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运动方式对代谢综合征患者干预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
1
作者 王子园 郭成根 +1 位作者 谭雪峰 孙璞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13-1518,共6页
代谢综合征是一系列代谢紊乱病理状态的总称,包括肥胖、糖代谢异常、血脂紊乱等。调查显示,我国代谢综合征总体患病率为33.3%,其中糖代谢和脂肪代谢较为普遍,分别约占代谢综合征的42%和28%~([1])。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不同年... 代谢综合征是一系列代谢紊乱病理状态的总称,包括肥胖、糖代谢异常、血脂紊乱等。调查显示,我国代谢综合征总体患病率为33.3%,其中糖代谢和脂肪代谢较为普遍,分别约占代谢综合征的42%和28%~([1])。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不同年龄段和种族群体中呈逐渐递增的趋势,据估计,世界上约有20%—25%的成年人患有代谢综合征,因而导致罹患心血管疾病或脑卒中的可能性是健康成年人的2倍~([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不同运动方式 干预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运动方式对2型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荣娟 李锋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通过对2型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进行长时间不同方式的运动干预,比较不同运动方式对2型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影响,以期为2型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运动处方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实验要求共招募54名受试者,平均分成三... 目的:通过对2型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进行长时间不同方式的运动干预,比较不同运动方式对2型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影响,以期为2型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运动处方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实验要求共招募54名受试者,平均分成三组,分别为对照组、有氧运动组、抗阻训练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形式的运动,有氧运动组和抗阻训练组按照各自制定的运动方案运动18周;三组在饮食安排等方面保持基本一致;分别在运动开始前一天及结束后的第一天对三组受试者进行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四项指标检测,检测状态为晨起空腹;结果:有氧运动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与实验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抗阻练习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与实验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实验前后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建议:18周的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均能有效的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对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相比单纯的有氧运动,抗阻练习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建议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糖尿病患者运动计划的制定应适当地融入一部分抗阻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运动方式 2型糖尿病 血糖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运动方式对绝经后妇女身体形态、肺活量及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费加明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4期339-341,共3页
目的:通过对绝经后妇女进行不同的运动方式干预,探讨其对绝经期妇女体质的影响,以期为制定绝经后妇女运动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将60名受试者,年龄(54±4.6)岁,随机分成3组(n=20):即对照组、有氧运动组(快走)及有氧运动结合力量训练组... 目的:通过对绝经后妇女进行不同的运动方式干预,探讨其对绝经期妇女体质的影响,以期为制定绝经后妇女运动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将60名受试者,年龄(54±4.6)岁,随机分成3组(n=20):即对照组、有氧运动组(快走)及有氧运动结合力量训练组(快走加抗阻练习)。运动组进行为期4个月的运动,每天上、下午各进行1.5 h的快走或慢跑运动,每周运动3~5次;有氧运动结合力量训练组,每天上、下午各进行40 min的健步走运动+30 min的力量练习(上肢哑铃练习+腹部以仰卧起坐+下肢以负重提肩练习为主)及前后10 min的整理活动,每周运动3~5次;对照组正常生活,期间不进行任何系统的体育运动;各组均不作饮食方面的特别控制,整个试验期间3组都有专人进行跟踪监测,试验前后分别对3组受试者进行体脂率、体重指数(BMI)、肺活量及骨密度指标测试。