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不同流路宽度比例的S形植物坝对泥石流的调控效益
- 1
-
-
作者
张桢
祁玉超
王道杰
裴曾莉
赵鹏
何松膛
-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自然灾害与工程安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8,136,共10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山地灾害形成机理与减灾”(4192503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2201094)
+2 种基金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22NSFSC1070)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2023389)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科研项目(IMHE-ZDRW-08)。
-
文摘
[目的]研究不同流路宽度比例的S形植物坝对泥石流的调控效益,探究生物工程措施消能减灾的作用,为构建生态与岩土协同减灾模式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分别从流速调节、流量调节、泥沙拦截和能量削减4个方面,对S形流路宽度比例分别为0%(S_(0)),30%(S_(30)),45%(S_(45)),60%(S_(60)),75%(S_(75))的植物坝开展了一系列的水槽试验。[结果](1)流路宽度比例为0%的植物坝(S_(0))对阵流型泥石流具有很好的拦截效果,流速削减31.03%~44.19%,流量削减45.88%~56.02%,能量削减34.37%~52.72%,泥沙拦截3.31%~75.69%;(2)流路宽度比例为75%的植物坝(S_(75))对阵流型泥石流具有很好的排淤效果,流速削减7.69%~29.03%,流量削减12.94%~35.54%,能量削减11.56%~34.09%,泥沙拦截4.13%~45.69%;(3)而流路宽度比例为45%的植物坝(S_(45)),相较于S_(30),S_(60),对阵流型泥石流具有较好的拦排兼顾效果,流速削减11.11%~40.00%,流量削减16.47%~51.20%,能量削减18.04%~45.16%,泥沙拦截1.63%~54.75%。[结论]S形流路宽度比例为0%(S_(0))的植物坝适合布置于以拦截为主的泥石流沟道内;S形流路宽度比例为75%(S_(75))的植物坝适合布置于以排淤为主的泥石流沟道内;S形流路宽度比例为45%(S_(45))的植物坝更适合布置于以拦排结合为主的泥石流沟道内。
-
关键词
泥石流防治
生态减灾
S形植物坝
不同流路宽度比例
调控效益
-
Keywords
debris flow prevention
ecological measures for hazard management
S-shaped vegetative dams
flow path width ratios
regulatory benefits
-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U418.56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