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4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简易负压吸引联合藻酸盐敷料在腹部术后创口不良愈合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张燕飞 罗小红 +2 位作者 李雷 陆素宁 陈德凤 《现代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430-433,共4页
目的探讨简易负压吸引技术联合藻酸盐敷料在腹部手术创口愈合不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11月该院腹部手术创口愈合不良的9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A组、干预B组,每组30例。干预A组... 目的探讨简易负压吸引技术联合藻酸盐敷料在腹部手术创口愈合不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11月该院腹部手术创口愈合不良的9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A组、干预B组,每组30例。干预A组采用简易负压吸引联合藻酸盐敷料治疗,干预B组单独使用藻酸盐敷料治疗,对照组采用凡士林油纱敷料处理创口。比较3组创口愈合率、创口面积、渗液量、渗液pH值及换药次数。结果3组在创口愈合率、创口面积、渗液量、渗液pH值及换药次数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A组在创口愈合率、创口面积、渗液量、渗液pH值及换药次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干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B组在渗液量及换药次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简易负压吸引技术联合藻酸盐敷料治疗腹部手术创口愈合不良具有显著效果,其能有效提高愈合率,减少换药频率,并显著改善创口愈合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易负压吸引技术 腹部手术 创口 愈合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管引流加术后换药预防跟骨骨折术后切口不良愈合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蒙剑德 魏小华 +1 位作者 赵小泉 陈璞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5期65-66,共2页
近10多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和内固定器材的发展,对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多主张采取手术内固定治疗[1-2]。而外侧入路"L"型切口是跟骨骨折手术最常用的手术入路[3]。由于跟骨外侧皮肤张力高、软组织薄、血供不稳定及术后软组织水... 近10多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和内固定器材的发展,对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多主张采取手术内固定治疗[1-2]。而外侧入路"L"型切口是跟骨骨折手术最常用的手术入路[3]。由于跟骨外侧皮肤张力高、软组织薄、血供不稳定及术后软组织水肿等原因,术后切口不愈合率高达5%~27%[4],直接影响跟骨骨折的疗效。我科自2011年2月~2012年7月对74例跟骨骨折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伤口予以半管引流加术后及时换药处理,较常规放置胶片及引流管引流患者能降低切口不良愈合率,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切口 跟骨骨折 半管引流 术后换药 不良愈合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跟骨关节内骨折 预防
原文传递
会阴侧切不良愈合的预防及护理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顺风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9期127-127,130,共2页
总结1606例经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术产妇的护理,认为术前系统掌握孕妇身体状况,有效处理伴随疾病,术中把握侧切时机,严格无菌,规范操作,术后及时观察及精心护理,恰当及时的处理措施是预防侧切不良愈合发生的关键。
关键词 会阴侧切 不良愈合 预防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口不良愈合防治(附82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周荣军 王益俊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8年第5期730-731,共2页
关键词 切口 不良愈合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甲状腺手术切口不良愈合的体会
5
作者 耿礼文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甲状腺手术 切口 不良愈合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激光结合中药化腐清创术治疗不良愈合创口研究
6
作者 李元金 《药品评价》 CAS 2018年第20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结合中药化腐清创术治疗不良愈合创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01—2018.01来我院就诊的创口不良愈合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半导体激光结合中药化...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结合中药化腐清创术治疗不良愈合创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01—2018.01来我院就诊的创口不良愈合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半导体激光结合中药化腐清创术治疗,对照组只给予中药化腐清创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恢复情况(创口愈合时间、瘢痕直径/创口直径)。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均为100%,无差异;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水平均下降,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创口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瘢痕直径/创口直径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结合中药化腐清创术治疗不良愈合创口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能显著缩短创口愈合时间,愈合后瘢痕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 中药化腐清创术 不良愈合创口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切口不良愈合的影响因素与预防措施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闫小英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16期1331-1332,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剖宫产切口愈合的不良因素,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29例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术后切口良好产妇29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切口愈合情况,比较两组相关因... 