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牙颌患者不同垂直距离时下颌位置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白乐康 胡燕萍 《口腔医学》 CAS 2004年第3期148-150,共3页
目的 探讨无牙颌患者不同垂直距离时下颌骨及髁状突的位置变化。方法 对无牙颌患者制作不同高度 (H-2 、H-6、H-10 )全口义齿 ,在头颅定位下分别拍摄头颅侧位X线片 ,比较分析SND、GoGn -SN、ANB、SL、SE测量值与垂直距离间的关系。结... 目的 探讨无牙颌患者不同垂直距离时下颌骨及髁状突的位置变化。方法 对无牙颌患者制作不同高度 (H-2 、H-6、H-10 )全口义齿 ,在头颅定位下分别拍摄头颅侧位X线片 ,比较分析SND、GoGn -SN、ANB、SL、SE测量值与垂直距离间的关系。结果 从H-2 到H-10 位SND、SL值呈逐渐增大 ,GoGn -SN、ANB值呈逐渐减小趋势。SE值从H-2 到H-6位时亦呈增大趋势 ,而在H-10 位时SE值明显减小。结论 随垂直距离减小 ,下颌骨颏部向前上、髁状突向后发生旋转移位。当垂直距离减小到一定程度时 ,下颌骨可能发生整体前移 ,而并非是髁状突继续向后移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牙颌 垂直距离 下颌位置 头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美貌正常牙合人的下颌位置 被引量:2
2
作者 徐红红 《医学信息(西安上半月)》 2006年第6期1039-1041,共3页
目的探讨广东美貌正常牙合人的下颌位置的特点。方法从100例广东正常牙合人的头颅定位侧位片中,按王氏美貌人群的侧貌标准筛选出广东美貌人群43例(男21例,女22例),与剩余的57例正常牙合人分为两组:美貌组与正常牙合组。分别测量下颌平... 目的探讨广东美貌正常牙合人的下颌位置的特点。方法从100例广东正常牙合人的头颅定位侧位片中,按王氏美貌人群的侧貌标准筛选出广东美貌人群43例(男21例,女22例),与剩余的57例正常牙合人分为两组:美貌组与正常牙合组。分别测量下颌平面角、SNA角、SNB角、ANB角、上前牙唇舌向倾斜度、下前牙唇舌向倾斜度、上下切牙长轴交角、下颌体长度与下颌升支长度之比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美貌组下颌平面角较大、前牙唇舌向倾斜度较直、上下切牙长轴交角较大、SNB角78.32度、下前牙唇舌向倾斜度90.89度。结论广东美貌正常牙合人的下颌位置与正常牙合人比稍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位置 美学侧貌 美貌人群 正常[牙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上颌牙弓宽度对下颌位置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柳 杜熹 《广东牙病防治》 2012年第6期334-336,共3页
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上颌牙弓较正常者狭窄,且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上颌牙弓狭窄的情况自乳牙列期即已开始并持续至成年,不经正畸治疗不会自行调整。由于狭窄的上颌牙弓与宽度正常的下颌牙弓不匹配,上下颌牙弓后牙段存在横向关系... 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上颌牙弓较正常者狭窄,且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上颌牙弓狭窄的情况自乳牙列期即已开始并持续至成年,不经正畸治疗不会自行调整。由于狭窄的上颌牙弓与宽度正常的下颌牙弓不匹配,上下颌牙弓后牙段存在横向关系不调。多数研究认为狭窄的上颌牙弓对下颌后缩有影响,但下颌是否处于功能性后退位尚无定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1分类错 牙弓宽度 下颌位置 快速扩大上颌牙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籍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下颌位置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梁翊 符安 徐红红 《广东牙病防治》 2012年第4期179-180,共2页
目的研究广东籍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的下颌位置特点。方法随机抽取广东籍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40例,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测量下颌平面角、SNA角、SNB角、ANB角、上前牙唇向倾斜度、下前牙唇向倾斜度、上下切牙长轴交角、下颌体... 目的研究广东籍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的下颌位置特点。方法随机抽取广东籍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40例,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测量下颌平面角、SNA角、SNB角、ANB角、上前牙唇向倾斜度、下前牙唇向倾斜度、上下切牙长轴交角、下颌体长度与下颌升支长度之比等指标,与广东籍正常人群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广东籍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下颌平面角男性为(38.98±3.19)°,女性为(38.26±3.26)°;下颌体长度与下颌升支长度之比男性为1.35±0.09,女性为1.43±0.19。与广东正常人群相比,广东籍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下颌平面角更大,前牙唇向倾斜度较大,上下切牙长轴交角较小,SNB角较小,下颌体长度与下颌升支长度之比较小,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东籍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的下颌向下向后旋转,提示在临床正畸治疗中要减小较大的下颌平面倾斜度,改善下颌基骨与前颅底矢状方向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错 下颌位置 广东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位和椅位前后向倾斜度对下颌位置的影响
