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1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下垂控制的锂电池能量状态均衡控制策略
1
作者 吴青峰 杨艺涛 +2 位作者 刘立群 朱彦军 薄利明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90-797,I0107-I0110,共12页
传统有功功率-频率(P-f)下垂控制应用范围广,但无法自均衡微电网磷酸铁锂电池能量状态(state of energy,SOE)。现有的SOE均衡方案均未解决P-f下垂控制下SOE均衡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f下垂控制孤岛微电网磷酸铁锂电池SOE均衡... 传统有功功率-频率(P-f)下垂控制应用范围广,但无法自均衡微电网磷酸铁锂电池能量状态(state of energy,SOE)。现有的SOE均衡方案均未解决P-f下垂控制下SOE均衡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f下垂控制孤岛微电网磷酸铁锂电池SOE均衡方案。研究了下垂控制和SOE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传统P-f控制参数进行重新设计,并引进一致性算法得到SOE均衡调节项,使得磷酸铁锂电池逆变器输出的有功功率根据磷酸铁锂电池SOE初始状态进行重复分配,在少通信和确保良好频率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孤岛微电网磷酸铁锂电池组充放电过程中的SOE均衡。此外,通过分析所提方案的小信号模型,对不同控制参数下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最后,PSCAD仿真结果验证所提方案能够使磷酸铁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SOE自均衡,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对通信中断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锂电池 下垂控制 功率分配 能量状态均衡 一致性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支法配合常规取穴法针刺治疗脾气虚弱型上胞下垂探析
2
作者 秦怀怡 程娟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5年第1期78-81,共4页
脾气虚弱型上胞下垂的基本病因病机为脾虚中气不足,筋肉失养,睑肌无力。本研究运用子午流注纳支法按时循经选取脾经和胃经腧穴针刺,同时配合选取眼周穴位常规针刺,治疗脾气虚弱型上胞下垂,可发挥健脾胃、补气血、通经络、升清阳、举下... 脾气虚弱型上胞下垂的基本病因病机为脾虚中气不足,筋肉失养,睑肌无力。本研究运用子午流注纳支法按时循经选取脾经和胃经腧穴针刺,同时配合选取眼周穴位常规针刺,治疗脾气虚弱型上胞下垂,可发挥健脾胃、补气血、通经络、升清阳、举下陷之功,并列举验案,疗效显著。按时循经取穴法为子午流注纳支法的针灸取穴方法之一,结合常规取穴法针刺,可为治疗脾气虚弱型及其他证型的上胞下垂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支法 脾气虚弱型上胞下垂 子午流注 针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态和下垂刚度的某乘用车后车门仿真分析及优化
3
作者 陈旭 席向军 《机械工程师》 2025年第2期108-112,共5页
为了保证汽车车门的下垂刚度符合设计标准,基于车门模态和车门下垂刚度对某乘用车后车门进行仿真分析及优化;采用ANSA对车门进行建模;同时使用Abaqus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白车门在约束条件下的下垂模态;分析了后白车门在垂直方向上的载... 为了保证汽车车门的下垂刚度符合设计标准,基于车门模态和车门下垂刚度对某乘用车后车门进行仿真分析及优化;采用ANSA对车门进行建模;同时使用Abaqus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白车门在约束条件下的下垂模态;分析了后白车门在垂直方向上的载荷及约束情况下车门开启11.7°时的白车门下垂刚度;最后根据白车门的下垂刚度和下垂模态频率进行钣金件结构的优化,使白车门的结构强度得到提升,下垂刚度达到了所需要的目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门下垂刚度 ABAQUS ANSA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网无功功率下垂控制研究
4
作者 李明阳 吴迪 王在福 《防爆电机》 2025年第1期5-9,共5页
简述了下垂控制原理,分析了微电网至今三种典型的改进下垂控制策略与原理,对比了其中虚拟阻抗法、电压补偿法、变下垂系数法三种控制方式的优缺点,展望了未来改进下垂控制需要进一步深入和拓展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低压微电网 下垂控制 功率均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调相机与下垂逆变器联合提升频率稳定的优化配置方法
5
作者 钟威凯 黄永章 +3 位作者 王哲凡 张馨月 李晨阳 许国瑞 《大电机技术》 2025年第1期24-32,共9页
