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6
篇文章
<
1
2
…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也谈《且介亭杂文》之“且”字的读音
1
作者
卢文一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Z1期31-32,共2页
《语文月刊》去年11期发表了秦国同志的《<且介亭杂文〉的“且”字读音辨正》。随后,《语文教学与研究》、《语文报》等还摘介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表面看去,秦氏所说,貌似有理。深入探究,大有商榷之处。 秦文说:“把这个‘且’字...
《语文月刊》去年11期发表了秦国同志的《<且介亭杂文〉的“且”字读音辨正》。随后,《语文教学与研究》、《语文报》等还摘介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表面看去,秦氏所说,貌似有理。深入探究,大有商榷之处。 秦文说:“把这个‘且’字读作‘租界’的‘租’,方合书名原意。”我们的看法恰恰相反,把这个“且”字读作租界的“租”,完全违背书名原意。理由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报
秦氏
封建余孽
论俗人应避雅人
隋洛文
《鲁迅全集》
秦文
且介亭杂文末编
越界筑路
许广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鲁迅杂文中的戏拟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海燕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4-80,93,共8页
一、戏拟的定义戏拟总是关联着两个文本、话语或思想之间的比较,没有比较就不可能产生戏拟。善于将不同文化、不同阶层、不同历史阶段之间的文本进行比较与对话是鲁迅创作思维中的一个基本特点,宏阔的眼光与深厚的学养决定了他即使是"...
一、戏拟的定义戏拟总是关联着两个文本、话语或思想之间的比较,没有比较就不可能产生戏拟。善于将不同文化、不同阶层、不同历史阶段之间的文本进行比较与对话是鲁迅创作思维中的一个基本特点,宏阔的眼光与深厚的学养决定了他即使是"滞执于小事情",也绝不会局限于就事论事,而总是能在现实与历史、中国与世界的时空大格局中进行透视,表现出巨大的历史深度与深刻的批判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拟
鲁迅
杂文
创作思维
戏仿
文体形式
燕卜逊
《故事新
编
》
且介亭杂文末编
文化范式
七步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鲁迅论杂文与小品文
被引量:
2
3
作者
严秀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6年第1期90-100,共11页
几个月前,一位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朋友看了我为《中国新文艺大系·杂文集》1949——1966;1976——1982)写的两篇长序言后问我,为什么没有举鲁迅说过《史记》的《伯夷列传》、《屈原贾生列传》也是小品文的例子。我一时无话可答。
关键词
现代文学
伯夷列传
打杂集
屈原贾生列传
且介亭杂文末编
太史公
著作界
皮日休
我不知道
就这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鲁迅杂文的艺术风格
4
作者
吴功正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1年第1期107-133,共27页
鲁迅的杂文对于旧中国种种现状的解剖,对于阶级斗争中提出的种种问题的回答,是那么深刻有力,它的“匕首和投枪”的作用发挥得那么巨大强烈,首先是为鲁迅杂文战斗的思想内容决定的,正如鲁迅自己所说的,“小品文的生存,也只仗着挣扎和战...
鲁迅的杂文对于旧中国种种现状的解剖,对于阶级斗争中提出的种种问题的回答,是那么深刻有力,它的“匕首和投枪”的作用发挥得那么巨大强烈,首先是为鲁迅杂文战斗的思想内容决定的,正如鲁迅自己所说的,“小品文的生存,也只仗着挣扎和战斗的。”(《南腔北调集·小品文的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杂文
艺术风格
南腔北调集
而已集
柔石
张资平
胡适之
且介亭杂文末编
二心集
徐志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鲁迅杂文的形象特征
5
作者
王献永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3年第4期131-150,共20页
鲁迅杂文是否塑造了形象,其特征如何,有无典型意义?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研究者们的意见,至今还不大统一。这些问题,也直接关系着对于鲁迅杂文艺术性质的认识和评价,因此,
关键词
鲁迅
杂文
宣传与做戏
二心集
表层意义
而已集
王道诗话
主要形象
且介亭杂文末编
深层意义
堕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毒不丈夫——鲁迅杂文的“刻毒”特色
6
作者
宋立民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1987年第2期109-111,共3页
“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當取类型。”——这是鲁迅先生对自己杂文之特色的凝炼概括。“不留面子”,说得尖锐些,便是“刻毒”。虽则多数词典释“刻毒”为“刻薄狠毒”,可鲁迅先生并不以为非,他说:“形诸笔墨,却还不过是小毒”。(《且介...