目的探讨影响剖宫产切口愈合的不良因素,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29例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术后切口良好产妇29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切口愈合情况,比较两组相关因素的差异。结果 29例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中,切口感染患者17例(58.62%)、切口脂肪液化患者9例(31.03%)、切口裂开患者3例(10.34%)。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相对危险度较高的因素依次是术前未应用抗生素、BMI、胎膜早破、手术时间、基础疾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针对不同因素采用不同的措施,比如控制BMI在合理范围内,注意糖尿病、高血压、贫血等基础疾病,避免胎膜早破,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尽量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切口愈合不良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火灸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临床观察
8
作者 艾艳芬 郭乐 +1 位作者 曾丽 钟思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第3期108-111,共4页
目的 探究雷火灸治疗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3月新余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雷火灸治疗,对照组予庆大霉素纱布湿敷伤... 目的 探究雷火灸治疗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3月新余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雷火灸治疗,对照组予庆大霉素纱布湿敷伤口引流治疗,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所用时间、临床疗效、切口再次裂开率、剖宫产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和切口愈合所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29/30)高于对照组66.67%(20/30)(P<0.05),切口再次裂开率3.33%(1/30)低于对照组33.33%(10/30)(P<0.05)。治疗后,观察组剖宫产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者施以雷火灸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其疼痛程度,降低切口再次裂开发生率并缩短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腹部切口愈合不良 雷火灸疗法 中医外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发生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阮将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4期125-128,共4页
目的分析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糖尿病足溃疡(DFU)患者发生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为改善DFU患者的预后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4年6月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48例DFU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创面愈合情况,将其... 目的分析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糖尿病足溃疡(DFU)患者发生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为改善DFU患者的预后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4年6月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48例DFU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创面愈合情况,将其分为愈合不良组(43例)和愈合良好组(10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VSD治疗DFU患者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与愈合良好组比,愈合不良组中年龄为<60岁、营养状况为营养不良的患者占比均更高,溃疡持续时间更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更高(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溃疡持续时间长、NLR、CRP水平高、营养不良均为DFU患者经VSD治疗发生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OR=5.413、3.529、4.652、4.601,均P<0.05)。结论经VSD治疗DFU患者发生愈合不良的风险较高,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溃疡持续时间长、NLR、CRP水平高及营养不良,治疗时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针对相关影响因素提供防治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足溃疡 愈合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乳糜胸合并切口愈合不良的护理
10
作者 陈佩雯 《妇儿健康导刊》 2025年第4期127-130,共4页
心脏外科术后发生乳糜胸会影响患儿预后,若同时伴有切口愈合不良的情况,会延缓患儿术后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为预防患儿不良情况的发生,进一步改善术后预后效果,需采取有效、合理的护理干预手段。给予先天性心脏病术... 心脏外科术后发生乳糜胸会影响患儿预后,若同时伴有切口愈合不良的情况,会延缓患儿术后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为预防患儿不良情况的发生,进一步改善术后预后效果,需采取有效、合理的护理干预手段。给予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营养支持尤为重要,实施多模式的镇痛管理,提高患儿舒适度,重视相关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重视家庭、社会支持及延续护理等,能够提升患儿治疗、康复的效果。本文报道1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乳糜胸合并切口愈合不良的护理过程,通过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从而改善患儿病情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儿童 术后 乳糜胸 切口愈合不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伤口疗法治疗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效果
11
作者 吴万庆 陈天然 +3 位作者 傅聿铭 罗昭锋 杨战锋 闫少鹏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1216-1219,共4页