结果:有氧运动组运动后体脂率明显下降(P<0.05),肺活量明显提高(P<0.05),但BMI和骨密度未出现明显变化;混合练习组运动后BMI明显下降(P<0.05),骨密度明显提高(P<0.05),但体脂率和肺活量未出现明显变化;对照组试验前后各指标均未出现显著性变化。结论:4个月的有氧运动和有氧运动结合力量运动对提高绝经后妇女的体质健康均有一定的的效果,但有氧运动对体质的影响偏向于减脂,而混合练习组偏向于瘦体重的增加和骨密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运动方式 绝经期妇女 身体形态、肺活量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运动方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产生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胡艺 《当代医学》 2019年第23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方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产生的效果观察。方法研究样本中的50例患者,均来自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同期接受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抗阻力量运动,观察组患者接...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方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产生的效果观察。方法研究样本中的50例患者,均来自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同期接受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抗阻力量运动,观察组患者接受有氧运动结合抗阻力量运动,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模式下的生化指标以及血脂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HDL-C、LDL-C水平改善幅度较小;观察组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有氧运动结合抗阻力量运动,能有效的改善自身的血糖水平,促进疾病的好转,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运动方式 2型糖尿病患者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运动方式对各周龄大鼠体内丙酮酸含量的影响
5
作者 韩明均 程敏 徐明 《四川体育科学》 2011年第4期31-32,44,共3页
通过运用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研究不同运动方式对各周龄大鼠的影响,说明大鼠体内丙酮酸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大鼠在递增负荷的情况下,各周龄的大鼠体内丙酮酸的含量会有一定的变化;周龄越高,产生丙酮酸的量相对较少,这可能与大鼠机... 通过运用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研究不同运动方式对各周龄大鼠的影响,说明大鼠体内丙酮酸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大鼠在递增负荷的情况下,各周龄的大鼠体内丙酮酸的含量会有一定的变化;周龄越高,产生丙酮酸的量相对较少,这可能与大鼠机体代谢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运动方式 周龄 大鼠 丙酮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运动方式对乙酰辅酶A羧化酶调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叶城洁 刘秀娟 张蕴琨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52-56,共5页
研究综述运动对于乙酰辅酶A羧化酶调控的研究进展。长期运动上调ACC磷酸化的水平,抑制脂肪在肝脏合成,促进脂代谢,进而治疗因运动不足引起的疾病。连续的高强度间歇运动更容易产生运动适应,上调ACC磷酸化水平。抗阻运动可上调控衰老机体... 研究综述运动对于乙酰辅酶A羧化酶调控的研究进展。长期运动上调ACC磷酸化的水平,抑制脂肪在肝脏合成,促进脂代谢,进而治疗因运动不足引起的疾病。连续的高强度间歇运动更容易产生运动适应,上调ACC磷酸化水平。抗阻运动可上调控衰老机体ACC的磷酸化水平。力竭运动不能直接激活ACC,但可以在运动的急性恢复期激活ACC磷酸化。运动对于人体是全方面的影响,ACC也不是孤立的。关于在运动中ACC如何发挥协同作用调控脂代谢的研究甚少,具体的机制仍需要探索。关于长期运动对ACC的调控机制已经有大量研究,其他运动对于ACC的调控研究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运动方式 乙酰辅酶A羧化酶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运动方式对大鼠肝脏脂代谢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叶城洁 张蕴琨 《辽宁体育科技》 2018年第3期47-50,共4页