“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當取类型。”——这是鲁迅先生对自己杂文之特色的凝炼概括。“不留面子”,说得尖锐些,便是“刻毒”。虽则多数词典释“刻毒”为“刻薄狠毒”,可鲁迅先生并不以为非,他说:“形诸笔墨,却还不过是小毒”。(《且介亭杂文末编·半夏小集》)——以往谈及鲁迅杂文的讽刺性,研究者多举夸张、幽默、反语、对比诸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杂文
且介亭杂文末编
讽刺性
无毒不丈夫
《呐喊》
张资平
小说史
谈小说创作
叶灵凤
小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鲁迅杂文集的《序言》和《后记》琐谈
7
作者
汪振尚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1988年第2期35-38,共4页
鲁迅的十六本杂文集,除《且介亭杂文未编》、《集外集拾遗》外,都撰写了《序言》(或称《题记》、《前记》、《小引》《题辞》)或《后记》(或称《附记》),计有《序言》十四篇,《后记》六篇(即《写在〈坟〉后面》、《〈华盖集〉后记》、...
鲁迅的十六本杂文集,除《且介亭杂文未编》、《集外集拾遗》外,都撰写了《序言》(或称《题记》、《前记》、《小引》《题辞》)或《后记》(或称《附记》),计有《序言》十四篇,《后记》六篇(即《写在〈坟〉后面》、《〈华盖集〉后记》、《〈伪自由书〉后记》、《〈准风月谈〉后记》、《〈且介亭杂文〉附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文
集
集外集
伪自由书
前记
且介亭杂文末编
许广平
琐谈
六本
《鲁迅全集》
写作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鲁迅杂文篇名初探
8
作者
刘扬烈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57-66,共10页
打开《鲁迅全集》,一篇篇文章的题目,标新立异,争妍斗艳,光芒四射。特别是他的无数杂文的标题,颗颗珠玉,琳琅满目,独特新奇,给人以十分珍贵的启示。这些杂文的篇名,有的观点鲜明,并且寓意深远;有的朴朴实实,却又发人深思;有的战斗锋芒...
打开《鲁迅全集》,一篇篇文章的题目,标新立异,争妍斗艳,光芒四射。特别是他的无数杂文的标题,颗颗珠玉,琳琅满目,独特新奇,给人以十分珍贵的启示。这些杂文的篇名,有的观点鲜明,并且寓意深远;有的朴朴实实,却又发人深思;有的战斗锋芒无比凌厉;有的幽默讽刺入木三分;有的巧妙新奇,出于想象之外。其中,有着宝贵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它的深刻的含义,应该好好学习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杂文
《鲁迅全集》
而已集
二心集
幽默讽刺
三闲集
论俗人应避雅人
并非闲话
且介亭杂文末编
光芒四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谈“跌宕”手法——学习鲁迅杂文的修辞
9
作者
何宗元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52-61,共10页
一九七六年,适应中文系现代汉语修辞教学需要,我写了一本《学习鲁迅修辞》作参考书。去年湖南《吉首大学学报》第一期,有篇刘植先同志写的文章:《谈谈现代汉语修辞格的发展》,把我在《学习鲁迅修辞》中谈到的辞格“跌宕”,作为修辞格发...