目的探讨负压伤口疗法治疗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7年1月至2022年6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70例腹部外科手术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负压治疗组。通过t检验、χ^(2)检验、F... 目的探讨负压伤口疗法治疗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7年1月至2022年6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70例腹部外科手术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负压治疗组。通过t检验、χ^(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或秩和检验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疼痛评分及切口愈合情况的差异。结果常规治疗组患者疼痛评分高于负压治疗组(t=2.189,P=0.032),负压治疗组肉芽生长情况优于常规治疗组(t=2.338,P=0.019),负压治疗组切口水肿消退时间(t=3.077,P=0.003)及二期处理时间(t=6.006,P<0.001)均短于常规治疗组。结论负压伤口疗法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切口愈合不良引起的疼痛,缩短切口水肿的消退时间,促进切口肉芽组织生长,加快腹部切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伤口疗法 切口愈合不良 肉芽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切口负压吸引系统在预防腹部切口愈合不良中的应用效果
12
作者 田洁 谯进 +5 位作者 赵立志 任爱红 马秀琴 张春玲 陆琳 陈思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6期50-53,共4页
目的观察闭合切口负压吸引系统在预防腹部切口愈合不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0例腹部切口术后患者,按照接受闭合切口负压治疗的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105例,使用闭合切口负压吸引系统治疗72 h后进行传... 目的观察闭合切口负压吸引系统在预防腹部切口愈合不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0例腹部切口术后患者,按照接受闭合切口负压治疗的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105例,使用闭合切口负压吸引系统治疗72 h后进行传统换药)和对照组(75例,使用传统换药方法)。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后1 d切口引流量大于对照组,切口相关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脂肪液化、切口感染及切口裂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肺部感染、肠梗阻、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切口负压吸引系统在预防腹部切口愈合不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切口负压吸引系统 腹部切口 愈合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SSO变量选择的结直肠癌病人术后吻合口愈合不良预测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13
作者 黄金向 莫琳君 刘晓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621-625,共5页
目的 构建基于LASSO变量选择的结直肠癌病人术后吻合口愈合不良预测模型,并分析该模型对吻合口预后不良预测效能。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8年3月~2023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15例结直肠癌病人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 目的 构建基于LASSO变量选择的结直肠癌病人术后吻合口愈合不良预测模型,并分析该模型对吻合口预后不良预测效能。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8年3月~2023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15例结直肠癌病人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后对所有病人进行为期30天的随访,根据有无发生吻合口愈合不良分为两组,愈合不良组24例,预后良好组191例。收集病人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应用LASSO回归模型筛选具有非0系数的相征因素,构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导致病人发生吻合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及特异度;采用Bootdtrap法进行500次重复抽样进行验证。结果 愈合不良组男性比例大于愈合良好组;愈合不良组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高于愈合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愈合不良组手术时间长于愈合良好组,肿瘤直径>4 cm、肿瘤下缘与肛周距离≤7 cm、术前有新辅助化疗、肿瘤分期为Ⅲ~Ⅳ期例数显著多于愈合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筛显示,手术时间、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肿瘤下缘与肛周距离以及圆周肿瘤生长是吻合口愈合不良的预测因素;根据Logistic回归绘制ROC曲线,得到AUC为0.892(95%CI:0.813~0.945),敏感性为75.81%,特异性为89.47%。Youden指数为0.6528;利用Bootdtrap技术绘制模型的校准曲线得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结论 手术时间长、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肿瘤下缘与肛周距离<7 cm以及圆周肿瘤生长是影响结直肠癌术后病人发生吻合口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可用于吻合口愈合不良人群的筛选且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SO回归 结直肠癌 吻合口愈合不良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入路胸腰椎结核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1项单中心回顾性观察队列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熊拓托 欧云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5-172,共8页
目的:分析胸腰椎结核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poor wound healing,PWH)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接受后入路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124例患者,其中16例发生PWH,108... 目的:分析胸腰椎结核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poor wound healing,PWH)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接受后入路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124例患者,其中16例发生PWH,108例未发生PWH。根据术后是否出现PWH分为PWH组和非PWH组。对比研究2组患者术前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史、是否合并高血压/肺结核/糖尿病、手术固定节段数、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小板(platelet,PLT)、中性粒细胞计数和百分比、淋巴细胞计数和百分比、单核细胞计数和百分比、血红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采用单变量分析、多因素二元逻辑回归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探讨影响因素。