5
作者 马锐 董坚 +2 位作者 王勇 赵一姣 刘子铃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0年第2期103-107,共5页
目的:讨论不同头位和椅位前后向倾斜角度对下颌位置的影响。方法:选择拥有完整牙列的18位临床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调整被试验者头部前后倾角,设定3种头位:前倾15°(H-15),正常(H0),后仰15°(H+15),调整牙椅椅背与垂直面的倾角,... 目的:讨论不同头位和椅位前后向倾斜角度对下颌位置的影响。方法:选择拥有完整牙列的18位临床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调整被试验者头部前后倾角,设定3种头位:前倾15°(H-15),正常(H0),后仰15°(H+15),调整牙椅椅背与垂直面的倾角,设定3种椅位:后倾30°(C30)、后倾45°(C45)、后倾60°(C60)。将不同头位椅位条件下前牙区的口内三维扫描数据与牙尖交错位的数据拟合配准,测量9种不同头位椅位下切牙颈缘最低点的偏移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比较各头位椅位条件下的下颌偏移量均数,C60大于C30和C45,相同椅位下,H0时较小,但各头位与椅位间无显著差异(P>0.05)。C60时各头位下颌偏移量变异系数的均数显著大于C30和C45时的(P<0.05),后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C45H0的组合时变异系数较小。结论:不同头位和椅位影响患者下颌位置的可重复性,以及与牙尖交错位的一致性。在进行与咬合关系记录及调整相关的临床操作时,采用正常头位及45°椅位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位 椅位 下颌位置 三维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覆患者矫治后下颌位置变化的研究
6
作者 陈波 陆苇 《黑龙江医学》 2003年第12期907-908,共2页
目的 研究深覆牙合患者矫治前后下颌及髁状突位置的变化。方法 选择 4 0例用方丝弓技术矫治的青少年深覆牙合患者 ,分别对其矫治前后下颌后退接触位 (RCP)、牙尖交错位 (ICP)进行检查 ,确定 2者是否为同一位置 ,应用螺旋CT观察其矫治... 目的 研究深覆牙合患者矫治前后下颌及髁状突位置的变化。方法 选择 4 0例用方丝弓技术矫治的青少年深覆牙合患者 ,分别对其矫治前后下颌后退接触位 (RCP)、牙尖交错位 (ICP)进行检查 ,确定 2者是否为同一位置 ,应用螺旋CT观察其矫治前后髁状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变化。结果 矫治后 2位者的比例由 2 2 5 %上升为 80 % ,由 1位变为 2位者为 2 5例 ,其髁状突至关节窝后斜面的距离明显增加 ,平均为0 2 0mm± 0 0 3mm。结论 在制定矫治计划及矫治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牙合与颌位的关系 ,以达到功能牙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医学 下颌位置 错HE 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潮汕地区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下颌位置的研究
7
作者 林耿真 方少斌 +2 位作者 许克樱 马东英 许铭炎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研究广东潮汕地区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的下颌位置特点。方法:随机抽取广东潮汕籍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67例,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测量下颌平面角、SNA角、SNB角、ANB角、上、下前牙唇向倾斜度、上、下切牙长轴交角、下颌体... 目的:研究广东潮汕地区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的下颌位置特点。方法:随机抽取广东潮汕籍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67例,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测量下颌平面角、SNA角、SNB角、ANB角、上、下前牙唇向倾斜度、上、下切牙长轴交角、下颌体长度与下颌升支长度之比,与广东籍正常人群以及河源地区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广东正常人群比,潮汕地区安氏Ⅱ类1分类错男、女性患者的SNB角和上、下切牙长轴交角显著性较小,而下颌平面角、ANB角和上、中切牙长轴与SN平面相交的下内角显著性较大;下颌体长度与下颌升支长度之比只在女性患者的显著性较小。与河源地区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比,潮汕地区男性患者的SNB角较大,前牙唇向倾斜度较小,上、下切牙长轴交角较大,下颌体长度与下颌升支长度之比较大,而女性患者的SNB角较大,上前牙唇向倾斜度较小,下颌体长度与下颌升支长度之比较大。结论:广东潮汕地区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的下颌具有向下、后旋转特征,有地区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 头影测量 下颌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骨钉辅助上颌快速扩弓对下颌位置的影响
8
作者 雷巧玲 何文丹 +2 位作者 雷期音 熊培颖 王忠东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135-140,共6页