一九七六年,适应中文系现代汉语修辞教学需要,我写了一本《学习鲁迅修辞》作参考书。去年湖南《吉首大学学报》第一期,有篇刘植先同志写的文章:《谈谈现代汉语修辞格的发展》,把我在《学习鲁迅修辞》中谈到的辞格“跌宕”,作为修辞格发展的一个方面。我的学养很差,试写的《学习鲁迅修辞》肤浅粗糙。即如“跌宕”一节,一直感到平淡空泛,远远未能显示鲁迅杂文运用“跌宕”手法的精妙。读了刘同志的文章,引起我进一步探索“跌宕”辞格的兴趣。我始终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杂文
修辞教学
现代汉语
艺术风格
徐懋庸
吉首大学学报
第三种人
且介亭杂文末编
脸谱臆测
一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鲁迅杂文的标题艺术
10
作者
潘颂德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51-55,共5页
标题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题目,它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读者阅读一篇文章,首先接触到的是题目。生动活泼的标题吸引着读者以先睹为快的心情如饥似渴地阅读文章,平淡、枯燥、晦涩、冗长的标题,难以吸引读者。所以有人说文章的标题好比人...
标题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题目,它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读者阅读一篇文章,首先接触到的是题目。生动活泼的标题吸引着读者以先睹为快的心情如饥似渴地阅读文章,平淡、枯燥、晦涩、冗长的标题,难以吸引读者。所以有人说文章的标题好比人的眼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杂文
人的眼睛
学衡
群众语言
施蛰存
八月的乡村
文理不通
宣传与做戏
且介亭杂文末编
刘大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鲁迅杂文的语言艺术
11
作者
杜一白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34-38,85,共6页
(一) 鲁迅不愧是中国现代有数的语言艺术大师之一。这在他的丰富的杂文创作中是表现得格外鲜明的。杂文篇幅较短,这种文体尤其要求语言的简约,凝炼,而容不得半句废话。我以为鲁迅杂文的语言是完全具备简练这一特点的。他的文章,尽管思...
(一) 鲁迅不愧是中国现代有数的语言艺术大师之一。这在他的丰富的杂文创作中是表现得格外鲜明的。杂文篇幅较短,这种文体尤其要求语言的简约,凝炼,而容不得半句废话。我以为鲁迅杂文的语言是完全具备简练这一特点的。他的文章,尽管思想内涵十分丰富,但用以表述这种思想内容的语言却绝无罗罗嗦嗦、拖泥带水之弊。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杂文
语言艺术
且介亭杂文末编
语言风格
从讽刺到幽默
二心集
集外集
为了忘却的记念
登龙术
平民百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鲁迅杂文“寓言笔法”初探
12
作者
薛贤荣
王传江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79-82,共4页
鲁迅杂文是思想和艺术的海洋,蕴含着丰富的宝藏。数十年来,无数人涉足其中,挖掘采撷。探龙宫者得骊珠,涉中流者获巨鱼,游汀洲者揽芳草,戏岸边者拾贝壳。虽深浅不同、大小有别,但均有所见,均有所获。笔者不惮浅陋。
关键词
鲁迅
杂文
寓言故事
骊珠
且介亭杂文末编
而已集
科学寓言
《野草》
笑林广记
无声的中国
散文诗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鲁迅杂文的诗情美
13
作者
刘扬烈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1985年第2期1-10,14,共11页
诗与政论的高度统一和完美结合,这已经成了研究者们对鲁迅杂文的定评。他的杂文,充满了炽热的诗情,体现了高尚的诗情美。其诗情美究竟是怎样体现的呢?它的特色、价值、渊源和影响如何?这是本文企图探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鲁迅
杂文
而已集
为了忘却的记念
且介亭杂文末编
答有恒先生
秋夜纪游
革命民主主义
夜颂
古代散文
孩儿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鲁迅杂文与培根随笔
14
作者
盖绍普
《绥化学院学报》
1986年第3期16-20,共5页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一生写下了大量杂文。这些文字,已为人类文化瑰宝,载入史册。三个世纪前的英国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在二十多年的仕宦生涯中,不间断地从事科学、哲学研究,同时,写下了一本《论说...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一生写下了大量杂文。这些文字,已为人类文化瑰宝,载入史册。三个世纪前的英国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在二十多年的仕宦生涯中,不间断地从事科学、哲学研究,同时,写下了一本《论说随笔文集》。这本集子在伊丽莎白时期的1597年,就有了第一个版本,但只收入了十篇论文。此书曾风靡一时,尔后培根自己曾多次版印,每次都增删修改。到1625年他去世前一年印行第四版时,全书已扩充为五十八篇文章了(即现在通行的集子)。这些文章篇幅短小,形式活泼,文笔优美,可以说是文艺性议论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杂文
文笔优美
仕宦生涯
十八篇
唯物主义哲学家
文章篇幅
一本
且介亭杂文末编
而已集
这也是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鲁迅杂文的艺术性格
15
作者
高厚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1988年第4期60-66,共7页
鲁迅是我国现代杂文的宗师,鲁迅杂文是现代杂文的典范。当代杂文作者,不学习鲁迅杂文是不可思议的。继承和发扬鲁迅杂文的艺术传统,是提高杂文质量、繁荣杂文创作必不可少的条件。 鲁迅从1903年开始发表文章,到1936年10月去世前为上,创...