结果:单变量分析结果发现:合并肺结核(χ2=5.458,P=0.019)、手术固定节段数(Z=-3.407,P=0.001)、PLT(Z=-2.766,P=0.006)、MCV(Z=2.957,P=0.004)、MCH(Z=-3.001,P=0.003)、MCHC(Z=2.379,P=0.019)、中性粒细胞绝对值(Z=-3.723,P<0.00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Z=-3.678,P<0.001)、淋巴细胞百分比(Z=3.798,P<0.001)、Hb(Z=-3.225,P=0.001)、前白蛋白(Z=3.988,P<0.001)、白蛋白(Z=-3.562,P<0.001)、ESR(Z=-2.971,P=0.003)、CRP(Z=-4.305,P<0.001)为明显危险因素。经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手术固定节段数、术前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术前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术前淋巴细胞百分比和CRP为胸腰椎结核患者术后PWH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手术固定节段数、术前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术前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术前淋巴细胞百分比和CRP最佳临界值分别为5个节段、71.5%、5.29×109/L、19.45%和40.95 mg/L。结论:缩短切口长度以减少手术创伤,术前监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以及CRP水平,可减少胸腰椎结核患者术后发生PWH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愈合不良 危险因素分析 脊柱结核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外科手术 logistic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胸腔镜肺切除术后闭式引流切口愈合不良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陈玉果 季聪颖 +3 位作者 邓翼鸥 王敏涛 张玮 郭红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3-67,共5页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胸腔镜肺切除术后闭式引流切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经病理诊断为肺癌并行胸腔镜肺切除术的7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闭式引流切口愈合不良将患者分...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胸腔镜肺切除术后闭式引流切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经病理诊断为肺癌并行胸腔镜肺切除术的7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闭式引流切口愈合不良将患者分为愈合不良组(128例)和愈合组(576例)。对可能影响患者术后闭式引流切口愈合不良因素,如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其他既往史(手术侧乳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史、免疫系统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手术时间、切除范围、闭式引流位置、引流管切口缝合针数、留置引流管时间、引流管口拆线时间、术前白蛋白水平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糖尿病与发生闭式引流切口愈合不良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615,95%CI:1.081~2.413,P=0.019)、BMI(OR=2.086,95%CI:1.382~3.148,P<0.001)、糖尿病(OR=2.103,95%CI:1.216~3.638,P=0.008)是闭式引流切口愈合不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BMI、糖尿病是肺癌患者行胸腔镜术后闭式引流切口愈合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围手术期做好准备工作,术后关注伤口变化,给予针对性措施,以减少闭式引流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胸腔镜手术 胸腔闭式引流术 切口愈合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照射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观察
16
作者 帅品花 陈静 +2 位作者 黄丽君 邓文静 熊润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1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究微波照射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43例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其中对照组20例,运用西医治疗;研究组23例,在... 目的探究微波照射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43例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其中对照组20例,运用西医治疗;研究组2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中药外敷联合微波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切口愈合等级、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切口愈合等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3 d后、治疗7 d后血清CRP、WBC、PCT表达均低于治疗前,且同时间节点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微波照射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 中药外敷 微波照射 中医外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对黄芪-金银花治疗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疗效观察
17
作者 夏自成 郭德华 +2 位作者 张国福 曾志奎 雷海燕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38-40,44,共4页
目的:基于“脾肾相关”探讨药对黄芪-金银花治疗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43例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将其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20例,... 目的:基于“脾肾相关”探讨药对黄芪-金银花治疗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43例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将其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20例,采用基础治疗(抗菌药物结合常规换药或充分引流);观察组2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含黄芪-金银花药对的中药颗粒剂。比较2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切口愈合等级、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的变化,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等级(乙级15例、丙级8例)显著优于对照组(乙级5例、丙级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3 d、7 d血清CRP、WBC、PCT表达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药对黄芪-金银花治疗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疗效确切,可缩短切口愈合时间,改善患者炎症反应、疼痛及切口愈合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愈合不良 脾肾相关 黄芪-金银花 药对 骨折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与外科常规换药对腹部术后伤口愈合不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诺 孙慧伶 +3 位作者 吴荣 高小玉 张晓翠 毕华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397-401,共5页
