的性能及应用
12
作者 黄孙蒙 许泽军 张道洪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45-152,共8页
聚丙烯(PP)基材作为非极性材料,表面难以直接涂装,常用油性氯化聚丙烯(CPP)作为底涂以增加PP与涂料之间的附着力,但含大量挥发性有机物(VOCs),环境污染严重.合成的水溶性丙烯酸酯接枝氯化聚丙烯乳液(WA-CPP),具有VOC含量低(2%~4%)、粘度... 聚丙烯(PP)基材作为非极性材料,表面难以直接涂装,常用油性氯化聚丙烯(CPP)作为底涂以增加PP与涂料之间的附着力,但含大量挥发性有机物(VOCs),环境污染严重.合成的水溶性丙烯酸酯接枝氯化聚丙烯乳液(WA-CPP),具有VOC含量低(2%~4%)、粘度低(700~1300 cP,25℃)、乳液稳定性高和热性能优异等特点.WA-CPP制备的涂层在PP基材上附着力可达0级,耐冲击性能大于100 cm,抗弯折性能为0 T_(f);WA-CPP乳液可有效改善PP基材与涂料的相互作用和附着力以及耐水性.使用扫描电镜等技术分析了附着力增强机制,WA-CPP可望在PP表面改性及涂装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涂料 氯化聚丙烯 丙烯酸 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盐在乙醇-水与电解液中构象和传输性能的分子模拟
13
作者 龚子洋 李炜乐 +5 位作者 周仁杰 胡继文 桂雪峰 韩亚芳 刘洋 黎伟欣 《广州化学》 2025年第1期1-8,I0001,共9页
聚电解质因其优异的离子传输性能广泛应用于膜分离和储能电池领域。本文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聚丙烯酸盐(PAS)在不同溶剂体系(乙醇-水和电解液)及不同反离子作用下的构象和离子传输性能。通过分析自由体积、链回转半径(R_g)和二面... 聚电解质因其优异的离子传输性能广泛应用于膜分离和储能电池领域。本文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聚丙烯酸盐(PAS)在不同溶剂体系(乙醇-水和电解液)及不同反离子作用下的构象和离子传输性能。通过分析自由体积、链回转半径(R_g)和二面角、径向分布函数(RDF)和均方位移(MSD)等参数,探究了Li^(+)、Na^(+)和Cs^(+)三种反离子对聚丙烯酸(PAA)分子链构象的调控作用及在其中离子迁移行为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Li^(+)由于其较小的离子半径和较高的电荷密度,更倾向于引起链的收缩并形成更紧凑的构象。相较于Na^(+)和Cs^(+),Li^(+)在乙醇-水溶剂中表现出更高的吸附能(1.31 eV)和配位数,增强了其与PAA链的结合,促进了稳定离子传输通路的形成。在电解液体系中,Li^(+)表现出更高的离子迁移率(1.2×10^(-10)m^(2)/s)和扩散系数(4.7×10^(-9)m^(2)/(V·s)),尤其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其传输性能显著优于其他同族离子。本研究从分子层面揭示了溶剂环境和反离子对聚电解质膜的构象与离子传导性能的影响机制,为离子选择性材料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乙醇-水 电解液 分子动力学模拟 离子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气凝胶对丙烯酸酯反射隔热涂料的影响
14
作者 彭娜 张高文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82-86,92,共6页
以丙烯酸酯乳液为基料,以复合SiO_(2)气凝胶、金红石型TiO_(2)、中空陶瓷微珠为功能性填料,成功制备一种新型反射隔热涂料。探讨SiO_(2)气凝胶用量、分散剂的种类及用量、溶液的pH值、分散速度与时间等因素对SiO_(2)气凝胶浆料分散稳定... 以丙烯酸酯乳液为基料,以复合SiO_(2)气凝胶、金红石型TiO_(2)、中空陶瓷微珠为功能性填料,成功制备一种新型反射隔热涂料。探讨SiO_(2)气凝胶用量、分散剂的种类及用量、溶液的pH值、分散速度与时间等因素对SiO_(2)气凝胶浆料分散稳定性的影响,同时考察了SiO_(2)气凝胶用量对涂料隔热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SiO_(2)气凝胶用量为1.0%,分散剂用量为0.75%,润湿剂用量为0.2%,溶剂pH控制在6.5,以800 r/min的转速分散50 min的条件下,可以制备出分散均匀的SiO_(2)气凝胶浆料。进一步测试表明,含有1.0%SiO_(2)气凝胶制备的反射隔热涂层展现出优异的隔热性能,其热扩散系数低至0.16 mm^(2)/s,隔热温差高达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隔热涂料 丙烯酸酯乳液 SiO_(2)气凝胶 分散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透明高流平粉末涂料用丙烯酸改性聚酯树脂的合成