目的 探索微型骨钉辅助上颌快速扩弓(miniscrew-assisted rapid palatal expansion, MARPE)在治疗成人骨性Ⅰ类上颌宽度不足错[牙合]畸形时对下颌位置的影响。方法 本回顾性研究选取2019年7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20例采用MARPE治疗的... 目的 探索微型骨钉辅助上颌快速扩弓(miniscrew-assisted rapid palatal expansion, MARPE)在治疗成人骨性Ⅰ类上颌宽度不足错[牙合]畸形时对下颌位置的影响。方法 本回顾性研究选取2019年7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20例采用MARPE治疗的成人骨性Ⅰ类上颌宽度不足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治疗前(T0)、扩弓结束即刻(T1)及维持6个月后(T2)三个时间点的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资料,利用Dolphin软件将头位进行标准化校准,测量下颌骨标记点(左/右侧髁顶点,左/右侧下颌角点及颏下点),相对于冠状面、横断面、矢状面三个参考平面的线距变化,分别代表下颌骨矢状向、垂直向及水平向的位移,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最小显著性差异法多重比较评估各标记点的位置变化。结果 颏下点及右侧下颌角点在结束即刻(T1)发生顺时针旋转,维持6个月后(T2)复发到治疗前(T0)位置;颏下点未发现水平向移位变化。结论 MARPE在治疗骨性Ⅰ类上颌宽度不足错牙合畸形时,引起下颌位置发生短暂的顺时针旋转,长期效果评估未显示矢状向、垂直向和水平向位置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骨钉辅助上颌快速扩弓 上颌宽度不足 下颌位置 CB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错患者下颌位置的头影测量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何红 傅民魁 《口腔正畸学》 2000年第4期163-166,共4页
目的 了解最大牙尖交错位MI与经校正得到的正中关系位CR头影测量结果差异 ,揭示下颌处于CR时的颅面骨骼特征。方法 用WilliamsCR头颅侧位片校正方法对 19例错患者MI头颅侧位片进行校正分析。结果 校正后面角、上下中切牙角显著减... 目的 了解最大牙尖交错位MI与经校正得到的正中关系位CR头影测量结果差异 ,揭示下颌处于CR时的颅面骨骼特征。方法 用WilliamsCR头颅侧位片校正方法对 19例错患者MI头颅侧位片进行校正分析。结果 校正后面角、上下中切牙角显著减小 ,并节角、Y轴角、上下中切牙凸距显著增大 ,表明下颌后移 ;当髁突垂直向位移较大时 ,下颌向后移动趋势明显 ;面角、颌突角、ANB角、Y轴角、面轴角和上唇突度与髁突垂直向位移呈显著相关。结论 校正后的CR头影测量可揭示与常规拍摄的MI位片显著不同的上、下颌骨关系 ,有助于错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影测量 错HE 下颌位置 患者 CR 中切牙 髁突 MI 治疗 颅面
原文传递
正常颞下颌关节音与其相应下颌位置的研究
10
作者 林雪峰 吴夏怡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10年第2期12-16,共5页
目的研究正常颞下颌关节音的特点及关节音产生时相应下颌位置,探讨正常关节音产生的机理。方法按照纳入标准从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选取26名个别正常青年人,应用BioPAK口颌分析系统(BioJVA颞下颌关节振动分析仪和BioEGN下颌运动轨迹... 目的研究正常颞下颌关节音的特点及关节音产生时相应下颌位置,探讨正常关节音产生的机理。方法按照纳入标准从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选取26名个别正常青年人,应用BioPAK口颌分析系统(BioJVA颞下颌关节振动分析仪和BioEGN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对最大开闭口运动时产生的关节音与产生关节音时下颌所处运动轨迹中的相应位置进行记录分析。结果个别正常青年人的颞下颌关节音频谱图呈单峰,振幅和频率四分数位区间分别为0.40~1.08Pa和48~91Hz,左右侧颞下颌音振幅和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个别正常受试者行开闭口运动产生关节音时下颌多处于开口阶段,相应下颌位置比值为74%±15%,显示正常颞下颌关节音产生于下颌运动矢状面开口轨迹距牙尖交错位74%±15%最大开口距离处。结论正常颞下颌关节音振幅和频率呈偏态分布,双侧无明显差异,正常颞下颌关节音产生时下颌处于开口运动轨迹的中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别正常[牙合] 下颌关节音 下颌位置
原文传递
下颌总义齿舌翼下缘位置的确定 被引量:4
11
作者 姚江武 张雪华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350-353,374,共5页
下颌总义齿舌翼下缘位置与义齿的固位和稳定密切相关。为了确定舌翼下缘位置,必须了解影响下颌总义齿舌翼下缘位置的因素,掌握舌翼肌功能修整的临床方法,本文对此作了综述。