目的:研究长期训练和一次性力竭运动两种运动方式对大鼠体重、血脂及AMPKα、ACC磷酸化的影响,为深入研究运动调控脂代谢的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将4周龄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三组,安静组(n=10,Q组)、一次力竭组(n=10,OE组)和长期训练组... 目的:研究长期训练和一次性力竭运动两种运动方式对大鼠体重、血脂及AMPKα、ACC磷酸化的影响,为深入研究运动调控脂代谢的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将4周龄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三组,安静组(n=10,Q组)、一次力竭组(n=10,OE组)和长期训练组(n=10,LT组),其中OE组和LT组先进行1周适应性游泳运动,随后,LT组进行6周游泳训练。采用COD-PAP法测定大鼠血清TC、TG,采用直接法检测大鼠血清HDL-C和LDL-C水平。用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安静状态、一次性力竭运动和长期运动后大鼠肝脏AMPK、ACC磷酸化水平。结果:(1)LT组大鼠血清TG和LDL-C显著高于Q组和OE组(P<0.05),但是,血清TC显著低于Q组和OE组(P<0.05);(2)LT组ACC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Q组和OE组(P<0.05)。结论:长期训练可以通过上调ACC活性,增加脂肪动员,抑制脂肪合成,促进脂肪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运动方式 脂代谢 腺苷酸蛋白活化激酶 乙酰辅酶A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次量不同运动方式对T2DM患者运动后血糖变化影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舒馨煜 李文 胡国鹏 《福建体育科技》 2023年第5期26-31,51,共7页
目的:中国是患糖尿病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中2型糖尿病(T2DM)患者在糖尿病患者中占90%以上,并呈持续增长的趋势。在体医融合的背景下,运动疗法对身体有诸多益处。本研究应用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FGM)对T2DM患者进行血糖监测,探究有氧... 目的:中国是患糖尿病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中2型糖尿病(T2DM)患者在糖尿病患者中占90%以上,并呈持续增长的趋势。在体医融合的背景下,运动疗法对身体有诸多益处。本研究应用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FGM)对T2DM患者进行血糖监测,探究有氧运动、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抗阻运动以及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对中国T2DM患者运动后血糖数值变化,为寻找适合T2DM患者运动的方式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通过对20名T2DM患者进行4项不同运动方式的干预实验,记录运动干预日与非运动干预日血糖变化情况。每个运动实验日之间相间隔48h以上。结果:四种不同运动方式运动后即刻的血糖平均值与运动前的血糖值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有氧运动、HIIT运动和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在运动后即刻的血糖值有显著下降(P<0.01)。四种不同运动方式运动后1h的血糖平均值与运动前的血糖值相比,抗阻运动与有氧联合抗阻运动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在运动后1h的血糖值有显著下降(P<0.01)。四种不同运动方式在运动后1h的血糖值与运动后即刻血糖值相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四种运动方式中T2DM患者可选择有氧联合抗阻运动进行锻炼,可作为制定T2DM患者运动处方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运动后血糖 不同运动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自然衰老小鼠骨骼肌自噬的影响及不同运动方式的调控 被引量:3
9
作者 樊申元 靳二辉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2-86,92,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运动对自然衰老小鼠骨骼肌自噬的影响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36只8周龄雌性小鼠随机分为衰老对照组(C)、衰老自主运动组(V)、衰老跑台运动组(F)。C组于鼠笼中正常饲养,V组和F组分别进行8周的自主跑轮运动...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运动对自然衰老小鼠骨骼肌自噬的影响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36只8周龄雌性小鼠随机分为衰老对照组(C)、衰老自主运动组(V)、衰老跑台运动组(F)。C组于鼠笼中正常饲养,V组和F组分别进行8周的自主跑轮运动和跑台运动。训练结束12~24h内,取腓肠肌,利用RT-PCR法检测相关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结果:与C组相比,V组PI3K(P〈0.05)、PDK1(P〈0.05)和Atg3(P〈0.05)的mRNA表达均出现显著变化;与C组相比,F组PI3K(P〈0.01)、PDK1(P〈0.01)、Akt(P〈0.05)、m TOR(P〈0.05)、TSC2(P〈0.05)、Atg3(P〈0.01)、ULK1(P〈0.05)、Beclin1(P〈0.05)、LC3(P〈0.05)和Atg7(P〈0.05)mRNA表达均出现显著变化;与V组相比,F组PI3K(P〈0.05)、PDK1(P〈0.05)、Akt(P〈0.05)的mRNA表达均显著上调。结论:跑台运动可通过激活PI3K/Akt/m TOR信号通路抑制衰老小鼠骨骼肌的自噬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方式运动 衰老 骨骼肌 自噬 PI3K/Akt/m 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运动方式对去卵巢小鼠血清骨钙素及血管形态结构的影响
10
