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6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司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1
作者 闫鑫 汪慧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5年第2期1-4,共4页
目的 探究艾司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4例行下腹部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全身麻醉(全麻)复合骶管阻滞麻醉,观察组患儿给予艾... 目的 探究艾司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4例行下腹部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全身麻醉(全麻)复合骶管阻滞麻醉,观察组患儿给予艾司氯胺酮预处理后行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麻醉。对比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指标、相关麻醉指标、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麻醉前(T0)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麻醉后15 min(T1)、麻醉后30 min(T2)、手术结束时(T3)的DBP、SBP、HR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麻醉苏醒时间(12.27±5.78)min、恢复室停留时间(20.04±4.72)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0.31±7.24)、(32.75±5.68)min,苏醒期躁动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6、12 h的认知功能评分分别为(20.16±5.14)、(24.16±5.08)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02±4.82)、(18.67±4.83)分(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6.25%(2/32)与对照组的12.50%(4/32)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小儿下腹部手术麻醉中,艾司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麻醉效果显著,可有效稳定患儿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认知水平,降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下腹部手术 艾司氯胺酮 骶管阻滞麻醉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保温措施对全身麻醉下腹部手术患儿围术期体温及并发症影响
2
作者 李珊 宣炜嘉 杭岚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复合保温措施对全身麻醉下腹部手术患儿围术期体温及并发症影响。方法: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儿童医院2020年12月—2022年11月间收治的全麻下腹部手术患儿中抽取11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与研... 目的:探讨分析复合保温措施对全身麻醉下腹部手术患儿围术期体温及并发症影响。方法: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儿童医院2020年12月—2022年11月间收治的全麻下腹部手术患儿中抽取11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与研究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温护理,研究组给予复合保温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围术期体温变化及低体温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进入手术室后(T_(0))、麻醉后15 min(T_(1))、切皮时(T_(2))、切皮后30 min(T_(3)),两组患儿核心温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后60 min(T_(4)),对照组核心温度明显降低,并持续至切皮后120 min(T_(6))(P<0.05);研究组围术期不同时间节点核心温度无明显变化(P>0.05);术中低体温、术中发热、术后寒战发生率(3.4%、0.0%、0.0%)均低于对照组(22.0%、6.8%、13.6%)(P<0.05)。结论:复合保温措施可有效维持全身麻醉下腹部手术患儿围术期核心温度稳定,降低低体温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保温措施 全身麻醉 下腹部手术 围术期体温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腹部手术应用腰方肌阻滞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徐贤根 李臣臣 +1 位作者 汪海丹 李挺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2期374-376,共3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腰方肌肌内阻滞用于腹腔镜下腹部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本院行腹腔镜下腹部手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腰方肌肌内阻滞组(Q组)和切口局部浸润组(L组),每组各30例。Q组术毕在超声引导下行...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腰方肌肌内阻滞用于腹腔镜下腹部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本院行腹腔镜下腹部手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腰方肌肌内阻滞组(Q组)和切口局部浸润组(L组),每组各30例。Q组术毕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腰方肌肌内阻滞,每侧注射0.375%罗哌卡因20 mL;L组术毕实施切口局部浸润,注射0.375%罗哌卡因20 mL。术后每12 h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止痛。当患者VAS评分>3时,静脉注射曲马多补救镇痛。对比两组术后24 h曲马多累积用量、补救镇痛率、首次补救镇痛时间、术后VAS疼痛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恶心呕吐和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L组相比,Q组术后24 h曲马多累积用量较低(P<0.05),术后6 h、12 h的补救镇痛率较低(P<0.05),静息和活动VAS疼痛评分也显著较低(P<0.001)。Q组术后首次补救镇痛时间明显延长(P<0.001)。患者满意度、恶心呕吐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下肢运动阻滞、局部血肿、局麻药中毒等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腰方肌肌内阻滞用于腹腔镜下腹部手术的效果优于切口局部浸润,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方肌阻滞 腰方肌肌内阻滞 腹腔镜下腹部手术 术后疼痛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喉罩全麻在老年患者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1