鲁迅是我国现代杂文的宗师,鲁迅杂文是现代杂文的典范。当代杂文作者,不学习鲁迅杂文是不可思议的。继承和发扬鲁迅杂文的艺术传统,是提高杂文质量、繁荣杂文创作必不可少的条件。 鲁迅从1903年开始发表文章,到1936年10月去世前为上,创作行程33年。他在文学创作方面,成就最大的是杂文,杂文是他的主要战斗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杂文
艺术传统
文学创作方面
论秦理斋夫人事
且介亭杂文末编
二心集
答有恒先生
第三种人
秋夜纪游
集外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设喻取譬——鲁迅杂文的修辞艺术
16
作者
何宗元
沈寄踪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56-60,共5页
鲁迅的杂文,既是文艺性的评论,也是评论性的文艺。在作者的创作过程中,二者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而又相互生发的。杂文的这种特性,同时也就制约了鲁迅杂文的艺术表现必然为:文艺与逻辑的结合,亦即形象与逻辑的结合。 比喻是语言形象化...
鲁迅的杂文,既是文艺性的评论,也是评论性的文艺。在作者的创作过程中,二者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而又相互生发的。杂文的这种特性,同时也就制约了鲁迅杂文的艺术表现必然为:文艺与逻辑的结合,亦即形象与逻辑的结合。 比喻是语言形象化的重要手段。鲁迅善于设喻取譬,发挥了比喻在体现杂文艺术特征上的巨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杂文
鲁迅的
杂文
设喻
孩儿塔
修辞艺术
评论性
而已集
且介亭杂文末编
民族主义文学
打杂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鲁迅杂文研究二题
17
作者
时萌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0年第4期304-314,共11页
画家挥毫,贵在咫尺具千里之势。鲁迅杂文中就有一种小于匕首的短章,以片言只语,或摄照风雨如晦的社会相,或勾勒乱舞的群魔像,或剖世态,或析哲理,寥寥数十字,凝聚了雷霆万钧之力,投出铿然一击,字字掷地有声。
关键词
鲁迅
杂文
且介亭杂文末编
群魔
社会相
柔石
而已集
为了忘却的记念
延口残喘
革命激情
无声的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管窥宋代诗词在鲁迅旧体诗歌创作中的映照
18
作者
徐立平
《中学课程资源》
2008年第S1期9-10,共2页
关键词
宋代诗
诗歌创作
苏轼诗
创作资源
中国古典诗歌
文学精神
且介亭杂文末编
徐君猷
白居易诗
宋代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族劣根性的典型——论阿Q
被引量:
1
19
作者
张永泉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2年第1期32-50,共19页
在我国现代文学漫长的人物画廊中,阿Q恐怕是最引人注目并且引起争论最大的一个。六十年来,人们写了难以数计的文字,探讨这一形象的典型特征和美学价值,但直到今天,也没有得到一个统一的认识。这一方面是由于鲁迅在这个人物身上概括的内...