作者 亢依婷 姚洁 +3 位作者 高小航 狄晓慧 宋一菲 张建保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40-140,共1页
目的研究不同运动方式对去卵巢小鼠血清骨钙素及血管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7~8周龄雌性C57BL/6J小鼠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对照组(OVX)、中等强度持续运动组(OVX+MICE)、高强度间歇运动组(OVX+HIIT)。OVX+MICE运动方式为:1... 目的研究不同运动方式对去卵巢小鼠血清骨钙素及血管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7~8周龄雌性C57BL/6J小鼠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对照组(OVX)、中等强度持续运动组(OVX+MICE)、高强度间歇运动组(OVX+HIIT)。OVX+MICE运动方式为:17 m/min,40 min/d。OVX+HIIT组每天先以17 m/min速度运动10 min后,进行3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运动方式 C57BL/6J小鼠 血管形态 去卵巢小鼠 高强度间歇运动 中等强度持续运动 MI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运动方式对高原60~69岁老年女性血流变指标的影响
11
作者 苏青青 樊蓉芸 《福建体育科技》 2022年第2期44-47,58,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运动方式对高原60-69岁老年女性血流变指标的变化规律,总结出适合高原老年女性的健身方法与手段,为高原老年女性正确健身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所有受试者血液样本均采用国产全自动血液粘度仪旋转式粘度计法进行... 目的:研究不同运动方式对高原60-69岁老年女性血流变指标的变化规律,总结出适合高原老年女性的健身方法与手段,为高原老年女性正确健身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所有受试者血液样本均采用国产全自动血液粘度仪旋转式粘度计法进行实验检测流变学指标。结果:(1)与不运动组比较,太极拳组和健身操舞组红细胞数、红细胞比积、红细胞压积均高于不运动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都在正常范围内变化。(2)与不运动组比较,健步走组红细胞数、全血还原粘度(高切、中切、低切)均显著高于不运动组(p<0.01)。(3)组间比较,太极拳组、健身操舞组、健身走组各组间均无明显差别。结论:(1)总体来看,太极拳组、健身操舞组、健步走组在红细胞数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太极拳组血液还原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压积等指标均低于其他组。表明,在高原参加太极拳运动能有效改善中老年女性血流变质量,减少血液粘稠度和提高红细胞变性能力,更能保证老年女性脑组织的正常血液供应。(2)在高原参加太极拳、健身操舞、健步走三种有氧运动均能明显增加红细胞数和红细胞比积,提高机体携氧能力。但从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效果来看,太极拳运动最好,健身操舞次之,而健步走运动并未有明显效果,可能与运动过程中运动强度和运动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运动方式 高原 老年女性 血流变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运动方式对小学高段学生行为抑制能力的对比研究
12
作者 韩富强 覃朝玲 +1 位作者 熊黎 袁满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第20期176-182,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方式(开放式、封闭式)对小学高段学生行为抑制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改编的双选择oddball任务测量被试在标准、偏差刺激上的正确率和反应时评估其行为抑制能力。结果:(1)正确率指标:在标准刺激上篮球组、田径组都要优...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方式(开放式、封闭式)对小学高段学生行为抑制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改编的双选择oddball任务测量被试在标准、偏差刺激上的正确率和反应时评估其行为抑制能力。结果:(1)正确率指标:在标准刺激上篮球组、田径组都要优于对照组,在偏差刺激上篮球组>田径组>对照组。(2)反应时指标:在标准刺激上篮球组<田径组<对照组,在偏差刺激上篮球组、田径组都要优于对照组。结论:长期从事开放式运动(篮球)和封闭式运动(田径)的小学高段学生行为抑制能力要好于不从事体育训练的学生,且开放式运动(篮球)比封闭式运动(田径)更有利于小学高段学生行为抑制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抑制 不同运动方式 小学高段学生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运动方式在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探讨
13
作者 刘连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1-3,共3页