近年来,以光伏和风机为代表的新能源高比例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等效惯量降低、可调频资源减少,使得系统的频率稳定特性恶化。为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通过增加系统的等效惯量以及开发除传统同步机以外的调频资源以保证电网的频率稳定性... 近年来,以光伏和风机为代表的新能源高比例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等效惯量降低、可调频资源减少,使得系统的频率稳定特性恶化。为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通过增加系统的等效惯量以及开发除传统同步机以外的调频资源以保证电网的频率稳定性。有研究指出,光伏并网采用下垂控制和虚拟惯量控制结合的方式来改善频率稳定性,但在实际工程中,虚拟惯量控制难以达到要求,因此本文提出采用同步调相机与下垂控制联合参与频率调节的方式。首先,本文推导了包含同步发电机、同步调相机和下垂逆变器的系统频率响应(SFR)模型,并基于SFR模型计算出稳态频率偏差和频率最大值的表达式。然后,结合典型频率指标的约束,给出了同步调相机容量与下垂控制系数选取的一般方法。最后,基于三机九节点系统的算例求解出满足动态频率指标的调相机容量和逆变器下垂系数的可行域,并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所提配置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例新能源并网 频率稳定 下垂控制 同步调相机 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没导引上睑提肌缩短术与单纯上睑提肌缩短术治疗上睑下垂的效果比较
6
作者 崔迎欣 常晓雪 +3 位作者 吴霞 王坤 张爱雪 孟克青 《中国美容医学》 2025年第2期84-88,共5页
目的:探讨埋没导引上睑提肌缩短术与单纯上睑提肌缩短术两种术式分别对于治疗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3年3月期间笔者医院就诊的上睑下垂患者临床资料,将接受埋没导引上睑提肌缩短术的40例患者(47眼)纳入观察组,... 目的:探讨埋没导引上睑提肌缩短术与单纯上睑提肌缩短术两种术式分别对于治疗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3年3月期间笔者医院就诊的上睑下垂患者临床资料,将接受埋没导引上睑提肌缩短术的40例患者(47眼)纳入观察组,将接受单纯上睑提肌缩短术的40例患者(46眼)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暴露性角膜炎、倒睫、结膜脱垂、上睑迟滞、感染),并记录手术前、术后3个月时和术后12个月时的眼睑生理功能[上睑缘至角膜中央反光的距离(Upper lid margin to corneal reflex distance 1,MRD1)、双眼对称性、上睑弧度变化]和美学效果[面部整体美容效果改善评分(The global aesthetic improvement scale,GAIS)、眼睑美学效果、瘢痕美容评估及评级量表(Scar cosmesis assessment and rating,SCAR)]。结果:两组完成手术的时间、切口大小和术中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时,两组双眼对称性均优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2个月时,两组双眼对称性均优于术前(P<0.05),观察组的双眼对称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和12个月时,两组患者的MRD1、上睑弧度变化、GAIS和眼睑美学效果均较术前显著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的SCAR较术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埋没导引上睑提肌缩短术治疗上睑下垂能够明显改善眼部的外观和生理功能,避免瘢痕的出现,具有较好的美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没导引 上睑提肌缩短术 上睑下垂 美学效果 眼睑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联合筋膜鞘悬吊术与额肌瓣悬吊术矫正重度上睑下垂的效果比较
7
作者 高金丽 郑绪珠 时波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64-166,共3页
目的比较改良联合筋膜鞘(CFS)悬吊术与额肌瓣悬吊术矫正重度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11—2024-01信阳市中心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61例重度上睑下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额肌瓣组(32例38只眼,行额肌瓣悬吊术)和改良... 目的比较改良联合筋膜鞘(CFS)悬吊术与额肌瓣悬吊术矫正重度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11—2024-01信阳市中心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61例重度上睑下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额肌瓣组(32例38只眼,行额肌瓣悬吊术)和改良CFS组(29例32只眼,行改良CFS悬吊术)。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统计治疗前后患者的睑裂高度(PFH)、上睑缘角膜映光距离(MRD1值)。