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天山卡拉塔格红海早古生代VMS型矿床成矿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毛启贵 王京彬 +3 位作者 方同辉 于明杰 黄行凯 王宁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429-430,共2页
卡拉塔格矿集区位于东天山大南湖岛弧带中段(图1a略),红海早古生代VMS型矿床位于卡拉塔格铜多金属矿集区的东段,为隐伏矿(埋藏深度>300 m)(图1b略)。块状矿体为北西走向,长约350 m,宽几十m^150 m,最厚为40 m,矿体向北东倾伏,倾角为(2... 卡拉塔格矿集区位于东天山大南湖岛弧带中段(图1a略),红海早古生代VMS型矿床位于卡拉塔格铜多金属矿集区的东段,为隐伏矿(埋藏深度>300 m)(图1b略)。块状矿体为北西走向,长约350 m,宽几十m^150 m,最厚为40 m,矿体向北东倾伏,倾角为(25~45°)。矿体总体特征是规模较大(已控制Cu 26.6万吨,Zn 27.4万吨),矿石品位高(块状矿体平均品位Cu 2.82%、Zn 9.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拉塔格 均一温度 矿床形成 包裹体 古生代 下古生代 成矿作用 地质作用 东天山 红海 V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蒙造山带东段古生代成矿作用与典型矿床 被引量:2
2
作者 任云生 郝宇杰 +4 位作者 赵华雷 陈聪 杨群 段明新 孙琦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25-126,共2页
'兴蒙造山带'是指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蒙古-鄂霍茨克带)、华北板块北缘(西拉木伦河-长春-延吉拼接带)和西锡霍特-阿林地体增生带所限定的构造区域,前人通常称为兴蒙地槽或兴蒙褶皱带。古生代,该区古属亚洲洋构造域,主要表现为... '兴蒙造山带'是指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蒙古-鄂霍茨克带)、华北板块北缘(西拉木伦河-长春-延吉拼接带)和西锡霍特-阿林地体增生带所限定的构造区域,前人通常称为兴蒙地槽或兴蒙褶皱带。古生代,该区古属亚洲洋构造域,主要表现为多块体拼贴,自西向东包括额尔古纳地块、兴安地块、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四个构造单元。额尔古纳地块在早古生代早期已经转为稳定(葛文春等,2005);兴安地块在早古生代中期沿塔源-喜桂图断裂增生到额尔古纳地块之上(佘宏全等,2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矿床 佳木斯地块 松嫩地块 额尔古纳地块 古生代 下古生代 地质作用 成矿作用 兴蒙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古生界海相原油之中蜡的成因分析----干酪根PY-GC分析提供的证据 被引量:11
3
作者 黄第藩 赵孟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20,共9页
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一般具有低-中含蜡的特征,油源对比表明其生油岩为下古生界寒武、奥陶系。下古生界海相干酪根主要由菌藻类无定形体组成,且具有较高的成熟度。干酪根热解气相色谱分析表明,热解产物中nC具有较高的含量。结合原... 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一般具有低-中含蜡的特征,油源对比表明其生油岩为下古生界寒武、奥陶系。下古生界海相干酪根主要由菌藻类无定形体组成,且具有较高的成熟度。干酪根热解气相色谱分析表明,热解产物中nC具有较高的含量。结合原油的运移效应,从而可以建立海相原油之中含蜡的成因模式。该模式突破了较高含蜡量的原油只能来源于高等植物的传统观点,指出较高成熟度下的细菌母源是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含蜡的主要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海上原油 下古生代 成因 干酪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地层地史模拟与油气聚集 被引量:8
4
作者 叶加仁 陆明德 张志才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42-348,共7页