本次主要以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病症,康复治疗期间不同运动方式的作用方面进行了综合调研。方法 因研究内容需求,选入的调研目标都确定是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病症患者,共达到此次研究要求的有80例,在调研期间为保证效果可靠性,利用单双数... 本次主要以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病症,康复治疗期间不同运动方式的作用方面进行了综合调研。方法 因研究内容需求,选入的调研目标都确定是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病症患者,共达到此次研究要求的有80例,在调研期间为保证效果可靠性,利用单双数分类法形式对病例实施组别处理,有40例单数病例为对照组,主要实施有氧运动干预,剩余例数一样的病例为观察组,主要实行高强度间隙运动干预,对小组病例的治疗效果方面做对比,以相关量表方式评估患者生活品质情况,对出现不良反应及病情复发的病例进行了统计及调研。结果 通过对患者各项指标等进行判定,并以患者具体病症状况给予相关干预,对干预效果做对比,其中对照组干预后症状未减轻病例偏多;对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做组别比较,观察组大部分的患者转归正常生活;观察此次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发生概率极小;调查此次患者有无出现复发情况,其中对照组复发例数居多(P<0.05)。结论 内容研究针对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康复治疗期间实行不同运动方式,主要开展高强度间隙运动干预,患者身体恢复较佳,而且生活状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运动方式 缓解期 溃疡性结肠炎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运动方式在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14
作者 杨圣娜 《双足与保健》 2018年第7期16-17,共2页
目的分析12周的持续有氧运动(CAT)和高强度的间歇运动(HIT)对处于缓解期的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对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UC患者60例进行随机分组研究,A组、B组以及参照组各20例,A组患者施予持续有氧运... 目的分析12周的持续有氧运动(CAT)和高强度的间歇运动(HIT)对处于缓解期的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对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UC患者60例进行随机分组研究,A组、B组以及参照组各20例,A组患者施予持续有氧运动,B组患者施予间歇运动,参照组患者仅需保持日常的生活行为即可。比较3组患者的干预后康复效果。结果 3组患者的肠道症状、社交功能、情感表达以及全身症状均有所改善,且A、B两组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mfk的持续有氧运动和间歇运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以及QOL,其中TIT的效果最佳,且具有时间短、效果佳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运动方式 缓解期 溃疡性结肠炎 康复治疗
原文传递
不同方式运动对胰岛素抵抗大鼠骨骼肌脂肪沉积的影响及AMPK-ACC途径在调节脂肪酸氧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晋晋 徐晓阳 +1 位作者 王欢 阮定国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9-45,共7页
目的:研究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有氧联合抗阻运动3种不同方式运动对胰岛素抵抗(IR)大鼠骨骼肌游离脂肪酸(FFA)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CPT1)活性水平的影响,为探讨不同方式运动对胰岛... 目的:研究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有氧联合抗阻运动3种不同方式运动对胰岛素抵抗(IR)大鼠骨骼肌游离脂肪酸(FFA)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CPT1)活性水平的影响,为探讨不同方式运动对胰岛素抵抗大鼠骨骼肌脂肪沉积的效果及AMPK-ACC途径在骨骼肌中调节脂肪酸氧化的作用。方法: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建立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之后改为普食饲养,并随机分为高脂改善食对照组(C组)、有氧运动组(E组)、抗阻运动组(R组)、有氧+抗阻联合运动组(RE组),运动干预结束后检测股四头肌FFA、AMPK、ACC、CPT1酶活性水平。结果:(1)13周高糖高脂饮食造模后,与P组相比,造模组C组口服葡萄糖耐量、胰岛素耐量在30 min、60 min、曲线下面积AUC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造模组C组大鼠FBG无显著性差异(P>0.05);造模组C组FINS、ISI、HOMA-IR较P组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2)与C组相比,E组、R组、RE组血清FFA无显著差异(P>0.05);股四头肌FFA均显著降低(P<0.01),但各运动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与C组相比,E组、R组、RE组AMPK酶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RE组AMPK酶活性较E组、R组均显著升高(P<0.01);与C组相比,E组、RE组ACC酶活性有降低趋势,而R组则升高,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运动组之间ACC酶活性也未见差异(P>0.05);各运动组CPT1酶活性较C组均显著升高(P<0.01),RE组CPT1酶活性较E组、R组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1)13周高糖高脂饮食干预成功造成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2)8周期不同运动均能显著降低IR大鼠骨骼肌脂肪沉积,其机制可能与运动显著上调IR大鼠骨骼肌AMPK、CPT1酶活性水平,增强脂肪氧化利用,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关;联合有氧与抗阻运动较单一运动对脂肪氧化效果更为显著。