4
作者 付群 阮加萍 +3 位作者 李青 茆庆洪 石金云 潘晨晨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47-749,共3页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B)联合喉罩全麻在老年患者下腹部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拟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或阑尾切除术老年患者40例,年龄〉65岁,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TAPB组(T组)和对...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B)联合喉罩全麻在老年患者下腹部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拟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或阑尾切除术老年患者40例,年龄〉65岁,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TAPB组(T组)和对照组(C组)。麻醉诱导后置入Supreme喉罩,在超声引导下行手术侧TAPB,分别注入0.375%罗哌卡因15ml(T组)或等容量生理盐水(C组)。记录麻醉药用量、苏醒时间和拔喉罩时间,以及术后2h(T1)、6h(T2)、12h(T3)、24h(T4)、48h(T5)的静态和动态VAS疼痛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T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苏醒时间、拔喉罩时间明显缩短(P〈0.05);T1~T4时静态和T1~T5时动态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静脉全麻相比,TAPB联合喉罩全麻用于老年患者下腹部手术可减少麻醉药用量,缩短恢复时间,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横肌平面阻滞 喉罩 老年 下腹部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小儿择期下腹部手术麻醉中的血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3
5
作者 张淑燕 韩伟 +3 位作者 金立民 孙国印 麻海春 林峰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第6期1118-1119,共2页
随着临床麻醉的发展,喉罩在小儿麻醉中正逐步推广,特别是在一些日间短小手术中,喉罩通气有它独到的优点。本文是在明确全身麻醉下择期小儿下腹部手术,观察喉罩和气管插管两种气道控制设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为选择喉罩应用于小儿全身麻... 随着临床麻醉的发展,喉罩在小儿麻醉中正逐步推广,特别是在一些日间短小手术中,喉罩通气有它独到的优点。本文是在明确全身麻醉下择期小儿下腹部手术,观察喉罩和气管插管两种气道控制设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为选择喉罩应用于小儿全身麻醉气道管理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通气 下腹部手术 小儿麻醉 气管插管 临床麻醉 血流变化 择期 血流动力学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与异氟醚麻醉对下腹部手术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周汝虹 罗远国 +1 位作者 李洪 钟锦宜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3年第9期741-743,共3页
对拟行下腹部手术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用异丙酚与异氟醚进行手术麻醉,观察2组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情况,分析2种麻醉方式的优缺点。与麻醉前对比,2组患者血糖、皮质醇水平均上升(P<0.05),... 对拟行下腹部手术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用异丙酚与异氟醚进行手术麻醉,观察2组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情况,分析2种麻醉方式的优缺点。与麻醉前对比,2组患者血糖、皮质醇水平均上升(P<0.05),且2组患者麻醉后血糖、皮质醇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2组患者生长激素水平组间及组内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后全血高切黏度明显降低(P<0.05),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麻醉后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2组患者麻醉后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丙酚能够有效控制下腹部手术围术期应激反应,控制血糖升高程度、减轻血流动力学变化,是一类安全可靠的麻醉维持药物,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异氟醚 下腹部手术 手术 麻醉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腹部手术左旋布比卡因硬膜外阻滞的效应观察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荣胜 佘守章 阮祥才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80-182,共3页
目的 比较左旋布比卡因(LBUP)与布比卡因(BUP)硬膜外阻滞效应,并观察围术期 血液动力学变化。方法 60例ASAⅠ~Ⅱ级择期子宫肌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 分别用17ml(均含1:20万肾上腺素)0.5%LBUP(A组)、0.75%LBUP(B组)和0.5... 目的 比较左旋布比卡因(LBUP)与布比卡因(BUP)硬膜外阻滞效应,并观察围术期 血液动力学变化。方法 60例ASAⅠ~Ⅱ级择期子宫肌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 分别用17ml(均含1:20万肾上腺素)0.5%LBUP(A组)、0.75%LBUP(B组)和0.5%BUP(C组) 行硬膜外阻滞,观察阻滞平面与双下肢运动阻滞情况及术中不良反应,同时用胸电阻抗法监测病人 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 三组病人阻滞起效时间(到达T10时间)、最高阻滞平面出现时间、术毕运动 阻滞评分均相似;B组最高阻滞平面为T6(T3~T9),明显高于A组T8(T6~T10,P<0.05),而与C 组差异无显著意义;硬膜外注药10min和30min时,C组运动阻滞强于A组(P<0.05),20min时B 组运动阻滞强于A组(P<0.05);三组运动完全恢复时间B组>C组>A组。三组病人血液动力学 变化趋势一致,在注药后30min内,HR均增快;而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逐步下降,MAP逐渐 降低;每搏指数(SI)、心脏指数(CI)则有所增加。术中MAP有所下降,SI、CI、SVRI相对基础值轻微 波动;手术近结束时,HR较麻醉前略有减慢,其他指标均接近基础值。而病人心室射血时间 (VET)、射血速率指数(EVI)麻醉开始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0.5%LBUP与0.5%BUP硬膜外阻 滞效果相似;0.75%LBUP用于硬膜外麻醉术中肌松满意率优于0.5%LBUP;合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腹部手术 左旋布比卡因 硬膜外阻滞 血液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麻醉下腹部手术患者发生寒战的预防 被引量:24