根据沉积压实原理,应用“反剥离模式”恢复盆地内各地层层系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古厚度及古埋深,并得到奥陶系顶部古风化剥蚀面的一系列时间-埋深平面图及单井埋藏史图,由此对盆地下古生界奥陶系顶面的加里东期古风化剥蚀面的构造... 根据沉积压实原理,应用“反剥离模式”恢复盆地内各地层层系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古厚度及古埋深,并得到奥陶系顶部古风化剥蚀面的一系列时间-埋深平面图及单井埋藏史图,由此对盆地下古生界奥陶系顶面的加里东期古风化剥蚀面的构造演化规律作出定量分析,结合盆地的生、排烃史研究成果,分析预测盆地内下古生界的油气聚集规律,为油气勘探与部署提供定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聚集 地层 地史模拟 下古生代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秦岭下古生界石煤的富硒性及意义 被引量:10
5
作者 雒昆利 昝淑芹 张梅生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125-130,共6页
南秦岭下古生界地层中赋存着丰富的石煤资源,特别是下寒武统的鲁家坪组和下志留统的大贵坪组的石煤最为丰富,是本区下古生界的主要含煤段。这两个组的石煤均富含硒元素。下寒武统的石煤一般含硒量为(20~50)×10 ̄(-6... 南秦岭下古生界地层中赋存着丰富的石煤资源,特别是下寒武统的鲁家坪组和下志留统的大贵坪组的石煤最为丰富,是本区下古生界的主要含煤段。这两个组的石煤均富含硒元素。下寒武统的石煤一般含硒量为(20~50)×10 ̄(-6),最高可达370×10 ̄(-6),下志留统的石煤含硒量一般为(20~30)×10 ̄(-6),远远高于地壳克拉克值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古生代 石煤 含硒量 煤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甘宁盆地下古生界天然气的发现 被引量:72
6
作者 杨俊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6,共6页
本文简要叙述了陕甘宁盆地下古生界天然气的勘探历程和综合勘探方法,并结合该盆地的构造演化、沉积特征及成藏条件,论证了下古生界天然气聚集的基本地质条件和重点勘探方向。
关键词 盆地 下古生代 天然气 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北、塔中地区下古生界深埋藏古岩溶 被引量:48
7
作者 郭建华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07-216,共10页
应用钻井、测井、岩心资料及结合实验室包体测温、碳氧同位素等资料对塔北、塔中两地区深埋藏古岩溶进行了综合研究,划分出两类不同性质的古岩溶,即不整合面古岩溶与深部古岩溶。在不整合面古岩溶中,由于岩性及构造背景的差异导致古... 应用钻井、测井、岩心资料及结合实验室包体测温、碳氧同位素等资料对塔北、塔中两地区深埋藏古岩溶进行了综合研究,划分出两类不同性质的古岩溶,即不整合面古岩溶与深部古岩溶。在不整合面古岩溶中,由于岩性及构造背景的差异导致古岩溶的剖面结构也完全不同。深部古岩溶存在有三种成因类型:①热液溶解作用;②有机酸溶解作用及③混合水溶解作用。不整合面古岩溶是研究区内的主要岩溶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整合面 古岩溶 岩溶剖面 深部岩溶 下古生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巴山前缘震旦系及下古生界含油气条件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力 张淮先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2-48,共7页
大巴山前缘为上扬子准地台北缘的一个台缘拗陷。晚震旦世至志留纪为浅海台地型沉积,有多套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晚震旦世至中三叠世具继承性台缘古隆起,现今构造具“推覆构造”特征。在推覆体之下有明显的重力正异常,可能存在多类型的隐... 大巴山前缘为上扬子准地台北缘的一个台缘拗陷。晚震旦世至志留纪为浅海台地型沉积,有多套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晚震旦世至中三叠世具继承性台缘古隆起,现今构造具“推覆构造”特征。在推覆体之下有明显的重力正异常,可能存在多类型的隐伏圈闭,是勘探油气的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旦纪 下古生代 油气远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中南地区下古生界沉积相与储层 被引量:1