(3)8周期不同方式运动干预未观察到IR大鼠ACC、CPT1的同步变化。IR大鼠骨骼肌脂肪酸氧化的调节可能独立于AMPK/ACC途径,ACC酶活性的调节对于降低脂肪含量是否重要,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大鼠 不同方式运动 骨骼肌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乙酰辅酶A羧化酶 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运动方式对某社区老年人身心健康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志强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5年第11期1444-144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方式对社区老年人身心健康影响。方法:2012年2月-2013年7月随机选取某社区老年人15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人,分别给予太极拳、扇子舞及快走运动干预6个月,并在运动前、运动3个月后和运动6个月后对三组的身体素质及心...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方式对社区老年人身心健康影响。方法:2012年2月-2013年7月随机选取某社区老年人15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人,分别给予太极拳、扇子舞及快走运动干预6个月,并在运动前、运动3个月后和运动6个月后对三组的身体素质及心理健康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三组运动前的身体素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6个月后,三组的握力、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的比较中,扇子舞的身体素质显示为最高,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一运动方式在不同时间点,快走组、太极拳组老年人除情感职能及社会功能2个维度外,其它方面得分均以运动6个月的得分最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扇子舞组的老年人各维度得分均以运动6个月的得分最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运动3个月和运动6个月,除情感职能外,三种运动方式其他维度的得分,均以扇子舞的得分最高,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扇子舞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优于太极拳及快走,身体素质表现差的老年人可选择扇子舞作为日常运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运动方式 社区 老年人 身心健康
原文传递
不同运动方式对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周厚隆 《运动-休闲(大众体育)》 2021年第2期195-195,共1页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作为中老年慢性疾病的一种,在我国老龄化人口持续增多的国情下,骨质疏松人群也愈发增加。骨质疏松可以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其症状表现为乏力、腰背或四肢疼痛,脊柱畸形甚至骨折等,严...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作为中老年慢性疾病的一种,在我国老龄化人口持续增多的国情下,骨质疏松人群也愈发增加。骨质疏松可以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其症状表现为乏力、腰背或四肢疼痛,脊柱畸形甚至骨折等,严重影响中老年人功能状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而运动疗法作为一种经济、普适、安全及有效的疗法,对骨质疏松患者有着正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运动方式 骨质疏松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式运动对T2DM雄性小鼠骨内分泌系统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帅 李世昌 +1 位作者 孙朋 余锋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17-624,共8页
目的探讨T2DM雄性小鼠骨内分泌系统相关因子的变化,以及不同方式运动对骨内分泌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3周龄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ZC)和T2DM组;T2DM组利用高脂膳食和STZ法进行造模,将T2DM成模小鼠随机分为T2DM... 目的探讨T2DM雄性小鼠骨内分泌系统相关因子的变化,以及不同方式运动对骨内分泌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3周龄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ZC)和T2DM组;T2DM组利用高脂膳食和STZ法进行造模,将T2DM成模小鼠随机分为T2DM对照组(TC)、T2DM游泳组(TS)和T2DM下坡跑组(TD),对TS组和TD组进行为期8周运动干预。运动结束后,检测小鼠右侧股骨和胫腓骨湿重;利用RT-PCR法检测胫骨中相关mRNA表达;Western-blotting法检测股骨中OCN、FGF23和LCN2蛋白表达。