在我国现代文学漫长的人物画廊中,阿Q恐怕是最引人注目并且引起争论最大的一个。六十年来,人们写了难以数计的文字,探讨这一形象的典型特征和美学价值,但直到今天,也没有得到一个统一的认识。这一方面是由于鲁迅在这个人物身上概括的内容相当深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胜利法
人物画廊
现代文学
奥勃洛莫夫
美学价值
中国现代作家
且介亭杂文末编
茅盾论
静修庵
创作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资产阶级政治软骨病思想幼稚病患者”——“假洋鬼子”形象辨析
被引量:
1
20
作者
苏冰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6年第4期220-228,共9页
在《阿 Q 正传》研究中,多年来沿循着一种见解,认为“假洋鬼子”是“投机革命的反革命”、标准的反面人物。本人持不同见解,认为“假洋鬼子”是辛亥时期新兴进步的资产阶级新派的代表之一,是“资产阶级政治软骨病思想幼稚病患者”。
关键词
资产阶级政治
中国资产阶级
头发的故事
讽刺性
投机分子
且介亭杂文末编
性格悲剧
批评态度
压迫阶级
革命党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也谈《且介亭杂文》之“且”字的读音
1
作者
卢文一
出处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Z1期31-32,共2页
文摘
《语文月刊》去年11期发表了秦国同志的《<且介亭杂文〉的“且”字读音辨正》。随后,《语文教学与研究》、《语文报》等还摘介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表面看去,秦氏所说,貌似有理。深入探究,大有商榷之处。 秦文说:“把这个‘且’字读作‘租界’的‘租’,方合书名原意。”我们的看法恰恰相反,把这个“且”字读作租界的“租”,完全违背书名原意。理由如下:
关键词
语文报
秦氏
封建余孽
论俗人应避雅人
隋洛文
《鲁迅全集》
秦文
且介亭杂文末编
越界筑路
许广平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鲁迅杂文中的戏拟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海燕
机构
湖北省襄樊市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4-80,93,共8页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一般项目(14Y058)阶段性成果
文摘
一、戏拟的定义戏拟总是关联着两个文本、话语或思想之间的比较,没有比较就不可能产生戏拟。善于将不同文化、不同阶层、不同历史阶段之间的文本进行比较与对话是鲁迅创作思维中的一个基本特点,宏阔的眼光与深厚的学养决定了他即使是"滞执于小事情",也绝不会局限于就事论事,而总是能在现实与历史、中国与世界的时空大格局中进行透视,表现出巨大的历史深度与深刻的批判力度。
关键词
戏拟
鲁迅
杂文
创作思维
戏仿
文体形式
燕卜逊
《故事新
编
》
且介亭杂文末编
文化范式
七步诗
分类号
I210.4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鲁迅论杂文与小品文
被引量:
2
3
作者
严秀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6年第1期90-100,共11页
文摘
几个月前,一位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朋友看了我为《中国新文艺大系·杂文集》1949——1966;1976——1982)写的两篇长序言后问我,为什么没有举鲁迅说过《史记》的《伯夷列传》、《屈原贾生列传》也是小品文的例子。我一时无话可答。
关键词
现代文学
伯夷列传
打杂集
屈原贾生列传
且介亭杂文末编
太史公
著作界
皮日休
我不知道
就这样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鲁迅杂文的艺术风格
4
作者
吴功正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1年第1期107-133,共27页
文摘
鲁迅的杂文对于旧中国种种现状的解剖,对于阶级斗争中提出的种种问题的回答,是那么深刻有力,它的“匕首和投枪”的作用发挥得那么巨大强烈,首先是为鲁迅杂文战斗的思想内容决定的,正如鲁迅自己所说的,“小品文的生存,也只仗着挣扎和战斗的。”(《南腔北调集·小品文的危机》)
关键词
鲁迅
杂文
艺术风格
南腔北调集
而已集
柔石
张资平
胡适之
且介亭杂文末编
二心集
徐志摩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鲁迅杂文的形象特征
5
作者
王献永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3年第4期131-150,共20页
文摘