术后3个月评估美容效果,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时,2组PFH、MRD1均高于治疗前,且改良CFS组高于额肌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2组MRD1、PFH均大于术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改良CFS组眼睑弧度、眼睑高度对称性、双重睑评分等美容效果均高于额肌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CFS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额肌瓣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额肌瓣悬吊术与改良CFS悬吊术矫正重度上睑下垂的效果相当,但后者美容效果更好,且并发症发生风险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睑下垂 重度 改良筋膜鞘悬吊术 额肌瓣悬吊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流电压动态修正的柔性多状态开关自适应下垂控制 被引量:1
8
作者 马文忠 刘晓丽 +3 位作者 王玉生 孟繁丞 刘星宇 李佳慧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73-2681,共9页
为了满足配电网的多种互联需求,柔性多状态开关(flexible multi-state switch,FMSS)已衍生出多种互联应用的技术形态,多端FMSS与双端FMSS相比更具经济性和可靠性,已成为研究热点。传统下垂控制通过改变直流侧电压实现不平衡功率的消纳,... 为了满足配电网的多种互联需求,柔性多状态开关(flexible multi-state switch,FMSS)已衍生出多种互联应用的技术形态,多端FMSS与双端FMSS相比更具经济性和可靠性,已成为研究热点。传统下垂控制通过改变直流侧电压实现不平衡功率的消纳,但直流侧电压的偏离会影响系统安全可靠运行。针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多端FMSS系统,提出了一种改进型下垂控制策略,根据换流器消纳的有功功率实时动态改变直流电压的参考值和下垂增益,实现了直流电压的无偏差运行,既能避免换流站过载,又能解决不平衡功率消纳引起的电压偏离问题,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另外,由于MMC自身结构特性和PI参数整定困难,将传统的电流内环改为模型预测控制,并采用典型的二阶Runge-Kutta法对状态方程进行离散化,提高了控制精度。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搭建了四端FMSS系统模型,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多状态开关(FMSS)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 直流电压动态修正 自适应下垂控制 改进型下垂控制 协同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顾提升功率分配精度与抑制电压偏差的自适应下垂控制 被引量:5
9
作者 武海涛 庞春林 张宁宁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120,共12页
直流微电网孤岛运行时,为实现下垂参数跟随直流微电网各光伏单元出口线路阻抗和本地负载分布情况自调整,提出一种基于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SSA)的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将下垂参数、变换器输出电压参考值以函数变量的... 直流微电网孤岛运行时,为实现下垂参数跟随直流微电网各光伏单元出口线路阻抗和本地负载分布情况自调整,提出一种基于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SSA)的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将下垂参数、变换器输出电压参考值以函数变量的形式构成优化目标函数,利用麻雀搜索算法寻找目标函数的极小值,实时找到同时使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功率偏差、母线电压偏差最小化的解。即利用麻雀搜索算法将下垂参数和电压参考值调节问题转化为函数极值寻优问题,实现了下垂系数可依据光伏出口线路阻抗、本地负载变化及光照强度变化自调整的目标。同时通过动态调节变换器输出电压参考值,减小母线电压偏差,解决了功率分配精度与母线电压偏差的固有矛盾。利用PSCAD/EMTDC建立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证明所提控制策略正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垂控制 功率分配 下垂系数 麻雀搜索算法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下垂刺激器联合牵伸训练对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足底压力、步态特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永伟 樊利杰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5期559-563,共5页