结果(1)与ZC组相比,TC组和TS组股骨湿重极显著下降(P<0.01);与TC组和TS组相比,TD组股骨湿重极显著升高(P<0.01或P<0.05);与ZC组相比,TC组胫腓骨湿重极显著下降(P<0.01);与TC组相比,TS组和TD组胫腓骨湿重显著升高(P<0.05或P<0.01)。(2)与ZC组相比,TC组、TS组和TD组ATF4 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5),ESP mRNA表达极显著升高(P<0.01);与TC组相比,TD组ESP mRNA表达极显著下降(P<0.01);与TC组相比,TD组OPG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ZC组相比,TC组和TS组RANKL mRNA表达极显著下降(P<0.01);与TC组和TS组相比,TD组RANKL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或P<0.05);与ZC组相比,TC组RANK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TC组相比,TD组RANK mRNA表达极显著下降(P<0.05)。(3)与ZC组相比,TC组OCN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TC组相比,TD组OCN蛋白表达极显著升高(P<0.01);与ZC组相比,TC组和TS组FGF23蛋白表达极显著下降(P<0.01);与TC组和TS组相比,TD组FGF2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或P<0.05);与ZC组相比,TC组LCN2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TS组和TD组LCN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TC组相比,TS组和TD组LCN2蛋白表达极显著升高(P<0.01)。结论与游泳运动相比,下坡跑运动更容易改善T2DM雄性小鼠的体质量,并提高股骨和胫腓骨湿重,继而提高T2DM的骨质量,进而有效引起成骨细胞的分泌能力提高,使得成骨细胞内分泌激素水平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DM 雄性小鼠 骨内分泌系统 不同方式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负荷运动后的恢复训练对肥胖雄性小鼠生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德权 吕红艳 +5 位作者 韩俊超 曲广才 张东军 许弟群 苏美华 衣雪洁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6-62,共7页
肥胖是男性生殖功能低下的危险因素,运动是改善肥胖所致男性生殖功能低下的重要手段,但不同负荷运动及其运动后的恢复训练对肥胖男性生殖功能低下的影响却值得探究。方法:8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被分为标准饲料对照组(NC)、肥胖对照组... 肥胖是男性生殖功能低下的危险因素,运动是改善肥胖所致男性生殖功能低下的重要手段,但不同负荷运动及其运动后的恢复训练对肥胖男性生殖功能低下的影响却值得探究。方法:8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被分为标准饲料对照组(NC)、肥胖对照组(OC)、肥胖中等负荷运动组(OME)、肥胖大负荷运动组(OHE)、标准饲料恢复组(NR)、肥胖恢复组(OR)、肥胖中等负荷运动恢复训练组(OMER)、肥胖大负荷运动恢复训练组(OHER)。OME组和OMER组进行8周,2 h/d,6 d/周的游泳运动。OHE组和OHER组每天进行2次OME组或OMER组的游泳运动。OMER组和OHER组8周运动干预结束后,再进行恢复性游泳训练,1 h/天,6 d/周,4周后结束。末次运动24 h后测量体长、体重、腹腔脂肪重量、生殖腺重量(睾丸、附睾、精囊腺),测定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浓度,显微镜下测定精子浓度和精子活力。结果:肥胖会造成雄性小鼠生殖功能的下降。中等负荷运动和大负荷运动均能显著降低小鼠肥胖程度,且大负荷运动减肥效果更好,但只有中等负荷运动能显著逆转肥胖所致雄性小鼠生殖腺系数、血清性激素水平和精液质量参数的下降。恢复性训练能进一步恢复中等负荷运动后肥胖雄性小鼠的生殖功能,但不能改善大负荷运动后肥胖雄性小鼠生殖功能的低下。结论:中等负荷运动及中等负荷运动后再进行恢复性训练均能显著改善肥胖所致雄性小鼠生殖功能的低下,而大负荷运动和大负荷运动后再进行恢复性训练均不能有效改善肥胖所致雄性小鼠生殖功能的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男性生殖功能低下 不同方式运动 恢复性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对Ihh/PTHrP信号通路调控骨形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燕杰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第27期13-14,共2页
骨形成主要是通过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两种方式进行的。膜内成骨侧重于调控骨长粗,而软骨内成骨则负责骨生长。之前大量研究均证实运动有助于骨健康,促进骨形成,而且均致力于膜内成骨,尚鲜有提及软骨内成骨方面。因此,本研究主要从软... 骨形成主要是通过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两种方式进行的。膜内成骨侧重于调控骨长粗,而软骨内成骨则负责骨生长。之前大量研究均证实运动有助于骨健康,促进骨形成,而且均致力于膜内成骨,尚鲜有提及软骨内成骨方面。因此,本研究主要从软骨内成骨的角度着手,探讨运动调节Ihh/PTHrP信号通路达到促进软骨内成骨并增加青春期的峰值骨量、促进骨生长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方式运动 生长期 小鼠 Ihh/PTHrP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