鲁迅杂文是否塑造了形象,其特征如何,有无典型意义?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研究者们的意见,至今还不大统一。这些问题,也直接关系着对于鲁迅杂文艺术性质的认识和评价,因此,
关键词
鲁迅
杂文
宣传与做戏
二心集
表层意义
而已集
王道诗话
主要形象
且介亭杂文末编
深层意义
堕民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毒不丈夫——鲁迅杂文的“刻毒”特色
6
作者
宋立民
出处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1987年第2期109-111,共3页
文摘
“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當取类型。”——这是鲁迅先生对自己杂文之特色的凝炼概括。“不留面子”,说得尖锐些,便是“刻毒”。虽则多数词典释“刻毒”为“刻薄狠毒”,可鲁迅先生并不以为非,他说:“形诸笔墨,却还不过是小毒”。(《且介亭杂文末编·半夏小集》)——以往谈及鲁迅杂文的讽刺性,研究者多举夸张、幽默、反语、对比诸手法。
关键词
鲁迅
杂文
且介亭杂文末编
讽刺性
无毒不丈夫
《呐喊》
张资平
小说史
谈小说创作
叶灵凤
小集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鲁迅杂文集的《序言》和《后记》琐谈
7
作者
汪振尚
出处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1988年第2期35-38,共4页
文摘
鲁迅的十六本杂文集,除《且介亭杂文未编》、《集外集拾遗》外,都撰写了《序言》(或称《题记》、《前记》、《小引》《题辞》)或《后记》(或称《附记》),计有《序言》十四篇,《后记》六篇(即《写在〈坟〉后面》、《〈华盖集〉后记》、《〈伪自由书〉后记》、《〈准风月谈〉后记》、《〈且介亭杂文〉附记》。
关键词
杂文
集
集外集
伪自由书
前记
且介亭杂文末编
许广平
琐谈
六本
《鲁迅全集》
写作时间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鲁迅杂文篇名初探
8
作者
刘扬烈
出处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57-66,共10页
文摘
打开《鲁迅全集》,一篇篇文章的题目,标新立异,争妍斗艳,光芒四射。特别是他的无数杂文的标题,颗颗珠玉,琳琅满目,独特新奇,给人以十分珍贵的启示。这些杂文的篇名,有的观点鲜明,并且寓意深远;有的朴朴实实,却又发人深思;有的战斗锋芒无比凌厉;有的幽默讽刺入木三分;有的巧妙新奇,出于想象之外。其中,有着宝贵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它的深刻的含义,应该好好学习和研究。
关键词
鲁迅
杂文
《鲁迅全集》
而已集
二心集
幽默讽刺
三闲集
论俗人应避雅人
并非闲话
且介亭杂文末编
光芒四射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谈“跌宕”手法——学习鲁迅杂文的修辞
9
作者
何宗元
出处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52-61,共10页
文摘
一九七六年,适应中文系现代汉语修辞教学需要,我写了一本《学习鲁迅修辞》作参考书。去年湖南《吉首大学学报》第一期,有篇刘植先同志写的文章:《谈谈现代汉语修辞格的发展》,把我在《学习鲁迅修辞》中谈到的辞格“跌宕”,作为修辞格发展的一个方面。我的学养很差,试写的《学习鲁迅修辞》肤浅粗糙。即如“跌宕”一节,一直感到平淡空泛,远远未能显示鲁迅杂文运用“跌宕”手法的精妙。读了刘同志的文章,引起我进一步探索“跌宕”辞格的兴趣。我始终认为。
关键词
鲁迅
杂文
修辞教学
现代汉语
艺术风格
徐懋庸
吉首大学学报
第三种人
且介亭杂文末编
脸谱臆测
一本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鲁迅杂文的标题艺术
10
作者
潘颂德
出处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51-55,共5页
文摘
标题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题目,它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读者阅读一篇文章,首先接触到的是题目。生动活泼的标题吸引着读者以先睹为快的心情如饥似渴地阅读文章,平淡、枯燥、晦涩、冗长的标题,难以吸引读者。所以有人说文章的标题好比人的眼睛。
关键词
鲁迅
杂文
人的眼睛
学衡
群众语言
施蛰存
八月的乡村
文理不通
宣传与做戏
且介亭杂文末编
刘大魁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鲁迅杂文的语言艺术
11
作者
杜一白
出处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34-38,85,共6页
文摘
(一) 鲁迅不愧是中国现代有数的语言艺术大师之一。这在他的丰富的杂文创作中是表现得格外鲜明的。杂文篇幅较短,这种文体尤其要求语言的简约,凝炼,而容不得半句废话。我以为鲁迅杂文的语言是完全具备简练这一特点的。他的文章,尽管思想内涵十分丰富,但用以表述这种思想内容的语言却绝无罗罗嗦嗦、拖泥带水之弊。相反。