目的探讨足下垂刺激器联合牵伸训练对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足底压力、步态特征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1月至2022年6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接收的105例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在组间主要基线特征可比的基础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足下垂刺激器联合牵伸训练对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足底压力、步态特征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1月至2022年6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接收的105例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在组间主要基线特征可比的基础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2)与观察组(n=53)。对照组实施牵伸训练干预,观察组实施足下垂刺激器联合牵伸训练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足底压力、步态特征、胫骨前肌与腓肠肌表面肌电信号变化、平衡功能,统计两组患者干预期间跌倒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脚趾区、第一、第二跖骨区、足后跟区足底压力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第三至第五跖骨区、足底中部区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步速、步频、步幅均较干预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步行周期参数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干预后胫骨前肌与腓肠肌表面肌电信号值均较干预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期间跌倒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应用足下垂刺激器联合牵伸训练,可改善足底压力和平衡功能,纠正步态特征,增强肌群活动能力,降低跌倒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下垂 下垂刺激器 牵伸训练 足底压力 步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阻抗自适应的孤岛型微电网并联逆变器下垂控制策略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成悦 《电工技术》 2024年第10期86-88,共3页
当前微电网并联逆变器下垂控制机制一般设定为独立式,控制的范围较难扩展,导致控制补偿差增加。为此,提出对基于虚拟阻抗自适应的孤岛型微电网并联逆变器下垂控制策略的设计与实践。先进行下垂控制特性提取,采用交互的方式,扩大控制的范... 当前微电网并联逆变器下垂控制机制一般设定为独立式,控制的范围较难扩展,导致控制补偿差增加。为此,提出对基于虚拟阻抗自适应的孤岛型微电网并联逆变器下垂控制策略的设计与实践。先进行下垂控制特性提取,采用交互的方式,扩大控制的范围,设计交互控制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虚拟阻抗自适应微电网并联逆变器下垂控制模型,采用补偿核验的方式确保下垂控制效果。针对选定的5个测试逆变器,经过2个周期的测定得出的控制补偿差被较好地控制在1.05以下,说明此次在虚拟阻抗自适应原理的辅助下,所设计的微电网并联逆变器下垂控制方法更为高效,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阻抗自适应 孤岛型 微电网并联 逆变器下垂 下垂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下垂控制下的中压直流配电系统双时间尺度分层调控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肖迁 陆文标 +2 位作者 贾宏杰 穆云飞 余晓丹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07-2518,I0001,共13页
针对中压直流配电系统,在负荷激增、可再生能源出力突变等特殊工况下,传统优化调度方案与协调控制策略存在系统运行经济性有待提升、直流母线电压易越限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改进下垂控制的中压直流配电系统双时间尺度分层调控方... 针对中压直流配电系统,在负荷激增、可再生能源出力突变等特殊工况下,传统优化调度方案与协调控制策略存在系统运行经济性有待提升、直流母线电压易越限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改进下垂控制的中压直流配电系统双时间尺度分层调控方法。首先,构建一种具备直流故障穿越能力的3端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环状±10 kV中压直流配电系统,该系统含电动汽车充电站、储能系统、分布式光伏与风电等灵活性资源。其次,制定各单元协调控制策略,并采用tan函数改进传统下垂控制,以提高系统应对大幅功率波动的能力。然后,基于改进控制策略提出一种双时间尺度分层优化调控方法:在长时间尺度的系统调度层,以运行总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确定各换流器参考功率;在短时间尺度的换流器间协调控制层,改进下垂曲线,并优化控制系数,以兼顾系统运行经济性与电能质量。最后,以典型算例验证该文所提优化调度方案及协调控制策略的有效性:通过灵活调度多种柔性资源,系统运行总成本可降低约11%;在某数据中心负荷激增100%的工况下,各直流母线电压波动仍能维持在±3%UN(额定电压)的允许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直流配电系统 分层协调控制 双时间尺度优化 改进下垂控制 系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足下垂相关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艳丽 刘兰群 +1 位作者 徐基民 王海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6-692,共7页
