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床旁超声测定下腔静脉内径(IVCD)及呼吸变异度(RVI)评估儿童脓毒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深圳市儿童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收治的30例脓毒性休克患儿作为休克组,在液体复苏前后床旁...目的探讨床旁超声测定下腔静脉内径(IVCD)及呼吸变异度(RVI)评估儿童脓毒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深圳市儿童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收治的30例脓毒性休克患儿作为休克组,在液体复苏前后床旁超声测定IVCD及RVI,记录患儿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选取我院同期全麻气管插管的腹股沟斜疝患儿30例作为对照组,手术前超声测定下腔静脉上述指标。比较两组IVCD和RVI的差异,观察CVP和IVCD、CVP和RVI间的相关性。结果休克组患儿液体复苏前IVCDmax、IVCDmin均小于对照组[(0.75±0.09) vs (1.06±0.07);(0.57±0.10) vs (0.98±0.08)],RVI高于对照组[(24.35±6.88)vs (7.56±2.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液体复苏后0 h和2 h,休克组患儿的CVP、IVCDmax、IVCDmin均比复苏前明显增加,HR和RVI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VP与液体复苏后IVCDmax、IVCDmin呈正相关(r=0.634,0.657,P<0.05),与RVI呈负相关(r=-0.751,P<0.05)。结论 IVCD及RVI与儿童脓毒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相关,床旁超声动态监测能够指导儿童脓毒性休克患者进行液体复苏。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下腔静脉管径(IVC)、呼吸变异指数(RVI)与中心静脉压(CV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广东省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行机械通气的患者33例(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32例机械通气治疗后已达复苏目标的患者,...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下腔静脉管径(IVC)、呼吸变异指数(RVI)与中心静脉压(CV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广东省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行机械通气的患者33例(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32例机械通气治疗后已达复苏目标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对比两组患者IVC、RVI的差异;分析研究组患者复苏后2、6 h CVP、IVC及RVI的变化;分析IVC、RVI与CVP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IVC管径最大值和最小值及CVP均低于对照组,RVI大于对照组(P<0.05);复苏前至复苏后6 h研究组患者CVP、IVC最大值、最小值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RVI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且不同时间点数据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VC最大值、IVC最小值与CVP呈正相关(r=0.837、0.891,P<0.05),RVI与CVP呈负相关(r=-0.809,P<0.05)。结论在机械通气患者中,吸气期间CVP和IVC、RVI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可指导临床的容量监测。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超声检测下腔静脉(IVC)和锁骨下静脉(SCV)内径变异在预测全麻诱导后低血压(PIH)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在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全麻手术的2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PIH将其分为研究组(发生PI...目的:分析超声检测下腔静脉(IVC)和锁骨下静脉(SCV)内径变异在预测全麻诱导后低血压(PIH)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在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全麻手术的2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PIH将其分为研究组(发生PIH,86例)和对照组(未发生PIH,118例)。对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麻醉诱导前血压、麻醉诱导药物用量进行对比。比较IVC内径的最大值(IVCmax)和最小值(IVCmin)、SCV内径的最大值(SCVmax)和最小值(SCVmin),并计算IVC塌陷指数(IVCCI)和SCV塌陷指数(SCVCI)。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VC、SCV内径及变异对全麻PIH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基础资料、麻醉诱导前血压指标和麻醉诱导药物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VCmax、IVCmin、SCVmax、SCVmi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VCCI、SCVC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麻醉诱导前IVCmax、IVCmin、SCVmax、SCVmin、IVCCI、SCVCI水平预测PIH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674、0.675、0.618、0.707、0.895、0.905,其中,SCVCI的AUC和cut-off值下的敏感度均为最高,分别为0.905、65.12%。结论:全麻PIH患者可表现为IVC和SCV内径缩小及IVCCI、SCVCI等内径变异指标的增高,采用血管超声技术检测上述变异指标可辅助预测PIH风险。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床旁超声测定下腔静脉内径(IVCD)及呼吸变异度(RVI)评估儿童脓毒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深圳市儿童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收治的30例脓毒性休克患儿作为休克组,在液体复苏前后床旁超声测定IVCD及RVI,记录患儿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选取我院同期全麻气管插管的腹股沟斜疝患儿30例作为对照组,手术前超声测定下腔静脉上述指标。比较两组IVCD和RVI的差异,观察CVP和IVCD、CVP和RVI间的相关性。结果休克组患儿液体复苏前IVCDmax、IVCDmin均小于对照组[(0.75±0.09) vs (1.06±0.07);(0.57±0.10) vs (0.98±0.08)],RVI高于对照组[(24.35±6.88)vs (7.56±2.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液体复苏后0 h和2 h,休克组患儿的CVP、IVCDmax、IVCDmin均比复苏前明显增加,HR和RVI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VP与液体复苏后IVCDmax、IVCDmin呈正相关(r=0.634,0.657,P<0.05),与RVI呈负相关(r=-0.751,P<0.05)。结论 IVCD及RVI与儿童脓毒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相关,床旁超声动态监测能够指导儿童脓毒性休克患者进行液体复苏。
文摘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下腔静脉管径(IVC)、呼吸变异指数(RVI)与中心静脉压(CV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广东省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行机械通气的患者33例(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32例机械通气治疗后已达复苏目标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对比两组患者IVC、RVI的差异;分析研究组患者复苏后2、6 h CVP、IVC及RVI的变化;分析IVC、RVI与CVP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IVC管径最大值和最小值及CVP均低于对照组,RVI大于对照组(P<0.05);复苏前至复苏后6 h研究组患者CVP、IVC最大值、最小值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RVI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且不同时间点数据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VC最大值、IVC最小值与CVP呈正相关(r=0.837、0.891,P<0.05),RVI与CVP呈负相关(r=-0.809,P<0.05)。结论在机械通气患者中,吸气期间CVP和IVC、RVI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可指导临床的容量监测。
文摘目的:分析超声检测下腔静脉(IVC)和锁骨下静脉(SCV)内径变异在预测全麻诱导后低血压(PIH)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在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全麻手术的2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PIH将其分为研究组(发生PIH,86例)和对照组(未发生PIH,118例)。对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麻醉诱导前血压、麻醉诱导药物用量进行对比。比较IVC内径的最大值(IVCmax)和最小值(IVCmin)、SCV内径的最大值(SCVmax)和最小值(SCVmin),并计算IVC塌陷指数(IVCCI)和SCV塌陷指数(SCVCI)。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VC、SCV内径及变异对全麻PIH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基础资料、麻醉诱导前血压指标和麻醉诱导药物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VCmax、IVCmin、SCVmax、SCVmi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VCCI、SCVC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麻醉诱导前IVCmax、IVCmin、SCVmax、SCVmin、IVCCI、SCVCI水平预测PIH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674、0.675、0.618、0.707、0.895、0.905,其中,SCVCI的AUC和cut-off值下的敏感度均为最高,分别为0.905、65.12%。结论:全麻PIH患者可表现为IVC和SCV内径缩小及IVCCI、SCVCI等内径变异指标的增高,采用血管超声技术检测上述变异指标可辅助预测PIH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