关键词
鲁迅
杂文
语言艺术
且介亭杂文末编
语言风格
从讽刺到幽默
二心集
集外集
为了忘却的记念
登龙术
平民百姓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鲁迅杂文“寓言笔法”初探
12
作者
薛贤荣
王传江
出处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79-82,共4页
文摘
鲁迅杂文是思想和艺术的海洋,蕴含着丰富的宝藏。数十年来,无数人涉足其中,挖掘采撷。探龙宫者得骊珠,涉中流者获巨鱼,游汀洲者揽芳草,戏岸边者拾贝壳。虽深浅不同、大小有别,但均有所见,均有所获。笔者不惮浅陋。
关键词
鲁迅
杂文
寓言故事
骊珠
且介亭杂文末编
而已集
科学寓言
《野草》
笑林广记
无声的中国
散文诗集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鲁迅杂文的诗情美
13
作者
刘扬烈
机构
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1985年第2期1-10,14,共11页
文摘
诗与政论的高度统一和完美结合,这已经成了研究者们对鲁迅杂文的定评。他的杂文,充满了炽热的诗情,体现了高尚的诗情美。其诗情美究竟是怎样体现的呢?它的特色、价值、渊源和影响如何?这是本文企图探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鲁迅
杂文
而已集
为了忘却的记念
且介亭杂文末编
答有恒先生
秋夜纪游
革命民主主义
夜颂
古代散文
孩儿塔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鲁迅杂文与培根随笔
14
作者
盖绍普
出处
《绥化学院学报》
1986年第3期16-20,共5页
文摘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一生写下了大量杂文。这些文字,已为人类文化瑰宝,载入史册。三个世纪前的英国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在二十多年的仕宦生涯中,不间断地从事科学、哲学研究,同时,写下了一本《论说随笔文集》。这本集子在伊丽莎白时期的1597年,就有了第一个版本,但只收入了十篇论文。此书曾风靡一时,尔后培根自己曾多次版印,每次都增删修改。到1625年他去世前一年印行第四版时,全书已扩充为五十八篇文章了(即现在通行的集子)。这些文章篇幅短小,形式活泼,文笔优美,可以说是文艺性议论文。
关键词
鲁迅
杂文
文笔优美
仕宦生涯
十八篇
唯物主义哲学家
文章篇幅
一本
且介亭杂文末编
而已集
这也是生活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鲁迅杂文的艺术性格
15
作者
高厚
出处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1988年第4期60-66,共7页
文摘
鲁迅是我国现代杂文的宗师,鲁迅杂文是现代杂文的典范。当代杂文作者,不学习鲁迅杂文是不可思议的。继承和发扬鲁迅杂文的艺术传统,是提高杂文质量、繁荣杂文创作必不可少的条件。 鲁迅从1903年开始发表文章,到1936年10月去世前为上,创作行程33年。他在文学创作方面,成就最大的是杂文,杂文是他的主要战斗武器。
关键词
鲁迅
杂文
艺术传统
文学创作方面
论秦理斋夫人事
且介亭杂文末编
二心集
答有恒先生
第三种人
秋夜纪游
集外集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设喻取譬——鲁迅杂文的修辞艺术
16
作者
何宗元
沈寄踪
出处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56-60,共5页
文摘
鲁迅的杂文,既是文艺性的评论,也是评论性的文艺。在作者的创作过程中,二者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而又相互生发的。杂文的这种特性,同时也就制约了鲁迅杂文的艺术表现必然为:文艺与逻辑的结合,亦即形象与逻辑的结合。 比喻是语言形象化的重要手段。鲁迅善于设喻取譬,发挥了比喻在体现杂文艺术特征上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
鲁迅
杂文
鲁迅的
杂文
设喻
孩儿塔
修辞艺术
评论性
而已集
且介亭杂文末编
民族主义文学
打杂集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鲁迅杂文研究二题
17
作者
时萌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0年第4期304-314,共11页
文摘
画家挥毫,贵在咫尺具千里之势。鲁迅杂文中就有一种小于匕首的短章,以片言只语,或摄照风雨如晦的社会相,或勾勒乱舞的群魔像,或剖世态,或析哲理,寥寥数十字,凝聚了雷霆万钧之力,投出铿然一击,字字掷地有声。
关键词
鲁迅
杂文
且介亭杂文末编
群魔
社会相
柔石
而已集
为了忘却的记念
延口残喘
革命激情