目的 分析脑卒中后足下垂领域内的研究动态和前沿趋势。方法 检索建库至2024年1月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数据库中脑卒中后足下垂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 6.2.R2和VOSviewer 1.6.19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490篇文献。1... 目的 分析脑卒中后足下垂领域内的研究动态和前沿趋势。方法 检索建库至2024年1月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数据库中脑卒中后足下垂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 6.2.R2和VOSviewer 1.6.19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490篇文献。1992年以后发文量逐年增加,2020年最多。研究机构以美国的机构为主。文献聚焦于医学、医疗和临床领域,康复学文献最多,达到230篇。高频率关键词有康复、偏瘫步态、电刺激、足下垂和脑卒中等。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形成关于运动康复、神经康复技术、步态分析、功能性恢复技术、康复治疗效果评估等10个主要聚类。结论 脑卒中后足下垂的康复研究正朝着技术与治疗方法相融合、注重运动功能评估和治疗效果证据,以及个体化康复方案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下垂 知识图谱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下垂控制的构网型变流器电压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丰钰 陈兰杭 +1 位作者 李先允 段梵 《自动化与仪表》 2024年第2期5-10,共6页
为了提高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在传统下垂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相结合的自适应下垂控制方法。详细介绍了构网型变流器并联组成微电网的控制策略。下垂控制器分为电流(功率)解耦、一阶微分和下垂控制3个单元。从... 为了提高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在传统下垂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相结合的自适应下垂控制方法。详细介绍了构网型变流器并联组成微电网的控制策略。下垂控制器分为电流(功率)解耦、一阶微分和下垂控制3个单元。从同步发电机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一阶微分环节和下垂系数的设计原则。分析并验证了构网型变流器并联系统功率分担的“通信机制”。最后,建立仿真模型,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变流器并联 功率分担 下垂控制 一阶微分 下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形色色的“下垂”脏器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宏伟 《医药与保健》 2002年第11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内脏下垂 下垂 下垂 下垂 下垂 子宫下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虚拟电阻的低压微电网有功均分下垂控制策略
16
作者 范必双 付思维 +3 位作者 王文 李启凯 刘铮 唐明珠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153,共12页
由于低压微电网中各分布式电源的线路阻抗不匹配,传统的下垂控制策略难以按照下垂系数合理分配有功功率。为此,提出一种无需通信的自适应虚拟电阻下垂控制方法。通过将微电网中每个分布式发电机(DG)单元输出的有功功率和电压传送给自适... 由于低压微电网中各分布式电源的线路阻抗不匹配,传统的下垂控制策略难以按照下垂系数合理分配有功功率。为此,提出一种无需通信的自适应虚拟电阻下垂控制方法。通过将微电网中每个分布式发电机(DG)单元输出的有功功率和电压传送给自适应虚拟电阻控制器中,在保证电压和频率稳定控制的前提下实现功率按逆变器容量比例进行精确分配。论文对改进方法的微电网逆变器进行小信号稳定性分析,以优化控制器有关控制参数。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分布式发电 下垂控制 自适应虚拟电阻 有功功率分配 环流抑制 小信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下垂曲线的柔性直流配电网电压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章寒冰 林旭义 +2 位作者 宋艳 郝自飞 蓝文泽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1-166,202,共7页