9
作者 陶洪兴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03-110,共8页
在广泛地面调查、井下观测和大量室内资料综合分析基础上,对沉积环境、储层特征及其对储层发育的影响因素等方面作了研究。本区下古生界储层有三大类,6种有效储集空间,以奥陶系为最发育,储层的形成、发育和保存与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关... 在广泛地面调查、井下观测和大量室内资料综合分析基础上,对沉积环境、储层特征及其对储层发育的影响因素等方面作了研究。本区下古生界储层有三大类,6种有效储集空间,以奥陶系为最发育,储层的形成、发育和保存与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关系密切,并由此对有利储层分布作了探讨。经初步研究,有五套储盖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古生代 沉积相 成岩作用 储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西地区下古生界竹叶石灰岩的沉积特征 被引量:4
10
作者 金振奎 冯增昭 《山东地质》 1994年第2期83-88,共6页
鲁西地区下古生界中的竹叶石灰岩发育,且主要分布在上寒武统中。据竹叶的排列方式,可将其分为三类,即菊花状、迭瓦状和平行状竹叶石灰岩。它们分别由风暴流以悬浮、跳跃和滚动的方式搬运沉积而形成,并在纵向和横向上构成不同的沉积... 鲁西地区下古生界中的竹叶石灰岩发育,且主要分布在上寒武统中。据竹叶的排列方式,可将其分为三类,即菊花状、迭瓦状和平行状竹叶石灰岩。它们分别由风暴流以悬浮、跳跃和滚动的方式搬运沉积而形成,并在纵向和横向上构成不同的沉积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岩 竹叶石灰岩 下古生代 沉积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隆起上的下古生界缺失带──华南加里东前陆褶冲带的标志 被引量:33
11
作者 马文璞 丘元禧 何丰盛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95年第3期320-324,共5页
华南的主造山事件发生在加里东期。由于中生代同一方向薄皮冲断作用的叠加和改造,早古生代的碰撞构造格局已不清楚。江南隆起核部存在一下古生界缺失带,它平行隆起走向线状分布,空间上分开了西北的扬子型地层和东南的江南型地层区,... 华南的主造山事件发生在加里东期。由于中生代同一方向薄皮冲断作用的叠加和改造,早古生代的碰撞构造格局已不清楚。江南隆起核部存在一下古生界缺失带,它平行隆起走向线状分布,空间上分开了西北的扬子型地层和东南的江南型地层区,晚古生代浅海碳酸盐平缓超覆其上。由于早古生代时江南隆起位于扬子陆块东南的大陆斜坡部位,当时曾普遍接受沉积,上述线状地层缺失带应属造山变形产物,可能标示着加里东期造山带的前陆褶冲带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隆起 缺失带 加里东期 褶冲带 下古生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古生界原油中高丰度C_(29)规则甾烷的分布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敏 程青松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11-29,共19页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塔中和塔北)61个来源于寒武奥陶系烃源岩的原油样品进行色谱质谱(GC-MS)分析后发现,大部分原油样品中含有高丰度的C_(29)规则甾烷。依据C_(29)/C_(27)(规则甾烷)(C29规则甾烷与C27规则甾烷的比值)将原油划分为3类:C_(2...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塔中和塔北)61个来源于寒武奥陶系烃源岩的原油样品进行色谱质谱(GC-MS)分析后发现,大部分原油样品中含有高丰度的C_(29)规则甾烷。依据C_(29)/C_(27)(规则甾烷)(C29规则甾烷与C27规则甾烷的比值)将原油划分为3类:C_(29)/C_(27)(规则甾烷)<1,1<C_(29)/C_(27)(规则甾烷)<1.5,C_(29)/C_(27)(规则甾烷)>1.5。C_(29)/C_(27)(规则甾烷)跟甲基菲比值(F_(1))和姥鲛烷/植烷比值(Pr/Ph)无相关性,但与甾烷和藿烷的相对含量正相关,而与三环萜烷的相对含量无关;同时,C_(29)规则甾烷的绝对含量也与甾烷的绝对含量和藿烷的绝对含量有着极好的正相关关系,而与三环萜烷的绝对含量相关性差。