关键词 下颌总义齿舌翼下缘位置 义齿 舌位 口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BCT、曲面断层片评估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同下颌管的位置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任起辉 孙国辉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1年第1期93-94,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CBCT、曲面断层片评估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同下颌管位置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尚未萌出或尚未彻底萌出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需行手术治疗的112例(156颗)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牙科曲...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CBCT、曲面断层片评估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同下颌管位置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尚未萌出或尚未彻底萌出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需行手术治疗的112例(156颗)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牙科曲面断层全景X光检查仪和CBCT口腔扫描仪进行影像检查,观察不同影像下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与下颌管的位置关系。结果曲面断层片显示磨牙牙根处于下颌管上1/2处的有50颗,处于下颌管下1/2的有58颗,牙根超出下颌骨下缘的有48颗,总计156颗牙与下颌管有影像重叠;CBCT显示与下颌管有接触的磨牙有108颗,占总牙数的69.23%。结论 CBCT较曲面断层片能够更加清晰准确的显示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与下颌管的位置,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 曲面断层片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下颌位置 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神经管颊舌向位置与下颌骨高度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胥爱文 王芹 +2 位作者 谢丽娟 王蕊 安峰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8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下颌神经管在颊舌向位置与下颌骨高度的关系。方法利用螺旋CT对正常青年人下颌骨横断面连续薄层扫描并多平面重建后,测量并计算正常人群中下颌神经管在颊舌向的距离与下颌骨的高度,比较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下颌神经管距颊侧... 目的探讨下颌神经管在颊舌向位置与下颌骨高度的关系。方法利用螺旋CT对正常青年人下颌骨横断面连续薄层扫描并多平面重建后,测量并计算正常人群中下颌神经管在颊舌向的距离与下颌骨的高度,比较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下颌神经管距颊侧骨板的距离是下颌骨的高度0.00~0.23之间,下颌神经管距舌侧骨板的距离是下颌骨高度的0.08~0.37之间。结论在第一磨牙至颏孔之间下颌神经管偏向颊侧,第一磨牙远中开始下颌神经管偏向舌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下颌神经管 多平面重建 下颌骨高度 下颌神经管颊舌向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性Ⅱ类高角患者平面与下颌骨位置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向飒 肖丹娜 高辉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骨性Ⅱ类高角患者平面与下颌骨位置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45例成人女性骨性Ⅱ类高角患者正畸治疗前头颅定位侧位片,各测量29项指标。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下颌骨位置指标与平面指标、平面指标与牙齿指标的相关性。结... 目的:探讨骨性Ⅱ类高角患者平面与下颌骨位置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45例成人女性骨性Ⅱ类高角患者正畸治疗前头颅定位侧位片,各测量29项指标。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下颌骨位置指标与平面指标、平面指标与牙齿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下颌骨位置与后平面倾斜度相关性显著。后平面倾斜度与上颌第二磨牙垂直高度及倾斜度、上颌第二前磨牙垂直高度相关性显著。结论:骨性Ⅱ类高角患者下颌骨位置与后平面倾斜度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合】平面 骨性Ⅱ类高角 下颌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治疗中两种内收上前牙方式对牙齿及下颌骨垂直向位置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陈琳 郑梦钰 +1 位作者 胡耀政 陈建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115-120,共6页
目的:探讨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在拔牙矫治中以微种植体支抗及Ⅱ类牵引内收上前牙对切牙、磨牙及下颌骨垂直向位置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回顾了57例成人正畸治疗患者资料,其中治疗组(29例)以微种植体压低内收上前牙,对照组(28例)使用Ⅱ类牵... 目的:探讨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在拔牙矫治中以微种植体支抗及Ⅱ类牵引内收上前牙对切牙、磨牙及下颌骨垂直向位置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回顾了57例成人正畸治疗患者资料,其中治疗组(29例)以微种植体压低内收上前牙,对照组(28例)使用Ⅱ类牵引。对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进行重叠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上切牙出现压低,上磨牙垂直向位置无明显变化,下磨牙出现伸长。对照组中上切牙及上下磨牙均伸长。对照组中FH-MP增加和PogH减小,治疗组正好相反;提示对照组治疗后下颌出现顺时针旋转,而治疗组无明显旋转。结论:上颌微种植体支抗对上颌切牙及磨牙垂直向控制有一定的帮助,可以避免下颌骨顺时针旋转,有利于骨性Ⅱ类侧貌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种植体 Ⅱ类牵引 牙齿位置 下颌位置 垂直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颌前突青少年患者拔牙矫治前后下颌骨位置分析