8
作者 王霞 刘自力 +2 位作者 林庆录 毕芳 徐延景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0年第2期50-51,共2页
作者总结了83例硬膜外麻醉下腹部手术患者发生寒战的原因及护理,认为患者术中机体产热增加、散热过多,或严重感染以及输液或输血所引起的热源反应是发生寒战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保持室内温度湿度、预热输入液体、加强术中管理、及时处... 作者总结了83例硬膜外麻醉下腹部手术患者发生寒战的原因及护理,认为患者术中机体产热增加、散热过多,或严重感染以及输液或输血所引起的热源反应是发生寒战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保持室内温度湿度、预热输入液体、加强术中管理、及时处理热源反应、吸氧等措施可有效预防患者术中寒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战 患者 下腹部手术 硬膜外麻醉 术中 热源反应 预防 作者 液体 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下腹部手术全麻患者苏醒期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莉 谭秦东 郭春华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在下腹部手术全麻患者苏醒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全麻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76例依据临床麻醉方式分为A组19例、B组19例、C组20例和D组18例,A组不给予Dex,B、C、D组分别给予Dex 0.3、0.5、1.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在下腹部手术全麻患者苏醒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全麻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76例依据临床麻醉方式分为A组19例、B组19例、C组20例和D组18例,A组不给予Dex,B、C、D组分别给予Dex 0.3、0.5、1.0μg/kg。观察4组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Sp O2)情况,比较镇痛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C、D组心率、血压及Sp O2均低于A组,Ramsay评分高于A组,SAS和VRS评分均低于A组(P<0.05);D组心动过缓和苏醒延迟发生率高于A组(P<0.05)。结论中、高剂量Dex均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采用0.5μg/kg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下腹部手术 麻醉 全身 麻醉恢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镜辅助喉罩置入方法在下腹部手术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10
作者 费建平 邵安民 张代玲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17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喉镜辅助喉罩置入方法在下腹部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喉镜辅助组(喉镜组)及经典徒手组(徒手组),每组30例,分别使用喉镜辅助法和徒手法置入喉罩。比较2组患者一次成功率、二次成功率、改... 目的探讨喉镜辅助喉罩置入方法在下腹部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喉镜辅助组(喉镜组)及经典徒手组(徒手组),每组30例,分别使用喉镜辅助法和徒手法置入喉罩。比较2组患者一次成功率、二次成功率、改插导管率、喉罩表面有血迹及术后咽痛的发生率,以及T0(诱导前)、T1(置罩前)及T2(置罩后即刻)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的变化。结果喉镜组一次置入成功率高于徒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徒手组喉罩表面有血迹及术后咽痛发生率显著高于喉镜组。2组各时间点SBP、DB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喉镜辅助下插入喉罩较徒手法置入喉罩可提高一次插入成功率,降低术后咽喉不适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 插入方法 不良反应 下腹部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联镇痛对下腹部手术术后疼痛及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方建军 郭纪生 +1 位作者 郭冀峰 周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3期79-80,84,共3页
目的观察非甾体类抗炎药罗非昔布、局麻药罗哌卡因区域阻滞、氯胺酮三联镇痛对下腹部手术术后疼痛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00例接受腹部大手术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于术前30 min口服50 mg罗非昔布片剂、切皮前0... 目的观察非甾体类抗炎药罗非昔布、局麻药罗哌卡因区域阻滞、氯胺酮三联镇痛对下腹部手术术后疼痛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00例接受腹部大手术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于术前30 min口服50 mg罗非昔布片剂、切皮前0.5%罗哌卡因行区域阻滞、术前5 min静注氯胺酮0.2 mg/kg。对照组则选择常规麻醉方案。按需静脉给予舒芬太尼以控制术后疼痛,记录两组术后24 h舒芬太尼用量。另外,分别记录两组术后的疼痛评分和手术后的肺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的疼痛评分低,治疗组较对照组使用舒芬太尼镇痛的剂量要少。另外,治疗组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情况好于对照组。结论对下腹部手术患者应用罗非昔布、0.5%罗哌卡因区域阻滞及氯胺酮进行镇痛可以减少术后疼痛和镇痛药的用量,有利于患者术后肺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联镇痛 罗非昔布 罗哌卡因 氯胺酮 下腹部手术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复合地塞米松用于下腹部手术术后的镇痛 被引量:5
12
作者 杜海靖 刘明基 孙建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720-720,共1页