15
作者 曹惠 陆均杰 +6 位作者 马志平 谢静 许振阳 罗逸 万貂 柯远航 王伟跃 《涂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5,共7页
聚酯粉末涂料的折光系数高、流动性较差,导致其透明度和流平性不足,因此在聚酯树脂合成时引入自由基溶液聚合制备的丙烯酸预聚体,并采用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其化学结构及组成,研究丙烯酸预聚体用量、酸值、黏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 聚酯粉末涂料的折光系数高、流动性较差,导致其透明度和流平性不足,因此在聚酯树脂合成时引入自由基溶液聚合制备的丙烯酸预聚体,并采用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其化学结构及组成,研究丙烯酸预聚体用量、酸值、黏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对丙烯酸改性聚酯树脂及其粉末涂料的外观、透明度、力学性能、贮存稳定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丙烯酸改性聚酯树脂;合成中添加10%酸值为30 mgKOH/g、黏度约1720 mPa·s、T_(g)约为45.6℃的丙烯酸预聚体,所得丙烯酸改性聚酯树脂涂层相比于常规的聚酯树脂涂层,具有更高的透明度和倾斜流动性,更佳的耐水性和耐候性,同时兼顾力学性能和贮存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透明度 高流平性 丙烯酸树脂 改性聚酯树脂 粉末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丙烯酸酯改性制备铝颜料及其漂浮性能研究
16
作者 佘娜 王智鑫 +5 位作者 董前年 陈国庆 曹明 夏茹 陈鹏 钱家盛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5,共9页
通过两步法制备一种含氟丙烯酸酯改性制备铝颜料.首先,以丙烯酸硅烷偶联剂与正硅酸乙酯在碱性环境下协同水解,在铝颜料表面形成双键功能化二氧化硅包覆层;接着通过原位聚合再形成一层含氟包覆层,得到一种含氟丙烯酸酯改性铝颜料.利用FTI... 通过两步法制备一种含氟丙烯酸酯改性制备铝颜料.首先,以丙烯酸硅烷偶联剂与正硅酸乙酯在碱性环境下协同水解,在铝颜料表面形成双键功能化二氧化硅包覆层;接着通过原位聚合再形成一层含氟包覆层,得到一种含氟丙烯酸酯改性铝颜料.利用FTIR、TG、XPS、接触角测试、光泽度测试、耐酸碱腐蚀性能测试、漂浮性能测试等一系列分析手段对改性后的铝颜料进行结构和性能的表征.结果表明:与未改性铝颜料相比,改性后的铝颜料在古马隆树脂和乙二醇丁醚中的漂浮力、对水面的遮盖力和耐酸碱性都有较大程度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颜料 漂浮 含氟丙烯酸 表面改性 原位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稳定性聚丙烯酸酯反相破乳剂的合成与应用
17
作者 郭肖依 张颖 +3 位作者 王永军 刘学敏 崔广振 吴结丰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8-143,共6页
采用水相聚合法,以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乙酯、苯乙烯为单体,合成聚丙烯酸酯反相破乳剂CR-3,研究乳化剂种类、乳化剂投加量和CR-3有效含量对最终乳液产品稳定性的影响,并初步探索CR-3作为反相破乳剂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乳化剂选用十... 采用水相聚合法,以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乙酯、苯乙烯为单体,合成聚丙烯酸酯反相破乳剂CR-3,研究乳化剂种类、乳化剂投加量和CR-3有效含量对最终乳液产品稳定性的影响,并初步探索CR-3作为反相破乳剂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乳化剂选用十二烷基硫酸钠,其投加质量分数为3%,CR-3有效质量分数为12%时,所得乳液产品的粒径中值为57.5 nm,无渣且稳定性高。反相破乳性能评价表明,该产品清水效果显著。在曹妃甸油田含油污水油水分离的现场试验表明,加注40 mg/L CR-3时,电脱水器出口原油含水率为0.3%,满足油品要求,在核桃壳过滤器之前配合清水剂和浮选剂使用,出水水质满足回注标准,现场各系统运行稳定。机理研究表明,将CR-3投加至含油污水,其分子中的亲油基团(酯基)会吸附在油滴表面,促进分子中苯环、极性基团与沥青质、胶质的芳香结构相互作用,降低缔合体尺寸,进而促进油水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反相破乳剂 界面张力 作用机理 油水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增强硅烷丙烯酸复合防腐涂料的制备及性能