针对传统直流配电网电压控制方法中有功功率波动过大导致直流电压波动大的问题,基于直流配电网结构,提出了一种结合变斜率下垂曲线和平移下垂曲线的新型直流配电网电压控制方法。建立了新型直流电压控制方法下变流器的直流电压控制模型... 针对传统直流配电网电压控制方法中有功功率波动过大导致直流电压波动大的问题,基于直流配电网结构,提出了一种结合变斜率下垂曲线和平移下垂曲线的新型直流配电网电压控制方法。建立了新型直流电压控制方法下变流器的直流电压控制模型,并对模型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通过仿真对文中所提控制方法在稳态和暂态的控制效果进行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优越性。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控制方法,所提控制方法在负载波动和故障时能更有效地调节系统电压,防止电压超过额定值,改善系统的电压质量。该研究为直流配电网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网 电压控制 变斜率下垂曲线 平移下垂曲线 供电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补偿下垂—MQPR的直驱式风电机组并网控制
18
作者 李慧 李珠林 +2 位作者 刘思嘉 范新桥 祁鲲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149,共8页
为了实现直驱式永磁风力发电系统安全稳定并网,提出一种基于双补偿下垂与多重准比例谐振(multiple quasi proportional resonance,MQPR)相结合的并网控制策略。该策略源于传统下垂控制,在电压控制环节引入直流电压补偿量,能快速调节直... 为了实现直驱式永磁风力发电系统安全稳定并网,提出一种基于双补偿下垂与多重准比例谐振(multiple quasi proportional resonance,MQPR)相结合的并网控制策略。该策略源于传统下垂控制,在电压控制环节引入直流电压补偿量,能快速调节直流母线电压达到稳定;在电流控制环节引入电容电流补偿量,能有效减小滤波电容造成的电流误差影响;同时,设计出MQPR控制器替代内环电流的PI控制器,可以滤除系统中多次谐波电流。通过建立仿真模型,与双闭环PI和传统下垂控制策略进行对比,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下垂控制 电压补偿 电流补偿 多重准比例谐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模变结构的混合微电网接口变换器双向下垂控制
19
作者 施凯 唐楚雄 +2 位作者 徐培凤 孙宇新 任明炜 《分布式能源》 2024年第4期23-32,共10页
由于混合微电网中的交直流子网具有不同的动态特性,当系统发生负荷突变时,会在双向接口变换器(bidirectional interface converter, BIC)两侧子网间产生功率波动,使交流母线频率和直流母线电压动态响应变差,为此提出了基于分数阶滑模控... 由于混合微电网中的交直流子网具有不同的动态特性,当系统发生负荷突变时,会在双向接口变换器(bidirectional interface converter, BIC)两侧子网间产生功率波动,使交流母线频率和直流母线电压动态响应变差,为此提出了基于分数阶滑模控制器(fractional order sliding mode controller, FOSMC)的双向下垂控制策略。将具有鲁棒性强、响应速度快和抗干扰能力强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引入到BIC的控制中,得到改进型的分数阶滑模控制器,以改善系统的暂态响应过程。通过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了仿真模型,在多种工况下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传统双向下垂控制相比,该控制算法可以在保证系统原有稳态特性的同时,加快整个系统的响应速度,抑制暂态过程中BIC传输功率的瞬间波动,减小功率波动对交直流子网母线的反作用,提高整个系统的动态性能和抗扰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 双向接口变换器(BIC) 子网惯性 滑模变结构控制 双向下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风后足下垂的中医特色针刺疗法研究进展
20
作者 王慧 魏佳影 +2 位作者 李娜 刘卓灿 张振伟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2期357-360,365,共5页
足下垂是中风病常见的下肢运动功能障碍,以踝关节运动功能障碍伴足内翻、跖屈为主要特征,日久会延缓下肢康复进程,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西医针对本病的治疗手段较少,且疗效欠佳。值得注意的是,中医特色针刺疗法具有效果明显、安... 足下垂是中风病常见的下肢运动功能障碍,以踝关节运动功能障碍伴足内翻、跖屈为主要特征,日久会延缓下肢康复进程,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西医针对本病的治疗手段较少,且疗效欠佳。值得注意的是,中医特色针刺疗法具有效果明显、安全性高、接受度广泛等优势。近年来各种针法正在探索对中风后足下垂的特异性优势,本文将针刺治疗中风后足下垂的研究归纳为针法的应用、针具的选用和行针手法的运用3个方面,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下垂 针刺 中医疗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