甾烷的异构化参数与C_(29)/C_(27)(规则甾烷)无相关性,但是重排甾烷与规则甾烷的比值(Dia/Re(甾烷))与C_(29)/C_(27)(规则甾烷)负相关。此外,Dia/Re(甾烷)也与热演化参数无关,与甾烷和藿烷的相对含量负相关,与三环萜烷的相对含量正相关。重排甾烷与三环萜烷的绝对含量具好的正相关关系,而与藿烷及甾烷的绝对含量相关性较差。值得注意的是,相关参数表明,C_(29)规则甾烷与伽马蜡烷的绝对含量正相关,同时伽马蜡烷(G)的相对含量和绝对含量与热演化参数和沉积环境参数无关,而与生源参数有关。因此,研究区原油中高丰度C_(29)规则甾烷主要受控于生物母质来源,且其生物母质可能是以细菌和藻类为食的微型浮游动物。随着硫芴相对含量上升,甾烷和藿烷以及伽马蜡烷的相对含量和绝对含量都降低,而三环萜烷和重排甾烷的相对含量反而增加。表明随着水体硫化的增强,海洋生物的生存受抑制,但是细菌和浮游动物受影响更显著。因此,研究区下古生代原油中高丰度的C_(29)规则甾烷可能来自以藻类和细菌为食的浮游动物。动物也是C29规则甾烷的来源之一,虽然微型浮游动物一直被人们所忽视,但是其生物量是巨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古生代 C_(29)规则甾烷 重排藿烷 伽马蜡烷 浮游动物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下古生界区域盖层与找气前景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惟元 袁洪 《贵州地质》 1995年第1期56-60,共5页
本文阐述了下寒武统金顶山组、明心寺组,变马冲组─杷榔组及九门冲组泥质岩盖层的宏观特征,重点对变马冲组─杷榔组泥质岩盖层作了定性分析。针对盖层的实际情况,从下奥陶统─下中志留统盖层及下寒武统盖层进行了区域盖层演化论述,... 本文阐述了下寒武统金顶山组、明心寺组,变马冲组─杷榔组及九门冲组泥质岩盖层的宏观特征,重点对变马冲组─杷榔组泥质岩盖层作了定性分析。针对盖层的实际情况,从下奥陶统─下中志留统盖层及下寒武统盖层进行了区域盖层演化论述,进而提出黔东施秉─黄平─凯里一带是找气有前景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盖层 下古生代 找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的AI断裂识别技术在川中北斜坡的应用
14
作者 侯宇 刘定锦 +6 位作者 雷开强 杨飞 黎枫佶 陈华 张雨濛 苟思 司若凡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4年第4期55-62,共8页
最新研究表明四川盆地川中北斜坡地区走滑断裂发育,具有断面陡直、断距小、断裂不明显的特征,由于目的层下古生界埋藏较深,地震资料信噪比低,难以对走滑断裂进行快速精确地识别。为此,采用了优化后的AI断裂识别技术:(1)对地震数据进行... 最新研究表明四川盆地川中北斜坡地区走滑断裂发育,具有断面陡直、断距小、断裂不明显的特征,由于目的层下古生界埋藏较深,地震资料信噪比低,难以对走滑断裂进行快速精确地识别。为此,采用了优化后的AI断裂识别技术:(1)对地震数据进行背景建模,求取局部背景能量数据与原始地震数据残差,增强地层背景反射之下微小断裂地震信息的显现;(2)进行构造导向滤波,提高地震数据的信噪比,使地震数据同相轴的连续性和断裂特征更加明显;(3)进行AI断裂识别。应用结果表明:不仅大大节省了人工解释的时间,还具有较强抗噪性,能较好地压制地震数据的冗余信息,提高信噪比,识别出常规地震属性难以识别的微小断裂,更好地预测走滑断裂的展布特征及交割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古隆起 北斜坡地区 下古生代 走滑断裂 AI断裂识别 优化 微小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西白大山群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3
15
作者 毕治国 李玉发 +1 位作者 汤加富 侯明金 《安徽地质》 1994年第Z1期135-140,共6页