18
作者 贾蕗路 裴锋 +3 位作者 李伟 王森 胡家元 柳森 《电镀与涂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6,共6页
[目的]水性丙烯酸乳液涂层在力学性能、耐久性和附着力方面有待提高。[方法]将改性后的硅氧烷基丙烯酸乳液与氧化石墨烯等功能性填料进行混合,制备出一种具有高力学性能、高耐久性和良好附着力的常温固化型硅烷复合丙烯酸涂料。选用镀... [目的]水性丙烯酸乳液涂层在力学性能、耐久性和附着力方面有待提高。[方法]将改性后的硅氧烷基丙烯酸乳液与氧化石墨烯等功能性填料进行混合,制备出一种具有高力学性能、高耐久性和良好附着力的常温固化型硅烷复合丙烯酸涂料。选用镀锌钢板作为基材,对涂料进行施工,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添加氧化石墨烯后,丙烯酸涂料的附着力达到0级,铅笔硬度达到6H,并且在耐水性、耐碱性、耐盐雾性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结论]该涂料满足了接地引下线与接地体之间腐蚀防护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基丙烯酸涂料 氧化石墨烯 常温固化 接地材料 防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Si和Zn丙烯酸酯防火涂层的制备及性能
19
作者 李保君 张顺 +1 位作者 张一达 杨磊 《涂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48,56,共8页
为了提高光固化丙烯酸酯涂层的防火性能,通过KH570与水反应合成了超支化含硅树脂(HBPSi),将HBPSi与丙烯酸羟乙酯-甲苯二异氰酸酯的半加成物(HEA-TDI)反应制备出有紫外光(UV)固化功能的超支化阻燃预聚物(SMASi),再把SMASi与金属化合物和... 为了提高光固化丙烯酸酯涂层的防火性能,通过KH570与水反应合成了超支化含硅树脂(HBPSi),将HBPSi与丙烯酸羟乙酯-甲苯二异氰酸酯的半加成物(HEA-TDI)反应制备出有紫外光(UV)固化功能的超支化阻燃预聚物(SMASi),再把SMASi与金属化合物和环氧丙烯酸酯(EA)进行复配,经UV固化成涂层。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表征了产物的结构,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了涂层的透光率,并采用极限氧指数仪、热重分析仪、垂直燃烧仪及锥形量热仪对涂层的防火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在ZnCl_(2)/EA体系中添加适量的SMASi,可提高涂层的透光率、残炭率及耐水性;当其添加量为10%时,成炭率、极限氧指数、垂直燃烧级别及热释放速率均达最佳,分别为50.0%、48、V-0和209 KW/m^(2),显著降低了涂层的热释放速率,有效改善了涂层的防火性能。制备出的涂层能满足透明膨胀防火涂层的使用要求,在木质文物、家具及古建筑等防火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WIS酸 超支化含硅丙烯酸 防火 催化成炭 透明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90TT合金管材在含聚丙烯酸分散剂高温高压环境中的缝隙腐蚀行为
20
作者 黄成 操容 +6 位作者 王骏 但体纯 杨顺龙 刘佳露 吴申奥 李序东 陈银强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5,共5页
聚丙烯酸(PAA)可用于核电站蒸汽发生器(SG)二次侧水化学处理以减少腐蚀产物沉积,但PAA在高温下会分解产生小分子有机酸,使SG部件存在加速缝隙腐蚀的风险。采用片状缝隙腐蚀试样及管状缝隙腐蚀试样,在模拟SG高温高压水环境中,开展了PAA对... 聚丙烯酸(PAA)可用于核电站蒸汽发生器(SG)二次侧水化学处理以减少腐蚀产物沉积,但PAA在高温下会分解产生小分子有机酸,使SG部件存在加速缝隙腐蚀的风险。采用片状缝隙腐蚀试样及管状缝隙腐蚀试样,在模拟SG高温高压水环境中,开展了PAA对690TT合金管材缝隙腐蚀行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100 mg/L PAA后,两种缝隙腐蚀试样的腐蚀速率分别下降38%和22%,PAA的添加不会加速690TT合金的缝隙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隙腐蚀 690TT合金 丙烯酸(PA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