关键词 术后镇痛效果 下腹部手术 地塞米松 氯胺酮 复合 不良反应发生率 短小手术 恶心呕吐 镇痛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点法CSEA用于下腹部手术与单点法CSEA的比较 被引量:3
13
作者 方雄水 李流 +1 位作者 宋德富 程明华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02-303,共2页
目的 观察比较两种腰 -硬联合麻醉 (CSEA)方法用于下腹部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 ,探讨两种CSEA麻醉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年龄 18~ 66岁的下腹部手术患者 5 0例 ,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 2 5例 ,Ⅰ组为二点法CSEA... 目的 观察比较两种腰 -硬联合麻醉 (CSEA)方法用于下腹部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 ,探讨两种CSEA麻醉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年龄 18~ 66岁的下腹部手术患者 5 0例 ,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 2 5例 ,Ⅰ组为二点法CSEA组 ,Ⅱ组为单点法CSEA组。观察术中患者镇痛、肌松及牵拉反应情况 ,记录术前、术中血压、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所有患者于蛛网膜下腔注药完毕转为平卧位后首测平面情况 :Ⅰ组达 9 8± 0 6(T节段 ) ,Ⅱ组达 5 5± 0 5 (节段 ) ;调节后固定平面情况 :Ⅰ组达 9 3± 2 4(T节段 ) ,Ⅱ组达 8 6± 2 2 (节段 ) (P <0 0 1) ;所有患者术后镇痛、肌松完善、无牵拉反应、术后未出现头痛、尿潴留 ;两组患者腰麻后 3 0min内平均动脉压 (MAP)均比腰麻前降低 ,但Ⅱ组降幅比Ⅰ组大 (P <0 0 5 )。结论 二点法CSEA麻醉效果确切 ,麻醉平面可控性较优、血液动力学改变较小、心血管状态较稳定、无明显并发症 ,与单点法CSEA比较 ,临床应用价值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EA 下腹部手术 比较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全麻下腹部手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永强 刘俊 +3 位作者 陈胜阳 刘国泽 田建民 岳修勤 《中国执业药师》 CAS 2017年第10期74-76,共3页
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全麻下腹部手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择期行全麻下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行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给予一定剂量的右美托咪定... 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全麻下腹部手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择期行全麻下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行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给予一定剂量的右美托咪定静脉泵入辅助麻醉(开始剂量1μg/kg,维持剂量0.5μg/kg),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麻醉时间、麻醉药用量、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患者POCD的发生率,对两组患者麻醉前后进行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并比较。结果:观察组麻醉药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拔管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于术后5 h、术后24 h MMSE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术后72 h MMSE评分与麻醉前1 d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观察组术后5 h、术后24 h、术后72 h 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POCD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能有效降低老年患者全麻下腹部手术术后POCD的发生率,减少麻醉药物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认知功能 全麻 下腹部手术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乐定硬膜外腔应用对下腹部手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黑子清 陈宇 +2 位作者 陈秉学 黄文起 袁宝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170-171,共2页
目的 :通过观察可乐定硬膜外腔应用时下腹部手术中血浆皮质醇、β 内啡肽和血压的变化 ,了解可乐定硬膜外腔应用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Ⅰ -Ⅱ级下腹部手术患者 45例 ,麻醉方法为硬膜外阻滞麻醉 ,局麻药为 1%利多卡因和 0 15 ... 目的 :通过观察可乐定硬膜外腔应用时下腹部手术中血浆皮质醇、β 内啡肽和血压的变化 ,了解可乐定硬膜外腔应用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Ⅰ -Ⅱ级下腹部手术患者 45例 ,麻醉方法为硬膜外阻滞麻醉 ,局麻药为 1%利多卡因和 0 15 %丁卡因混合液。 45例患者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15例。A组 ,硬膜外腔不应用可乐定 ;B组 ,硬膜外腔应用可乐定 75 μg ;C组 ,硬膜外腔应用可乐定 15 0 μg。测定 3组患者术前、术中 6 0min血浆皮质醇、β 内啡肽变化 ,并观测不同时点血压的变化。结果 :(1)与术前值相比 ,3组患者皮质醇和 β 内啡肽均下降 ,与A组相比 ,3组中B ,C两组下降更明显 ,持续时间长 ,且呈量 -效关系 ;(2 )与术前基础值相比 ,B和C组患者术中血压均下降 ,C组血压降低幅度最大。结论 :硬膜外麻醉时硬膜外腔应用可乐定可减少血浆皮质醇、β 内啡肽分泌 ,降低血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乐定 硬膜外腔麻醉 下腹部手术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例择期下腹部手术老年患者的麻醉方式及术后认知状况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帅 田鸣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3期126-127,共2页