16
作者 李东 宋卫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10-411,共2页
关键词 双颌前突 青少年 拔牙 矫治 下颌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前磨牙正锁牙合对青少年下颌骨位置及发育影响的研究
17
作者 杨扬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0年第10期51-53,共3页
目的:研究前磨牙正锁牙合对青少年下颌骨位置和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9年4月就诊于笔者医院的72例单侧前磨牙正锁牙合青少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锁牙合数目分为单侧一颗前磨牙正锁牙合组55例和单侧两颗前磨牙正锁牙合组17例... 目的:研究前磨牙正锁牙合对青少年下颌骨位置和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9年4月就诊于笔者医院的72例单侧前磨牙正锁牙合青少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锁牙合数目分为单侧一颗前磨牙正锁牙合组55例和单侧两颗前磨牙正锁牙合组17例;单侧一颗前磨牙正锁牙合组分为第一前磨牙正锁牙合组26例、第二前磨牙正锁牙合组29例。选用患者正畸初诊时的X线头颅侧位片,采用Winceph 9.0软件测量20项上、下颌骨相关硬组织指标,采用SPSS 22.0软件将单侧前磨牙正锁牙合区分具体牙位及数目的数据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单侧第一前磨牙正锁牙合与第二前磨牙正锁牙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一颗前磨牙正锁牙合与两颗前磨牙正锁牙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前磨牙正锁牙合对下颌骨位置及发育的影响程度与其锁牙合牙位及锁牙合牙数目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磨牙正锁牙合 青少年 头影测量分析 下颌位置 下颌骨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青年女性下颌3种功能位浅层咬肌超声形态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车晓霞 李永忠 罗颂椒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0-202,共3页
目的 :建立正常青年女性浅层咬肌在下颌处于不同功能位置时超声形态的正常值 ,为评价正畸患者咬肌功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超声成像技术测量了 31例正常青年女性下颌处于姿势位、最大紧咬位、最大前伸位时浅层咬肌横截面的面积、... 目的 :建立正常青年女性浅层咬肌在下颌处于不同功能位置时超声形态的正常值 ,为评价正畸患者咬肌功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超声成像技术测量了 31例正常青年女性下颌处于姿势位、最大紧咬位、最大前伸位时浅层咬肌横截面的面积、周长、横径、平均厚度、最大厚度及纵截面的长度 ,得出各指标均值 ,并比较下颌处于不同功能位置时浅层咬肌形态的差异。结果 :下颌处于 3种功能位时各测量指标差异有显著性 ,最大紧咬位浅层咬肌收缩 ,最大前伸位咬肌牵张 ,姿势位时浅层咬肌的各项指标则介于两者之间。结论 :超声成像技术是检测浅层咬肌形态以诊断其下颌功能位置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女性 咬肌形态 超声诊断 下颌功能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性下颌骨骨折的护理体会
19
作者 张淑华 王俊海 李叶英 《基层医学论坛》 2008年第36期1156-1156,共1页
随着汽车和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近些年来口腔颌面部创伤明显增多,下颌骨位置突出,占据面下1/3和两侧,极易受到损伤。我科近几年收治开放性下颌骨骨折50例,经及时抢救,未发生感染死亡病例,现将有关护理报告如下。
关键词 下颌骨骨折 护理报告 口腔颌面部创伤 下颌位置 死亡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位、颌位与正畸治疗 被引量:9
20
作者 白丁 韩向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1-334,340,共5页
建立美观、健康、稳定、高效的咬合,是正畸医生的治疗目标之一。然而,目前正畸治疗的咬合标准大都局限于静态,对于动态即功能状态下的咬合状况研究较少。某些患者在治疗中即出现位与颌位不一致,或者是治疗中与治疗前其颌位不尽相... 建立美观、健康、稳定、高效的咬合,是正畸医生的治疗目标之一。然而,目前正畸治疗的咬合标准大都局限于静态,对于动态即功能状态下的咬合状况研究较少。某些患者在治疗中即出现位与颌位不一致,或者是治疗中与治疗前其颌位不尽相同。这无疑会影响正畸治疗结果的稳定性,乃至颞下颌关节以及整个口颌系统的健康。功能理论认为髁突在关节窝内发生移位是导致患者位与颌位不一致、治疗后复发的主要原因。功能理论中包含了如何评价患者、颌关系的手段和方法。本文主要对功能理论的内容和应用方法作简单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牙合) 下颌位置 正畸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