无声的中国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管窥宋代诗词在鲁迅旧体诗歌创作中的映照
18
作者
徐立平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学课程资源》
2008年第S1期9-10,共2页
关键词
宋代诗
诗歌创作
苏轼诗
创作资源
中国古典诗歌
文学精神
且介亭杂文末编
徐君猷
白居易诗
宋代文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族劣根性的典型——论阿Q
被引量:
1
19
作者
张永泉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2年第1期32-50,共19页
文摘
在我国现代文学漫长的人物画廊中,阿Q恐怕是最引人注目并且引起争论最大的一个。六十年来,人们写了难以数计的文字,探讨这一形象的典型特征和美学价值,但直到今天,也没有得到一个统一的认识。这一方面是由于鲁迅在这个人物身上概括的内容相当深广;
关键词
精神胜利法
人物画廊
现代文学
奥勃洛莫夫
美学价值
中国现代作家
且介亭杂文末编
茅盾论
静修庵
创作动机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资产阶级政治软骨病思想幼稚病患者”——“假洋鬼子”形象辨析
被引量:
1
20
作者
苏冰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6年第4期220-228,共9页
文摘
在《阿 Q 正传》研究中,多年来沿循着一种见解,认为“假洋鬼子”是“投机革命的反革命”、标准的反面人物。本人持不同见解,认为“假洋鬼子”是辛亥时期新兴进步的资产阶级新派的代表之一,是“资产阶级政治软骨病思想幼稚病患者”。
关键词
资产阶级政治
中国资产阶级
头发的故事
讽刺性
投机分子
且介亭杂文末编
性格悲剧
批评态度
压迫阶级
革命党人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也谈《且介亭杂文》之“且”字的读音
卢文一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鲁迅杂文中的戏拟
王海燕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鲁迅论杂文与小品文
严秀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鲁迅杂文的艺术风格
吴功正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鲁迅杂文的形象特征
王献永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无毒不丈夫——鲁迅杂文的“刻毒”特色
宋立民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鲁迅杂文集的《序言》和《后记》琐谈
汪振尚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鲁迅杂文篇名初探
刘扬烈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试谈“跌宕”手法——学习鲁迅杂文的修辞
何宗元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鲁迅杂文的标题艺术
潘颂德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鲁迅杂文的语言艺术
杜一白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鲁迅杂文“寓言笔法”初探
薛贤荣
王传江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鲁迅杂文的诗情美
刘扬烈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鲁迅杂文与培根随笔
盖绍普
《绥化学院学报》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鲁迅杂文的艺术性格
高厚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论设喻取譬——鲁迅杂文的修辞艺术
何宗元
沈寄踪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鲁迅杂文研究二题
时萌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管窥宋代诗词在鲁迅旧体诗歌创作中的映照
徐立平
《中学课程资源》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民族劣根性的典型——论阿Q
张永泉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资产阶级政治软骨病思想幼稚病患者”——“假洋鬼子”形象辨析
苏冰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4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