下腹部胃肠手术作为临床上常见的外科手术之一,对麻醉方式、麻醉药物及剂量要求较高。老年患者的大脑机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退,受到麻醉药物的影响较大,往往会导致患者出现精神错乱、人格改变、记忆障碍及焦躁不安等认知功能受损的情... 下腹部胃肠手术作为临床上常见的外科手术之一,对麻醉方式、麻醉药物及剂量要求较高。老年患者的大脑机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退,受到麻醉药物的影响较大,往往会导致患者出现精神错乱、人格改变、记忆障碍及焦躁不安等认知功能受损的情况。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概率可达2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腹部手术 老年患者 麻醉方式 术后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下腹部手术镇静效应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晓明 沈俊 +1 位作者 余清 李德奎 《江西医药》 CAS 2013年第12期1270-1272,共3页
目的比较丙泊酚与右美托咪啶在老年患者腰-硬联合麻醉中的镇静作用。方法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下腹部手术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右美托咪啶组(D组),每组40例。于麻醉成功后给予右美托咪定、异丙酚行术中镇静。分别记录麻醉前... 目的比较丙泊酚与右美托咪啶在老年患者腰-硬联合麻醉中的镇静作用。方法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下腹部手术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右美托咪啶组(D组),每组40例。于麻醉成功后给予右美托咪定、异丙酚行术中镇静。分别记录麻醉前(T0)、用药后10min(T1)、30min(T2)、45min(T3)及术毕(T4)MAP、HR、RR、SpO2及Ramsay镇静评分及手术时间。记录术中及术后24h内恶心呕吐、寒战、呼吸抑制(SpO2<93%)、低血压、躁动及术中知晓发生情况。结果 T1-T4时D组和P组Ramsay评分、MAP、HR显著低于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4时P组RR显著低于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4时D组Ramsay评分显著低于P组(P<0.05)、MAP、RR高于P组(P<0.05);T1-T3时D组HR低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术中低氧血症低血压例数、寒战例数、躁动例数显著少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啶辅助老年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可产生理想镇静状态,能产生可唤醒的镇静,呼吸和循环影响小,防治内脏牵拉反应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老年患者 下腹部手术 镇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普鲁卡因在下腹部手术麻醉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颜景佳 曾景阳 杨玉欣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65-166,共2页
关键词 盐酸氯普鲁卡因 下腹部手术 手术麻醉 短效局部麻醉药 硬膜外麻醉 低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晓英 刘建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2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00例单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和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T组)和对照组(G组),每组50例,观察组在常规麻醉手术后给予超声引导下腹...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00例单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和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T组)和对照组(G组),每组50例,观察组在常规麻醉手术后给予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用于术后镇痛,对照组在常规麻醉手术后则不给予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观察两组患儿术后有无恶心、呕吐、躁动等不良反应及术后对患儿镇痛评分判定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镇痛满意度96%高于对照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躁动发生率24%高于观察组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无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能够提供确切的镇痛疗效,可以安全有效的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腹横肌平面阻滞 小儿 下腹部手术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林东红 李培生 林佳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2期98-99,104,共3页
目的观察0.5%等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70岁以上老年人下腹部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120例70岁以上择期行下腹部手术患者,ASAⅠ~Ⅲ级,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CSEA)组和连续硬膜外麻醉(CEA)组,观察麻醉后感觉平面起效时间... 目的观察0.5%等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70岁以上老年人下腹部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120例70岁以上择期行下腹部手术患者,ASAⅠ~Ⅲ级,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CSEA)组和连续硬膜外麻醉(CEA)组,观察麻醉后感觉平面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最高感觉阻滞平面、局麻药用量、麻醉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结果 CSEA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显著快于CEA组(P<0.01),局麻药用量显著少于CEA组(P<0.01),CSEA组的麻醉优良率(100%)高于CEA组(83%),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最高感觉阻滞平面、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只要用药和操作得当,0.5%等比重布比卡因CSEA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70岁以上老年人下腹部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硬联合麻醉 等比重布比卡因 老年人 下腹部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