目的 探究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与伤口常规换药对腹部术后伤口愈合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08-01/2023-09-30日作者医院普通外科225例腹部术后伤口愈合不良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伤口换药方式,将患者分... 目的 探究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与伤口常规换药对腹部术后伤口愈合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08-01/2023-09-30日作者医院普通外科225例腹部术后伤口愈合不良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伤口换药方式,将患者分为VSD组(n=110)和常规伤口换药组(n=115)。比较两组腹部术后伤口愈合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天数、换药次数、换药天数、Ⅱ期清创缝合时间、血清学炎症指标。结果 225例腹部术后伤口愈合不良患者中,伤口出现脂肪液化或组织坏死110例(VSD组53例、常规伤口换药组57例),大量脓液或深部脓腔80例(VSD组42例、常规伤口换药组38例),切口裂开35例(VSD组15例、常规伤口换药组20例)。两组腹部术后伤口愈合不良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SD组腹部术后伤口愈合不良患者中,伤口出现脂肪液化或组织坏死、大量脓液或深部脓腔、切口裂开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伤口换药组,住院天数、换药天数、换药次数、Ⅱ期清创缝合时间均少于常规伤口换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换药后,两组腹部术后伤口愈合不良患者伤口出现脂肪液化或组织坏死、大量脓液或深部脓腔、切口裂开的患者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 NEU)、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水平较换药前均明显下降,且VSD组低于常规换药组(P均<0.05)。结论 与常规伤口换药相比,应用VSD伤口换药有利于加快腹部术后伤口愈合不良患者伤口恢复,降低感染发生率,有效缩短创面Ⅱ期清创缝合时间,改善患者血清炎症指标,促进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手术部位感染 腹部手术 伤口愈合不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二胎产妇剖宫产后子宫瘢痕愈合不良的Nomogram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价值
19
作者 张全华 余冰洁 +1 位作者 李冉 任艳芳 《海南医学》 2024年第2期230-236,共7页
目的 构建高龄二胎产妇剖宫产后子宫瘢痕愈合不良(PHUI)的列线图(Nomogram)预测模型,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77例高龄二胎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依据所有产妇的子宫... 目的 构建高龄二胎产妇剖宫产后子宫瘢痕愈合不良(PHUI)的列线图(Nomogram)预测模型,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77例高龄二胎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依据所有产妇的子宫瘢痕愈合情况分为子宫瘢痕愈合良好(GHUI)组204例和PHUI组73例,经单因素分析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二胎产妇剖宫产后PHUI的影响因素,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进行临床应用性验证。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孕期增重、贫血、既往剖宫产史、子宫位置、手术时机、术者年资、切口与宫颈内口距离、胎膜早破、羊水污染、术后感染是高龄二胎产妇剖宫产后PHUI的影响因素(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贫血、既往剖宫产史、子宫位置、手术时机、切口与宫颈内口距离、胎膜早破、羊水污染、术后感染是高龄二胎产妇剖宫产后PHUI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根据Logistic回归方程构建高龄二胎产妇剖宫产后PHUI的Nomograms预测模型,经检验,该模型C-index为0.921,校准度为0.873,预测高龄二胎产妇剖宫产后PHUI的AUC为0.868 (95%CI:0.822~0.916),敏感度为84.93%,特异度为70.10%;且经临床验证,该模型预测高龄二胎产妇剖宫产后PHUI的AUC为0.885 (95%CI:0.825~0.949),敏感度为85.29%,特异度为77.66%。结论 基于年龄、贫血、既往剖宫产史、子宫位置、手术时机、切口与宫颈内口距离、胎膜早破、羊水污染、术后感染等临床资料构建高龄二胎产妇剖宫产后PHUI的预测模型具有可行性,且其预测价值高,临床应用性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二胎 产妇 剖宫产 子宫瘢痕愈合不良 临床资料 列线图预测模型 临床应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式负压封闭引流术对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20
作者 俞凌 汪悦 +1 位作者 邢川明 杨登元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033-1035,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对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4年7月于南京市中心医院就诊的56例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传统VSD装置治疗)和试验组(采用改良式VSD装置治... 目的探讨改良式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对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4年7月于南京市中心医院就诊的56例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传统VSD装置治疗)和试验组(采用改良式VSD装置治疗),每组28例。比较两组住院天数、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等指标,分析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住院时间缩短(P<0.05);治疗后第3天,试验组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比对照组降低(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改良式VSD对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切口愈合不良 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