皖、豫交界的白大山-茶庵一带,出露一套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地层,以往被置于青白口系八公山群。近期笔者等赴该地再次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发现该群地层组合内含有大量球藻类和植物碎片化石,这些微古植物分子在国内外多见于下古生代... 皖、豫交界的白大山-茶庵一带,出露一套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地层,以往被置于青白口系八公山群。近期笔者等赴该地再次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发现该群地层组合内含有大量球藻类和植物碎片化石,这些微古植物分子在国内外多见于下古生代。并从岩石组合特征对比分析,认为该套地层属志留-泥盆系的可能性最大。对这套地层及微古植物的发现,具有两方面重要的地质意义:1.过去对华北地台南缘从未见有这个时代地层的报导,这就为该区地层填补了一个空白;2.从已采获的微古植物组合及岩性组合特征等分析,这有可能对华北地台南缘的岩相古地理图及地史发展等问题,进行一些必要的改写与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古生代地层 球面藻化石 岩相古地理 华北地台南缘 皖-豫交界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与成矿作用特征 被引量:38
16
作者 祁生胜 《青海国土经略》 2013年第5期53-62,共10页
1 概述 青海省位于我国西部腹地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的青藏高原北部.独特的自然地理景观、复杂的地质背景,一直被众多的国内外科学家所关注,尤其是地学革命以来,甚至认为包括青海省在内的青藏高原是打开地球动力学奥... 1 概述 青海省位于我国西部腹地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的青藏高原北部.独特的自然地理景观、复杂的地质背景,一直被众多的国内外科学家所关注,尤其是地学革命以来,甚至认为包括青海省在内的青藏高原是打开地球动力学奥秘的一把“金钥匙”,或者说是“天然实验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地层 东昆仑 柴北缘 矿床 岩浆弧 海相火山岩 古生代 矿藏 下古生代 成矿作用 地质作用 蛇绿混杂岩带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金山东段喀腊大湾地区铁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17
作者 李松彬 陈柏林 +3 位作者 陈正乐 王永 周永贵 郝瑞祥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19-120,共2页
1区域地质背景喀腊大湾地区在区域上位于阿尔金山东段红柳沟—拉配泉构造带的中东段,处于塔里木板块-塔里木古陆缘地块、塔里木南缘活动带的接合部位,夹持于NEE向阿尔金走滑断裂与NE向阿尔金北缘断裂之间,向东呈楔形尖灭,经历了复杂的... 1区域地质背景喀腊大湾地区在区域上位于阿尔金山东段红柳沟—拉配泉构造带的中东段,处于塔里木板块-塔里木古陆缘地块、塔里木南缘活动带的接合部位,夹持于NEE向阿尔金走滑断裂与NE向阿尔金北缘断裂之间,向东呈楔形尖灭,经历了复杂的地质演化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床 火山 黑色金属矿床 地质特征 八八铁矿 古生代 下古生代 阿尔金走滑断裂 铁矿体 镜铁矿 赤铁矿 矽卡岩化 岩性组合 蚀变矿物 沉积岩系 含铁建造 成矿作用 地质作用 大湾 玄武岩 基性岩 阿尔金山东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东八宿怒江桥—邦达一带嘉玉桥群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克勇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8年第1期105-111,共7页
在西藏八宿怒江桥—邦达一带嘉玉桥群中发现较丰富的化石,其中腕足类有:Neospirifer,Syringothyris?Asyrinxia,Spirifer;牙形石:Palmatodeladelicutula,Pal... 在西藏八宿怒江桥—邦达一带嘉玉桥群中发现较丰富的化石,其中腕足类有:Neospirifer,Syringothyris?Asyrinxia,Spirifer;牙形石:Palmatodeladelicutula,Palmatolepisgracilissigmoidalis,Spathognathoduscf.Stabilis,Polygnathuspurus;孢子:Leigatosporitisvulgaris,Crasisporatrychera,Sulcatisporitesovatus,Limitisporites,Leiotriletes等。据此对嘉玉桥群的划分和时代进行了重新厘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石 嘉玉桥群 怒江桥 腕足动物 下古生代 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